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鉴别>六堡茶与红茶的区别

六堡茶与红茶的区别

2019-05-18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一般而言六堡茶汤色红浓明亮,红茶汤色红艳明亮,二者在汤色上区别细小。所以不少饮茶初学者容易将六堡茶误以为是红茶。其实六堡茶属于黑茶

六堡茶与红茶的区别

不同种类的红茶,由于对外形和内质的要求不同,工艺技术的掌握各有其侧重点,但都要经萎凋、揉捻(切)、发酵和烘焙四个基本工序。而黑茶的基本工序:杀青、揉捻、渥堆、复揉、干燥。

两者都有发酵,但是两者的发酵是不同的。红茶是“内源性酶促发酵”,六堡茶(黑茶)是“外来微生物发酵”。

红茶的发酵在加工生产时已经发酵(氧化)完成,茶多酚被氧化成茶红素,且完成了烘焙这一道工序,所以汤色红艳透亮,而不再需要外来微生物参与。

黑茶的发酵是茶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不断发酵(氧化)的过程。茶多酚在陈放过程中渐渐氧化,从最初变成茶黄素,茶汤或金黄或橙红,到之后继续氧化成茶红素,汤色变红亮,再氧化下去就是茶褐素,茶汤会变得深红。除了汤色改变,滋味口感也会跟着一起变化。

再来看看六堡茶的标准加工工艺,包括初制和精制。初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毛茶。精制加工工艺流程:毛茶→筛选→拼配→渥堆→汽蒸→压制成型→陈化→成品。鲜叶经高温杀青后,多酚氧化酶完全失去活性。渥堆过程中,微生物分泌大量的胞外酶,它们的活性随渥堆进程而逐步加强。

由于两者的原料和制作工艺是不同的,它们的风味也是不同的。红茶的特点是红汤红叶,内质滋味讲究:浓、强、鲜,带“金圈”。黑茶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多酚类物质一系列的变化,塑造了黑茶醇和的滋味品质特质。高品质的六堡茶外形紧结匀整,干茶黑褐光润可稍含嫩茎,香气纯正无异杂味,滋味醇厚,汤色红浓明亮,叶底红褐且有活性。六堡茶与其他黑茶相较还有独特的槟榔香。

再来看看两者的品饮期:大多数的红茶最佳品饮期为三年内。保存恰当的话,存放的时间则会相应久一些。过了最佳品饮期的红茶,只要不发生霉变依旧可以喝,但香气涣散、滋味寡淡。不管如何,要想品尝到红茶最纯正的味道,建议还是在其保质期内饮完为好。六堡茶(黑茶)在存放过程中,由于微生物胞外酶的作用加速了茶多酚的氧化降解,导致茶多酚含量的减少,从而降低了茶汤的苦涩味,使茶汤醇和度逐步变好。另外,茶叶中的氨基酸、多酚类化合物等,在微生物的参与作用下,形成了多种具有挥发性的香气物质和醇类、醛类物质,这些物质参与和促进了六堡茶色泽、滋味和香气的形成。所以人们说的六堡茶是“越陈越香”的。六堡茶的“香”是口感、滋味、香气等多方面综合品质的提高。

关于储存:红茶的存储原则是避免氧化和异味、避光、低温、干燥、密封。我们可以将茶叶放入密封的玻璃瓶或者铁罐中,并在瓶内放入抗氧化剂(主要成分为铁粉,既吸氧又吸水,化学上称为双吸剂,一些食品包装袋中有),然后将茶叶瓶放进冰箱。六堡茶的存放一般建议选用透气的容器,放进去之前用透气无异味的纸包好,现在市面上卖的也有用无纺布袋装好的,之后放进竹篓存放,要是老茶,瓷罐瓷瓶更适合些。当茶叶放在容器密封好后,可以在秋冬干燥的季节晾开透气,使茶叶干燥。在春夏雨水季节,不宜频繁翻动茶叶,未免茶叶受潮,避免发霉。茶叶容易吸味,存放时也需要远离污染和味源浓重的地方。

有用+10
分享

六堡茶行业里的2个政治正确

上周,收到市电商协会的邀请,我参加了一场研讨会。主题有两个:一是六堡茶电商应该怎么做?二是为什么六堡茶时至今日仍然小众?抛开商业和推广层面的因素不说,今天,我尝试从行业层面探讨一下,算是对第二个问题的一个深度思考。

一直以来,六堡茶行业有两个政治正确。政治正确的意思是:你心里大概知道某些事情是不合常理的,但你没法说出来,说出来可能会违背大众的想法和意愿。

1年份

第一个政治正确,可能是年份。似乎年份越长就应该越值钱,我们会经常听到一些说法,比如:

“新茶不好喝?放上一些年份就好喝了。”

“存六堡茶就是投资,存越久升值越多。”

“卖六堡茶不会亏的,卖得出赚钱,卖不出更赚钱!”

