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碧螺春>春烟醉晓——碧螺春绿茶匠直播赏明前碧螺春

春烟醉晓——碧螺春绿茶匠直播赏明前碧螺春

2019-04-25 访问量: 24 茶礼仪网

匠直播┃前往苏州带你一起赏明前碧螺春

碧螺春绿茶,口感清香淡远,视觉碧绿如玉,无论是喝着还是看着,一切都与它的原生状态相去不远,仿佛还是枝头上那簇活生生的植物。因此,碧螺春绿茶最符合中国古人的审美追求:大道至简,道法自然。正所谓,清茶一杯,清风一缕,这是繁华艳丽不可相比的一种雅致的品位。

清清一杯碧螺春绿茶,仿佛水墨画上的江南春早,捎来豆蔻娉婷的烟雨气息。

碧螺春绿茶,是春天的化身。绝大部分碧螺春绿茶最为珍贵的时段通常都属清明之前,称为“明前茶”,产量少,质量上乘;其次可称“雨前”,即谷雨之前的茶叶。明代人有诗说,“烹煎黄金芽,不取谷雨后”,可见碧螺春绿茶的上品,第一强调就是早采。明前茶,贵如金。

“清汤绿叶”是碧螺春绿茶冲泡后最直接的感官特征,以“绿”为此类茶命名,实属恰当。碧螺春绿茶属于不发酵茶,摘下茶树上的新梢后,以蒸青或炒青、烘青、晒青等不同手法来杀青,然后再对叶片加以揉捻、干燥。这样的加工工艺,使碧螺春绿茶在尽可能实现长久保存的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其原型和原味,因此碧螺春绿茶内含叶绿素最多、维生素最多、氨基酸最多,能够给人以精神振奋、涤荡肠胃的效果。

所以陆羽说“茶荡昏昧”,唐代诗僧皎然的诗里也说:“一饮涤昏昧,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这就是源于茶中能让人清心醒脑的咖啡碱、茶碱所带来的功效。而他们形容的这些茶效,最合乎碧螺春绿茶具备的品性。

这就是碧螺春绿茶,披着碧绿翠泽的薄衫,宛若绿色的记忆定格,一片夹在季节里的书签。

碧螺春绿茶品饮

碧螺春绿茶从风里来到水里,挑剔的脾性不改。冲泡碧螺春绿茶,切忌使用滚烫的开水,一定要用85°C左右的热水来慢慢启发它的苏醒。甚至有些鲜嫩的新茶,还得采用“中投法”或“上投法”来冲泡,也就是先注入热水,再投放茶叶,以免一下子将它幼嫩的身躯烫熟,破坏碧螺春绿茶鲜灵的美味。

简单而迅速的洗茶过后,将热水顺着杯壁流淌进茶叶里,缓和而优美地带起叶片们的舞动,激荡翻飞,蝶舞如诗。碧螺春绿茶由香寒得遇热水时的翻飞,如杜丽娘霎然觉醒了沉睡的青春,流转四顾,不经意的美已是惊心动魄。

香气悠悠地绕到心神里,得遇一次春天的醒来。

所以,冲泡碧螺春绿茶,最好选用玻璃杯,可以一览无余地品赏一杯绿芽的舞蹈,看春色的徐徐展开。玻璃杯除了透明易观色外,它竖直的杯形也提供茶叶以足够的空间做舞台,更适于茶的尽兴欢腾。

而且,玻璃杯窄窄的杯口,最能聚拢香气,不至于使这新茶的鲜美太过流散。而在饮茶之前的“闻香”,恰恰是品茶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道程序,错过它,就错失了一半的享受,辜负了碧螺春绿茶施施然到来的美丽意义。

中国人的审美,真是精细到了连丝丝缕缕都要珍视的地步。怀有如此敏锐的心灵,一杯茶就不再是简单的解渴,而是浇灌一次生命美学的花开。

由视觉的观色,到嗅觉的闻香,至味觉的品茗,回荡肝肠,沁入肺腑,一杯茶完成的旅程,是一次涤荡心灵的过程。

而碧螺春绿茶相较于其他茶种,味道是最清淡的,淡到需要安静而细致,才能让品茶人与它相拥洒然,获得它幽远萦怀、唇齿留香的馈赠。在所有茶里,碧螺春绿茶给人的是润物细无声的滋润和致意,口感香滑若有似无,余味香幽丝丝缕缕,像春化残雪,绝非攻击性地侵入,而是细草微风地点滴渗透,像春天的来临不知不觉,直到窗外已是东风暖薰,而茶香遍布周身不声不响,直到饮者已是通体舒泰。

碧螺春绿茶的口感普遍都偏于清淡寡味,然而在平和里,又有掩不住的香远四溢悠悠反将上来。齿颊生香过后,了解到如苏东坡的感叹:“从来佳茗似佳人。”令人沉醉。

这就是碧螺春绿茶的率性和真诚:初见无繁饰,久处味悠然。淡乎若无味,清远有余甘。

碧螺春绿茶品性

苏东坡说:“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在此,他通过新茶,提出了生命的好景无常,享受当下。

