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水仙

武夷水仙

2019-05-16 访问量: 17 茶礼仪网

来源: 中华合作时报2397期

武夷水仙始于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年),是闽北较大的优质产品。所用的水仙种,发源于福建建阳小湖乡大湖村的严义山祝仙洞。据1939年张天福《水仙母树志》载:“前八十余年,清道光间,有泉州人苏姓者,业农寄居太湖……一日往对岸严义山……经桃子岗祝仙洞下,见树一,花白,类茶而弥大……试以制乌龙茶法制之,竟香洌甘美……命名曰‘祝仙’……当地‘祝’‘水’同音,渐讹为今名——‘水仙’矣。”

1929年,《建鸥县志》也载:“查水仙茶出禾义里,大湖之大坪山,其他有严义山,山上有祝仙洞”,“瓯宁县六大湖,别有叶粗长名水仙者,以味似水仙花故名……”(见《闽产录异》),可见水仙栽培历史约在130年以上。

水仙是无性系品种,半乔木型,自然生长树高幅5米左右,叶色浓绿富光泽,叶面平滑富草质,叶肉特厚,栅状组织双层;花冠大,整齐美观,开花不结实或极少量结实。“开花不结子,初用插木法,所传甚难,后因墙崩将茶压倒发根,始悟压茶之法,获大发达,流传各县”(见《建瓯县志》)。

水仙根系分布较深,栽植时,土层宜深厚;株型高大,行株距稍放宽;分枝能力弱,应及时修剪、摘顶,促进分枝;有易衰现象,枝干害虫多,宜加强培肥,采养相结合。

按“开面”采,顶菜开展时,采三、四叶。正常年景分四季采摘,春茶(谷雨前后二、三天)、夏茶(夏至前三、四天)、秋茶(立秋前三、四天)、露茶(寒露后)。每季相隔约50天。

制茶过程,做青阶段一般乌龙茶基本相似。做青后的工序则有不同,闽南乌龙茶注重外形的卷曲紧结,增加包揉工序与次数。闽北乌龙茶,为条形茶,不包揉。近来武夷水仙有的也增加包揉。杀青后的焙制工序,采用武夷岩茶的杀青与揉捻方法交叉进行,高温水焙和文火慢烤的技术又有相异之处。

其制作工序是:萎凋(晒青或室内萎凋)、摇青、杀青、揉捻、初烘(俗称走水焙)、包揉、足火。

成茶条索紧结沉重,叶端扭曲,色泽油润暗沙绿,呈"蜻蜓头,青蛙腿"状;香气浓郁,具兰花清香,滋味醇厚回甘,汤色清澈橙黄,叶底厚软黄亮,叶缘朱砂红边或红点,即“三红七青”。

武夷水仙"得山川清淑之气"。曾有过光辉的历史,清光绪年间产销量曾达500吨以上,畅销闽、粤、港、澳、南洋群岛、新加坡、英属婆罗洲和美国旧金山等地。

一叶赢得万户春,今日武夷水仙已占闽北乌龙茶中的60%~70%,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并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人的青睐。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的文化武夷岩茶与佛教的渊源

以 “佛家道源”著称的武夷山,历史悠久、儒释道三教鼎盛,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早在唐代武德六年(618年)就有僧人在武夷山云窝创建石堂寺,寺后茶洞是最早的茶圃,从伏虎岩入司马泉,四周石壁凌霄、中夷广地10亩,产茶精良,得名茶洞,至今茶树仍生长茂盛。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峰峰有寺,岩岩皆茶。

武夷岩茶的文化武夷岩茶与佛教的渊源

我武夷山大红袍文化旅游景点在赴九龙窠石壁上镌刻的“晚甘侯”至今举目可见。“晚甘侯”即当时武夷山寺庙茶的雅号,也是武夷岩茶最早的美称。通过地方官吏向朝廷官宦作馈赠“礼品”,使寺庙茶走出深山寺庙到了皇宫内成为品赏的饮料中的佳品。

五代闽国、福建“佛教独盛一时”。凡寺庙都有“奠茶”或“供佛茶”。唐代僧人不仅以茶供佛还以茶参禅,以茶释经,以茶招待施主香客及以茶应酬文人,办茶会、设茶宴、行茶礼、写茶诗,甚至著茶书,提出佛理与茶德的主张。广大僧侣在每天完成佛事之后,进行劳作的必是亲身种茶,精心研究制茶技术,从而大大丰富了唐宋时期的武夷茶文化。当时武夷的扣冰古佛,释名藻光,武夷山吴屯人,少年出家,夏则衣褚,冬则扣冰沐浴,以冰烹茗,于荆棘蛮中坐禅,静悟“吃茶去”佛理,其佛理,深得茶禅一味的真谛。武夷瑞岩寺庙前有一对联“冰壶影,鼓澄怀,刹那矛山映瑞岩”。扣冰和尚的行状载入佛典(《五灯会元》)。品茶大师出自佛家寺庙,说明茶与佛有着某种密不可割的联系。

