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武夷岩茶>武夷岩茶的异味判断

武夷岩茶的异味判断

2019-06-07 访问量: 18 茶礼仪网

武夷岩茶茶香浓郁,茶叶中还带有花果的香味,香气悠长,同时还具岩韵。不过对于武夷岩茶来说,在制作保存运输的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异味。下面和茶网小编就带大家来对这些异味进行一番判断吧。

武夷岩茶异味判断

焦味:武夷岩茶闻起来有如炒豆子味道一般的焦味,主要是因为在茶叶的杀青过程中将茶叶炒焦掉了。

烟味:武夷岩茶茶叶中带有烟味主要是在烘焙茶叶的过程中,茶末掉到火中,烧掉后出现的走烟现象。

馊味:武夷岩茶出现馊味主要是因为在茶叶的运输过程中,温度过高导致的。

青草味:武夷岩茶中含有青草的味道,说明了茶叶在发酵的过程中没有充分的发酵完全,才会出现这种味道。

有用+10
分享

武夷岩茶铁罗汉的来源

铁罗汉产于闽北"秀甲东南"的名山武夷,铁罗汉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铁罗汉具有绿铁罗汉之清香,红铁罗汉之甘醇,是中国乌龙铁罗汉中之极品。铁罗汉属半发酵,制作方法介于绿铁罗汉与红铁罗汉之间。其主要品种有“铁罗汉”、“白鸡冠”、“水仙”、“乌龙”、“肉桂”等。

武夷岩茶铁罗汉的来源

那么这样的茶中珍品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一说是武夷山慧苑寺僧人积慧,通晓茶叶制造技术。因他身强体壮而肤色助黑,众人称他“铁罗汉”。一日他到慧苑岩下,发现蜂窠坑的岩壁上有一株茶树,便采下树上嫩芽带回寺庙,并制作成岩茶。茶泡开后有兰桂之香,具岩骨之香,众人便以积慧之名称此茶为“铁罗汉”。

另一说是十九世纪中,闽南惠安县商人施大成,在城关霞梧街开设“集泉茶庄”,晓得武夷铁罗汉可卖得好价,就在茶庄卖起以“铁罗汉”为名的茶。碰巧当时惠安县瘟疫猖獗,购买“铁罗汉”饮用的人歪打正着,疾病不药而愈,从此“铁罗汉”名声大振。传说有待考证。确定的是,铁罗汉是武夷山最早的名丛,原产福建省武夷山市慧苑岩之内鬼洞(亦称峰窠坑),两旁悬崖峭壁,茶树植于一狭长地带的小溪涧旁.20世纪80年代以来,武夷山市已扩大栽培。

王顺明武夷岩茶展在京揭幕传承人亲手冲泡香茗

 

 

原标题;王顺明武夷岩茶展在京揭幕 传承人亲手冲泡香茗

 

    中新网北京12月8日电 “碧水丹山·岩骨花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之王顺明武夷岩茶(大红袍)展,8日在北京市东城区前门大街62号——前门华韵传统文化艺术中心上演。

 

  此次展览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专家)资助项目”第四场,该项目由中华艺文基金会、中国泛海控股集团资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主办,永新华韵文化产业投资集团承办。

 

  武夷岩茶(大红袍)独有的“岩骨花香”是由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气候条件和精湛的传统制作技艺造就的,其传统制作流程共有十道工序。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利益的驱使和机械生产工艺的提高,传统岩茶制作工艺出现濒危迹象,急需加以保护。

 

 

 

  王顺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国家高级评茶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薪传奖”获得者,“琪明茶叶”创始人。从事茶叶制作、栽培、审评、教学40余年,亲自管理制作母树大红袍茶20年。他领衔起草了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并被沿用至今。

 

  当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阎晓宏,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华艺文基金会理事长王文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王顺明等人出席。

 

  来自北京市东城区少年宫小茶人俱乐部与北京化工大学附属中学小学部的同学们身着汉服,手持茶杯,将当初远赴王顺明茶场,亲习茶艺的经历娓娓道来,并现场奉上一场优美的茶艺表演。她们虽小小年纪,茶道功夫却娴熟得体,举手投足令现场嘉宾赞叹不已,并从同学们的身上看到了中国茶文化在传承、发展。

 

 


 此次展览将全面展示武夷岩茶悠久的历史文化和精湛工艺,来者更可与传承人面对面,充分感知王顺明的艺蕴匠心和传承之道。开展期间,“王顺明与茶友对话”系列专场茶会、由八位名师亲自讲述茶文化之精华的“茶界名师大讲堂”等多项名家交流活动将陆续展开,观众可到场聆听,深刻体会茶韵内涵。现场还设有小罐茶专区,其中小罐茶·武夷大红袍由王顺明监制而成。此外,专区内还有其他由王顺明及其茶场制作而成的武夷岩茶精品呈现。

