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信阳毛尖>信阳毛尖鉴别>信阳毛尖的特点

信阳毛尖的特点

2019-04-15 访问量: 24 茶礼仪网

  这些天又到一年之中的春茶上市时,不少茶友从各地打来电话的纷纷询问信阳毛尖什么时间上市?信阳毛尖的口感怎么样?哪里有卖正宗的信阳毛尖的商店。对信阳毛尖的关注和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近些年信阳毛尖受到了国内外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信阳毛尖因为其醇香的口感独特的外形成为很多绿茶爱好者访亲送友的必备佳品。那么中国名优绿茶信阳毛尖有哪些特点呢?使其在海内外都享有如此高的声誉。笔者将在下文中为你一一揭开答案。

  对信阳毛尖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真正好的信阳毛尖的外形是“细、圆、紧、直、多白毫”.冲泡之后“香高、味浓、汤色绿。”信阳毛尖多白毫,多芽头。一杯冲泡的顶级信阳毛尖里含芽率在98%以上,当你品尝时碧绿明亮的汤水中精致尖细的芽头厚厚的沉在杯底,轻啜一口芳香四溢,娇嫩醇香回味无穷。除此以外信阳毛尖还具有“味浓、耐泡、回甘”的特点。味浓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研究表明信阳毛尖所含的内质十分丰富。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叶绿素的含量均高于多数嫩度相近的名绿茶。这些丰富内质造就了它味浓的滋味特征。耐泡、回甘指的是信阳毛尖可以多次冲泡余香萦绕沁人心脾,微苦中有甜香的回味感觉非常舒服。以上特点正是信阳毛尖色香味的真实写照。只有多品茶,经常研究茶的朋友才能察觉信阳毛尖和普通绿茶之间的区别。

  所以喜欢喝茶,喜爱品茶的朋友可以经常来信阳毛尖网看看,一来可以了解些关于茶的文化和知识,二来可以更多地了解关于信阳毛尖的信息资讯。来信阳毛尖网随时随地掌握关于信阳毛尖的第一手信息!

有用+10
分享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怎么区分?黄山毛峰茶叶和信阳毛尖茶叶虽然都是属于绿茶,但是他们是完全不同的两种茶叶,很多人都分不清这两种茶叶,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茶叶,在此,小编为大家分享有关于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两种茶叶,有兴趣的小伙伴,就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产地不同

  首先毛峰是安徽黄山特产,信阳毛尖产自河南信阳,两种茶的地域就不同。

  黄山毛峰出产在安徽黄山。黄山风景优美,山高林密,日照短,云雾多,其自然条件优越,茶树能得到云雾的滋润,没有寒暑的侵袭,孕育出良好的品质。黄山毛峰采制十分精细。制成的毛峰茶外形细扁微曲,状如雀舌,带有金黄色鱼叶;芽肥壮、均匀、整齐、多毫,色泽嫩绿微黄而且油润,俗称“象牙色”。黄山毛峰品质优异,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信阳毛尖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并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而享誉中外,而且具有生津解渴、清心明目、提神醒脑、去腻消食等多种保健功效。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形状不同

  黄山毛峰茶条索紧细弯曲,色泽翠绿多毫。香气清香持久,汤色嫩绿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叶底绿亮匀整。毛峰的外形有一芽,俗称黄山毛尖,目前此茶当地已很少有人采摘;一芽一叶,品名“黄山雀舌”,形如雀舌色如象牙,汤色象牙色。毛尖茶外形条索细、圆、紧、直,色泽翠绿,白毫显露。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茶树种类不同

  黄山毛峰属于大中叶种茶树,信阳毛尖属于小叶种茶树。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采摘时间不同

  黄山毛峰的采摘时间大多是谷雨之后,而信阳毛尖一般在谷雨之前。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口感不同

  黄山毛峰属于炒青绿茶,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俗称黄金片)。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

  信阳毛尖外形紧细圆直,有白毫显露,色泽翠绿,汤色清澈,香气清高,滋味鲜醇回甘,以香高味浓著称。

  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制作工艺不同

  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只不过在制作工艺上的不同,所以在外形上难免会有一些差异,传统工艺的毛峰在烘培的时候分毛火和足火两个程序,毛火用明炭火,足火用暗炭火烘焙,但是现代工艺呢的毛峰所用烘干机烘干。

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如何区分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看完本文,是都可以清楚的分清黄山毛峰和信阳毛尖了吧,他们无论从口感、采摘时间以及制作工艺上都是不同的,而且它们的产地和形状也各有不同,这两点应该是最不容易搞混的。

信阳毛尖茶有哪些炒制步骤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汉族传统名茶,属绿茶类,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河南省著名特产,其外形具备“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内质香气高鲜带栗香,汤色碧绿明净,滋味鲜醇厚,饮后回甘生津,叶底嫩绿匀整。当然“信阳毛尖品质好,端在炒中成”,其独特的风格形成与信阳毛尖一枝独秀的炒制工艺是密不可分的,那么信阳毛尖茶有哪些炒制步骤呢?下面跟随信阳毛尖批发小编来详细了解吧!

