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关于新手最想了解那些普洱茶问题的解答!

关于新手最想了解那些普洱茶问题的解答!

2019-03-27 访问量: 29 茶礼仪网

关于新手最想了解那些普洱茶问题的解答!

作为一个普洱茶新手一定有着非常多想要了解的问题,今天笔者就来为普洱茶新手们一一解答吧!

1.普洱茶生茶与熟茶到底有什么区别?

普洱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者区别还是挺大的:

从工艺上来说:生茶是没有经过发酵的普洱茶,而熟茶是经过人工渥堆工艺发酵的。简单来说就是——生茶是少女,熟茶是人的妻。

从陈化上来说:生茶有更大的陈放价值,合理仓储条件下,时间可以长达几十年,而熟茶陈期则更短一些,市场上提到的老茶多指生茶。

从饮用历史上来说:生茶饮用历史悠久,而熟茶是上世纪70年代才创制的茶叶,它的出现是为了模拟生茶的陈化口感。

从茶汤和滋味上来说:熟茶汤色为红褐色,生茶汤色较浅,呈黄绿色(不包含老茶);生茶口感较绿茶来得浓强,易出苦味,熟茶口感似红茶般醇厚、浓郁、温和。

2.普洱饼茶为什么又叫七子饼?一饼357克的重量是怎么确立的呢?

旧时,清政府规定“云南商贩茶,系每七圆为一筒……”按当时的重量计算,1饼普洱茶357克,7饼普洱饼茶为1筒,1筒就有约2.5公斤,而12筒为一件,一件约30公斤,马帮运输时一匹马驮2件,就刚好60公斤,无论是按量交税还是交易都非常方便,因而沿用到了现在。

还有另一个说法:当年中国土产畜产进出口公司为了配合出口每件30公斤的普洱茶,每件按国际惯例包装为一打12筒,每筒7饼,每饼就是357克。

上个世纪70年代初,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希望找到更有号召力、更利于宣传和推广的名称,他们称普洱茶为“七子饼茶”,七子饼茶的称谓也随之被传称。

3.普洱茶有哪些形状?

常见的普洱茶形状除了散茶、饼茶、砖茶之外,还有沱茶、迷你沱茶、柱茶和金瓜茶等形状。

4.称呼普洱茶时常用的7572、7542等编号是指什么呢?

这些号码其实是唛号,“唛”字是音译自英语“mark”,也就是标记号码的意思。

普洱茶的唛号是这么来标示的——前两位数字说明这款茶使用什么年份的拼配方法,第三位数字是原料的主要毛茶等级(数字越大等级越低),第四位数字为生产茶厂编号(昆明茶厂是1,勐海茶厂是2,下关茶厂是3,普洱茶厂是4)。

举个例子来说明:如7572,说明用的75年的配方、原料的主要毛茶等级为7等、生产茶厂是勐海茶厂。

散茶其实也有唛号,不过与饼茶不同的是5位数,毛茶等级有两位数来表示。

5.在家里应该如何存放普洱茶?

普洱茶的存放并不难,只要注意避光和透气,还有适宜稳定的温度和湿度就可以了,像家里的干燥柜子,有条件的还可以放在专门的紫砂缸或瓷罐、锡罐中。

不过存放前要检查外包装符不符合存放标准,比如包装严不严密、是否是塑料包装(塑料包装不利于普洱茶的存放)等情况,如果不符合仓储条件的需要重新包装,此外,要隔绝有异味的物品,防止茶叶“吸味”。

6.什么是干仓、湿仓?为什么最好不要购买湿仓茶?

干仓指的是较干燥、避光、透气的仓储环境;湿仓指的高温、潮湿的仓储环境。

由于干仓茶的陈化需要很长的时间,为了快速地让茶叶发酵,人们便研发出湿仓存放技术,以求加速普洱茶的熟化。但由于对湿度和温度控制力不足,许多湿仓茶都易霉变和腐坏,对人体会带来一定的危害,所以买茶时最好不要购买湿仓茶。

那干仓和湿仓两者改怎么区分呢?买茶时可以仔细观察一下干茶的样子——干仓茶的干茶色泽油润、叶梗清晰,湿仓茶的干茶颜色暗淡、条索有凝结现象。除此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品尝,干仓茶茶汤自然,最多会带一点仓味(类似灰尘般闷闷的味道,合理退仓后仓味就会消失),湿仓茶味道带着霉味、腐味,有的还会产生令人不适的锁喉(喉咙似有异物)现象。

7.什么是古树茶?

在市面上,我们常常会看到“古树茶”三个字,那么什么是古树?是不是年龄够老的茶树就可以称作古树呢?