碧螺春绿茶是最需要尽快饮用的茶叶,过久的存放会流失掉它的养分,过热的温度也会烤熟它的叶片,影响效果和口感。也许,因为贵气所以娇气,因为短暂所以珍贵。

碧螺春绿茶一旦遭遇夏日的气温,就很快枯黄萎靡,香气减淡,汤色浑浊,失却鲜美。除非是置于冰箱中密封贮存,优质的好茶才可暂时多得一年的青春停驻。仿佛碧螺春绿茶经不起蝉鸣的一声嘶叫,短短春去,弹指芳菲过。

如同久盼的春日疏忽而去,如同明丽的青春一闪而逝。所有太过纯粹的美好,只能用珍惜与纵容相待,而万万经不起时间的横拉硬拽。

俗话说:“茶斟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也就是说,斟茶入杯,不可满满当当,要留下三分余地。而这句话对于碧螺春绿茶来讲,更像是在透明的玻璃杯中,热水冷香,气息浮沉,七分水晃动着碧波摇荡的春草,三分闲余留着春烟腾起的希望……原来美丽的颜色,也不可过满。余暇之处,才使另一种美意外地生长。

这样来看,碧螺春绿茶的短暂,何尝不是成全了其他季节里,更多香茗的争奇斗艳?

人们因而才更加珍视,清明之前、烟雨之间,这碧螺春绿茶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是它稍纵即逝的青春一瞬。趁绿好尝鲜,莫负一冬山峦。

有用+10
分享

试问碧螺春产地在哪里?

  众所周知,碧螺春茶叶在茶叶领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管是从销量,还是从评价度来讲碧螺春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它清新的特色,甘醇的口味吸引了大量的茶叶爱好者,使人们在品茶时,总会不由自主的想到碧螺春。而碧螺春产地在哪里呢,这么优秀的茶叶来自哪里,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碧螺春的产地,对碧螺春进行深入的理解。

  碧螺春产地在哪呢?作为中国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螺春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太湖洞庭山。太湖地区土壤质地比较松疏很适合茶树的生长。由于茶树种植与果树之间,所以生产出来的碧螺春带有特殊的花果香味。洞庭湖的历史也是比较沧桑的,大自然带着沧桑可谓碧血丹心下孕育出碧螺春,具有独特的幽韵。

碧螺春产地在哪

  对于碧螺春产地在哪的问题,我们要谈到金庭镇,当时称之为西山镇,在西山镇中有十二个行政村都种植茶叶。主要的茶区在东村、衙甪里、缈村等一带。剩下的其他各个村落也有所产量。而东山镇中以碧螺、双湾、杨湾、陆巷、莫厘五个村为主要产区。两个针产出的产业越有294.7吨,其中碧螺春产量有152.3吨,可见碧螺春茶叶的产量是非常高的,并且品质也非常优秀。

  碧螺春茶叶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主要得益于其清香淳朴的口味以及众多的功效。殊不知,还有另外一个主要原因是碧螺春产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以及温热舒适的气候环境,非常适合优质茶叶的生长,因此,这造就了碧螺春优秀的品质。我们知道了碧螺春产地在哪里,可以从中可以看出产出一种优秀茶品,不仅要精心制作,还需要适宜的环境,方可成功。

碧螺春茶名之传说

碧螺春茶名之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民间传说。云昔年,在太湖的西洞庭山上住着一位勤劳、善良的孤女,名叫碧螺。碧螺生得美丽、聪慧,喜欢唱歌,且有一副圆润清亮的嗓子,她的歌声,如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清脆,山乡里的人都喜欢听她唱歌。而与隔水相望的洞庭东山上,有一位青年渔民,名为阿祥。阿祥为人勇敢、正直,又乐于助人,在吴县洞庭东、西山一带方圆数十里的人们都很敬佩他。而碧螺姑娘那悠扬宛转的歌声,常常飘入正在太湖上打鱼的阿祥耳中,阿祥被碧螺的优美歌声所打动,于是默默地产生了倾慕之情,却无由相见。

在某年的早春里有一天,太湖里突然跃出一条恶龙,蟠居湖山,强使人们在西洞庭山上为其立庙,且要每年选一少女为其做“太湖夫人”。太湖人民不应其强暴所求,恶龙乃扬言要荡平西山,劫走碧螺。阿祥闻讯怒火中烧,义愤填,为保卫洞庭乡邻与碧螺的安全,维护太湖的平静生活,阿祥趁更深夜静之时潜游至西洞庭,手执利器与恶龙交战,连续大战七个昼夜,阿祥与恶龙俱负重伤,倒卧在洞庭之滨。乡邻们赶到湖畔,斩除了恶龙;将已身负重伤,倒在血泊中的降龙英雄——阿祥救回了村里,碧螺为了报答救命之恩,要求把阿祥抬到自己家里,亲自护理,为他疗伤。阿祥因伤势太重,已处于昏迷垂危之中。

