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2012广州茶博会:让茶友耳目一新的湖南安化黑茶

2012广州茶博会:让茶友耳目一新的湖南安化黑茶

2019-04-05 访问量: 28 茶礼仪网

2012广州茶博会:让茶友耳目一新的湖南安化黑茶

广州茶博会,全球第一展,名茶荟萃,谁领风骚?湘茶名片安化黑茶不论称雄夺冠,但着实“革新”了广州茶友的视眼,丰富了大家的味蕾,带来非同寻常的茶饮新体验。

广州茶博会怡清源新品发布会:张流梅教授介绍安化黑茶野尖千两茶套组

国内首创“炭焙茯茶”、直泡天尖等新品亮相

怡清源茶艺演绎潇湘茶韵

怡清源新品黑茶引发现场强烈关注

短短数年内湖南安化黑茶、谱写了从籍籍无名到名扬天下的传奇,除了拥有异乎群茶的茶品茶性,符合现代健康所需的独特功效,把握时代脉搏不断创新的精神也至关重要。22日《品鉴 珍藏 财富》安化黑茶领导品牌怡清源新品发布会,在知名黑茶专家、怡清源总工程师张流梅主持下,数款新品黑茶和广大茶客、经销商以及媒体朋友见面,再次引发抢购热潮。

广东市民大多对保健的茯砖茶和适宜于收藏的千两茶比较感兴趣,这次怡清源再次投茶友所好。典藏尊品、全球首发——怡清源“野尖千两茶套装组”包括千两、八百两、五百两、三百两、百两,湖南安化独有,精选安化冰碛岩野生谷雨春茶为原料,传承千年工艺,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世界茶王”的顶级文化价值,限量发行500组,稀缺珍罕。

另外针对现代快捷生活的需求,怡清源以创新方便为出发点,推出国内首创“炭焙茯茶”和“直泡天尖”。其中“炭焙茯茶”以安化谷雨时节鲜叶为原料,58度左右炭火慢焙,既保留黑茶的醇厚劲,韵味更甚岩茶,口感更丰富;同时又采用了“诱导调控发花”、“快速醇化”、“散茶发花”三大现代核心技术,一改传统茯砖茶在携带以及冲饮上的不便捷性。怡清源“直泡天尖”,延续传统天尖“皇室贡品茶”的优良品质,并在工艺、口感以及包装方面加以改良,兼具保健以及方便所需。几大新品闪耀亮相,进一步升级了广州茶友对湖南黑茶的认识!

有用+10
分享

六堡散茗茶介绍

六堡散茶
 

  堡散茶因原乡产于广西苍梧县大堡乡面临是名,已有200多年的生产历史。现在六堡散茶产区相对扩大,分布在浔江、郁江、贺江、柳江和红水河两崖,有苍梧、贺县、横县,恭城、钟山、富川、贵县、三江、河池、柳城等20-30个县生产六堡散茶。主产区是梧州地区。


  六堡用茶的品质特点是,条索长整尚紧,色泽黑褐光润,汤色红浓。香气醇陈,滋味甘醇爽口,叶底呈桐褐色,并带有松烟味和槟榔味。


  六堡散条除内销广东、广西外,还远销香港、澳门、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地。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品牌巡礼:白沙溪

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品牌巡礼:白沙溪

湖南省白沙溪茶厂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湖南省白沙溪茶厂(国有),沿革承接于一九三九年,湖南省建设厅委派茶叶管理处副处长,留学国外的农学士彭先泽.字孟奇先生组建的湖南省砖茶厂,迄今已有七十余年的悠久历史。白沙溪近一个世纪以来风雨兼程,秉承“质量第一,顾客至上”的宗旨,发扬“团结、务实、诚信、创新”的精神,坚持“资源成就责任、能力成就实力”的企业使命,奉行“精诚携手、共赢天下”的经营理念,传承、开拓、创新、发展,逐步走上了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白沙溪坐落在雪峰山脉的东北端,中国黑茶之乡——安化东大门,清代两江总督陶澍故里,距省会长沙240km,离县城东坪27km,S308线贯穿其中,交通便利。且依山傍水,享资水之秀美,纳山川之灵气。境内山峦起伏,常年云雾缭绕,人杰地灵,景色怡人。是国家民委历年确定的边销茶定点生产企业,中国黑茶的发祥地,湖南紧压茶的摇篮,曾创造了我国紧压茶史上的数个第一,即第一片黑砖茶、第一片茯砖茶、第一片花砖茶;挖掘、继承和发展了民间传统茶叶产品天、贡、生尖茶和花卷茶(俗称千两茶)。为湖南紧压茶事业的蓬勃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源,输送了大批的英才,早在一九五六年就被评为全国优秀茶厂,在我国紧压茶生产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为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白沙溪黑茶品牌是中国黑茶标志性品牌,主要产品有“白沙溪”牌黑砖茶、花砖茶、茯砖茶、湘尖茶、精品黑砖条装茶、精品手筑茯砖茶、花卷茶(俗称千两茶)、以及5301、5311、云尖、茯毫等高新产品。产品原料精良、制作精细、包装精致。其中黑砖茶和花砖茶曾连续两届荣获部优、省优级金银奖、“千两茶”、“精品黑砖条装茶”、“天茯茶”、“5301芽尖茶”、“1000g花砖茶”、“云尖茶”、“茯豪茶”、“1kg天尖茶”分别荣获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金奖,“白沙溪”黑茶于2009年获得国家“金芽奖”,并于2010年被入选为中国世博十大名茶进入上海世博会联合国馆,并成为湖南馆唯一特许礼品茶,“白沙溪”黑茶于2011年获得联合国环保成就奖,被认定为“绿色中国.杰出绿色健康食品”,“白沙溪”黑茶于2012年荣获“2012品牌中国(茶行业)金谱奖”,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信赖与青睐。

