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盛世劲吹“普洱风”

盛世劲吹“普洱风”

2019-03-27 访问量: 32 茶礼仪网

盛世劲吹“普洱风”

 

“典藏普洱续茶缘,把盏香茗品人生。金秋揽月同采风,盛世论茶庆年丰。”

 

这首盛赞西双版纳同庆号茶叶有限公司的诗,把普洱茶的悠久历史、文化底蕴作了精辟刻画。普洱茶从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盛产到成为皇宫御品,留下了几多神秘。

 

时间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个昔日藏在深宫人未识的“宝贝”因一夜之间变成炒家炒作的“液体古董”而身价陡增。由于过分炒作,从而使这一市场大有向泡沫边缘下滑的危机。一边是云南省提出在产茶区“一片叶子托起千家万户”;一边是市场的失控、宣传的误区……如果一任这种趋势发展,振兴民族品牌的宏伟蓝图便惨遭不测。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由中国食品质量报倡导,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由云南省农业厅、西双版纳州、临沧市、普洱市政府主办;云南省茶叶产业办公室、云南省普洱茶协会、云南省新闻出版局协作于2007年9月15日至20日共同组办了规模宏大的“全国媒体走进云南普洱茶主产区采风活动”。此次活动以邀请全国都市类媒体为主,新华社、人民日报、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卫视等也参加了这一报道。本报作为山西唯一的媒体代表也有幸参加了这一采风。

 

和谐云南盛世兴茶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是上帝赐予人间的绿海植物明珠,天然生态氧吧。

 

云南种植、加工、饮用茶叶的历史可谓往事越千年,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和天然基因库。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使云南成为大叶种茶树的最佳种植区,茶树品种资源也极为丰富。茶叶产业伴随着云南26个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演变,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各民族创造了普洱茶独特的加工工艺,云南作为普洱茶的故乡成了世人的共识。由于普洱茶独有的和其它茶叶“背道而驰”的加工工艺、品质特征和较好的保健功效,加之普洱茶产区丰富多彩的民族历史文化,更赋予了普洱茶浓厚的人文内涵。

 

近年来云南普洱茶升温、热销,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不断扩大,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产业和农民致富的希望产业、强身健体的保健产业。

 

茶叶是云南烟糖茶胶四大农业传统产业之一,同时也是中国重要的茶叶生产基地和产茶大省,面积、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和第三位。云南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边疆、民族、山区和贫困“四位一体”的地区,茶叶产业的发展,对边疆少数民族脱贫致富,稳定边疆人民生产生活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有着其它作物和产业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叶产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茶农收入、企业效益、财政税收、市场份额都大幅增长。茶叶产业已成为茶区经济的重要支柱,在一些边疆贫困山区,茶叶甚至成了维系百姓生存的“稻草”。2006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371.3万亩,比“九五”增加120.3万亩,增幅达到47.9%。今年上半年,全省春茶生产继续保持良好势头,产量达到5.48万吨,比上年增加0.96万吨,增长21.3%;价格大幅上涨;按全省3600万农村人口计,人均收入达90元,比上年的31元增加59元。

 

在加快云南小康社会和新农村建设的各项措施中,省委、省政府把茶叶产业作为一个重点产业加以培育。全面提升“云茶”产业现代化,突出“云茶”的地域化,塑造“云茶”的品牌化,实现“云茶”的国际化。

 

“和谐云南,盛世兴茶”在今天的云南不仅是写在街头挂在口上的口号,而是一种真实写照。

 

盛世劲吹“普洱风”

 

茶园 茶树 茶圣 茶情

 

茶业“带着感情做茶”是此行记者所到之处听得最多的一句话。“茶的事业要想做大,必须有真情融入,必须有一颗敬畏上苍的虔诚之心”。

 

