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储藏>普洱茶储存:少见潮湿天茶叶怎样保存

普洱茶储存:少见潮湿天茶叶怎样保存

2019-07-14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家住大连虎滩新区附近的王女士,家里存着十几公斤的普洱茶,最近她发现,房子中弥漫着茶叶的味道,其中还透着一股受潮后的捂巴味儿。她很担心这些茶叶会变质,却不知道该如何挽救。

普洱茶储存:少见潮湿天茶叶怎样保存

让茶叶“长寿”方法不少

“一定要恒温、恒湿、不见光、无杂味、勤通风。”对于消费者的困惑,多位茶商昨日都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一般情况下,家庭少量用茶,可用锡瓶、有色玻璃瓶及陶瓷器、铁罐等贮存。”昨日上午10时许,在天津街上开店的茶商李艳介绍,容器一定要干燥、洁净。

“如果想长期贮存茶叶,特别是岩茶,还可以用再处理法。”振富茶城内专营武夷岩茶的于在林告诉记者,消费者可以委托熟识的茶商或产地茶农代为焙火。

如果市民不嫌麻烦,还可采用石灰保存法。据茶商介绍,在铁盒或瓷坛下方铺上生石灰,厚度大约为容器深度的三分之一,然后盖一层报纸隔开,再把包装好的茶叶放在里面。“如果存茶量不大,消费者不妨将饼干等食品中的袋装干燥剂废物利用,保证它们干净、无味,放在茶罐中时常更换就行。”振富茶城茶商王先生说。

“需要特别提醒消费者的是,发霉长毛或是有黑色霉变附着物的普洱茶,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双兴茶城普洱茶茶商宋咏艳表示,家中储存普洱茶一定要在天气好的时候频繁开窗通风,最好每隔半个月就让压箱底的茶叶出来透透气。

有用+10
分享

禅洱茯茶和普洱茶的区别

 

  禅洱茯茶是黑茶尊品,被媒体誉为打造顶级“金花”品质茯茶;而普洱茶也属于黒茶,被誉为“可入口的古董”;两者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各有各的优势与劣势,那禅洱茯茶和普洱茶的区别有哪些呢?

 

  禅洱茯茶采用优质山地茶叶为原料,将传统工艺结合现代科技加工而成。产品外观为砖形,色泽黑润;砖内金花(冠突散囊菌)茂盛,菌花香浓郁,是典型的全发酵成熟茶。

 

  功效:消食去腻,调理肠胃,享受健康生活。科学家指出:茯茶具有瘦身减肥、调理人体肠胃、降血压、降血糖、降血脂等功效。

 

  普洱茶属于黑茶,因产地旧属云南普洱府(今普洱市),故得名。现在泛指普洱茶区生产的茶,是以公认普洱茶区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外形色泽褐红,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香气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甘,叶底褐红。有生茶和熟茶之分,生茶自然发酵,熟茶人工催熟。

 

  禅洱茯茶和普洱茶的区别主要有以下6点:

 

  第一,茯茶是黑茶中最为独特的品类,加工工艺最长、最独特;

 

  第二,禅洱茯茶是全发酵茶(现代工艺上又称为深度发酵).普洱茶是后发酵茶,主要以晒青毛茶在途运中受当地的气候影响(气温高、温度大)经过后发酵与水熟氧化,导致陈化。这与禅洱茯茶的渥堆发酵的方式和效果截然不同;

 

  第三,从汤色上比较,禅洱茯茶因茶红素含量高使汤色透红,普洱茶黄素含量略高,汤色透黄红(生普);

 

  第四,两者口感与香型不一样,禅洱茯茶口感不涩不苦、回味甘甜,以沉香味为主,普洱茶略带涩味,陈香味浓厚;

 

  第五,在普洱茶发酵过程中,由于真菌在后发酵中如遇湿度不匀,会产生的"霉味"使普洱口感中有一股风霉味,而禅洱茯茶决无杂味。

 

  第六,从收藏角度讲,二者同属黑茶类,收藏均按年份(越陈越好)和品质确定价值。普洱的收藏品必须是生普自然陈化而成。

 

