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引普洱茶走向世界的回族人

引普洱茶走向世界的回族人

2019-07-10 访问量: 19 茶礼仪网

​​引普洱茶走向世界的回族人

“自洁、行善、饮普洱”,这是流传在云南回族间的名言。云南回族与普洱茶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又究竟是出于怎样的情感,使云南回族对普洱茶有如此的感叹?

于是,我背负行囊走进彩云之南,寻找普洱茶走向世界的艰辛之路,探求普洱茶漂洋过海、香溢四方的故事。

1

清真寺里那淡淡的茶香

据说樱花树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任“省长”赛典赤•赡思丁(元代云南行省的创建者,我国的省级建制便是在元代行省制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最早引进云南昆明的。那粉红的花朵从元朝赛典赤时代绽放至今,已有600多年,回族参与开发建设云南边陲也整整600多年了。

引普洱茶走向世界的回族人

昆明市顺城清真寺,歇山式木建筑,工艺精湛的穿花殿门,松柏常绿的院落,留给我的是明末清初的建筑气息。

“赛典赤在元朝初期将儒家文化带到了云南,而回族在明末清初的云南开启了一个鲜活的商业时代。”胡须斑白的老阿訇刮着手中的盖碗茶,说着往事。博学的阿訇不仅对《古兰经》颇有研究,而且对于云南回族史研究也有很深的造诣。

引普洱茶走向世界的回族人

和北方回族一样,小小的盖碗茶在云南回族生命中同样有着重要的地位。83岁的阿訇耳不背眼不花,“茶痴”般的他一生钟情普洱茶。那天下午,他在顺城清真寺里请我喝茶,也告诉了我普洱茶的兴起与云南回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阿訇慢条斯理地说:“回族人喜欢饮茶是一个传统。因而,云南回族民间就有‘自洁、行善、饮普洱’一说。普洱茶与宗教文化相联系,于是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

有用+10
分享

喝出普洱新茶的好与坏,可以从这五点出发

喝出普洱新茶的好与坏,可以从这五点出发

普洱新茶多数说的是普洱生茶,新产出的普洱生茶的口感不像过了一年或两年后的普洱生茶,如何去喝出新茶的好与坏,可以从这五点出发:

1、入口轻柔感

茶汤入口,第一感觉,是清甜,是浓重的苦味,还是厚重的涩味?第一口入口,是不是你能接受的?茶叶有苦涩是必须的,对吧?但是入口若是连一丝丝的轻柔感,丝毫对于口中的茶汤没有好感,那这样的茶,相比不会在考虑的范围内。

2、吞咽茶汤的顺畅感

别以为,只有老茶有顺畅顺滑的茶汤滋味,其实不然,新茶的顺滑感,要和老茶区分开来,你在喝新茶的时候,茶汤入口,如果一瞬间觉得舌面像是受了滋润,整个茶汤包裹着舌头,滑滑的,润润的,就像是喝纯净水冲的蜂蜜水,除了水的顺,更多了蜂蜜那种滑。很多时候,我在试新茶的时候,茶汤自己入口就会跳过舌尖,直接滑到舌根部,流进喉部,不会有粗糙,卡喉刮舌的感觉。而有些则不会,这是一个奇妙且很细小的细节,或许你不信,或许你没有注意,不过可以用心留意一下。

3、茶汤是否有层次感

所谓的层次感,这个词,我自己都觉得很飘渺,茶友在喝茶的时候,特别是新茶,可能不会注意,茶汤入口,在舌尖是一个滋味,在舌面又会是另个滋味,舌根又会不同,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茶汤口感也是会有变化的,如果一泡到底,从舌尖到喉部都是一个滋味,这样的新茶,在后面也不会有多出彩的表现。举个例子,入口,舌尖清苦,停留一会,在舌面会有微微苦感,咽下茶汤,舌根的甜味,喉间呼吸有清香的气韵溢出。回忆,感受一下,手上的新茶,是不是有这样的感觉。

4、茶香是否丰富

茶叶的香气很多变,如果研究形成的原因,那是很庞大的工程,我们先不管,就看新茶香气是何种,新茶,是否多少会带有青草气,或是淡淡水气,这是正常的情况。但是如果在喝茶的时候,除了青草气,会有淡淡的花香,森林中树木散发的清香,又或者是站在水果摊前面,那种如有若无的果甜香。也许在闻茶汤的时候不明显,有些新茶的茶汤香气,会包在茶汤里面,入口之后,上腭会出现这些香气。如果有,可以继续往下喝,再看看时间和冲泡次数的增加,茶香会不会继续出现?