当然不是。被称作古树必须满足三个条件:一是乔木茶,像树一样而非灌木一般的茶树种类;二是种子种植,且要自然生长、人工干预少、靠共生环境生长的茶树;再者是上了一定树龄才能叫做古树。

有用+10
分享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导读:最近,普洱茶行业被一份署名为“云南省茶协会”的拟稿文件(即《云南茶叶产业发展建议》)搅得风生水起,暂且不论这份文件的真实性。在该文件中,其中一条为“正确认识生茶,修改相关标准,让消费者知晓生茶的本质——晒青绿茶,妥善解决生茶在流通领域‘打转转’的现象。”的信息,吸引了很多与行业有关的人士热烈探讨,有的人认为普洱茶是绿茶,有的人认为普洱茶是黄茶,有的人认为普洱茶是红茶,有的人认为普洱茶是黑茶,甚至有人认为普洱茶既不是绿茶、黄茶,也不是黑茶,而是单独的一类茶类,不属中国六大茶类的范畴之类。

下面,我们整理了一篇署名“一茶”的文章,即《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前发酵过的“普洱茶”还是普洱茶吗?》,该文章探讨的主题围绕着“什么是好品质的普洱茶”等话题拉开,探讨的人群涉及到从事普洱茶行业相关的,诸如制茶人、学者、成功企业家等。从探讨的内容来看,我们可以看到更多人关于普洱茶行业的反思,以及关于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有哪些是必须要坚守和杜绝的等。下为具体内容,供行业人士参考: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一、古树茶是何概念?

茶友a:做茶更应该务实。现在有的人在包装上明确写着300到500年,五百年,800年等等字样,我只想说茶树是你亲戚?如何考证?

茶友b:如何让天下人不费劲就知道树龄呢?还是除史记外,只有喝汤判树龄?还是凭老茶友的经验真实说?标准有吗?请教。

茶友c:茶做出来好喝就行,何必纠结于树龄呢。

茶友d:可是近期,很多人这样卖茶:单株价?大树价?中树价?等等?怎么办,现象?真实说~

茶友e:好茶不因为树大而是因为做茶师傅把茶赋予了生命。

茶友f:生态环境好的茶要是考虑延续性的茶可以考虑做个检测报告,这样自己也放心,毕竟是用真金白银换树叶。

茶友g:让我们理智地面对云茶……我真的不想说话,但我不得不说……在云南茶叶界,我做了十年的专题调查,近期出现了很多事情,让我们不得不关注……虽然我处江湖之远,我有责任和义务,提点建议……我赞成邹家驹先生十年前的观点:综合治理……我们应该“综合”一些什么东西?

一是综合云南的历史与现实,如17个涉茶民族的采茶、制茶,吃茶文化,形成云茶独有的民族茶文化……二是综合云南从普洱府至今的一系列制度和文化,包括茶马古道文化等……三是综合近现代“老字号”和企业化生产的文化,形成云南的茶品牌系列……四是整理我们的营销文化,从古代的茶马古道运输,到近现代的推广与“炒作”一一亮点营销:包括重大茶事活动策划与营销,包括各个时期的政府营销,都不应一概否定……五是关于老茶、古树茶、山头茶的相关研究,要让科学家说话,而不是“会长”或官员说话,要尊重专家系统的研究成果,而不是以偏概全、伤害产业的“大嘴”……

我不敢说太多的话,只能不停地调查研究、请教、学习,不停地和各种不同的人在一起,喝各个山头、各个经纬度、各种土壤气候条件下产出的古树茶、大树茶、小树茶及各种叶片大小的云南山头茶,去寻找我们对云南茶的热爱和感受……算了,今晚,我已醉倒在勐海的茶香里,不愿醒来……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二、关于工艺

茶友a:现在很多毛料在加工过程中加入您说的闷黄,摇青,延长摊晾(萎凋)时间,降低锅温延长杀青时间等等,来提高香气,这样的毛料后期转化不好甚至没有转化。

茶友b:个人觉得不是创新,因为已经走样了。一款当年的生普,茶汤金黄透亮,茶底有豆香有蜜香,但是两年以后,反倒不香了。

茶友c:我反对普洱生茶是“黄茶”的说法。用一家、两家茶农的几次做茶过程记录来下结论,缺乏科学的严谨!晒青毛茶加工中无论是有意无意的“闷”,不等于是追求“黄汤黄叶”的制茶品质。早春隔夜晒干,夜间低温也不具备黄茶闷黄工艺追求的“湿热作用”。何况,杀青后“嫩叶薄摊冷揉,老叶轻摊温揉,粗老叶热揉”,是揉捻前杀青叶处理的原则。这位得“先进”奖的茶农,他的工艺是规范的吗?我们不能忽视晒青茶“杏黄明亮”的茶汤品质要求,无论如何都不能将晒青茶做成“黄汤黄叶”的黄茶。