近段时间,云南普洱茶受到了省外个别媒体的质疑,影响了普洱茶市场销售,对普洱茶产业的正常发展照成负面影响。这其中,除去竞争对手通过个别媒体恶意打压进行不正当竞争的因素外,也反映出局外人对普洱茶缺乏了解,所以对普洱茶产业及普洱茶产品、普洱茶文化进行了一此虚假、歪曲报道。为此云南有关方面在全国开展护牌宣传推广活动;并成立普洱茶产业战略联盟。

 

在巍巍无量山间,在滚滚不息的澜沧江畔,这里山青水秀,云障雾罩,物产丰饶,茶叶是这块宝地的宝中之宝。普洱茶与其它茶的不同之处便是越陈越香。有当地人的话说便是“爷爷做茶孙辈卖”。此次全国媒体记者深入云南省三大主产茶区临沧市的双江县、云县、凤庆县、西双版纳勐海县、景洪市大渡岗茶场、双江勐库茶业、六大茶山、龙生茶业、锦荣普洱茶叶、澜沧江茶叶、江城明子山茶叶、昌泰普洱、博友、盛世普洱茶叶以及中国最大且品质最优的滇红原料生产基地凤庆县凤山镇安石村连同中国最大的滇红集团生产加工所在地,中国第一个普洱特许经营连锁品牌龙润等融传统与现代化一体的企业。所到之处,记者们从采茶到茶加工、包装的诸多细节进行了认真观摩。“卫生”是这些厂家给大家留下的深刻印象。难怪,媒体采风团因挡不住的诱惑有时竟变成了“采购团”。

 

盛世劲吹“普洱风”

 

时间,用以衡量普洱茶的利器

 

普洱茶出身田园、扬名清宫,200年的宫廷贡茶历史铸就了普洱茶至高无上的茶界地位,而这一切荣誉的保障离不开茶的品质,遥想当年给皇帝进贡的普洱茶如品质低劣,其后果不仅得不到这贡茶的荣誉,恐怕只会落个欺君的罪名“脑袋搬家哩”。可见普洱茶真正的招牌不是称号而是内在的品质。

 

曾有人撰文指出:如今的普洱茶商不用再冒着杀头的危险来经营,因此当普洱茶热潮席卷而来时,很多人看着赚钱的茶商就眼红,借助人们对普洱茶品质的信任,开始采取暴利经营手段,提高价格、以次充好、冒牌顶替等经营方式把市场闹腾的乌烟瘴气,生怕这赚钱的机会转瞬即逝而杀鸡取卵、离谱价格已经代替品质成为普洱茶发展的拦路虎。

 

商品的价格一旦背离实际价值太远,市场就会对之说“不”。普洱茶市场的暴涨暴跌现象就是其价格背离实际价值的结果,其结果是除了少数大茶商赚钱外,大量参与炒茶的茶商都被套牢损失惨重,但最受影响的还是市场。有一阵时间,北京偌大的马莲道茶城,只看见卖茶的却少见买茶的,这种现象即使偶然也应当引起业界沉思。

 

据云南省质监部门统计,目前云南省普洱茶生产加工企业中,资产总额在10万元以下的小型企业和作坊占60.2%,人数在10人以下的小企业、小作坊占到89.1%,很多企业都达不到市场准入条件。另外,还有一些小商家自己贴牌生产。这种杂牌产品以及贴牌产品泥沙俱下,使这一市场饱受创伤。

 

在时间的长河里,普洱茶一直游走在山庄窝铺与神秘皇宫之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两极文化。陈年普洱茶作为一种绝对的奢侈品在中高端的富人生活中被品饮分享的同时,也有价位相对很低的边销茶在生活水平尚不高的地区被日常消费。

 