  信阳毛尖茶有哪些炒制步骤

  一、双锅变温法:首先要准备两口大小一致的光洁铁锅,并列安装成35—40°倾斜状,一口作为“生锅”,一口作为“熟锅”。

  

  二、生锅杀青初揉:采用炒茶专用铁锅,起杀青、揉捻作用,温度控制在140—160℃。把掌心放在距锅心三到五厘米处,感觉到有烫手感立即投入鲜叶,之后用细软的竹子扎成的圆扫茶把在锅中有节奏的反复挑抖,待到叶片软绵,初步形成泡松条索,嫩茎折不断,即可全部转入“熟锅”中。

  

  三、熟锅整形理条:采用与“生锅”规格一样的炒茶专用铁锅,除了继续蒸发水分之外,主要起做条、整形加工和提香的作用,温度控制在80—90℃。茶入“熟锅”继续轻揉,待到茶条稍紧之后,进行“赶条”。当茶条紧细度初步固定不粘手时就可以进入“理条”阶段了;“理条”是形成信阳毛尖“光”、“直”的关键,尤其讲究手势自如、动作灵巧,要求抓的匀、甩的开、摆的直而不乱。主要动作分为抓条和甩条,二者反复过程直至茶被“理”到七八成干即可出锅烘焙。

  信阳毛尖茶

  四、烘焙:分为初烘、摊放、复火三道程序,主要目的是固定外形、蒸发水分以及进一步发挥茶叶的色、香、味的品质特征,温度控制在60—90℃,将含水量控制在6%左右,即成品质上等的信阳毛尖毛茶。

  

  五、拣剔:人工拣剔,拣出粗老叶、黄片、茶梗及碎片。

  

  这便是信阳毛尖的整个炒制过程,其中每一个步骤都不可小觑、至关重要的,信阳毛尖批发小编谈到再加上其吸取六安瓜片的帚扫杀青和西湖龙井的理条方法,以及独特的双锅变温法,便形成一枝独秀的独特炒制方法。



信阳毛尖的出产地信阳毛尖的茶叶历史

信阳毛尖茶是产于我国河南省信阳市的一种毛尖茶品,因其产地信仰这个地方,为了区分而将其命名为信阳毛尖。信阳毛尖为我国的名茶,与我国的西湖龙井、铁观音、黄山毛峰的茶品齐名,因此,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具体的介绍一下信阳毛尖出产地吧!

信阳毛尖的出产地

河南省将产于信阳县及罗山南部的信阳毛尖命名为“豫毛峰”,光山、潢川、商城、新县、固始产的茶称为“豫毛青”。信阳茶区经历了四次发展高潮。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信阳中部五里店、彭家湾、游河以及西北部的高梁店、王岗、邢集等乡的丘陵岗地上陆续发展。1967年春天,农业局的科技人员指导茶种引过淮河以北的二十五里岗,建立了红旗茶场,朱堂、涩港、彭新、青山四个乡,这是解放初期国家统购统销茶叶时开始确认的。1959年信阳地区茶园面积仅有2.11万亩,茶叶总产量55万公斤,直到1969年茶园面积还不到3.5万亩。

进入70年代,信阳茶叶生产进入第一次高潮,茶园面积迅速发展,至1976年达到21万亩。此后七年间(1976-1982年)茶园面积一直在20万亩上下波动,1982年统计,茶园总面积19.49万亩,茶叶总产量220万公斤。1982年冬季至1983年是信阳茶产业发展的第二次高潮,一年内新增茶园面积14.76万亩,总面积达到34.25万亩。此后十年间,信阳市茶叶生产以“稳定面积,着重提高产量和质量,以科技为支撑,生产名优茶,开发新产品”为指导思想,引导各县根据当地生态条件,宜茶则茶、宜林则林、宜粮则粮。

信阳毛尖的茶叶历史

中国茶叶生产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之前就已开始。信阳种茶历史悠久,茶树原产地在我国西南云、贵、川一带。茶沿着河流山川向外传播,沿川陕大道进入陕西,向东顺长江而下,向东南各省发展。茶的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交通、气候密切相关。东周时期,我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在河南。当时,茶在河南传播,并在具有生态优势的信阳一带生根发展(今浉河区、平桥区一带)。唐朝时期,茶叶生产发展开始进入兴盛时期,信阳已成为著名的“淮南茶区”,所产茶叶品质上乘,列为贡品。1987年,考古学家在信阳固始县出土的古墓中发掘有茶叶,考证距今已有2300多年。公元760—780年间,茶圣陆羽编写的世界第一部茶书《茶经》,把全国盛产茶叶的13个省43个州郡,划分为八大茶区,信阳归淮南茶区。北宋时节苏东坡谓:“淮南茶信阳第一。”

