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知识的综合性著作–《六堡茶大观》

六堡茶知识的综合性著作–《六堡茶大观》

2019-05-18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广西六堡茶由于收藏价值极高、养生功效显著而受到众多茶客的欢迎,在互联网上,已经有海量的数据可供爱好喝六堡茶的人们参考;在电子商务方面,淘宝、天猫、京东等各大电商平台均有各种品牌、各种年份的六堡茶销售,而且销量不错;而在线下的商店,不少地区都有六堡茶的专卖店,在香港及东南亚,自古相传下来的口碑更是积累了不少忠实用户。

对于茶客来说,如果想查询六堡茶的知识和资料,互联网的确很方便,但也由于数据太多太零散,要花费不少时间去整理资料。今天为你介绍一本书,该书综合的说明了中国六堡茶的整体状况。

该书名叫《六堡茶大观》由梧州市六堡茶研究院主编并出版发行,该书填补了由六堡茶科研机构主导编著实用性工具书籍的出版空白。

六堡茶知识的综合性著作–《六堡茶大观》

《六堡茶大观》编著团队,通过走访原产地、生产厂家、种植农户和收集史料,系统化的梳理和总结六堡茶所涉及的各个领域。同时,为体现专业性和科学性,根据权威专家的意见和建议数易其稿,最终形成一本国内唯一的全方位介绍六堡茶知识的综合性著作。

《六堡茶大观》共分为九章,从六堡茶的历史、产业发展、六官方定义、种植技术、栽培技术、加工技术,至养生保健功效、冲泡与品鉴、选购与收藏等,涵盖各方面,并附录茶业及六堡茶大事记。该书内容丰富、编排科学,科普与学术相兼、趣味与内涵并举,并专门收入湖南农业大学刘仲华教授对六堡茶保健功能的研究成果,充分体现作为六堡茶工具书籍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此外,该书收录了大量珍贵的历史图片和文献信息,其中不少是互联网上也没有的知识和资料,属于首次公开。更加提升了该书的可读性和收藏价值。对于喜爱六堡茶的朋友来说,极具可读性和收藏性。

六堡茶知识的综合性著作–《六堡茶大观》

有用+10
分享

观察|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的出台,会改变产业的格局吗?

2018年12月30日,《六堡茶(传统工艺)》(DBS45/057—2018)标准正式发布,并将于2019年6月30日实施。这意味着原本游走在灰色区域,名不正言不顺的农家茶,正式拿到了“官方流通许可证”,可以正式持牌入市了。

标准的出台,唤醒沉睡多年的六堡镇,引发业界的高度关注,这将会给产业带来哪些影响呢?今天,六堡茶之家站在一个六堡茶行业传播者的角度,来为大家解读一下。

什么是六堡茶(传统工艺)、传统工艺?

根据《六堡茶(传统工艺)》(DBS45/057—2018)的解释:

六堡茶(传统工艺)

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大中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品系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O.Kuntze]的鲜叶为原料,经六堡茶传统工艺制成的茶叶产品。

传统工艺

采用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筛选、拼配或不拼配、汽蒸或不汽蒸、压制成型或不压制成型、陈化或不陈化,不经渥堆发酵的工艺。

这是官方定调后,对六堡茶(传统工艺)、传统工艺的定义。对照正在实施的国家标准《黑茶 第4部分:六堡茶》(GB/T 32719.4—2016),这其中包含三个关键点。

观察|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的出台,会改变产业的格局吗?

▲选用苍梧群体种,采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六堡茶

1、规范了传统工艺的核心流程

传统工艺的核心——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按照国标的定义,这其实就是六堡茶毛茶,换句话说,六堡茶(传统工艺)就是六堡茶的初加工。有人会不解,这不就是绿茶工艺吗?虽然看似相同,但其实差别很大。

首先是杀青温度,相比绿茶来说要低;其次是堆闷,在绿茶工艺里,并没有这一步骤。现将“堆闷”写入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中,可以说是划清了六堡茶(传统工艺)与绿茶的界限。

2、明确了汽蒸属传统工艺

这份标准中,汽蒸是被归类到传统工艺里的,说得更具体一点,那就是单蒸、双蒸也都属于传统工艺。前两周文章我们曾介绍了六堡茶常见的四种加工工艺,分别是初加工、单蒸、双蒸和冷水渥堆,可以戳这里>>复习。

观察|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的出台,会改变产业的格局吗?