茶友d:现在还流行着普洱茶“离地发酵”,我觉得这是误导消费者,本来不知情的人就道听途说普洱茶的种种不好,现如今又来个离地发酵,都不晓得消费者怎么看待。赞成传统工艺,现在有人为了创新把根给丢了,百花齐放的信息时代想要创新创意请把根留住。个人认为,既然不按照我们国标,普洱茶生产加工艺去做了,而是加入了其它工艺,就已经“不”属于普洱茶这一类,可以是个新工艺茶再起个新名字,只要有消费者喜欢有市场也可以再生产,但绝对不能称为普洱茶,若张口闭口还说是普洱茶,那这种行为便是欺骗!

茶友e:云南茶新工艺的存在可能有市场的需求。但不能叫普洱茶。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也可能有新的茶类在出现。

茶友f:新工艺出现一点问题都没有,有需求就有市场!但既然做了新工艺,何苦叫普洱茶?叫个新普洱茶都好啊!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三、什么是好普洱茶?

茶友a:烟味是有争论的,但自沈陪和老师创建茶叶审评体系以来,烟味都被归类于异杂味。

茶友b:“烟香味”其实就是特定的历史背景下的产物,由于数量有限所以有炒作迹象;我个人理解一款茶不一定是物以稀为贵,但一定要适合自己,因为茶也是消耗品!

茶友c:好茶应该没有异味,所谓烟香味应是炒作出来的,茶中的烟味是加工过程中烟火味窜入茶中留下的。

茶友d:标准:干净、无毒、老百姓喝得起。

茶友e:至于什么是好茶?不同位置的人是不一样的:对于产茶与卖茶人来说,哪样赚钱多就是好茶,当然还得加上道德与法制概念,那就是依法依规依德我能更多赚钱的就是我的好茶;对于消费者则是哪个茶能让我购买及消费得有尊严(不受骗,无危害健康、元素)符合我口味、身体现状及支付得起,它就是好茶;对于政府,哪样的茶更符合国家、产业、道德、文化、法制导向,换来税收多,哪个就是好茶。

但我的好品质标准则是:1、首先是茶,而不是假茶;2、必须卫生安全。符合安全标准。以上两条是门槛。3、口感好,让人感官愉悦、精神升华;4、适合特定人群的健康维系及修复;5、符合人类对食品共性的审美与道德标准;6、价质比高,投资回报率高。等等。

我个人的偏好是:高海拨、高树龄、高成熟度原料、香味物质和功能成分丰富、不含人工合成的化学投入品、采制工艺正常、形成了陈年黑茶类独特韵味(非渥堆茶陈化20年以上,渥堆茶10年以上),没有霉杂烟酸异味的陈年老茶。

我经常把茶叶分为新鲜饮用茶类(绿茶、红茶、乌茶、白茶、黄茶)和陈年茶类(陈年普洱、陈年康青茯黑砖和陈年六堡,陈年粤茶等陈香茶)两大类。晒青毛茶属于第一类中的黄茶类,与广东大叶青相似,因此这类晒青茶品就应创新工艺,让新鲜喝时口感更佳;而陈化了的晒青毛茶及其陈化了的压制茶理应归属到陈年黑茶类。我个人更偏好陈年黑茶类!

茶友f:明确什么是好茶?其次什么是好普洱茶?首先好的生态环境、良好的茶树品种,其次科学的加工方法和卫生的加工场地,其三按国家审评标准去判别一个茶的好与坏。其四茶叶的营养成份要尽量冲泡出来而且人体能尽量吸收。其它的茶气、越陈越香……哪不是自然科学范畴,是社会科学的范畴。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茶友g:什么是品质好茶?我刚刚小喝几口酒,来胡言乱语一下吧,各位前辈老师莫要见笑见笑了!刚刚看到有老师讲到自然科学,我认为生物都有生命的,当然是包括茶,千年古树就是最好的吗?我觉得未必,不说茶能活多少年,任何生物老化了,它的内涵物质就最好,最健康吗?怕不能成正比,大部分而是反比的吧!只能说某些成分更加多一些,有些少一些罢了,我们要注意的是:人每天所需要的营养成分是均衡的七大营养素!