  关于禅洱茯茶和普洱茶的区别就讲解到这,希望本文的介绍对大家有所帮助。无论是什么茶,只要根据个人习惯、优质、口感、品味来选择,针对个人来讲就是一款好茶。现在茶市前景可谓是一片光明,但出现假货,次品也是一种和然现象,所以大家要认清其真假,要懂得辨别其好坏。

 

大勐龙勐宋古茶山特点介绍

大勐龙勐宋古茶山包括景洪市勐龙镇勐宋、曼伞、邦飘3个村委会古树古茶园资源分布区域。 勐宋古茶山区域均为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区、半山区丘陵地带,森林覆盖率高,气候温和,降雨适中、光照适宜、土壤肥沃,适宜茶树的繁育生长。经过普查,共有古茶园共5170亩,年产干毛茶150吨左右。历史上由于古茶山地处澜沧江以南,交通不便,虽有部分茶商马帮来收茶驮茶,但茶叶知名度不高,在史籍中没有记载。从当地居民世系及古茶树生长状况来加以推算,古茶园种植历史在200至300年间。
勐宋茶叶品质优良,清代民国时期就已是
普洱茶的原料产地。民国时期经常有茶商马帮到勐宋收购茶叶。
勐宋村委会东与布朗山接壤,南与缅甸交界,海拔在1500至l800米之间,森林覆盖率达70%,土壤以红壤为主,表土肥沃,气候温和,降雨适中。这里主要居住着哈尼族。据当地哈尼族“寨老”说,他们的先民是十八世纪中期从勐海南糯山迁徙来的,最早的已有15代。
大勐龙、
勐宋茶区有不少栽培型野生茶林,为早期布朗族所栽种。野生茶品种中,当地布朗族区分为“苦茶”与“甜茶 ”,苦茶苦而不化难入喉,一般茶农所采摘制茶的为甜茶类。大叶种野生茶特色:水柔香甜,上颚与舌面后段有特殊气味,舌面根部苦为味明显、难化。近年因易武茶价高,坊间有以勐宋茶仿冒易武茶销售。
勐宋11个寨子均有古茶园,古茶园相互交织、连片,总面积3670亩,古茶树大部分基部围粗50.185厘米之间,主干胸围30—95厘米,树高在2—6米,树冠直径在1.5-6.5米,年产干毛茶在100吨以上。
曼窝科后山大茶山的古茶园集中连片、面积最大,海拔在l650-l780米之间,有坡地混林茶园1500亩,古茶园连片,分属于曼窝科、曼加脚、曼卖窑、曼加干边、大寨等寨子。茶树密度每亩52株,属普洱茶种;最大一株古茶树基部围粗1.85米,距地面0.20米形成二分枝,围粗分别为0.78米和0.50 米,树高3.6米,树幅4.2-3.7米。这株古茶树的主人———一位78岁的哈尼妇女说,按爱尼父子连名制世系计,他们迁居这里已有14代,平均每代20年,从第一代开始种茶计算,已有280年的历史了。这片古茶园生态环境也较好,茶树生长势较强,单产较高。
其次分别是:曼加坡坎寨子有坡地混林
园600亩,茶树密度每亩47株,最大一株基部围粗1.32米。这片茶树当地人称为苦茶,又叫“荒野茶”,品种归属尚待鉴定;曼加脚、大寨有缓坡古茶园400亩,密度每亩4l株。最大一株基部同粗1.19米,树高5.4米,树幅6.2-5.4米,部分分枝已半枯,属普洱茶种;那曲努把有混林茶园350亩,密度每亩51株,属普洱茶种,最大一株基部围粗1.12米,主干胸围0.76米;曼卖窑、大寨村有混林古茶园250亩,属普洱茶种。最大一株茶树位于大路边菜地内,基部围粗0.90米,主干胸围0.80米;阿克村茶园,海拔1680米,共有古茶树150亩;曼加坡坎寨子有坡地古混林茶园100亩,茶树密度每亩38株。因滋味明显比其他茶叶甘甜,当地人并称这片茶树为“甜茶”,实际属普洱茶种。
勐宋茶叶加工以手工加工晒青毛茶为主,现建有两个茶叶初制所,除晒青外,也少量加工烘青绿茶。茶叶饮用方法以沸水冲泡为主,部分村寨爱尼老人还保留古老传统的温火煮茶饮用方式。
曼伞布朗族老寨也有古茶园面积700多亩,为坡地混林茶园,土壤砖红壤,古茶树多为主干砍伐后重新萌发的次生枝,茶树密度为每亩95株,属
普洱茶种。最大一株古茶树基部围粗0.80米,主干胸围0.80米,树高3.1米。村里一位百岁布朗族老人说,该村缅寺的历史已有l000年,布朗族因有缅寺而从各地搬迁而来,迁来后就开始种植茶树了,以前她见过几株一人都抱不过来的大茶树,后来都枯死了。
此外,勐龙镇邦飘村委会帕冷布朗族老寨山坡及山谷生长内有古茶园800亩。茶树密度为每亩85株,为帕冷3个村民小组共有。古茶园海拔l335米,土壤为砖红壤,茶园内生长着高大乔木、多株大榕树。
2006年6月,勐宋
普洱茶在广州茶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后,勐宋古茶价格从原来的每公斤70元左右飚升至最高400元,有的农户仅春茶就卖了10多万元,给茶农带来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目前,勐宋茶叶种植面积猛增到1万多亩。
进入2007年5月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茶叶价格大起大落,勐宋古
茶价格急剧回落。令人遗憾的是,正在修建的勐宋水库完工后,将淹没散布水库周围的7000-8000株古茶树。