 

  碧水丹山·岩骨花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系列之王顺明武夷岩茶(大红袍)展将持续至12月17日。(完)

 

岩茶基本知识:武夷岩茶55条经典语录

在互联网岩茶圈,有个帖子流传多年,堪称神贴,至今都没过时。说帖子其实也不对,因为已经很难找到原作者是谁,原出处在哪,只有内容一直被不断传播,这篇文章的标题叫《武夷岩茶55条经典语录》,其实最早的标题是不是这个都不详。但能看出来作者是个高人,至少在岩茶领域,有着极深的感悟。

我第一次看到这篇内容应该是七八年前的事,到现在每次看到都还是会从头到尾仔细看一遍,每次看也都会有不同感受。这55条语录,没有废话,作者用通俗的语言把岩茶讲得通透,对于有些新茶客来说,可能会有些不解,所以我试着把这55条语录逐一做个简单解读,给大家参考。文章很长,建议收藏后仔细阅读。

1.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人喝遍武夷岩茶的所有品种、还没有一个人喝遍所有山场出产的武夷岩茶、还没有一个人喝遍所有做茶师父做的茶。

武夷岩茶的品种多达数百种,有的在市场热销,有的几乎绝迹,而大大小小山场也数不过来,更别说做茶师傅了。即使你有这个精力,也没那个时间能把品种、山场、师傅做的茶喝完。

2.不要以为所有的武夷山人都很精通岩茶,恰恰相反,大多数武夷山人对岩茶的认知水平还不如一般的岩茶友。

不是茶叶产区的人民就都懂茶,甚至连许多从业人员都是半桶水,因为茶行业门槛低。所以那些上来就以“作为XX地方的人”、“家里亲戚、朋友做茶”为开头的话术,更应警惕。水平怎样,茶桌上见高低。

3.马里亚纳海沟里的水有多深,岩茶的水就有多深。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达万米以上,是世界上最著名超过万米的海沟,作者拿它来与岩茶做比较,可想而知岩茶有多深?

4.岩茶很容易上瘾,甚至比毒品还容易上瘾。

一旦喜欢上岩茶,它层次丰富的滋味真的会让人停不下来。

5.对初学者而言越喝得多岩茶就越糊涂。

岩茶品种繁多,又因焙火程度不同、山场不同而产生各自独特的风味,往往让许多初喝岩茶的茶客,喝到一脸懵。

6.当你越深入的了解岩茶时,你会发现你对岩茶的知识越缺乏。

同上条,越深入了解岩茶后,会发现岩茶变化多端,越难懂。

7.千万不要相信刚喝岩茶不久就能喝出岩韵。

岩韵也好、岩骨也罢,它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并不是人人都能分得清什么叫岩韵或岩骨,别说新茶客,岩茶老茶客也有许多始终没喝明白。

8.没有几个人能在一辈子的时间里把岩茶弄懂的。

这句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9.当你能把水仙肉桂喝得明白无误时,你就是高手中的高手了。