为此,云南省上至决策层下至茶农、茶商都意识到塑造茶形象,创建茶品牌,弘扬茶文化,打造茶城市,以此促进茶产业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一点感受最深的是有“世界茶源、中国茶城、普洱茶都”之美称的刚由思茅市改为普洱市的普洱。山西籍人、出生于云南、现任普洱市副市长的关鼎禄表示:普洱茶是云南特别是普洱的最叫得响的名片,茶产业更是普洱的特色产业,打造“世界茶源、中国茶成、普洱茶都”,虽然普洱有这方面的优越和条件,但还不具备“都”的大气和内涵。为此全市将尽力呵护好“普洱茶”这个大品牌。加快建立“普洱茶信誉网站”,在互联网发布普洱茶生产、经营企业的相关信息,通过规范和规模经营、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等手段,全面提升普洱茶的品质和信誉。充分发挥普洱在茶领域的独特优势,加快发展茶产业,以此带动茶文化和旅游业的发展。并在中心城市南部区规划建设“天下普洱茶国”,使其成为普洱主义者的精神家园……通过举办茶文化节、开办茶文化讲座、设立茶文化论坛、开设茶文化课程等形式,普及茶知识,倡导“饮茶有益健康”的理念,营造人人爱茶、人人饮茶的浓厚氛围,让“普洱茶健康全世界”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有用+10
分享

这几个错误会让好普洱茶变废茶

  许多喜欢普洱的朋友,都喜欢一打一打的收藏普洱茶,随着时间的流逝,一点一点的感受普洱茶的变化,这就是每个爱茶之人的乐趣所在。普洱茶易买,藏茶却有大学问,我们经常说普洱茶好藏,值得注意的是这个“好藏”是相比其他茶类来说,普洱茶所需要的储藏条件更容易达成,并非说普洱茶随便放着就行了。经常发现有茶友由于藏茶不当,愣是将好好的茶给放坏了,不仅可惜了购茶的花费,更是惋惜被白白浪费的好茶。

  1、生、熟茶混藏:稍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普洱茶应该避光避异味,但是却有不少茶友没有意识到生茶、熟茶对彼此来说也算是异味,经常发现有茶友将普洱生茶和普洱熟茶一起封存在同一个箱子中,这样的结果就是生熟茶的气味彼此“污染”,导致两者串味,最终是同一箱的茶都“废”了,非常可惜。

 

  2、通风过度:与其他茶类需要隔绝空气不同,普洱茶却需要适当的空气,因此在储藏普洱茶的时候就需要适当的通风透气,然而很多茶友在藏茶的时候因为把握不好度,长期过度通风,从而导致普洱茶在陈放转化过程中失水率增加,对后续陈化转变不利,也容易过度氧化,导致茶叶变“废”。

  3、露天放茶:不少茶友都喜欢将茶陈列出来,尤其喜欢放在露天的货架上用来展示,或是将茶放在经常被日光照晒的地方,美名其曰“养茶”,其实这么做对普洱茶的伤害很大,尤其日光中的紫外线对普洱茶来说简直是大敌。

 

  普洱茶如何储藏:储存普洱茶一般来说需要满足避光、避湿、避杂味的基本原则,存放普洱茶的场所最好是少人活动的地方,这样能避免因人员流动和物品流动给茶带来的二次污染,所以书房、卧室、厨房等地就不适宜做藏茶的地方。茶性易染,《茶录》就有记载:“茶喜蒻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冷湿,”所以在保存普洱茶的时候一定要保证周围环境干燥无杂味,避免茶叶吸收杂味,除此之外还要保证藏室温度适宜,过高的温度会影响茶汤口感的活泼感,甚至造成闷热,将原本的生茶转变为熟普,过低的温度则会导致普洱转变慢,无法达到预期的转化效果。

  结语:普洱茶后期的转化是通过多种菌群的作用来实现的,随着空间里的空气越来越少,其好氧微生物会越来越少,而与此同时厌氧微生物数量又会随之增加,因此我们需要通过适当的通放空气来使得这两种微生物之间能达到一个微妙的平衡,从而成就所藏普洱茶的“越陈越香”。(本文仅供参考)

普洱茶的五德是什么?

