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五德是什么?

普洱茶的五德是什么?

2019-03-19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五德分别是:健、奇、厚、和、真

  健:养生保健之健;“天行健”之生命价值之健;

  奇:产地原料加工及沉香之奇;民族文化背景之奇;变化迷人之奇;

  厚:形貌之厚;气韵之厚;涵容不同茶具喝口味之厚;

  和:性非寒非热之中和;涵容不同文化之和;人与人之和;人与茶之和;

  真:由天然自然之真;风华万种却性纯而真;外表大智若愚而内质绚丽多彩而真。

有用+10
分享

南糯山普洱茶的“柔”,会让你为之着迷!

高山云雾出好茶

  南糯山位于东经100°31'~100°39',北纬21°~22°01'之间,平均海拔1400米,年降水量在1500~1750毫米之间,年平均气温16-18°C,山高谷深,土壤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是云南大叶种茶树生长的最佳生态环境。

  地处勐海县格朗和乡东面,隔流沙河与勐宋茶山对望,从景洪到勐海就要经过南糯山,由于交通方便,南糯山便成了最容易去的古茶山。南糯山现有古茶12000亩,树龄大多在300—400年间。当地的哈尼族喜欢把南糯山的古茶制成极有民族特色的竹筒茶。南糯古茶,香扬清甜,口感刺激度较平,有甘韵,汤质滑口。

  外形:条索紧结,色泽墨绿润泽,显毫

  汤色:金黄透亮

  香气:蜜香高昂持久

  滋味:醇滑回甜

  叶底:柔嫩完整

  南糯山的传说:

  南糯得名的传说:在傣语里南糯是“笋酱”的意思。据传说有一年傣族土司到南糯山巡视,当地哈尼族头人设宴招待,席上的笋酱让土司吃得十分喜欢,于是要求哈尼族每年要进贡笋酱,南糯山因此而得名。

  南糯山与茶结缘的传说:传说当年诸葛亮南征,路过南糯山时,士兵不服水土,生了眼病,诸葛亮将手杖插地化为茶树,士兵摘叶煮水,饮之病愈,南糯山因而也有人称为孔明山。诸葛亮征南中是没有到达滇南的,诸葛亮植茶只是一种愿望,一种传说。

  南糯山的茶——“柔”

  很多人对普洱茶的感受也许大多是“烈”、“浓”、“香”、“苦”、“回甘”等,而南糯山独特的一点就是把茶味的“柔和”展现的淋淋尽致,它的香气清香怡人,带有蜜香味,口感品饮起来让人很舒服,感受到醇厚,顺滑,还带有丝甜意,就如淡雅的生活,有点点小小的喧闹,但总归是静谧的。

  南糯山的地理环境造就了它的灵性,如置身尘世之外的仙子,独具魅力。柔顺润滑的汤感,清甜细腻舌韵,伴随着浓烈的回甘,使品饮茶之人顿觉润喉生津,唇齿留香...

普洱茶知识100讲|第11讲:如何品鉴普洱茶?

普洱茶知识100讲|第11讲:如何品鉴普洱茶?

普洱茶之审评是茶企、茶商、从业人士的必修课。犹记得一位同行者说过,“制茶、品茶、评茶,方知茶”。这可谓是普洱茶审评法的九字箴言。在“普洱茶知识100讲”第十一讲中,www.ishuocha.com主编艾文华与诸位茶友,聊聊普洱茶品鉴的相关知识。

如何挑选一款普洱茶及原料?这就涉及到普洱茶成品茶及原料的品鉴。从业者皆知,现普洱茶通用的品鉴方法是借鉴六大茶类绿茶的审评方法,即五因子审评法和八因子审评法,且多以五因子审评法为主。

所谓五因子审评法,即对普洱茶“姿容”与“内质”的审评。其中,“姿容”审评,或称“干评”,就是对普洱茶成品及原料的外观或外形审评,如条索等;“内质”审评,或称“湿评”,就是对普洱茶成品及原料的内质审评,包括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内含物质浸出物量的审评,以此对应的就是茶品开汤后的滋味、香气、汤色的呈现。

简单来讲,普洱茶成品茶及原料开汤后浸出物的多少,就决定了这款茶品的品质特征与口感风味。比如,一款开汤后所呈现出的苦味、涩味、甜味等味觉感受,便由这款茶制品本身的内含物质(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浸出物量所决定。那么,普洱茶中的茶多酚、咖啡碱、氨基酸等物质,究竟是决定了苦味还是甜味呢?将在“普洱茶知识100讲”后续的文章中,如数道来。

此外,茶底的审评也是鉴别普洱茶品质优劣的一个次要因子。

从行业的发展来讲,普洱茶这一茶类,截止目前仍没有一套专属的标准的审评方法,实属尴尬。在普洱茶界,虽有提出诸如“363审评法”“十四鉴茶法”此类的审评法,但这些审评方法过于繁琐,仍不如绿茶这套审评法更为直接、简便。

道家谓之,“大道至简”。就普洱茶审评而言,也应“至简”,毕竟,普洱茶最终是用来喝的,以“饮”为主,面向的是广大消费群体。所谓的审评,能以最简单的最直接的方法,简单便捷地分辨出茶品品质的优劣,就是最佳、最值得推荐的普洱茶审评法。

读者若对以上行文有任何异议,可以通过公号(ID:ishuocha)留言探讨。敬请关注公号,下期文章“普洱茶知识100讲”分享课第十二讲,与大家分享普洱茶的类别。(本文系原创文章,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懂茶帝,邀请专业人士为茶友答疑解惑。我们的原则是:不忽悠,不卖弄,不恶意攻击,不刻意美化,只是客观、中立地回答您的问题。即使是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我们也会尽量做到客观。

普洱茶中优质的茶饼千千万万,衡量的标准也很多。不过,劣质的茶饼却有一些共同特征,曾有人给普洱茶饼总结了八个不好的特点,概括为“八病”。


小懂本想找找这“八病”的出处,并没有找到。不管它了,这可能是民间众多经验的总结。今天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吧!