武夷岩茶两大当家品种是水仙和肉桂,有代表性,建议初接触岩茶的茶客们,针对性地喝这两个品种,先把二者的品种特征喝明白再说。

10.看干茶就能知道是否正岩,看图片就能知道是否有岩韵,那绝对是骗人的鬼话。

看干茶、看汤色、看叶底都看不出个所以然,包括看照片判断价格,是耍流氓行为,其他茶也同理。

11.不要一味的追求正岩,高贵的出生不一定代表有高贵的品质。

好的出身,也需要有好的工艺来发挥,品质差的正岩茶也到处是,价格还高。

12.喝岩茶的定位很重要,否则很容易误入歧途。

这句话适用任何茶,比如上面这条,盲目追求正岩茶、非正岩茶不喝,就不是一个好的定位。

13.自以为很懂岩茶的初学者往往最容易被奸商忽悠。

是否真懂岩茶,商家只需要从你与他喝茶聊茶时所说的话里便可获知一二。

14.多喝多对比是提高岩茶品饮水平的唯一途径,久病成太医。

总归来说,喝茶是靠舌头喝,而不是靠耳朵喝。

15、岩茶的“选择题”相对容易些,“填空题”就难太多了。

这句话我试着理解作者的意思,不管是喝岩茶还是制作岩茶,随大流容易,拥有自己的认知不容易。大家如果对这句话有不同的理解可留言分享。

16.如果你只喝一个山场的茶,或只喝一个企业的茶的话,那用不了多久,你就会成为这个山场或这个企业的专家。

你常年喝一个山场的茶,就能喝出这个地方种植生长出来的山场气息是怎样的,因为每个山场的环境气候存在区别。但最后是不是真的这个山场,又是另外一个问题(见下条)。

每家企业的做青、焙火师傅不同,大家制茶的风格也不同,要是常年喝一家企业的茶,那么这家企业做茶风格,每年品质上的变化与落差,都能够迅速喝出。

17.一泡茶的确切山场往往只有做茶人自己才知道。

家家户户都有牛栏坑肉桂,是人是鬼,只有做茶人清楚。

18.社会在与时俱进,岩茶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

旧时的岩茶,因交通运输不便等原因,以焙足火为“传统”。现今的岩茶,火功可以不同,迎合不同口味喜好的茶客,品种也越来越百花齐放,制茶人的工艺也在不断进步。

19.大红袍最能体现儒家思想,是最中庸的。

这里的大红袍,指的是拼配大红袍。大红袍因拼配得以实现商品化,是个是价值重组的一个过程,即不同品种的岩茶,取某种茶的香和某种茶的水进行拼配出来的茶品,最终达到香与水互相融合。

20.做青就像打太极一样,时动时静,动静结合。

做青(摇青),摇多少下又静置多久,取决于鲜叶以及做茶人的判断,动静结合方能把茶做透。

21.一泡岩茶往往能体现做茶人的性格,茶通人性。

这句话看起来有些玄乎,实际上不无道理。制茶过程中,师傅是否胆大心细,是否急性子,都表现在品质上,与做菜一样。

22.做茶是辛苦的,喝茶是快乐的。

认真制茶,愉快喝茶

23.没有几个武夷山做茶人会说自己的茶很差,虽然也许这是事实

正如你问一个卖茶人“老板,这款茶怎样?”,得到的回答绝大多数都是“好”一样。

24.买茶要夸大缺点,蹭茶要夸大优点。

买茶可以夸大缺点是为了拿到低价,不过卖不卖还是老板说得算。蹭茶夸大优点,是为了下一次还有茶可蹭。

25.买茶要买对的,蹭茶要蹭好的。

其实我认为,蹭茶蹭到不好的也不是坏事,知道什么差,更能知道什么是好。

26.岩茶因为复杂而吸引人,岩茶因为复杂而忽悠人。

用第三点来解读,马里亚纳海沟里的水有多深,岩茶的水就有多深。

27.随着时间的推移,八仙不苦了,肉桂不辛了,105不香了,奇种不贱了。

八仙、肉桂、105(黄观音)、奇种(菜茶)都是指岩茶类品种,八仙滋味不苦重、肉桂不“辛辣”、黄观音不香、奇种价格不低了。某种程度上用第18条来解释比较适合,社会在与时俱进,岩茶也在不断的发展之中。是好事还是坏事,见仁见智。

28.岩茶的炭焙水平是第一的,岩茶的做青水平是有待提高的。

岩茶的炭焙水平第一这句话应该是作者放在整个乌龙茶体系里来比较,可能有些绝对,但岩茶的确更注重炭焙,注重汤水表现。而岩茶的做青水平放到现在来看,这些年也一直在提高进步。

29.垃圾是焙不成极品的,但极品完全可能焙成垃圾。

岩茶的基础品质已经在做青环节定型,若是做坏了的茶,后期焙火也难以提升品质。而做青非常成功的茶,后期焙火也有可能把茶焙坏。前者是半成品阶段,后者是成品阶段,相呼应,相影响。

30.焙火的技术比做青难多了。

想要把茶焙好,需有耐心、有经验,不同茶的焙火方式也完全不一样,要焙到什么火功取决于焙茶师傅想把茶焙出什么风格,还有根据茶叶具体特性来决定,如茶叶品种、做青程度,所谓因茶施焙。