一日,碧螺为寻觅草药,来到阿祥与恶龙交战的流血处,猛可发现生出了一株小茶树,枝叶繁茂。为纪念阿祥大战恶龙的功绩,碧螺便将这株小茶树移植于洞庭山上并加以精心护理。在清明刚过,那株茶树便吐出了鲜嫩的芽叶,而阿祥的身体却日渐衰弱,汤药不进。碧螺在万分焦虑之中,陡然想到山上那株以阿祥的鲜血育成的茶树,于是她跑上山去,以口衔茶芽,泡成了翠绿清香的茶汤,双手捧给阿祥饮尝,阿祥饮后,精神顿爽。碧螺从阿祥那则毅而苍白的脸上第一次看到了笑容,她的心里充满了喜悦和欣慰。当阿祥问及是从哪里采来的“仙茗”时,碧螺将实情告诉了阿祥。阿祥和碧螺的心里憧憬着未来美好的生活。于是碧螺每天清晨上山,将那饱含晶莹露珠的新茶芽以口衔回,揉搓焙干,泡成香茶,以饮阿祥。阿祥的身体渐渐复原了;可是碧螺却因天天衔茶,以至情相报阿祥,渐渐失去了原气,终于憔悴而死。

阿祥万没想到,自己得救了,却失去了美丽善良的碧螺,悲痛欲绝,遂与众乡邻将碧螺共葬于洞庭山上的茶树之下,为告慰碧螺的芳魂,于是就把这株奇异的茶树称之为碧螺茶。后人每逢春时采自碧螺茶树上的芽叶而制成的茶叶,其条索纤秀弯曲似螺,色泽嫩绿隐翠,清香幽雅,汤色清澈碧绿;洞庭太湖虽历经沧桑,但那以阿祥的斑斑碧血和碧螺的一片丹心孕育而生的碧螺春茶,却仍是独具幽香妙韵永惠人间的。

碧螺春茶叶制作过程,四道工序成就历史名茶!

碧螺春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洞庭山,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具有形美、色艳、香浓、味醇的特点。对于碧螺春是如何制作的,你们了解吗?下面详细介绍一下碧螺春茶叶制作过程。

碧螺春茶叶采摘特点

碧螺春采摘有三大特点:一是摘得早,二是采得嫩,三是拣得净。每年春分前后开采,谷雨前后结束,以春分至清明采制的明前茶品质最为名贵。通常采芽叶初展,芽长1.6~2.0厘米的原料,叶形卷如雀舌,称之为"雀舌",炒制500克高级碧螺春约需采6.8~7.4万颗芽头,历史上曾有500克干茶达到9万颗左右芽头,可见茶叶之幼嫩,采摘功夫之深非同一般。细嫩的芽叶,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和茶多酚。优越的环境条件,加之优质的鲜叶原料,为碧螺春品质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采回的芽叶必须及时进行精心拣剔,剔去鱼叶和不符标准的芽叶,保持芽叶匀整一致。通常拣剔一公斤芽叶,需费工2~4小时。其实,芽叶拣剔过程也是鲜叶摊放过程,可促使内含物轻度氧化,有利于品质的形成。一般5~9时采,9~15时拣剔15时~晚上炒制,做到当天采摘,当天炒制,不炒隔夜茶。

碧螺春茶叶制作过程

碧螺春茶炒制,包括高温杀青,揉捻成形,搓团显毫,文火烘干四个工序。炒制特点是:“手不离茶,茶不离锅,揉中带炒,炒中带揉,连续操作,起锅即成”,全过程31-40分。

一、杀青

碧螺春在杀青前必须将锅洗净磨光,使锅不粘茶叶,易翻炒。锅温190~200°C时,投叶500克左右,叶下锅即用双手翻抖炒,要快翻、捞净、抖散,以免叶片灼焦或产生闷气。历时3~5分钟。

二、揉捻

杀青适度后,锅温降到70~75℃左右,就用双手按住锅内茶叶顺锅腔壁搓揉,使茶叶在手心下滚翻,边抖,边炒,边揉,随着茶叶揉卷曲成螺状,水分逐渐蒸发。

炒时手握茶叶松紧应适度。太松不利紧条,太紧茶叶溢出,易在锅面上结“锅巴”,产生烟焦味,使茶叶色泽发黑,茶条断碎,茸毛脆落。当茶叶干度达六、七成干,时间约10分钟左右,继续降低锅温转入搓团显毫过程。历时12~15分钟左右。

三、搓团显毫

搓团显毫是形成形状卷曲似螺、茸毫满披的关键过程。锅温50~60°C,边炒边用双手用力地将全部茶叶揉搓成数个小团,不时抖散,反复多次,搓至条形卷曲,茸毫显露,达八成干左右时,进入烘干过程。历时13~15分钟。

四、烘干

采用轻揉、轻炒手法,达到固定形状,继续显毫,蒸发水分的目的。当九成干左右时,起锅将茶叶摊放在桑皮纸上,连纸放在锅上文火烘至足干。锅温约30~40°C,足干叶含水量7%左右,历时6~8分钟。全程约为40分钟左右。

经过这四道工序,碧螺春的制作工艺才算完成,正是因为碧螺春严谨的制茶工艺,人们才会被它嫩绿隐翠、叶底柔匀、清香幽雅、鲜爽生津的绝妙韵味所倾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