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鉴别>新会小青柑和大红柑的区别

新会小青柑和大红柑的区别

2019-04-05 访问量: 27 茶礼仪网

   自2016年小青柑在茶叶市场上爆红以后,茶友们对小青柑的关注度持续上升,居高不下,导致部分茶友一提到柑普茶,便误以为就是指小青柑,然后冷不丁地听到“大红柑”也是柑普茶时,直接一脸懵圈。其实,小青柑与大红柑都是柑普茶家族的两大成员,大红柑(陈皮普洱茶)的出现也是早于小青柑的,只不过由于小青柑成为“网红”产品之后,名气远胜于大红柑,使得大红柑就相对默默无闻些。但其实,传统意义上所讲的广东新会特产还是以大红柑制作的柑普茶,大红柑的市场还是挺广阔的。

  

  可能不少茶友会疑惑,小青柑和大红柑到底有什么不同?小青柑和大红柑该怎么选择?接下来,茶友们网就分享下小青柑与大红柑有何不同之处:

  区别一:所用柑皮不同

  小青柑:指在树枝柑果皮未着色,生理未成熟时(通常指农历立秋至秋分)采收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橙皮甙[dài]含量较高,多糖的含量较低,油室则较小而并不十分饱满;果皮青绿色,陈皮色泽青褐色至青黑色,质硬、皮薄,味辛苦、气芳香,耐贮。

  大红柑:指用新会柑(通常指立冬至冬至前后采收,果实已成熟)果实所加工的皮,此时橙皮甙含量较,,多糖的含量较高,油室则大而饱满;果皮色泽鲜红色至大红色,陈皮色泽棕红色至棕黑色,质软、皮厚、性温,味甜香,不耐贮。

  区别二:口感滋味不同

  小青柑处于生长的“青年”期,果胎硬且皮薄,味辛气香,所以用小青柑制作的柑普茶一般比较辛香,清新可人。细品小青柑普洱会发现,其滋味略有水汽,生津无回甘,风格清新,青柑味重,几乎遮掩住了普洱茶的味道。因为质硬味香,且辛辣留存,苦味未退,所以适合储藏。

  大红柑皮厚、色深、性温和,大红柑皮糖分很高,用大红柑陈皮制作的柑普茶,口感较为甜润,对胃肠刺激性行对要弱。细品大红柑则发现:陈皮香浓郁,同时可以明显体会到普洱茶味,相对青柑,较甜。同时有一定润感,相对青柑有一些厚度,总体可以形容为普洱和陈皮结合相对略好,喝起来很舒服。

  区别三:内含物质不同

  小青柑和大红柑相比,内含物质最大的不同在于,小青柑挥发性果油(柠檬烯)和果酸(柑橘酸)含量高。柑橘酸:是果酸的一种,是一种对皮肤有益的营养物质,对皮肤有良好的滋养作用。柠檬烯:具有良好的镇咳、祛痰、抑菌作用,复方柠檬烯在临床上可用于利胆、溶石、促进消化液分泌和排除肠内积气。

  大红柑和小青柑相比,内含物质最大的不同在于,大红柑果香类芳香物质含量高,含海绵松丝较多,果糖含量高。海绵松丝:较好的膳食纤维,能够帮助肠胃蠕动助消化、对于调节膳食平衡有较大的助益,且富含多种维生素。果香类芳香物质:大红柑成熟度高,果香类芳香物质含量高,据研究表明,植物中芳香物质,对于控制中度、轻度高血压患者血压,具有实际效果。

  总结:其实以上四种物质在青柑和红柑中都存在。只是相比较而言,小青柑柑橘酸和柠檬烯含量更高,因而在护肤和抑菌方面效果不错;大红柑海绵松丝和果香类芳香物质含量更高,因此对于保护肠胃、抑制血压升高具有较好的实际效果。

  区别四:功效不同

  事实上,小青柑和大红柑的功效都好,但两者的功效作用还是有所不一样。青柑仔,味苦、辛、性温,归肝、胆、胃经,有散结、止痛、抗菌、消炎之功效;陈皮,味苦、辛、性温,归肺、脾经主要功效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

  同样地,新会陈皮中的青皮和红皮两者功效和用途不一样。青皮,主要功效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红皮,主要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青皮主要是入药用,红皮可用来烹调、泡茶等。青皮的药用价值是在宋代已经闻名遐迩了,其有疏肝破气,消积化滞的功效,可用于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癖,乳痈,食积气滞,脘腹胀痛。除了药用,简单地用陈化10年以上的优质青皮泡茶,品味亦能达到顶级陈皮的特点:香、厚、甘、醇、陈。