所以茶树龄越老越好吗?不一定吧!人都是有更年期不是吗?老茶在没有形成“越陈越香”的概念之前,很多茶包括普洱茶,黑茶都是不经意留下来了,留下来了的仓储也不经意的一个过程,那个时候有专业仓储吗,随便放的吧!这样能好吗?不言而喻……

茶在存放,慢慢变老的过程中一般都是先氧化,再菌化,再木质化,再膏化,最后碳化,这过程之中留下的营养成分与菌种群慢慢变少乃至消失……喝它有品饮价值吗?有?五十年以上的泡起来一撮茶碎,原来一饼357克的剩下只有200克/饼,这个时候也怕是你喝的是文物而已!为此,我认为是号称几十年老茶(有几位能真正说出它的出处?)文物价值多于品饮价值,老茶喝的一会的愉悦与精神上的满足感,但是你的身体具体来说你的肠胃不一定愉悦!所以,一味引导消费者追求老茶年份特别是鼓吹30年以上老茶与千年树龄的,谁在做作,非常明显不过了吧!

总之,我认为好产品,首先是达到国家标准;其次有检测报告,合乎食品要求,而且内涵物质一目了然,某些成分多的肯定好一些吧;第三是适合自己(身体)的就是最好的;第四才开始讲口感,讲工艺,讲冲泡,讲环境……无可否定老茶的“越陈越香”与口感愉悦,以及老茶树的滋味绵纯悠扬!但是喝茶本质上是追求健康,健康首先要安全,胃与脾肾功能不好的消费者喝千年古树,万元一斤的新茶又能如何?人类社会追求的身心愉悦,身与心要同步,缺一你的健康都是不完整的!为此,晚辈本人倡导健康品茶,品健康茶!品质好唯一标准——适合你身心的健康茶!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茶友h:什么是好的普洱茶?非常简单:符合国家标准的就是好的普洱茶!让消费者喝上符合标准的、安全的、放心的普洱茶企业就是好企业!不要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消费者者不知道也并不需要那么复杂的内涵!

茶友i:在我心目中的好茶是按照改制前勐海茶厂的品质标准、级别标准;按照国家标准生产出来的就是好茶!有收购级别标准样、有生产档案样、有可严格溯源制度、有延续性的、有消费者喝的安全卫生的茶就是好茶。

茶友j:我认为只要有令人不舒服的异味存在,即便再好的茶也得打问号。好茶总是让茶人陶醉,有谁又会对异味赏心悦目呢。

茶友k:家父生前留下一首《鉴茶》歌:一款好茶,入口即知。香甜滑爽,回味悠长;茶底洁净,汤色透亮;此乃好茶,可饮可藏。一直以来,我选一款茶时,均以此为要求。家父不是专家,乃一嗜茶人,此歌是他心得,让大家见笑了。

茶友l:昨天来了位朋友,谈起什么是好品质的普洱茶时,他说:对非专业的消费者来说,好品质的普洱茶,就是你喝一杯后,还想喝一杯,不断的想喝它,喝完一片后还想再喝一片,这样的普洱茶就是好茶!他说身体不会骗人。但是,什么样特质的普洱茶,可以做到这样呢?

茶友m:《大观茶论》提到“香甘重滑“,“香”是嗅觉体验,“甘”是味觉体验,“重”和“滑”是触觉体验,一款合格的普洱茶,去掉文学性的修饰,应该从嗅觉,味觉,触感这几方面去描述吧,香气不应有异杂味,回甘生津要强,苦涩度低且化得快,入口顺滑,饮后无干喉,肠胃不适感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再讲究程度的深浅,判断茶品的高下。个人理解,请斧正。不要说宋代的茶饮与当今的茶饮不同,入口的东西道理是相同的,好的茶给人的感觉也是有共性的。对了,还有视觉,汤色,最起码不能是酱油汤或浑浊一片吧。

茶友n:品质好的普洱茶首先应符合国标的产品,至于“国标”标不标,那是专家的事,其次产品要有级别标识及工艺标识,这方面可以参考葡萄酒。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五、国家标准

茶友a:GB/T20000.1-2014《标准化工作指南第1部分:标准化和相关活动的通用词汇》条目5.3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国家标准GB/T3935.1—83定义:“标准是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为基础,经过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的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

国家标准GB/T3935.1-1996《标准化和有关领域的通用术语第一部分:基本术语》中对标准的定义是: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活动或其结果规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导则或特性的文件。该文件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社会效益为目的。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TACO)一直致力于标准化概念的研究,先后以“指南”的形式给“标准”的定义作出统一规定:

标准是由一个公认的机构制定和批准的文件。它对活动或活动的结果规定了规则、导则或特殊值,供共同和反复使用,以实现在预定领域内最佳秩序的效果。已经有标准的必须执行。如有不妥建议修改的也必须经过修改后执行!