这些说法的内在逻辑,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年份越长的六堡茶,品质越好,价格也越高。

六堡茶行业里的2个政治正确

▲60年代老六堡

这里还有一个概念,就是“越陈越香”,最早见到这个词,是在台湾人邓时海所著的《普洱茶》第25页,这个概念到如今,应该是大多数普洱茶、六堡茶乃至黑茶爱好者普遍认可的。当然,喝过老六堡的茶友相信都能体会到老茶那不可替代的韵味。

前几周在讨论“什么是六堡茶不可替代的特征”的时候,小茶仙就提出过一个观点:六堡茶最大的特征,就是10-20年中期茶优异的表现,相比普洱茶,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但这里有一个前提,原料优秀、工艺到位、仓储正常的六堡茶,年份越长才会越好,越值钱。而关于原料、工艺、仓储对六堡茶品质的影响,这个之前已经说过很多次了,不再细说了。

六堡茶行业里的2个政治正确

▲15年六堡茶(茶茶供图)

强调年份这件事情到底好不好?对不对?这里先放下不探讨,我们先看看行业的现实状况。

首先是消费。

每年生产的六堡茶,真正到消费者手中,用来喝的有多少?又有多少六堡茶在厂家、代理商、藏家、炒家手里囤着?大家都愿意相信一个故事,六堡茶年份长了,就能升值,囤六堡茶是一种投资。但我一直坚持认为,六堡茶不应该赋予太多的金融属性,如果一个市场消费的少,囤积的多,是有大问题的,不信?07年普洱茶崩盘的事情了解一下。

茶叶是消费品,是饮料,应该回归品饮的本质,六堡茶也一样。

其次是口感。

在研讨会当天,一位老茶师感慨道:“我做了一辈子六堡茶,我觉得六堡茶是最好的,但为什么现在推广还是这么困难?”我敬重老人的情怀,但凡事总要客观看待,不能自己说自家孩子好。

历史上六堡茶的名气并不亚于普洱茶,六堡茶的冷水渥堆工艺,确实也比普洱熟茶出现的早。

而时至今日,普洱茶已经形成了生、熟茶两套泾渭分明的消费体系,生茶口感多变,主打中高端用户;熟茶适口性好,主打中低端用户。特别是普洱熟茶,已经慢慢丢弃了原来唯年份论的概念,用相对优质的原料,通过离地发酵,小堆发酵等技术改良手段,减轻新茶的堆味、燥感,提高适口性,主打现饮。

六堡茶行业里的2个政治正确

▲2017年普洱熟茶

我喝过五正、雨林、吉普号等新兴普洱茶企的熟茶,不可否认,在新茶适口性这方面要比六堡茶做得更好。

前文说到,六堡茶的优势在于中期茶,具体表现在茶汤的层次感和韵味上,但是从消费的受众来说,六堡茶是吃亏的。因为茶汤的层次感也好,韵味也罢,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具备一定品鉴水平的消费者才能体会到,这无疑是提高了消费者的进入门槛;另一方面就是时间成本,不能让消费者为了一个不确定的预期等上8年、10年,同样的,茶企、代理商也不应该这样等。

2原料

第二个政治正确,估计就是原料了。

在寻茶的时候,我经常能听到这样的观点:“六堡茶就是一种工艺。”这句话,大意就是:只要是按六堡茶的加工工艺,无论用什么原料都可以。

一个有趣的现象,茶友们留意下自己手上的六堡茶包装盒,原料一栏都很笼统的写着六堡茶叶或六堡茶毛茶,而普洱茶包装盒原料一栏,你能很清楚的看到“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原料不能说,不方便说,行业彼此心照不宣,究其原因,就是本地(包括广西传统茶区)原料产量少、价格高,不少的六堡茶是用外省甚至是境外的原料加工的。

六堡茶行业里的2个政治正确

▲普洱茶与六堡茶的外包装

其实,在六堡茶标准上已经明确定义了原料的种类:六堡茶……选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叶种及其分离、选育的品种……的鲜叶为原料,按特定的工艺进行加工……具有独特品质特征的黑茶。

