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有烟熏味是什么原因呢?

普洱茶有烟熏味是什么原因呢?

提问者:241923提问时间:2020-03-08
已采纳

普洱茶的烟味有两种也许:第一是刚做好的新茶时辰就有烟味,中国十大名茶,这种缘故起因很大一部门是建造工艺中渗入烟味,譬喻柴火烧铁锅达成时,烟味渗入,可能其余环节,这种烟味,假如存储适合,一两年之内会逐步消散,

第二是存储进程中干仓天然转化形成的烟味,这是正常征象,这种时辰,烟香味和茶的其余香味一样,属于一种正常的味道,好比诵豫明干仓存储,一部门茶在五年阁下这个阶段,也许会呈现烟味,在十年阁下,烟味又会逐渐淡化,这也是茶的正常转化进程,中国十大名茶,是由茶的内质转化天生,并非外部渗入。

【注】因为茶叶的非尺度,以是感官上的体验每小我私人概念城市有所差异,以下是茶业再起李杨的概念:

烟熏味并非茶之本味,乃是在加工或贮藏中受感化而成。属于茶叶中常见的异味,对普洱茶品格没有起劲影响。

因晒青毛茶建造的特点,在雨季时节时常需将茶移入室内干燥以停止雨淋,从而轻易受到山区农家室内的烟熏感化。因此夏秋茶更轻易带有烟味。

烟味的相干物质许多,最首要的是愈创木酚和4-甲基愈创木酚,这些物质的沸点高闲逸慢,因此通过存放使得烟味消逝难度很大。

在茶叶建造工艺中尚有一种味道是:烟焦味

烟焦味是普洱茶中常见的不良气息。其发生源于达成温渡过高,部门叶片被烧灼而得。因此烟焦味每每在加工很粗拙的普洱茶中易呈现。对于普洱茶的更多专业术语可参考说茶网()宣布的《普洱茶香气术语大全》。

回答者:呵呵回答时间:2020-03-08
有用+10
分享

为什么你的普洱茶不会越陈越香?

越陈越香是普洱茶区别于其它茶类的一个特点,也是一个专有性极强的概念,在我国所有食品标准里面,包括酒类,只有普洱茶是唯一的在存储期上注明“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长期储存”的食品。所以,越陈越香也就成为了普洱茶的专有名词。当然,越陈越香也正是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所在。

“越陈越香”是对普洱茶陈化过程一个非常形象的描述。“越陈”是时间概念,“越香”是品质概念。普洱茶陈化的过程,是普洱茶的最后—道加工过程,是品质提高或再造的关键。

虽然有一些茶友认为“越陈越香”只是普洱茶市场的一种营销行为。因为当他们把从茶店老板或者泡茶人那里听来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后,发现这些知识并没有使得自己手里的普洱茶变得越陈越香,所以很多人把矛头指向了普洱茶本身的品质上面。

这些知识并非无用,只是这些所谓的“知识”有的过于片面,有的则比较单一,缺乏专业性。所以当大规模这样的事情发生后,很多人就自然的把越陈越香理解为市场销售行为。

其实从明代至今,文献记述寥若晨星,老茶风尚不绝如缕,却直到今时方为世人普遍所知。因为茶性浓烈,普洱茶在新茶时期品饮适口性较差,所以大多普洱茶都制成了紧压茶的形式。普洱茶从压制成饼到作为日常品饮的佳品,大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陈放,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耐心等待普洱茶变得醇和适口,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没能让自己手里的茶越陈越香的一个原因。

普洱茶的后期陈化其实就是不断地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由此带来内含物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变化的一系列过程。变化的规律是有条件的,也就是说,越陈越香一定是有条件的。

通过后期陈化,茶叶内含化学成分会进行非酶促自动氧化,发生氧化、降解和转化,引起褐色物质形成和香味改变的过程。在茶叶仓储过程中,多酚类化合物、氨基酸、糖类会自动氧化,形成茶褐素和黄褐色聚合物等;使普洱茶陈香显露、色泽褐变、茶汤红褐,苦涩物质降低,滋味逐渐趋于醇和。

所以,并不是说市面上所有的普洱茶都适合用来长期存放,普洱茶的越陈越香除了需要适宜的存储环境外,还需要茶叶本身的品质上佳才行。当然,好的工艺也是决定普洱茶最终成败的关键一环。

普洱茶饼为什么都是357克(普洱茶饼357克的由来)

喝普洱茶的朋友们都知道,普洱茶每饼都是357克,有不少朋友在问为什么普洱茶每饼要制成357克?为什么不是358,为什么不是359克呢?

对于云南普洱茶饼357克的来历相信很多人都不太明白,我们试图从历史开始来述说,普洱茶兴于两千年前的古人,盛于清朝时期的皇族,普洱茶饼,也有称七子饼茶的,每饼重357克,古代涉边交易,政府为了减少度量衡方面的纠纷,制定了强制性的标准化措施,目的是便于统计,便于征税,便于交易。每桶7圆5斤重,所以每圆平分得357克。

建国后,七子饼的重量定为357克,则每筒和每篮的重量更接近整数,如“一筒重7片×357克/片约等于2.5公斤;一篮重12筒×2.499公斤/筒=29.988公斤约等于30公斤。这样一来,原本零碎的数字在加和之后就成为一个整数,便于普洱茶生产厂家的进销管理。所以普洱茶饼的357克重量就是这样定下来的。

有人从中国的文化传统解读了357,寓意是:3+5+7等于15。15是相聚的日子,象征团圆,15为月圆之日。

还有数字本身的意义:3为三才:天、地、人,天地人之合。5为五行,金、水、木、火土,中国文化之发源。7为少阳,为震为雷为龙。可以说普洱茶357之精髓在于,以龙之精神,遁阴阳五行之规律,达到天、地、人之合和,龙之精神及中国文化之精神,缩小到茶文化来说,就是茶道精神。

普洱茶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及独有的“越陈越香”品质,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茶友的青睐,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的健康饮品。而压制成饼、砖、沱等形状的的普洱紧压茶对于刚开始接触普洱茶的朋友来说,如何在冲泡品饮之前将紧压成型的普洱茶冲泡,却成了一个难题。

那么如何轻松撬开普洱茶饼呢?