茶友b:作为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的主要起草人,我们当时在制定标准时,本着:(1)有利于云南茶产业的发展;(2)有利于普洱茶产品的做强、做大;(3)有利于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健康、好喝的普洱茶产品;(4)有利于普洱茶的宣传,既要传承普洱茶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因素,又要用发展的态度来看问题。

地理标志产品,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经审核批准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包括:(1)来自本地区的种植、养殖产品。(2)原材料全部来自本地区或部分来自其他地区,并在本地区按照特定工艺生产和加工的产品。

普洱茶(生茶)是不是普洱茶?目前是没有争论的意义。在国家标准《地理标志产品普洱茶》中,己明确指出“普洱茶分为普洱茶(生茶)和普洱茶(熟茶)二种类型”。这就是传承了普洱茶的历史、自然和人文因素,又用进步和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

茶友c:在国标下的企业标准,始于国标又高于国标。这是标准化应循之路!做好自己是基础。

茶友d:企标是要求高于国标的,市场化竞争的最后,还是要企业用自己的标准、品质、诚信、服务、创新等核心价值去支撑自身品牌及发展。我愿意服务这样的茶企。大部分茶企都从自已做起,行业自然就正能量足足了!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六、思考与反思

茶友a: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某些问题:1、黄茶类与绿茶类的本质差别是什么?2、为什么在某些茶区我们的先辈选择加工黄茶而不是绿茶(更和胃?消除用绿茶工艺加工容易产生的苦涩味?其它特定的健康或审美需求)?3、在100年以前是没有六大茶类划分之说的,陈椽教授提出的以工艺本质来划分的方法也不过是为了增加生产经营及消费中的可比性及易于记忆研究而已,但客观现实中是没有纯粹100%某类工艺茶的。如红茶没有也不可能更无必要有全发酵(茶多酚被100%氧化)的,相反也没有不发酵(一个茶多酚分子也不被酶促氧化)的绿茶。所以,晒青毛茶属于什么茶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怎样加工好安全、健康、好喝、适销高效的原料茶和商品茶。

茶友b:但是作为一个品牌企业或一类地域品牌产品,为了防止他人侵权,方便产销与流通,也为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茶叶的一个基本的门槛标准和一套细分的个性与等级就是必须的而且是非重要的,否则供给侧无法在制造提升上发力,需求侧无从真假上识别,政府无法为好企好人维权,投资者无法下决心投入。但是制标得遵循客观、公正、科学及市场原则,不可以拍脑袋!

茶友c:要制普洱茶标准,首先要有历史观,即不同时代的普洱茶概念及种类是不一样的,明代,清代,民国,计划时代和现在各指什么?包括哪些茶类及产品花色?二要不带个人偏见,不唯书不唯上,要吸收广泛的有茶徳、懂历史、知市场的代表性人物组成标准起草标准。比如上世纪90年末云南省政府发布的普洱茶标准就仅仅把渥堆普洱茶当作普洱茶,犯了历史性常识性错误;现在的普洱茶标准范畴虽增加了云大种晒青毛茶压制的非渥堆产品,但对旧社会普洱茶概念没交待,关于普洱茶与晒青毛茶、陈年普洱茶(黑茶)及其它省份黑茶类之间的关系与区别也未作附注或描述;对条栽型和乔木型、幼少青年树与老古树茶树原料的等级标准及成品标准也未涉及。大家知道,普洱茶的毛茶品质取决于树种、生态、嫩度、工艺,但以贮藏销售消费陈年成品茶为目的的成品茶,其品质则还大大的受仓储条件制约,这一条该不该研究写上?还有普洱茶的冲泡饮用方法,原料及成品茶加工工艺,茶树茶园管理规范等,是否也写进标准?请云南茶协会率茶友们好好研究,广东省茶叶收藏与鉴赏协会定予支持。

茶友d:到现在为止,咱云南仍有不少茶友不承认新压制出厂的普洱茶(陈年普洱茶毛胚茶)与陈年普洱茶的差异,更有不认同普洱茶在一定年限内科学仓储醇化在口感、安全、健康功能、投资价值等方面的合理性。有些人担心说了普洱茶的仓储价值会影响新茶的生产与销售,心存这些担心与顾虑,怎能写好标准?!

茶友e:普洱茶是放老之后饮用的还是当作新鲜茶来喝的?还是两者并存?这个问题也须统一了之后,才能制定标准。因此,作陈年普洱茶原料的晒青毛茶与作新鲜茶类饮用的晒青茶,其原料及加工标准就应不同,品质要求当然就不同,自然,毛茶加工该不该闷黄?该闷黄或杀青到什么程度?该不该烘干?这些问题就没有争论的必要了。

探讨|普洱茶是黑茶是绿茶还是红茶?