  广东新会大红柑陈皮的储藏价值及功效是经过岁月印证的,且早已声名远播,民间有“千年人参,百年陈皮”的说法;而小青柑是自2015年才兴起的,具体存储价值如何,暂无统一定论。因而我们在选择购买哪种柑普茶,陈皮的陈期便是一个很重要的选购指标,陈皮的陈期越长药理价值越高,口感就越甜润;再有,既然是新会柑与普洱茶的结合,那么普洱茶必然是选购因素之一,普洱茶的选料等级和陈茶时间也须一并考虑。相对而言,由于小青柑柑果产量比大红柑少,小青柑价格往往也会高于大红柑价格。

  因而茶友们在选购柑普茶时,不同的茶友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要,选择功效不同、口感不同的柑普茶。如喜欢陈皮香浓郁、甜润的口感,就选大红柑;喜欢辛香、清新的口感,就选小青柑。
有用+10
分享

毛主席与安化黑茶的故事!

“毛主席也喜欢喝咱们的安化黑茶
勤劳智慧的安化人民终于找到了黑茶与毛主席的故事。

故事大致是这样的:
1917年暑期,正在湖南第一师范求学的毛泽东,为了解社会,肩负“改造中国与世界”的使命,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长沙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两人各带一把雨伞,一个跨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 ”。

当时他们穿一身粗布衫,赤脚着草鞋,这和当时社会上很多人破旧衣衫的装束别无两样,他们自认为是出来体验“叫化子”生活的,衣衫破旧,这样既可避免对方感到唐突而回避,又可交友,有利于对社会情况作进一步的了解。

出发这天,萧子升曾在日记中写有一诗,体现了这次出行“游 学”的装束:
雨伞行囊荷一肩,头无冠戴手无钱;
去看河山千万里,为何整顿仗空拳。

毛泽东与萧子升没带分文在身上(毛主席历来不喜欢身上带钱,从这个故事中也可以证实这一点)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行程近千里。

后来毛泽东写的著名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的很多素材都是来源于这次的调查。

到安化县城后,毛泽东在这里看见店铺、茶馆林立,茶商云集,热闹非凡,尤以黑茶馆引人注目。

他们到一家“来去茶馆”后,顿时被这里的人气所打动。毛泽东有感而发,出口成章:“有茶有酒,香飘满楼”

说完,毛泽东和萧子升在茶馆坐下,两人各要了一碗黑茶,闻其香,品上一口,味美香醇,连称:“好!”“妙!”“黑茶之乡,名不虚传!”茶馆老板听了两个外地口音的年轻人表扬自己的黑茶,高兴不已。
询问后,老板才知道来人是来自湖南一师的毛润之,萧子升先生。交谈后,他对这两位有学问的年轻人非常钦佩,并请他们书写对联一副,毛泽东顿时信口拈来: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茶馆老板看了这副一挥而就的对联,非常满意,不仅茶钱免了,还送给毛泽东他们两块银元。
有了这两块银元,毛泽东便在县城梅城街上摆上桌案为过往百姓书写对联。这样也为毛泽东搞调查提供了不少方便,同时也赚到了不少银元,还练了书法,真是一举三得(说起来,毛主席的书法艺术就是在安化练出来的)。

毛泽东回校后,得到了一师师生的赞赏,读过他的游学笔记的同学,称赞他是“身无分文,心忧天下”。

浅析黑茶的泡法及鉴别方法

  黑茶的泡法

  1、茶具。冲泡安化黑茶宜选择粗犷、大气、可过滤茶汤的茶具。一般用厚壁紫砂壶、陶壶冲泡(也可煮饮);公道杯和品茗杯则以透明玻璃器皿为佳,便于观赏汤色。

 

  2、用水选择。水质:泡茶用水一般以泉水、井水、矿泉水、纯净水为佳。

 

  3、水温:水温要高,一般用100度沸水冲泡;也可用沸水润茶后,再用冷水煮沸其滋味更佳。

 

  4、茶水比例:高档砖茶及三尖茶茶水比为1:30左右,粗老砖茶为1:20左右。

 

  5、冲泡方法。新茶一般选用飘逸杯、盖碗,比较好掌握。可根据个人喜好来决定,一般八至十克,解茶时尽量让茶成块状或坨状,因为黑茶紧压茶的面茶和里茶选料及陈化程度有所不同,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尽量完整地品好这一款茶。

 