武夷山,重峦叠嶂,丹霞地貌,终年云雾飘绕,空气湿度大,适合茶树生长,为出产名茶提供得天独厚条件,而佛家之所以把寺庙修筑于深山密林,就是仿照他们“远避尘世,静宜诵颂”的道理。把寺庙修建于红尘之外,少有人世纷争干扰,没有市井物欲的诱惑与喧嚣的尘浪。新鲜的空气,益于健康长寿,更益佛家专心念经。因此,很少见到寺庙修筑于市井之中。就这样,茶与寺庙便基于共同的理由,一同走向深山。茶便成了佛教僧侣的必需品,而又符合佛教教义。佛教精神与茶性本质的内在共鸣,是茶与佛结缘的必然,形成了“茶佛一味”或“茶禅一味”的基础。

武夷岩茶全肉宴中还有鬼肉你听说过么

慧苑坑,也是三坑两涧之一,慧苑坑名丛非常多,特别是老枞水仙十分出名。谈到鬼洞,不少外地人不是很熟悉。其实慧苑坑这个名字更为人熟知,而鬼洞就在慧苑坑内,还生产鬼肉

史上传说中的八百名丛有也出自这里,目前仍有铁罗汉、白鸡冠、白牡丹、醉海棠、白瑞香、正太阴、正太阳、不见天等珍稀名丛。坑内的水仙以高丛居多,古井老丛更是八面威风,口感相当震撼,霸气不让顶级肉桂。这十几年来天心村茶农新种植了不少名丛和品种茶,诸如奇丹、雀舌、黄观音等等。鬼洞的茶树也具有慧苑坑多样的特点。

鬼洞分内鬼洞和外鬼洞,“洞”是“洞天”的意思。它夹藏在倒水坑火焰峰和慧苑坑鹰嘴岩间,西北向由低向高呈一条狭长的幽邃峡谷,两旁峭壁耸 立,洞内草木葱茏,极其阴凉,是出产极品好茶的福地。这也解释了鬼洞茶树如此多种多样的原因:茶树在经历了长期的自然选择,对当地生态条件具有最强的适应性,菜茶的繁殖依靠的是异花授粉,武夷山地形特殊,石窝、石罅、沟壑间易出“单丛”,斜坡、平地则易出“奇种”种群,正因为鬼洞独特的小环境,自古以来这里的岩茶品种变异时有发生,是现在仅有保存最原始、最完整的茶树品种基因库之一,是武夷山菜茶种群最多的伊甸园。因此鬼洞及武夷山三十六峰九十九岩能出如 此众多的“奇种”及“名丛”也就不足为奇了。

鬼洞岩壁渗水带着山间腐殖物的营养,默默地滋润着茶树根,同时洞内野花香气清长,紫苏乱长。与各种植物共生在一起,茶里也有了它们的气息。寻常岩茶立夏前便要采摘,立夏时节已制作完毕。鬼洞肉桂却长得慢慢悠悠,仔细吸收岩砾中的营养,酝酿自己的厚味。等过完立夏这个节气,才经历紧张的采制与焙火,收获条索精壮的“鬼肉”。

武夷岩茶如何养生治病的呢

武夷岩茶属于乌龙茶,是乌龙茶中的极品,是一种半发酵茶;武夷岩茶具有许多保健功能,自古以来就被当做是一种养生、治病的最佳饮料,由于武夷岩茶特殊的制作工艺使得其品饮起来不伤肠胃,甚至对肠胃不好的人们起到保护胃肠的功效。据日本慈惠医科大学中村治雄博士、中国预防医科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研究所实验证实,武夷岩茶还有几大特殊功效:

1、防治心血管病:武夷岩茶可减少主动脉内膜质斑块和含量,降低毛细血管脆性,使抗性增强的功效;同时还具有防治血管病的作用。

2、武夷岩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有助于清除体内生物自由基,减少自由基对我们的伤害,从而延缓了人体的衰老。

3、武夷岩茶中的儿茶素对胃粘膜起收敛作用,适当抑制了胃液的分泌,对胃有保护作用。

4、武夷岩茶中氟的含量为27.3-146.6PPM,氟有防治龋齿,并增强骨骼坚韧度的功能。

5、武夷岩茶中胡萝卜素B-紫萝酮是维生素A原,它可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能防治上皮组织角质变性增殖泪腺细胞病变,防止角膜角质增厚,防止眼疾。

6、武夷岩茶中含有降低血脂、胆固醇和三酸甘油的成分,不仅促进了胰脂肪的分解酶活性,而且还抑制中性脂肪的增加,从而达到减肥和美容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