茶友f:看到徐老师主持的讨论特热烈,平时潜水,也凑个数,说点外行话。

一是很无语。深感普洱茶包容性怎如此之强,有绿茶杀青,也可用红茶萎凋,还能有闷黄环节,更有乌龙的摇青增香,又归类后发酵的黑茶,真神奇兮,认真看了那些毕生从事茶业专家的科学研究写的书,八十年代以来定的地标,08年国标,我好象看懂了科学结论与某些创新观点的差别。

二是不解。数百年历程,尤其近几十年来云南茶人的奋力拼博,把一个造型不上眼的“饼沱”普洱茶打造成国内知名的品牌,不易,今年普洱茶被评为中国茶叶十大公共品牌,品牌价值60亿元,位居第一,有品牌,能卖茶,价可喜,我不解的是,为何要努力去证明通过生熟是非之分,“普洱茶”品牌价值仅有30亿元呢?至于“发酵”涉及诸如陈代,酶促,氧化,微生物等含义,专业性太强,不过界内专家“理论”探讨如此多年,也没看到用科学试验形成的量化结果。

不过因为爱茶,也有几点疑难困惑问题,诸如:普洱茶有减肥降酯之功效,其作用机理是什么,那些成分起作用;普洱茶“越陈越香”,那色、香、味形成变化过程及机理,理化成分变化等形成科学理论支撑,“普洱茶”要走出国门,产品开发及拼配技术如何适应消费者等,云南民族茶文化的内涵本质,特色特性是什么等,这些基础理论和科技研发能更强更深的去研究,“普洱茶”才走得更远。不妥之处,请赐教。

茶友g:云南茶界不要自己乱折腾。什么专家大佬的都应该站在历史和云南产业的高度去思考,要站在引领产业的角度去努力,要站在带领茶农共同富裕去发展!云南政府应该尽快制定新闻发言人制度,别为了刷个话语权害了一个产业。对生茶这个问题当年在做国标时就已经很明确了,难道普洱茶的历史才有43年?建议大家自律,做好产品,做好消费者喝得起,看得懂,安全卫生的普洱茶!普洱茶行业是要耐得住寂寞,坚守住底线,品牌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也许我们用一代人,也许是几代人,而普洱茶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谁有资格去推翻历史?60个亿的一个品牌还在讨论定义标准,我是觉得有点好笑了。我是真的不希望云南自己乱,这些评论微信我看到好多,有的写得更嘲讽,我是看着着急。

茶友h:茶饼印着“普洱茶”,但实际不是普洱茶,很多人都说尊重历史喊老祖宗,但却不用老祖宗的方法,外人用现象说普洱茶是黄茶,我们做普洱茶的的家家户户,哪家想否认自己不是如此呢?我也想问,普洱茶是什么?是绿茶?是黄茶?是黑茶?是乌龙茶?为什么这些工艺出现在普洱茶中,会堂而皇之?

2008国家标准,87地方标准,史料记载的民国制茶法,对晒青毛茶的制法基本一致,为何家家户户做闷黄?做低温长炒?做泡条?然后堂而皇之的印上“普洱茶”三个字!是谁在坏普洱茶的工艺?难道是做红茶的?做乌龙茶的?

扪心自问?我们有没有违反?违反标准后又找各种借口!顺尊重历史尊重老祖宗的是我们,违反老祖宗不尊重历史的也是我们,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什么都要沾?我认为,行业需要自律,符合国标尊重国标的所有企业,联合起来,发个自律声明,然后吸纳愿意进来的品牌,一起做标准内的事。看到有专家说高温会杀死多酚氧化酶,是拿着津贴的专家哦!

茶友i:我估计是群里年纪比较小、接触普洱也比较晚的一批小娃娃吧……自己也在学习过程有这么一些个人的想法:首先我喜欢普洱茶是因为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找到一片古茶树,发现那里很美,通过学习初加工以后可能是有先入为主的心理认为自己茶山的茶是很好喝。通过这几年发现不同山头茶都各有特点,但都有自身无法弥补的缺点。翻看了很多书籍、询问了很多茶人,知道了拼配茶这个对茶叶成品起重要作用的环节,我就这么试着去做了……

再看看市场上流通的产品有多少对消费者明确的指出自己的产品是拼配的?准确的说明自己所拼配的茶叶性状。我听说有这么一种说法:过去在国有企业上岗的同志最重要的岗位不是厂长、车间主任,而是拼配室的拼配师傅,厂长上班基本都在拼配室陪着拼配师傅上班。改革开放以后,国有体制改革了、国有企业倒闭,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人员继续在生产经营,为什么茶叶拼配技术到现在就变成一个行业都在忌讳的专属名词?我很纳闷.....