1入杂

顾名思义,就是掉入了杂物。没错,就是指茶中夹杂有非茶类物质。茶叶中有少量茶类夹杂物,还能容忍,最不能容忍的就是非茶类夹杂物了,例如,谷子、石子、塑料、头发丝等等。


小懂常告诫卖茶的朋友“一根头发丝损失一个客户”,大部分茶友都是不能容忍这样不卫生的状况的。


宋代黄儒《品茶要录》:“物固不可以容伪。况饮食之物,尤不可也。故茶有入他叶者……入杂之病也。”古人尚且懂得茶中混入其他植物的芽叶是“茶之病也”,何况今人?


2白合

白合,即“对夹叶”、“对开叶”,是茶树新梢上萌发的对生两叶抱一小芽的芽叶,专业上属于非正常的新梢。


宋代赵汝励《北苑别录》:“白合,乃小芽有两叶抱而生者是也。”宋徽宗赵佶《大观茶论》里对这种芽叶的评价是:“白合不去害茶味。”所以,优质的饼茶制造,应剔除“白合”不用。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白合盗叶 

3乌蒂

听起来是不有些陌生?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马蹄叶”。优质饼茶应剔除“马蹄叶”。


我们此前在一些文章中提过,有些地区的优质茶是带有一定的“马蹄”的,怎么又成不好的东西了呢?这并不矛盾哦。有些优质茶中带有马蹄,这只是一种特征,而且这些优质茶的马蹄仍然具备一定的持嫩性,因此对品质没有明显影响。


而我们所说的得病的“马蹄叶”,含梗量大,是茶树生长势弱、树体老化、受干旱、病虫影响严重的表现。宋代黄儒《品茶要录》:“乌蒂…··茶之大病。”


现代制茶工艺对不同级别的茶叶的含梗量是有限制性要求的,高档茶一般不超过2%,低档茶一般不超过5%茶叶的香气物质在幼嫩茎梗里含量较多,适当的嫩茎含量,有利于茶叶的香气。但“乌蒂”不是幼嫩茎梗,是老化了的茶梗,是“茶之大病”。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乌蒂(马蹄)


4过熟

指鲜叶加工不及时使鲜叶堆积变红,或加工中杀青过度,或茶胚摊凉不及时、湿热闷黄;或制饼时“蒸茶”过度,使叶底粘稠、黄而柔软,滋味平淡,香气不透,水闷味重的饼茶。


5澄泥

指压饼时压力过大,茶汁外溢,饼面光滑,坚硬难解的饼茶。大家也许遇到过,怎么撬都不容易撬开的茶饼。


普洱生饼,贵在后期的“陈化纯熟”,要求茶饼松紧适度。压力过大,茶饼过紧实,成为“铁饼”,“有如陶家之子,罗膏土以水澄眦之(谓澄泥也)”(陆羽《茶经·三之造》)。


澄泥的茶饼,既破坏了茶条优美的形状,更丧失饼茶的透气性,不利于收藏后的陈化,甚至可能成为“死饼”。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6竹箨(tuò)

这是一个比喻词,竹箨就是笋壳,为主秆所生之叶,着生于箨环上,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仅起保护节间不受机械创伤的作用。


用来比喻压饼不结实,破散松疏、脱落严重的饼茶。饼茶压制,要求外形美观大方、浑圆饱满,松紧适度。压力过轻,如陆羽《茶经·三之造》“有如竹箨者”,饼边缘、表面起壳、脱落的,既破坏饼的外形美观,也不便于后期的搬运、储藏。

普洱茶饼劣质的茶的一些共同特征

竹箨饼,边缘疏松 


7烟焦

指饼茶被烟味和焦味所污染。烟味污染茶叶,有两种情况,一是晒青毛茶加工中杀青炉灶漏烟;二是阴雨天气里,不能及时晒干,室内自然风干中被“烟味”污染。


茶叶的“焦味”,常出现在近年来的机制晒青毛茶中,是杀青温度过高,茶青被炒焦或杀青机炉灶漏烟,混杂烟味或煤炭燃烧后的煤焦气味。


“烟焦味”是茶叶被污染的表现,是任何茶叶加工都必须忌讳的。用带有严重烟熏味的晒青毛茶进行发酵的普洱熟茶,滋味呆滞、饮后喉部有压迫的紧张感。


8新铁

指被新的金属制茶器具污染的饼茶。新的制茶器具(如杀青机、杀青锅、饼茶模具等)有铁腥味且铁屑容易串入茶中,铁与茶汁中的多酚类物质结合使茶变黑,出现腥味,是制茶的大忌。


因此,凡新铁器具,须磨光洗净后才能使用。明代许次纾《茶疏》:“炒茶之器,最嫌新铁,铁腥一入,不复有香。”明代罗廪《茶解》:“若新铛则铁气暴烈,茶易焦黑。”


了解了茶饼的这么多常见“病”,快给自家的普洱茶饼做个体检吧,哈哈!


参考资料:

《解读普洱茶——最新普洱茶百问百答》,徐亚和编著,云南出版集团公司、云南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