  五德分别是:健、奇、厚、和、真

  健:养生保健之健;“天行健”之生命价值之健;

  奇:产地原料加工及沉香之奇;民族文化背景之奇;变化迷人之奇;

  厚:形貌之厚;气韵之厚;涵容不同茶具喝口味之厚;

  和:性非寒非热之中和;涵容不同文化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茶之和;

  真:由天然自然之真;风华万种却性纯而真;外表大智若愚而内质绚丽多彩而真。

大益集团院士工作站挂牌普洱茶发酵技术开启新纪元

揭牌瞬间

大益集团邓子新院士工作站今日在七号院(大益微生物研发中心)正式揭牌。中国科学院院士邓子新先生、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先生、原云南省科技厅副厅长(即将就任昆明理工大学校长)王学勤先生、大益集团总裁吴远之先生、武汉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吴艳女士、武汉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孙宇辉先生、渠道服务商吕小勤女士等来自全国的大益渠道服务商、新闻媒体等100余名嘉宾莅临现场,见证历史时刻。

出席揭牌仪式的部分嘉宾合影

参会重要嘉宾

仪式现场

邓子新院士在仪式中进行演讲

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武汉大学药学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的邓子新先生,将携手大益集团,通过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建立和人才的汇聚,实现以现代科技打造国家一流的茶业研究中心的目标,为市场提供更高品质的大益茶产品,推动云南普洱茶产业的兴旺发展。

云南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仪式中讲话

云南省农办主任、省农业厅厅长王敏正先生在发言致辞中说到:“邓子新院士工作站在大益集团挂牌成立,是云南茶界的一件大事。大益集团长期专注于云茶产业发展,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在树立品牌和商业模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是云南茶叶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领军企业。相信通过邓子新院士和大益集团的强强联合,必将为云茶产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揭牌仪式上大益茶业集团总裁吴远之讲话

大益集团总裁吴远之先生则指出:“今天我们揭开的这个小小的牌子,将预示着中国甚至世界的茶业发展迎来新格局。”

大益集团自2010年建立博士站,至今已逾7年,对熟茶发酵的微生物机理、健康价值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明显区别于第一代自发酵技术和第二代渥堆发酵技术的第三代普洱茶发酵技术即“微生物制茶法”,实现了制茶发酵微生态环境可控化,已广泛应用于大益产品之中,打造出专属于大益茶的“勐海味”。

参与揭牌仪式的嘉宾,在七号院工作人员带领下参观实验室。

邓子新院士表示,在七号院(大益微生物研发中心)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院士工作站以后,自己的团队将不遗余力,解答民众关心的普洱茶关键问题,为微生物促进健康提供科学依据,将茶作为健康饮品推向大众。

揭牌仪式后,邓子新院士接受媒体采访。

其实在大益集团邓子新院士工作站正式揭牌以前,双方的合作已经开启。通过研究发现大益菌群的核心菌株既是品质菌株又是功效菌株,其中12号菌株、8号菌株是决定普洱茶熟茶的口感核心菌株之一。12号菌株、8号菌株发酵产生的代谢产物,在降血脂、抑制肿瘤细胞方面具有明显作用。

据此,大益提出“益原素”概念——茶叶经微生物发酵形成的茶叶成分、茶叶转化成分、微生物代谢产物等活性与营养物质统称益原素。

“益原素A方”与嘉宾们见面

在今天下午举办的“健康·经营之道”2018渠道服务商会议上,七号院(大益微生物研发中心)也向嘉宾们带来了首款益原素产品——“益原素A方”。这款产品主打12号菌株和8号菌株,以人工可控纯培养混合发酵菌方生产,口感独特,富含小分子发酵茶多酚。

大益七号院高林瑞主任介绍最新普洱茶发酵技术

“健康·经营之道”2018渠道服务商会议现场

未来,益原素产品还将不断完善配方,迎接“茶健康”时代的到来。

吴远之先生表示,任何企业如果对科研不重视,最后一定会被淘汰。国外的茶品牌曾以小小的茶包征服全球消费者,其实是以技术征服了大家。“我们要在以技术带动的前提下,实现商业上的变化,立志找回茶人的尊严,复兴中国茶道。”

嘉宾们现场品茗“益原素A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