我没看见多少愿意把拼配这个词用出来的.....基本都是用“名山名茶”代替。教课书里讲的无论是生产流程、加工工艺、制作工艺,我们要参照好,过去的生产标准到现在很多都在改变了。现在生产者迎合着消费者的需求,制作纯料、单株……加工工艺五花八门。我还算愿意多看书,很多讨论出来的东西会夹杂着一些个人观点,参考前辈的经验,通过实践尽量保持上世纪八十、九十年的的工艺要求,回归原味。

茶友j:改制前能做到的,今天大多数企业做不到,经济发展了,技术进步了,反而做不到,真是有点讽刺!

茶友k:品质评价不是在这里三言两语可以讨论出来的。需要投入时间、人力、金钱,还要制作标准样,制标人还得理论联系实际,接地气。客观现实是:现有的普洱茶、红茶、其它黑茶产品的感官品质评价是词汇术语严重不足了。若学术界和协会、茶生产企业不联手修改茶叶流通等级及其审评标准,同时修改教科书,并广泛普及。否则,不出十年中国茶叶评价就成了江湖之说。计划经济时代那套是可以继承与发展的。这需要产学研政合作,更需要有品牌意识的茶企参与及应用。

茶友l:现行教科书里的审评术语,是在计划年代的产物,其中出口大宗茶等级及审评是为立顿进口原料茶而设立的,内销茶也是为一家经营的商业供销社精制厂或边销茶定点厂而制定的,基本上可说是毛茶和原料茶的等级标准及评价术语。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茶叶产品花色及品质等级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因此就出现评价茶品质的方法及术语严重滞后了。就是当下火热中的评茶师、茶艺师技能培训教材,也是滞后于产业需求,居此才有了众多的讲故事、江湖说。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的知识分晋升评价制度及政府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式的茶叶职能部门是不是也应该自我检查反思一下?!建议公众号里多翻译诠释一些外文杂志上的前沿研究成果。不用科学数据与方法,很难去区分不同树龄、不同仓储年份、不同海拔高度之间茶叶品质客观存在的差别,自然就无从评价它们之间的价值差异了。

茶友m:行普洱茶之名,不做普洱茶之实,是这个行业的最大问题所在。

普洱茶熟茶浅析

普洱茶熟茶浅析


普洱熟茶是鲜叶采摘后,经杀青、揉捻、毛茶干燥,即为生散茶。生散茶经人工快速后熟发酵、 洒水渥堆工序,即为熟散茶(普洱散茶)。再经紧压成型,成为紧压熟茶品。

  茶菁颜色与香气:茶菁黑或红褐色,有些芽茶则暗金黄色。有浓浓的渥堆味,发酵较轻者有类似龙眼味,发酵较重者有闷湿草席味。

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是中国茶叶中极具特色的茶类,在目前市场上的普洱茶商品分类上,按产品的特性,有自然分类和学科分类。

  自然分类即把未经渥堆发酵加工的晒青毛茶制成品俗称为普洱生茶。

  学科分类普洱茶是工艺茶,即采用人工发酵加工制成的普洱茶,俗称为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和普洱生茶减肥的原理不同:

  熟普洱茶(生茶自然发酵也同)主要的活性作用成分是红茶素(TR)、黄茶素(TF)、茶褐素(TB)、没食子酸和维生素C等。发酵熟制的普洱茶由于加工过程中微生物的作用,大分子多糖类物质的转化形成了大量新的可溶性单糖和寡糖,发酵中,维生素C也成倍增加,这些物质对提高人体免疫系统功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发酵过程使普洱茶中所含的黄酮类物质以黄酮苷形式存在,黄酮苷具有维生素P的作用,是防止人体血管硬化的重要物质。

  含有丰富有益菌群的发酵熟普洱茶,在进入人体后不会对胃产生刺激作为,而且能够在胃的表层形成附着膜,对胃产生有益的保护,经常饮用可以起到养胃和护胃的功效。未转化的生茶则和绿茶一样,对胃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从营养、功效区分:熟茶经发酵后,在酶的作用下,又产生了不少新的营养物质,因此在普通茶的基础上,又有了更多功效,如:降脂、减肥、降血压、抗动脉硬化、防癌、抗癌、养胃护胃、健牙护齿、消炎、杀菌、抗衰老等。