31.通过好的焙茶师父,把岩茶提高一个档次甚至提高一个等级是常有的事。

焙茶是个稳定和提升品质的过程,做加法的,另外,一个焙茶师傅前提肯定是喝茶高手。

32.极低的价格是买不到好茶的,但很高的价格也不是就一定能买到好茶。

相信交过很多“学费”茶客朋友,应该深有体会

33.买方需要提高品饮水平,卖方需要加强诚信建设,是当前岩茶市场的重要内容。

这也是当前整个茶行业的重要内容,但个人认为,如果一个行业一个产品,需要消费掌握很多的专业知识,真正要考虑的问题应该是这个。

34.当不了专家,当“装家”是网络“高人”努力的方向,甚至不惜当“砖”家。

还是那句话,真实水平怎样,茶桌上见高低。

35.岩茶不是生活必需品,当大多茶友消费不起时,倒霉的依然是以茶叶为生的茶农。

这是真理,天底下茶叶众多,消费者可选择多,甚至大不了不喝。

36.品茶不要人云亦云,更不要随大流。

喝茶要有自己的判断,用舌头喝,用耳朵听,可别搞反了。

37.品岩水平提高的过程就这样循环着:糊涂——清醒——再糊涂——再清醒。

是的,喝茶从入门到进阶过程就是不断刷新认知

38.喝岩就像爬山,绕了一圈,又回到了同一平面点,只是终点比起点更高些罢了。

与上条对应。

39.专家也有喝错茶的时侯,只是犯错的机率小一点。

把肉桂喝成水仙,水仙喝成肉桂的例子多得很,专家也是人,要怪就怪岩茶变化多端。

40.拼配是一门艺术,是一门学问,是一项技艺。

拼配是技术活,绝对不是随便几个茶往里一拌就叫拼配,拼配师傅需要有一定程度的茶叶审评能力,在原料上严格把控,原料火功要一致,香要融合,水要兼容,按一定比例调和,把茶叶价值最大化。

41.大多数名枞的口感其实可以归为两类,一类像肉桂,一类像水仙。

这就是为什么说肉桂和水仙是具有代表性的两大当家品种。

42.物以稀为贵,岩茶也一样。

产量决定价值,但这不是天价的理由。

43.很好的岩茶叶底是漂亮的,但叶底漂亮的岩茶不一定就是很好的岩茶。

叶底不能完全反映出工艺是否到位,判断品质,闻叶底比看叶底更精准。

44.岩茶的香气就象女人的香水一样,不一定就是越香越好,往往廉价的香水剌激性更强。

岩茶是重水求香,滋味要厚重,香气不仅要有,还要显。不可一味追求香,所谓一香遮百丑大抵如此。

45.不同种岩茶的归堆叫拼配,同种岩茶的拼配叫归堆。

这里说什么叫岩茶归堆,同个品种的岩茶,在毛茶(半成品)制出后按不同等级进行规整。

46.当时取名“拼配”的第一人,文化底子可能差了些,五粮液是“拼配”的,没人介意,鸡尾酒是“拼配”的没人在乎,大红袍拼配就让一些人认为是胡拼乱凑,有假冒伪劣之嫌。

初识岩茶的茶客对拼配容易误解,认为不正宗不地道。不过作者说白酒的拼配是勾兑,鸡尾酒的拼配是调和,我认为岩茶的拼配更像鸡尾酒,不同酒在调酒师手上能调制出不一样的味道。

47.几种茶简单的拼凑在一起是成不了大红袍的,大红袍的拼配就象一个团队,团队里的成员不必要个个出类拨萃,但要相互包容,相互和谐。

同第40条。

48.判断岩茶的香气在于这香纯不纯,久不久,而不在于高不高。

纯是指岩茶品种特征香要制作得清楚,并且要持久。高香不一定持久,很可能在焙火之后就弱了或完全没了。

49.杂味,异味,酵味,火味,馊味,青味喝成是岩韵的估计有一些人。

好的引导很重要。

50.随着岩茶做青师父的不断增多,像肉桂的水仙,像水仙的肉桂越来越多了,区别岩茶的品种也越来越难。

说明制茶师傅多了,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51.岩茶不是古董,不是陈放年限越长,品质就越好。

两个字:真相

52.如果你以为高火的就是陈茶,有普味的就是陈茶,那么你错了。

火高的茶,很可能是焙茶师傅的风格要求,也可能是为了掩盖缺点焙高。有普味(霉味)也不一定是陈茶,可能是受潮严重的茶。具体茶具体看待,不可混淆。

53.岩茶自采摘时起,他的品质就在时刻变化着。

是的,茶叶从树上采下来开始,就在不断变化,做青在变化、焙火在变化、储存过程中也都在变化。它有最佳品饮期,具体什么时候是最佳品饮期,一样是具体茶具体看待。

54.肉桂水仙依然是当前岩茶里最好的品种。

作者的这句话并不是随口就来,应该是根据品种特点,适制性、耐种性、产量等诸多因素来做结论。

55.纯种大红袍名称的出现,依然是延续崇拜母树大红袍的观念,是吸引喝茶人兴趣的重要手段,叫它名枞更贴切些。

严格来说,母树大红袍的那六棵茶树有自己的品种名字,目前公认的纯种大红袍指的是奇丹这个品种,叫名枞的确更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