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详解普洱茶中马蹄脚的形成与产生原因

详解普洱茶中马蹄脚的形成与产生原因

2019-03-27 访问量: 34 茶礼仪网

详解普洱茶中马蹄脚的形成与产生原因

现在普洱茶,辨别古树茶春茶的方法,越来越标新立异,茶梗上的梗结,竟然被说成是古树所独有的?相同的生长地点,相同的采摘制作,除了生长的时间与树种不同,不可能会产生如此怪异的马蹄脚。按照树叶的生发方式来看,茶树是普通常绿植物,鲜叶发新,植物一般不会生发出类似马蹄脚的物质。很多人说,马蹄脚是古树特有的,而当问到,马蹄脚是如何产生的呢?相信很多人说不出来。

马蹄脚,产生的原因有两点:

1、春季,经过一整个冬天的养分积累,茶树吸收的养分很充足,生长较好,加之春天水分充足,茶叶叶片生长的较快,鲜叶生长快速,而茶农来不及采摘,叶片就会长老,新叶旁边又会生发出另一枝叶,或是新的枝叶,会直接生长在主干之上。两者相交结的地方,就会产生类似马蹄脚的物质。

详解普洱茶中马蹄脚的形成与产生原因

为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这个采摘的问题。

2、由于茶农采摘不当,很多时候,采摘茶叶,规范的操作方法,不该是掐断,而应该是撇断。

茶农采摘时,指甲掐断茶叶叶梗,在叶梗处会形成伤口,从而停止生长,形成木质化,新发的鲜叶,便会带有着马蹄脚在叶梗处。很多人说马蹄脚,只有古树才有,那接下来的图片,足以打翻所有的说法。

详解普洱茶中马蹄脚的形成与产生原因

上图是我在西双版纳勐海西定乡,也就是原来的巴达乡,帕蚌村的台地茶园拍的照片,照片中,茶树的鲜叶,生长在木质化的分枝上,叶梗处,也可以看出有明显的马蹄脚了。

下图中,是在勐海格朗和乡帕沙村,对比古树和台地的区别时照的,图中这个台地茶的干茶,也有马蹄脚。

详解普洱茶中马蹄脚的形成与产生原因

所以,马蹄脚可以作为判断春茶的依据,但是,判断古树就未必了。

有用+10
分享

景谷苦竹山普洱茶有何特点?

  景谷乡位于景谷县县城以北,距县城41公里的地方,这里的北边与享有无量山中桃花源美誉的振太乡交界,景谷乡和苦竹山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小景谷”。小景谷是茶马古道的重镇之一,在成片的茶园中以苦竹山古茶园采摘的茶叶为上品。

  苦竹山位于小景谷乡政府东北,距乡政府12公里土路,海拔2200米,四季气温平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5度左右,拥有全县最多人工栽培型古茶树资源,分七片,约三千亩。

 

  而景谷乡有着悠久的种植、生产及经营茶叶的历史,在业内小有名气。

 

  据史载,早在咸丰年间,景谷镇(今景谷乡)的民众就在苦竹山、马鹿山等地种茶自食自用。

 

  据《景谷县志》记载,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景谷街人李文相创办了私营茶叶加工作坊,用优质晒青毛茶作原料,土法蒸制压月饼形团茶,又名谷茶。

  据《云南通志》记载:“民国九年(1920年),景谷区、勐倮区(民乐)共植茶树3347万株,年产量35.5万斤。”现在的“小景谷”有百年历史的老茶园达12994亩。如今存活在苦竹山的栽培型古茶园面积约1500亩,散生于箐边杂树林中。历史上茶农一直在采摘利用,加工,销售。

  景谷苦竹山虽然不属于六大茶山的范畴,但它同属普洱茶区,是著名古普洱茶的原产地之一。现存的人工栽培古茶树群落绝大多数直径有碗口粗细,最大的一棵直径0.5米左右,树高4.4米,树龄约160年以上。

 

  然而,每一片茶山、每一块地头所产的茶叶都有各自的特点,人也如此,各有所爱,有人喜欢香气要好,有人要求苦味要重点等。

  景谷苦竹山普洱茶的特点是“茶香高扬、水甜柔,甘醇顺滑,回甘绵长与易武茶品相近”。苦竹山茶虽然有景迈的香气,但是却不如景迈香,有布朗的茶气却不如布朗强。这一特点即是苦竹山的弱点,也是它的优点,因为兼容了这两种茶的优点而成。

为什么喝普洱茶会饿?

  为什么喝普洱茶会饿?这是因为不同成分的食物在胃里的排空时间是不同的,碳水化合物最快,1个小时;蛋白质其次,2个小时,脂肪最慢3-4个小时,就是说如果进食了油脂会比较“经时候”,普洱茶加速了排空,特别是生茶,使得脂肪类的物质没有太多的时间得到吸收就排到了结肠,结肠只是吸收一些水分和维生素k,为排入直肠准备。

 

  普洱茶瘦身的机制是综合的,对油脂类食物的作用是其中一个方面。喝普洱茶刮油削脂后觉得饿,说明已经在消耗体内的脂肪,这时3餐照吃,但一定要控制一下饭量,如果你再狠吃一顿的话,那不管分解多少都给补回来了。

 

  总结上述功能,就是普洱茶加速了代谢周期,这时如果你少些摄入食物或保持原来的样子而不多吃,你就会在茶叶的帮助下,不知不觉地瘦下来,缓慢但是绝对安全有效.如果适当配合饮食和运动,帮助消耗体内过余的脂肪,美丽之期不远矣!

 

详解普洱茶熟茶生产工艺流程

  普洱茶熟茶生产流程:生茶毛茶-湿水-反复翻堆-出堆-解块-干燥-分级-蒸压(类似生茶蒸制过程)—干燥摊凉。

  生茶毛茶:鲜采的茶叶,经杀青、揉捻、晒干之后,成为普洱毛青。


  湿水:水质的好坏对发酵茶的品质影响很大,水质要求清澈,回甘好。优质的地下水,富含各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是发酵茶的首选。


  反复翻堆(即渥堆发酵):在室内将湿水后的茶叶按一定百度堆积在一起,在微生物作用、湿热作用和氧化作用的共同作用下,形成普洱茶特有的风味和品质。传统熟茶制作方式,渥堆技术以一次完成为原则,经5-8次翻堆后,使茶青充分均匀发酵,整个渥堆工序约需四到六周。这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掌握好温度、湿度是生产普洱熟茶的关键。


  出堆:发酵和翻堆工序结束后,为避免茶叶发酵过度,即起堆准备下道工序。


  解块:渥堆通常会造成茶青结块,传统手工分解。


  干燥: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每隔3-5天开一次沟,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分级:用竹筛进行分筛处理,把普洱茶分级为正茶、头茶和脚茶。同时,剔除非茶类夹杂物,如石头、谷壳等,剔除老梗、花、果等茶类夹杂物。


  蒸压:类似生茶蒸制过程。蒸压温度与时间、压力对茶品的香气口感有绝对性的影响,这也是许多大厂与小厂茶品,虽茶区与级别相同,但仍有差别的关键所在。

  干燥摊晾:将紧压成型后的普洱茶摊开自然风干,时间约2天,或是正反面日晒二小时后,再阴干一天。刚制成的茶品水分含量通常在9%以上,而在静置存放二日左右后,水分含量会渐减(蒸发)到9%左右;但在自然环境存放后,茶品中的水分含量会随环境变化而增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