▲正在进行汽蒸工序的六堡茶

3、非渥堆

渥堆一直是六堡茶形成“红浓陈醇”的关键工艺,按照国标的规范要求,缺少了这道工序,制成的茶理所当然就不能称为六堡茶。

若是这样,那么这份标准岂不是与国标背道而驰?

实则并非如此,毕竟我们不能忽视一个事实,那就是六堡茶渥堆工艺的成型是在1958年,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六堡茶是不经渥堆的。因此,标准中才会用“不经渥堆”的字眼来定义传统工艺,我想这是标准起草专家是在通过对六堡茶产品的专业审评和综合考量后,做出的专业结论。既保留传统工艺的精髓,又能把这两种工艺区隔开来。

会对行业产生怎样的影响?

1、改变农家茶名不正,言不顺尴尬地位

毫无疑问,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的出台对于农家茶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它就是来给农家茶正名的。

标准明确了六堡茶传统工艺制作的流程,只要按照标准上所列之规定制成的茶叶产品,不管加工的主体是茶企、合作社、或者是茶农,都可以把成品称“六堡茶(传统工艺)”。

待标准正式实施后,市面上将会有两种不同风格类型的六堡茶产品面世。可以预见,未来六堡茶产品种类会更加丰富,也有更多企业、合作社加入,共同发展。

观察|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的出台,会改变产业的格局吗?

▲味浓香高的六堡茶(传统工艺)

2、小产区,核心产区概念有望形成

目前,越来越多的茶叶爱好者对茶叶的品质和口感有着更高的要求,他们更在意个人的实际体验,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茶行业朝着个性化、风格化方向发展。

我国是产茶大国,茶叶品种数千种,每个品种因其自身立地的条件资源、加工工艺以及历史文化方面的不同,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差别,造就了绿茶、乌龙茶、红茶等茶类既有大众产区,又有特色小产区。如名扬天下的西湖龙井、祁门红茶、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等,都是小产区茶叶的典型代表。而它们共同的特性就是:品质卓越,具有独特的品质风格,且拥有良好的文化传承和深厚的历史内涵。

对于处于发展阶段的六堡茶而言,借助其他茶类的发展经验,发掘打造以六堡茶发源地为主的小产区,并以其独特的产区资源出现,现代工艺则以另一种风格做大产区的特色茶。两种风格并驾齐驱,既传承了传统又体现了创新。

观察|六堡茶传统工艺标准的出台,会改变产业的格局吗?

▲生长在六堡镇双髻山上的六堡紫芽茶

3、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并存,行业格局更大

从整个六堡茶产业来看,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两者并不存在根本的对立,因为它们都是六堡茶产业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传统工艺是根,为现代工艺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现代工艺是脉,对产业的发展和文化价值发扬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脉相连,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汇聚成一股强劲的合力,共同推动行业稳步向前。

4、对消费者的意义

在大部分消费者的认知中,茶叶最终属性是品饮而不是其他,所以于他们而言,是多了一个选择,多了一个味觉体验。喜欢生津回甘、味浓高香的茶友,选择六堡茶(传统工艺),喜欢甜稠温和、醇厚柔滑的茶友,则可以选择现代工艺制成的六堡茶品。

结语

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尽管有不同,但它们带给人的美好和愉悦,是一样的。

客观来说,传统工艺的六堡茶,名气比不上普洱的名山古树茶,但滋味却有中小叶种特有的韵味。特别是六堡镇里,以苍梧群体种为原料,经过传统工艺制作,新茶及陈茶都有其优异之处,像我们的尖货,紫芽、20年的生晒老茶婆、农家槟榔香等,都极具特色。

持续关注我们吧,只要是一口好茶,我们定会与大家分享,另外,不要忘了,这里也有不少六堡茶的实用知识哦!