普洱市江城县人居环境改旧貌美丽乡村展新颜

洒扫一新的宽敞院落在绿植的点缀下,显得朴素整洁而又生机盎然,两层的农家屋舍窗明几净,屋檐下悬挂着一面文明卫生家庭“流动红旗”——这是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国庆乡田房村补底村民小组村民白江海家的景象。

补底村民小组项目推进工作队员华忠梅介绍,过去补底村民小组普遍存在人畜混居、柴火乱堆、垃圾乱倒等现象。为改善这些现象,近年来,该村民小组以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加强环境综合提升整治,围绕“党建引领、干部挂帅、群众参与”的原则,完善村规民约,定期开展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实施环境卫生积分制管理制度,大力推动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例如,每月评分在90分以上的农户为优秀,得2个积分,可兑换20元的生活用品。我们每月还将评比出先进农户1户,颁发‘流动红旗’作为奖励。”华忠梅说,这些制度让村民由“要我打扫”转变为“我要打扫”,让当地人居环境焕然一新。

此外,以茶叶种植为主的补底村民小组近年来积极实施了产业“补短板”项目,开展茶产业提质增效工作。目前,补底村民小组已实现贫困人口全部脱贫,2018年,全组人均年收入已达10455元,稳定的产业支撑推动了乡村人居环境的显著改善。

补底村民小组村容村貌的变化,是整个江城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江城县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结合精准扶贫,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基层治理方式,探索农村治理新途径,实施环境卫生积分制管理制度,用积分兑换商品等形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

该项工作启动以来,江城县着力抓好宣传动员这个“关键点”,广泛征集工作意见,广泛宣传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工作的意义、创新做法、先进人物、典型事迹等,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文明卫生素质和道德修养,最大限度动员群众参与,营造了“美丽乡村是我家,建设需要靠大家”的浓厚氛围,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组合拳”,逐渐让昔日“脏乱差”的农村,上演了一幕幕“变形记”。

同时,按照“村容村貌干净整洁环境美”的要求,江城县突出重点,集中打造了一批示范“文明卫生村组”“文明卫生户”,以点带线,以线带面,推动环境卫生保洁常态化,切实抓好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截至目前,江城县5镇2乡51个村(居)民委员会548个村民小组基本实现了“活动全覆盖、村村有新貌”,20%以上村组达到县级文明村标准。

如今,走进江城县各个村寨,看到的是整洁的道路、宽敞明亮的新房、旖旎的风光,群众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可喜变化,勤奋致富、邻里互助、遵纪守法、崇尚文明的良好氛围正在逐步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