一般普洱茶需要撬的都是紧压过后规格比较大的,我们目前常见的普洱茶饼、砖、沱以及团茶金瓜等都需要撬。一般茶友拿到古树普洱茶都是乱撬,前提就是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其实,撬普洱茶是有讲究的,并不是所有普洱茶都是一种撬法。

早期的饼茶拼配是按层来蒸压的,所以一般撬早期的普洱饼茶,是需要一次性把整饼茶撬散,然后在撬茶盘里进行摊匀,再用小茶样袋一泡泡分装。这种才能喝到普洱茶的层次感。老沱茶、砖茶等亦是如此。

近期的普洱茶,由于转化短,压制过后的饼、砖、沱等茶都比较紧。饼茶不存在分层压制的时候,撬茶的时候可以先用力撇下,然后再撬。沱茶可以先蒸下再解散晾干。

大益普洱茶等热炒对象的走势如何?


  讯:自去年以来,普洱茶价格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方面低端茶叶乏人问津,价格波澜不兴,而另一方面,一些品牌的茶叶价格却水涨船高。特别是普洱茶中的龙头大益茶,从去年至今,价格大起大落,经历过山车般的起伏。到底大益茶等热炒对象的走势如何?

 

  印级、生肖茶炒价经历过山车

 

  “我去年高价买入的印级大益茶已亏了60万元。”广州芳村茶叶市场茶商张先生告诉记者。据了解,去年以来,作为普洱茶龙头的大益茶成为各方热捧的对象,如每年只推一款的印级茶以及精品生肖茶。其中,印级普洱茶甫一推出就成为各方炒家狙击的对象,由去年上市之初开盘价8000元/件,最高飙升至40000元/件左右,涨了接近四倍。然而,今年年后,龙印价格却一路走低,6、7月份最低跌到28000元/件左右,目前维持在30000多元/件左右。再看看今年年头推出的“蛇饼”生肖茶,开盘时不过5000元/件,最低时回落到10000元/件左右,目前又涨到14000元/件左右。

 

  大益茶价起伏不定令市场少了去年以来的热闹,一位手上囤了十多件龙印的炒家说,目前大家都很理性,如果按现有价格出售,他相信会有价无市,而忍痛将手上的茶以低于现价20%左右价格抛售,他相信还是有买家的。

 

  目前普洱茶市场到底如何?记者从将于10月18日开幕的第六届佛山茶博会参展茶商处了解到,刚刚收获的云南秋茶上市价格稳定、货量充足。今年云南各茶区普洱茶原料价与去年相差不大,只是人工升了不少。而去年以来大益茶价的升降与产量没有很大的关联度,显然是市场上一些人的炒作行为。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些炒茶客对后市较为担心,茶叶市场炒客高先生告诉记者,两个月前他就抛掉几件大益茶,盈利100%左右。

 

  茶叶每年大量上市有必要恶炒吗?

 

  云南戴甘茶厂老总黄福勇认为,与2007年全民炒茶状况不同,目前市场上炒茶客大多是一些经历过茶市崩盘的炒家,他们主要关注的是大益的几款茶和高端的老树、古树茶,他们较能把握到市场起伏的节奏。

 

  然而,只要是炒茶就一定有风险。一位熟知炒茶行情的行家告诉记者,目前在茶叶市场内的资深炒茶客毕竟有限,不少人只是知道市场茶价的行情,而真正从炒茶中获益的是用巨资囤茶的“大鳄”。这和2007年的“炒茶”实况如出一辙:手握资金的大鳄在预先囤积大量某品牌茶叶后,派出人四处收茶,造成供不应求的假象。待茶叶市场内几乎沽清之际,再少量出手回流市场,趁机抬价。

 

  茶叶作为一种农产品,每年都有大量产品上市,是否真有必要进行恶炒?以生产老树普洱茶闻名的李记谷庄董事长李明认为,普洱茶的产业链应该是从生产到流通最后被消费者购买后喝进肚子里,这条链条才能叫完整,而通过恶炒囤积,从中赚取惊人差价,恐怕有违这种农产品的特性,而其所构成的产业链也是不完整的。

 

  大益董事长告诫不要跟风炒茶

 

  对于市场上大益茶的暴炒现象,大益集团董事长吴远之也在微博上发表自己的看法:“近来普洱茶市场行情看涨,难免出现一些盲目跟风和不冷静的情况。市场起伏无可避免,但君子务本,各位经营伙伴应树立长远经营理念,扎实作好自身管理,正确引导消费者对普洱茶产品价值的认识,培育良好的藏饮习惯,不应只看眼前利益,央视节目也作了善意提醒,希望大家重视。”吴远之在2007年茶市出现暴炒时也规劝消费者理性,不要盲目跟风炒茶,不久市场果然出现崩盘。

来源: 羊城晚报(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