  6、投茶量:置放相对于茶壶五分之一到五分之二之间的投茶量。

 

  7、浸泡时间:约十秒至三十秒(第一泡是洗茶)。

 

  8、冲泡次数:约二十次左右。

 

  如品饮者喜爱喝较浓的茶,可将投茶量增加或浸泡时间加长。相反,如喜爱较清淡的,可减少投茶量或减短浸泡时间。冲泡黑茶时,较嫩的茶多透少闷,粗老茶则多闷少透。粗老茶也可煮饮。

  黑茶的鉴别方法

 

  正宗真品“安化黑茶”产地应在湖南益阳安化县;原料是以云台山大叶茶(国家级优良茶树种)为代表的安化大叶茶群体品种,用传统独特工艺(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烘焙)初制和精制(包括自然陈化和人工后发酵)而成的、具独特品质风味的黑茶,才是正宗的“安化黑茶”。

  黑茶简介

 

  黑茶是指采用湖南雪峰山脉茶区的大叶种群体品种为原料,经杀青、揉捻、渥堆、松柴明火干燥等四大工艺加工而成的具有干茶色泽黑褐油润、滋味醇和或微涩、汤色橙黄、略带独特松香的品质特征的黑毛茶和以其为原料精制加工而成的产品总称。因产自中国湖南安化县而得名。是中国古代名茶之一,2007年迎来快速发展期,2010年,湖南黑茶走进中国上海世博会,成为中国世博会十大名茶之一。安化黑茶再度走进茶人的视野,成为茶人的新宠。其特色的千两茶,堪称一绝。

  安化黑茶起源于秦汉时期的渠江黑茶薄片,黑茶薄片呈形状不一的扁平薄片状,源于安化县渠江镇,黑茶薄片又称为黑茶宗祖薄片,民间相传为张良所造,俗称“张良薄片”。汉代时黑茶薄片成为皇家贡茶,称之为皇家薄片或渠江皇家薄片。安化县志和黑茶史料中记载唐皇以产地赐名,称之为“渠江薄片”。

听施兆鹏教授谈黑茶发展前景

听施兆鹏教授谈黑茶发展前景

我们研究团队从事黑茶研究已40余年了,直至今日,可说尚未充分认识黑茶。它是那么的朴素,又是那么神奇,它是六大茶类中原料相对较粗老的一类,却又是茶的保健功效最有效的一类;它外形叶大梗粗,棕黑油亮,而内质香昧淳厚并不显粗涩,汤色橙黄橙红乃至红浓,渗透它的公认对人体健康的诸多的内含变成相对较红、绿茶少,但它有不为人知的成分很多。近年来,我们加大了这一研究领域的高度;也加强了研究的深度,但对某些本质的东西,尚未为人所知,研究还缺乏方法和手段。

借大会的这一讲台,向全同自然科学界的同仁发出呼吁,还将借助现代生物科学、还将借助现代的生物化学、医药学、食品学等多学科多方面的协同与帮助,认识黑茶,开发黑茶。

一、茶只是茶而不是药

唐朝医药家陈藏器的《草本拾遗》记有“百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李时珍《本草纲目》记有:“叶味苦甘,微寒无毒,主治瘘疮、利小便、去疾热、止渴、令人少眠,有力悦志,下气消食”等功效。并有人总结茶有二十四功效。但茶只是茶,有病还是寻医问药,茶只是饮料,不能当药喝。然而常喝茶,按照自已的身体情况和习惯,科学地、有目的地选饮自己喜爱的茶,能起到预防某些疾病的功效。

近年我们在作黑茶对人体健康方面的测验,包括药物适量筛选和医学动物试验,把全国各地黑茶作对比,发现所有的黑茶几乎都有降低由高脂诱导的增加体重的趋势。并使其不同程度的降低高脂饲养的诱导的白脂总胆固醇和甘油三(研究报告,年底可望公布)据众多的消费者反映,长期饮用黑茶,体重得到有效的控制,血脂、血糖有防降低。

尽管科学实验和人群调查黑茶有这些作用。然而患有高血脂、高血糖病的同志,不可只饮黑茶而不吃降脂降糖的药物。比如说,有位血脂、血糖略高的同志,三年来停吃舒降之和消涡九,改饮黑茶,TC(血清总胆固醇)、TG(甘油三脂)等血象指标得到很好的控制。

我们研究团队,正在研究黑茶中究竟是哪些物质具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尽管动用了国内最先进的设备和最具实力的研究机构,协同攻关,但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果。当今对黑茶生能功能的研究只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