六堡茶的独特品质的形成,诚然受工艺和梧州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但和原料品种也有密切关系。

可以这样说,解放前的六堡茶,原料主要集中在六堡镇,解放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原料主要来自于六堡镇和广西传统茶区的桂青茶。直到上世纪90年代之后,六堡镇茶园荒废,广西桂青种茶树退化,大量种植云南大叶种和福云六号等茶树品种。

六堡茶行业里的2个政治正确

▲六堡镇茶园一隅

2000年开始,六堡茶的原料来源开始“复杂”起来了,不同种类的茶青制作的六堡茶,口感风格迥异,从好的方面来说,是百花齐放,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口感难以统一,消费者搞不清楚什么是六堡茶的“正味”。行业有标准,但执行起来各显神通,这种东西我可能也没有办法细说,只能待行业形成共识,有共同的可执行的规范,另外就是苍梧县群体种的种源提纯,恢复种植,提高产量。这些都需要留待时间解决。

结语

虽然说喝茶真是大俗大雅之事,每个人的舌头、味觉、嗅觉都是不尽相同,六堡茶不缺好茶,缺的是一个消费市场的契机和切入点,对于六堡茶行业来说,不过分强调年份,提高新茶的适口性,降低消费者的进入门槛;规范原料来源,统一六堡茶的标准口感,降低消费者的试错成本。既不故步自封,也不妄自菲薄,从消费者角度出发,回归理性。我想,六堡茶一定会让更多茶友满意和接受的。

六堡茶专家:谈谈存放六堡茶

六堡茶专家:谈谈存放六堡茶

文/彭庆中(三口居士)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六堡茶越陈越佳,所以很多茶友都喜欢多买些存着,边喝边放,感受六堡茶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所带来的变化。六堡茶该如何存放呢?家庭中存放六堡茶须注意些什么呢?

从主要因素而言,影响茶叶存储、导致其发生变化、陈化的四大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再有就是陈放环境的干净、气味等。六堡茶的存储,需将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当的温度湿度等为利于陈化的因素,阳光直射、杂味串味等为劣变因素则须注意避免。

书上的方法并非都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有关于茶的存储的方法,比如常见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真空贮藏法”等。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正确,只不过不适合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堡茶存储而已,或者可以说,对于六堡茶或者是普洱茶而言,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直以来,平常看到的很多茶书都会说到茶的存储,而且这类茶的普及读物多半不会针对不同茶的分类而提出不同的存储方法,而单一地介绍一大堆“抽真空”、“密闭”、“低温”等措施,往往会误导很多新茶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品种非常多。茶行业中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确实,中国茶叶种类很多,权威分类中基本大类就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等,其在种植、加工、品饮、存储等都各有其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过去绿茶是主要消费的品种,所以,很多普及类茶叶书籍介绍的常识多是以绿茶为主。而书中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气贮藏法”多是指绿茶而言的,而“抽真空”、“冷藏”等做法,也常见于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本山等。因此,新茶友必须了解这点,存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踏入误区,“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锡罐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

从前,很多茶客认为,储装茶叶以锡器最好,至今仍有一些老茶客有这样的看法。还有书上说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保存茶叶的最佳器皿。现在,市场上好的锡罐还非常昂贵而畅销。

锡罐的兴起应该是在陶罐、瓷瓶、漆盒(漆器的茶器具由于其难以消除的油漆味道而没有太流行)之后。锡罐流行始于明清两代,一则金属制品罐口紧密,而锡又较软而密封功能不错,二来质地光泽明亮,表面很容易做上精美的浮雕,造型又可多变,一经出现,便迅速风行。清末之后,随着手工业、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饮茶之风兴起,居家必备各式锡罐。纯锡熔点低,不需高温便可熔解,锡版成型之后镌刻容易,加之能工巧匠各出奇技,雕刻繁复精美的花纹,而更为盛行。

在明清两代,粤东潮汕各地陆续发现锡锌等混生的矿脉,潮汕即成锡矿产区。后来,马来西亚也发现了锡矿,开始了开采。潮汕盛行喝茶,将饮茶之风带到马来西亚的也有潮汕、闽南及两广人,他们对茶也是情有独钟,一时间,生产加工锡器皿的锡罐的行业配套便因应市场需要迅速跟上,并向各地推广,清末至民国期间锡罐一时风行各地。