古法六堡茶和现代六堡茶的分类

事物总是在不断的发展变化,在变化中革新,六堡茶的工艺发展同样遵循着这样的规律,这使得六堡茶的加工方法从古至今有了很大的差别。工艺的差异,形成了本质上有区别的两种六堡茶——照最原始的方式制作的六堡茶以及采用新工艺制作的六堡茶。

这些茶叶尽管都归属于六堡茶,但无论加工工艺、成品品质、消费者认同或风味特色上来讲,都有很大差别。因此若是从工艺角度上来划分六堡茶,可以分为古法六堡茶(传统工艺六堡茶或农家茶)和现代工艺六堡茶(厂家茶)。

古法六堡茶没有经过杀青(茶叶经过水煮或者蒸汽蒸的过程),直接晒干或者烘干收藏的茶叶,条索粗壮,颜色黑褐、重实,冲泡后汤色偏黄,年份不长的古法六堡茶稍带“青”“涩”味,但回甘明显,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青”“涩”味会减淡,味道更醇厚。

长期以来,茶农为了生计,将上好的茶叶拿去卖,换些生活用品,而自己则喝些粗茶,古法六堡茶也因此产生了很多衍生茶——花蕾茶、茶果茶、茶果壳等。

一、古法六堡茶分类

古法六堡茶按采摘时令,又可分为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春茶、夏茶、秋茶、霜降茶、冬茶等。

传承至今的古法六堡茶的分类一般有:

茶谷:指采用社前茶、明前茶、雨前茶、春茶、秋茶、霜降茶、冬茶的嫩芽部分制作的六堡茶。

中茶:指春末、夏、初秋采制的中等嫩度的茶。

老茶婆:指茶农采摘的当年或隔年的老茶叶,捞水杀青存放自饮的茶叶,因口感独特,自成一品,并流传开来。

二白茶:避开茶谷的采摘时间,待茶芽长高后,将茶芽、中叶、粗老叶一起摘下,也不反复揉捻,直接成茶,其茶是粗叶、嫩芽混在一起,看起来有黑有白,故称作二白茶,也算是一种粗茶。

古法六堡茶和现代六堡茶的分类

二、现代工艺六堡茶的分类方法

现代工艺六堡茶是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部分采用机械化加工制作,经过杀青、渥堆、陈化等一系列的转化过程,外形匀称,颜色黑褐、紧细,冲泡后汤色如红酒,有陈香,口感醇厚顺滑。

上世纪60年代初,六堡公社成立了六堡茶厂,既收购鲜叶,又收购毛茶进行精加工,按照国家规定,将六堡茶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每级又分上中下三等,并有严格的评价标准。

而现代工艺六堡,则更接近于六堡熟茶。通过长时间的渥堆发酵,使得口味更为醇和、爽滑,色泽浓红,也表现为陈香的熟茶气息。如果是新茶友,可以考虑从现代工艺六堡茶(厂茶)入门,毕竟六堡茶始终以厂茶为主,真正古法六堡茶(农家茶)在市场上售卖的量其实很少,能碰到纯正的六堡生茶并不容易。

盖杯泡六堡茶的秘诀

茶具是泡茶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泡六堡茶有人说紫砂壶最好,也有人觉得盖碗才是最佳,说法各一。茶具的选择固然重要,茶叶的好坏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不同的茶具泡茶方式手法都不一样,今天说说用盖杯泡茶的秘诀。

盖杯泡六堡茶的秘诀

1、洗茶具

这个过程很关键,用什么水洗茶具,是否洗干净,有没有异味(包括手的、水的、器件的异味,有时甚至是茶桌的异味等等)都有可能影响评鉴茶叶。

2、洗茶

先洗的茶比后洗的茶香气扬得快。如果带茶去茶庄喝茶,一般茶庄都是新茶,你带去的茶叶可能比茶庄的茶叶早加工,再先洗茶,再把时间拖延一下,说说话。聊聊天。好了,你带去的茶香气已经输了一点了。

盖杯泡六堡茶的秘诀

3、开盖

有水平的人是不用开盖看茶汤的,但是,什么时候泡得刚刚好,开盖看看是最好的办法,但是也有例外,如果你很熟悉自己的茶叶,什么颜色最好喝很有数。

4、闻香

最滚烫的水已经用于洗茶了,真正泡茶的水已经没有那么开了,还没有把茶泡出来,就开始闻香,这是误导。用100℃的水泡出的茶才是闻香的最佳时机。

盖杯泡六堡茶的秘诀

5、滤茶

高高抬起,淅沥落下,分明是在浪费茶香。

6、出汤

先后很关键,什么茶用什么时间来冲泡,各有不同,第一泡茶的浸泡时间,往往决定了这泡茶的品质。如果本来就量少的茶,再加上没有浸泡够时间,后面的茶汤,就只有喝兑了开水的茶汤的感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