二、渥堆堆积下的谜团

黑毛茶的一级、相当工夫红毛茶三级的嫩度原料相对粗老,我们通常饮用的黑茶紧化茶(砖茶)一般只黑毛茶二、三级原料,叶大梗粗内含茶叶有效成分相对较少。

然而何以具有如此神奇的功效呢?其中最大的谜团在于渥堆工序。鲜叶杀青后趁热揉捻,不解块再趁热成团堆积发酵、称之渥堆。8-12小时后散热复揉再以火焙烘干。

普洱茶则以杀青、揉捻、晒干的晒青绿茶,通过再难待发酵风干再制作而成。在这些特殊的渥堆和堆积发酵的过程,除水、热作用引起一般化学反应外,根据近20年来研究有大批的微生物参与作用,由微生物带来的各种胞外酶所产生的相当复杂的酶促作用。这样由较为单纯的化学变化或已知的化学变化的产物,变成更复杂的,多层次的氧化聚合产物。这些产物是什么聚合物,分子式结构式若何,尚未弄清,采用目前我们所拥有的手段,尚不能提取分离、纯化为单体物,因而增加了研究的难度。

黑茶有篓装茶和紧压茶。都有一个汽蒸机压过程,把够复杂的化学成分又一次的氧化聚合,更有甚者,部分砖茶如在砖还有“发花”(冠实散囊菌EurotiumCristum无性型名称是针刺曲霉,Aspergillasspiculosas)工序。在规定的温度、湿度、含梗量的条件下,放置一定的时间产生肉眼看黄色小粒,称“金花”具有浓烈的特殊香气称“菌花香”。九十年代初我们团队作过安全性的动物试验,证明安全无毒。然而这种冠突散囊菌作用的动物及动物所代谢产物这一连串的问题尚未作出统的研究。

三、亚健康人群的饮料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定,人类身体真正健康者与患有各种疾病者各占15%,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非病非健康的人群约占60-70%,这部分人处在亚健康状态。这些人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减退,心理上,躯体上有不适应的感觉。营养不良,维生素或微量无素缺乏、肥胖长年期综合症。疲劳综合症甚至一些生理上衰老引起的症状都属此列。

亚健康状态的人群的饮食是个值得社会特殊研究的问题。对于他们的饮料,我建议喝茶、喝黑茶。亚健康的人群普遍存在高脂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低,而低密度脂蛋白(LDL)高而后者是致病性很强的蛋白,尤其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危险因素,在我们近年动物试验中,有许多黑茶品种具有降低LDL的作用。

俗语云:“粗茶淡饭益寿延年”。这里的粗茶是指当年茶树成熟的新梢代的茶,除纤维素果胶淀粉多糖含里稍高外,其他营养成分齐全,香味浓酽,保健效果理想。

亚健康人群的许多生理毛病,都在粗茶尤其是黑茶生理功能的有效防御范围之内。这里的粗茶,是指新叶采摘的一芽三、四叶,那些老叶,尤其是一些修剪叶,是不能用来压制砖茶的。茶叶越老,叶中权残含员高、氟、铅重金属含量高,行业要杜绝用这种原料生产好茶。

四、黑茶前景靓丽

近年在普洱茶的带动下,全国黑茶的产销有较大的回升和发展,品种花色增多,价格、质量在稳步提高,许多消费者对黑茶开始认同,消费群体在逐步扩大,曾经一度消失的品牌恢复了,发展了黑茶产量,茶农增收,茶厂增盈,政府增加了税收,出现了多赢局面。

随着科学研究的开展、深层次挖掘黑茶科学、文化的潜力,这一“黑佳丽”会更加靓丽。(施兆鹏 黄建安)

作者资料:

施兆鹏,1936年生,湖南醴陵人。

1960年7月湖南农学院(湖南农业大学前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

经历:

1988年任教授,1993年评为博士生导师。

现任湖南天然产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荣誉主任、湖南农业大学园艺学博士后流动站专家组组长,兼任中国茶叶学会副理事长、中华茶人联谊会副理事长、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湖南金农生物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和专家委员会主任等职。

毕生后从事茶学教学、科研和开发工作,担任茶叶加工学、审评、生化等课程的教学。全国优质茶评定委员会委员。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国家优秀教材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一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二、三、四等奖各二项。

主编《茶叶加工学》、《茶叶审评与检验》,参编《中国茶经》、《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茶业词典》、《中国名家茶诗》等,发表论文60余篇。获“湖南省先进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来源:湖南红网)

:中国最专业的黑茶资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