白沙溪恪守“精诚携手、共赢天下”的营销理念,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狠抓营销团队建设,已建立起以营销中心作为核心堡垒,以形象店、专卖店为推广基础的主流营销模式。拥有营销网点有2000多家,营销网络遍及全国。部分产品远销日本、韩国、德国、蒙古、俄罗斯、东南亚等国家或地区,以及台湾、香港、澳门特区。

白沙溪人将乘改革之春风,以白沙溪人不畏艰难、敢为人先、实业报国的精神,不断拼搏,与时俱进,以更新的理念更完美的产品,用山里人朴实、宽厚、仁慈、博大的情怀欢迎天下茶人的品鉴!

展会品牌****站:2014年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白沙溪”展位,千两全程工艺呈现,亚洲雄风,安化汉子的肌肉与千两同辉!亮瞎你的双眼......

以茶为媒文化引路湖南安化:黑茶扶贫铺就致富道路

“精准扶贫——黑茶之乡湖南安化采风行”调研活动启动,来自中央、省、市的多家主流媒体齐聚古城湖南安化,领略黑茶文化千年古韵,聚焦精准扶贫安化经验。

走进安化,你能看到记录着宝贵文化信息的古老建筑,寻觅到最惬意的小城生活;也能感受到古老风情与现代文明在这里水乳交融、相映成趣。

在安化,传统文化的“慢”生活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落地见效的“快”节奏融合地恰到好处,成为一道独特的安化风景。

在千年黑茶文化中感受“慢”生活

十七世纪的万里茶道,是推动世界贸易发展的茶叶之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现过多个起点地,其中就有一条古老的起点地——湖南安化,而洞市老街就是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的转运点。

洞市老街的繁荣源于明清时期,安化黑茶边销十分兴盛,陕、甘、晋等地的商人看好安化黑茶,纷纷来到安化加工经营黑茶,茶行、茶商号应运而生。清代民国时期的洞市老街商业繁华盛极,运输货物的竹排绵延数里,马帮列队,驼铃叮当,游人如织,物畅其流。

今天,我们走进这条洞市老街,沿着光滑洁净的青石板路一路走去。路口矗立着的贺家祠堂,高墙飞檐、灰砖青瓦。走过沿街两旁黑里透黄的古旧木屋,讷言憨笑的老人编织着鞋子,静静地与老街相依为伴,孩童欢快蹦跳而过,给老街带来年轻的气息。

而另一畔横卧麻溪河上的风雨廊桥,飞檐翘角,画栋雕梁,当地的居民三三两两或坐着,或躺着。我们仿佛能穿越时光隧道,感受到当年的繁华与鼎盛,还能听到当年马帮经过时的悠悠马铃声。

精准扶贫在“快”节奏里落地见效

资水之滨,黑茶飘香。从黑茶的文化起源到现代传承,穿越千年的安化黑茶成为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第一引擎,为这座古城带来了逢春的良机。

清澈的溪流,干净的村舍,青山绿水间铺开了一副美丽画卷。江南黄石村是安化县扶贫示范地,也是湖南省“美丽乡村”示范村。积极引导并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成立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建设产业扶贫基地,在产业经济的推动下,黄石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已达近10万元。全村人均纯收入10000余元,村庄面貌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生活条件大为改善。

推动绿色产业培育壮大与群众脱贫增收互促共赢,安化黑茶从一种农产品迅速成长为一个绿色健康、惠农富农的特色产业,谱写了一片绿叶成就一大产业、带富一方百姓的发展传奇。

数据就是最好的佐证。2018年,全县茶园面积达35万亩,茶业加工企业达160多家,实现茶业产量8.2万吨、综合产值180亿元、税收3.2亿元。据统计,现在全县从事茶产业的人数达35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33.9%,其中贫困人口约67000人。通过参与黑茶产业链,有近10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相继甩掉贫困帽子。

2019年4月,安化县正式脱贫摘帽。

以茶为媒,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在冷市叶子村,黑茶是其支柱产业,是茶农脱贫致富的法宝。近年来,安化县当地的黑茶产业龙头企业湖南华莱公司,以产业扶贫为突破口,在此建立了湖南华莱叶子茶厂。据了解,该厂大部分员工为当地贫困户,种茶、捡茶,茶厂的工作成为了他们稳定的经济来源。如今,叶子村的贫困户都脱了贫,过上了种茶致富的好日子。

因茶致富的,不仅仅是江南黄石村、冷市叶子村,他们只是安化县黑茶产业扶贫的一个缩影。

在当地,龙头企业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发展产业经济与脱贫攻坚同频共振。作为中粮集团在湘成员企业,安化第一茶厂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一直谨记国企担当,勇担社会责任,助力精准扶贫。对农户开展技术指导支持,从简单的“输血”帮扶到“造血”助推,以“旅游+精准扶贫”的“输血扶贫”模式带动周边乡村茶园旅游产业发展;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带动4200余户农户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华莱公司设立“扶贫车间”,进行一款荷香黑茶茯砖的包装,共招聘附近建档立卡贫困户120余人,人均收入4.2万元以上。同时,还将这款“富民茶”的收益用于公益,每销售一片富民茶,提取5元产业扶贫专项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