信阳毛尖的历史发展进程

西南山农家种茶者多本山茶,色味香俱美,品不在浙闽以下。到了宋朝,全国有十三个卖茶山场,信阳的光州(潢川)、子安(固始)、商城分别为其中之一。清朝时,信阳已发展有6个产茶县,即信阳、罗山、光山、固始、商城、潢川。历史上,信阳毛尖主产于浉河区(原信阳市)、平桥区(原信阳县)和罗山县(部分乡)一带。元代和明代,由于茶税过重,茶叶生产开始衰落。“毛尖”一词最早出现在清末,本邑人把产于信阳的茶叶称为“本山行尖”或“毛尖”,又根据采制季节、形态等不同特点,叫作针尖、贡针、白毫、跑山尖等。

清末,受戊戌变法影响,李家寨人甘以敬与彭清阁、蔡竹贤、陈玉轩、王选青等筹集资金,先后兴建了元贞(震雷山)、宏济(车云)、裕申、广益、森森(万寿)、龙潭、广生、博厚等八大茶社,开垦茶园余亩,种茶40多万穴,茶叶生产逐渐复苏。信阳毛尖独特风格的形成是在20世纪初期,由于“八大茶社”注重制作技术上的引进、消化与吸收,信阳毛尖加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逐渐改进完善了毛尖的炒制工艺。1913年产出了品质很好的本山毛尖茶,命名为“信阳毛尖”。

1915年,浉河区董家河镇车云山生产制作的茶叶获得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此后,产于董家河镇“五云山”、浉河港“两潭一寨”、谭家河“一门”(土门)的茶叶定名为信阳毛尖。民国时期,茶叶生产继清朝之后,又得到大力发展,名茶生产技术日渐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对发展茶叶生产极为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扶助措施。信阳茶叶生产得到更大的发展,信阳毛尖茶生产技术得到推广,生产区域不断扩大。

信阳毛尖茶叶特点

信阳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独特个性,其颜色鲜润、干净,不含杂质,香气高雅、清新,味道鲜爽、醇香、回甘,从外形上看则匀整、鲜绿有光泽、白毫明显。外形细、圆、光、直、多白毫,色泽翠绿,冲后香高持久,滋味浓醇,回甘生津,汤色明亮清澈。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劣质信阳毛尖则汤色深绿或发黄、混浊发暗,不耐冲泡、没有茶香味。

信阳毛尖加工工艺

1、筛分

将采摘的鲜叶按不同的品种、不同等级、不同的采摘时间进行分类分等,剔除异物,分别摊放。

2、摊放

将筛选后的鲜叶,每隔1h左右轻翻一次,室内温度在25℃以下,防太阳光照射。摊放时间根据鲜叶级别控制在(2~6)h为宜,摊放待青气散失。

3、杀青

制作过程机械杀青宜采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滚筒杀青机,使用时,点燃炉火后即需开机启动,使转筒均匀受热,待筒内有少量火星跳动即可。开动输送带送叶,根据温度指示进行投叶,不同等级的鲜叶或含水量不同的鲜叶要求温度不一,进叶口温度宜控制在(120~130)℃,可通过杀青机输送带上的匀叶器来控制投叶量,从鲜叶投入至出叶约1.5~2min。杀青叶含水量控制在60%左右,杀青适度的标志是叶色暗绿,手捏叶质柔软,略有粘性,紧握成团,略有弹性,青气消失,略带茶香。揉捻

4、揉捻

机械揉捻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揉捻机,杀青叶适当摊凉,宜冷揉。投叶量视原料的嫩度及机型而定。揉捻时间高档茶控制在(10~15)min,中低档茶控制在(20~25)min。根据叶质老嫩适当加压,应达到揉捻叶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后有粘湿的感觉。解块

机械解块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茶叶解块机,将揉捻成块的叶团解散。

5、理条

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条形绿茶的理条机,理条时间不宜过长,温度控制在(90~100)℃,投叶量不宜过多,以投叶量(0、5~0、75)kg、时间为5min左右为宜。

6、初烘

初烘机械设备宜使用适制名优绿茶的网带式或链板式连续烘干机,根据茶叶品质,初烘温度进风口宜控制在(120~130)℃,时间(10~15)min,含水量在(15~20)%为宜。

7、摊凉

将初烘后的茶叶,置于室内及时充分摊凉4h以上

8、复烘

复烘仍在烘干机中进行,温度以(90~100)℃为宜,含水量在6%以下。

综上所得,信阳毛尖产于信阳县一带,其面积之广阔以淮河为北边起点沿线,南扩南边大别山的乡镇,沿至西边的桐柏山、董家河、浉河港等地线,终以东边的固始县、泉河铺、黎集等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