5、工艺是否正常

一款优质普洱茶,是由上好的原料,正常的工艺和适宜的仓储造就,对于新茶,原料和工艺尤其显得重要。

原料的好坏天注定,原料的选择又试制茶者的价格成本而定,出什么价选什么料,基本上是稳定的。

而工艺,同样的晒青,不同的制茶者制茶的结果却天差地别,可见,认为因素影响造成的普洱新茶品质变数太大,这就对选购新茶的人提出了工艺甄别的要求。不管工艺差别有多大,跳不出“好坏”两个字,或者说工艺正常和工艺有缺陷。

方法其实很简单:压制成型的新茶不容易从外观判断,可先冲一泡(或洗茶):

1、先闻:无焦糊、腥、青、酸等怪味异味视为正常,红薯香和炒豆香是工艺缺陷。

2、再看:叶底混有异物者,焦边、黑点、红梗红叶现象严重者,色泽过绿过黄者均可视为缺陷。

3、后品:茶汤入口,有卡喉、酸麻、叮舌等不舒服感觉者,有工艺缺陷。

梦里收藏一片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文化

在祥和安定的年代,收藏成为人们的一大爱好。收藏茶叶却是近年来的新玩法,尤其收藏普洱茶已经成为了一件非常热门的事情。

梦里收藏一片普洱茶收藏普洱茶的文化

普洱茶包括沱茶、饼茶、方茶、紧茶等。运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可制成多种普洱茶。用普洱散茶蒸制、压模,可制成方形的“普洱方茶”、碗形的“普洱沱茶”、圆形的“七子饼茶”、心形的“普洱紧茶”。普洱茶品质别具一格,色泽鲜润,香气馥郁,滋味醇厚回甜,饮后令人回味无穷,而且茶性温和,有较好的药理作用,具有降低血脂、 减肥、抑菌、助消化、暖胃、生津、止渴、解毒等多种功效,因此,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常将普洱茶当作养生妙品。

茶就是茶,一旦被加工成保健茶、减肥茶、美容茶、健脑茶什么的,茶的本质就不见得保全完整了。茶最易吸纳异味,即使是一片还长在树上的绿叶,采茶的女人就是打一点淡妆,也会从采摘下来的茶叶里浸出胭脂味。从这个角度说,茶叶收藏还得考虑包装、环境,甚至气侯。雨天入藏的茶叶,水分一定很多,水在茶叶里最易使茶叶变味,虽然茶与水并没有对立,但在一定的情况下就不相容。

茶叶年年发新,干吗要收藏?这是许多人都提出的问题。是啊,我也这么想,收藏其实是收藏一种心情罢了。某个春暧花开的日子,与一位妙龄少女相逢,其间喝的就是一壶好茶,氤氲在沸水里的茶香,漂浮在茶香里的感觉,品饮时涌上心头的回味,品饮后把着空盏的交谈,就是茶流落到心里的印记,这样的茶一问名字,还真好听,叫山中雨露。每一个字都能拧得出水来,错过这个时刻,也难喝出这样的味道,于是藏起来,以后的某个清闲时日,泡一杯,哪怕曾经的相逢已成往事,昔日的玉指已被他人的钻戒缠绕,茶也真的只剩下解渴的功效了。我也学着收藏茶叶,更多的是普洱茶,倒不是相信手中那圆形饼状的茶叶真的能以高价出售,也不完全相信越藏茶叶越真的歪理,真的是收藏一份心情罢了。

一位藏家说:我能想到的最浪漫的事,就是和普洱茶一起慢慢变老!当然,收藏者更多的是一种投资意识,但就个人收藏而言,我觉得大可不必倾其家底,把许多杂乱无章的茶堆塞到本来并不宽敞的家里,那样,即使某一天所藏茶叶升值了,你还会亏本,你根本耗损不起那么多属于等待的时间。 (节选)

普洱茶产地:哪里生产的普洱茶最地道

普洱茶源于云南,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要说哪里生产的普洱茶最地道,答案当然是云南。

普洱茶产地:哪里生产的普洱茶最地道

普洱茶产于云南西双版纳等地,生产历史悠久,南宋李石《续博物志》记载,西藩用普茶已自唐朝。清代普洱府即现代普洱县周围所产茶叶运至普洱府集中加工再运销,普洱成为集散地,蒙、康、藏各地普洱茶因此得名。

那么地道的普洱茶具体生产于云南的哪里?清乾隆进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载,“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砖、六曰慢撒,周八百里。”这“周八百里”不仅指茶山的面积,而且也表明“六大茶山”是连成一片的。西面是攸乐茶山,中间是革登、莽枝、倚邦、蛮砖茶山,东面是慢撒茶山。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车里宣慰使刀应勐将其管辖地划为12个版纳时,“六大茶山”为一个版纳——“茶山版纳”。这是为适应茶叶,特别是贡茶的生产而必须的。据《普洱府志?形式》篇所载,六大茶山除慢撒茶山属易武土司管辖外,其余五山均属倚邦土司管辖。有史籍讲“易武茶山,实际上就是慢撒茶山。清《滇海虞衡志》记述古六大茶山的地名是正确的。

所以,有人问起哪里生产的普洱茶最地道,我们应该回答云南六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