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锡罐并不是特别适宜用来贮藏东西。因锡极易氧化,虽然新品出来,令人眼前一亮,但时间长了,都会氧化发灰发暗。不过,即使现代工艺逐步解决了锡罐易于氧化变暗的问题,但由于其质地软、过于密闭等特点,锡罐还是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的。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氧气、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成立时间:2006年

注册地区:梧州

联系地址:梧州市蓝天港湾第18幢一层商铺

官方网站:http://zhongmingcha.com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公司介绍: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将传统制茶工艺与现代先进技术有机结合的集种植、生产、技术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生产企业。公司在钦州灵山县、梧州六堡镇设有1500多亩茶叶种植基地,并拥有年产茶能力达500吨的生产厂房。公司现有员工45人,其中多人具有丰富的制茶经验,是业内的资深专业制茶技工、评茶员。

公司技术研发团队由总经理李访亲自带队,并由多名专业从事茶叶制造、微机工程及环境工程的技术骨干组成。李访总经理从事茶叶生产及销售等工作25年,从制茶的生产一线员工做起,先后担任技术员、项目技术负责人、总工程师等职务,对茶叶生产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公司的技术研发团队在李总经理的带领下先后成功申请《连续蒸茶设备》、《六堡茶的制备方法》等17项专利,《梧州六堡茶制备工艺技术研究、创新及应用》技术创新项目申报立项。

在公司“把好质量关,做好六堡茶”的精神和一系列技术专利的推动下,公司所产的“2002#散茶”荣获2013年第七届中国(深圳)国际产业博览会茶王赛黑茶组金奖;“节节高升”荣获2014年第三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特等奖;“中茗11302#六堡茶”荣获2014年中国(广州)国际茶业博览会全国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和2014年第三届国饮杯全国茶叶评比一等奖,并成为公司首个获得双金奖的拳头产品;“中茗茶牌六堡茶21106#获2015年北京国际茶业展茶叶产品评选活动确认推介产品;中茗茶牌六堡茶2013#和中茗茶牌六堡茶2033#在广西茶业学会主办的2015年桂茶杯比赛中包揽特等奖和一等奖。

在茶叶产品屡创佳绩的同时,公司的经营理念和成果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公司荣获“2014年度梧州市茶业商会先进会员单位”称号、荣获茶叶新资源网中国好茶叶黑茶优秀品牌奖,并成为中国茶叶流通协会会员单位。

虽然公司在不断取得成绩,但是公司也深刻地认识到茶叶品质才是公司的生命,在公司设立之初就已确立了“传承传统手工技艺,融入现代科学创新”的宗旨,公司利用自主研发的整套茶叶生产加工设备和卫生检测仪器,成功克服了以往六堡茶手工制作周期过长、茶叶品质不稳定、卫生条件差、新茶茶香和滋味较差的情况,既完整保留了传统技艺所带来的茶香、茶色和独有的槟榔香风味,又提高了资金周转率和产茶率。

随着公司茶叶产品市场认可度的提高,公司的市场占有率也逐步提升。在广东、广西地区打开市场后,公司运用代理商和经销商的合作模式,成功拓宽国内市场,在陕西、山东、河南、河北、天津、北京等地均有合作企业。同时,公司还积极发展海外市场,目前公司的茶叶产品已远销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

在稳固公司目前经营成果的基础上,下一步公司将狠下力度落实以下工作:

一、加大对茶叶种植基地的投入。在气候适宜地区选取优质的土地发展种植基地,采用优质的茶树树种和自然的种植方法,使茶叶原料更绿色、更健康。

二、建立严格的质量追溯机制。通过建立严格的质量追溯机制,能有效加强质量管理,确保茶叶质量安全,把优质的六堡茶带给大家。

三、加大技术研发力度。只有技术的不断发展,才能令茶叶质量得到提升,才能研发出更加绿色环保、节能高效的生产设备,把六堡茶的特点、特色表现出来。

四、发展新型销售体系。除传统的实体店、经销商等销售模式外,“互联网+”的概念已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前景巨大、发展迅速。因此,公司将跳出传统销售模式的局限,与优质的电商平台合作,走“互联网+”的发展新模式,面向更广阔的市场去推介公司优质的六堡茶产品。

相信在全体中茗员工的不懈努力下,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将把优质的六堡茶传播到世界各地,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梧州六堡茶,也让中茗茶业越来越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