仓储对普洱茶发展的作用


  自清朝末期到2000年以前,大陆的普洱茶几乎没有仓储概念。当时仓储的概念更多是由香港传过来,内地的仓储停留在私人存储和企业的仓库摆放上。随着普洱茶整个产业的发展,人们对普洱茶越陈越香有了认识,仓储才逐渐变得重要起来,并且从私人的收藏发展到企业专门设立存储仓库,最后演变为设立专门存储的茶仓,并由最初的存储功能不断发展到交易、展示、发现潜在价值、传播茶文化等功能。仓储现在已经成为普洱茶流通环节中必要的一环,并将成为继种植、生产、销售后的一个新兴行业,甚至可以通过由仓储而完善的行业体系,达到整合资源,树立品牌,带动普洱茶发展的作用。

  现代仓储根据其概念大致可以分为两种:依地域的划分和依功能的划分。

  地域划分:根据仓储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微生物菌群和存储后口味的不同而划分出以地名来命名的茶仓。已经被市场接受并逐渐形成规模的大致有以下几个:

  云南仓:选取云南最利于普洱茶陈化的地方而提出仓储概念,并建立茶叶存储仓库。作为发源地的云南似乎更占尽了天时地利的优势,除了气候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作为在普洱茶发酵陈化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微生物菌群的独特性更是其他地方不能模仿的。云南仓的提出较之有存茶历史的港台少了些时间的验证,但是作为原产地主动站出来完善仓储这一环节,对于整个云南茶业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起码云南也开始有了自己的老茶,并可以从种植、生产再到存储由本地监控,做出真正具有云南特色的普洱茶。

  港仓:港指香港,市场上常把港仓等同于湿仓,但对于湿仓也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优劣更无从去证明。从普洱茶的发展上来说,我们要感谢香港的茶人们,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将普洱茶推至奢侈品的那些百年老茶。较之云南仓,港仓的历史更长,近几年新起的广东、珠三角部分地区普洱茶仓储概念多少都得力于香港多年存储普洱茶的习惯和历史。

  广东仓:广东省向来是普洱茶最大的集散地、消费地,受到港台地区的影响,从市井百姓到专业茶店再到大型茶企业都有存储普洱茶的习惯。至于存储后的口感如何,从他们每天早晚茶上各式各样的点心可以看出,这样美味讲究的小点所配之茶也必定不差。广东仓最大的优势在于既有港仓模式可以参照,其便利发达的交通和成熟的城市配套更为今后仓储的发展提供了硬件上的强大支持。

  大马仓:几届茶博会人们都不约而同地听到了“大马仓”概念的提出,其倡导者是在马来西亚有着很强实力的海鸥集团,他们筹措“大马仓”基金5000万马币,相当于1亿元人民币,并提出“茶马新路”——大马仓”、“出口转内销“的理念。大马仓的提出,让人们看到的是普洱茶在东南亚地区的受众程度,同时也可以由此预见普洱茶未来更广大的市场。当马来西亚开始有了存储普洱茶的概念后,我们的茶桌上将又多了一款口味独特的大马仓普洱茶。

  在普洱茶的功效逐步得到肯定和发掘的时候,普洱茶也将被推广到更多的地方,除了以上几个存储仓概念的提出,相信还有很多适宜普洱茶存储的地方。对于一个喜爱普洱茶的人来说,最希望看到的是一饼普洱茶能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变化,这才是普洱茶令人最为着迷的。

  较之依地域划分仓储概念,依功能来划分的仓储则是以存储为基础,并拓展开的其余功能。有实体的存储和虚拟的存储之分。

  实体仓储强调的是以存储为主要服务功能,以展示、交易流通功能为辅。对于这类型的存储一般要求具备有大批量存储普洱茶的仓库,仓库存储条件专业、严格,服务主要体现在为顾客提供存储普洱茶的场地和存储条件,同时以此为基础提供一个交易展示平台,品质由顾客和存储方共同保证。

  虚拟仓储则更偏重于交易流通、展示宣传和发掘潜在价值的功能上,存储的是其交易流通的普洱茶的数据,而非真正的实体仓库。曾有人把这类型存储比喻为期货的交易大厅,它扩展了传统的普洱茶流通渠道,将实物的交易变为可以数字化的交易。同时令普洱茶交易更贴近市场,促进了普洱茶的价值提升。

  普洱茶行业的发展需要的是一个完善的体系和制度,存储在今后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仓储的定义也将从传统的存放储备功能转变为贴近市场,具备市场竞争力的普洱茶行业体系中的至关重要的一环。更有甚,有一天当仓储变为一个类似期货、股票的交易厅时,整个普洱茶的市场资源也将得到整合,企业的品牌也在不断的资源整合中树立起来。企业的做强做大才能带动提高整个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