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中存在多种活性成分选茶还需看清四条件

普洱茶中存在多种活性成分选茶还需看清四条件

2019-07-16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普洱茶并非越陈越好。”云南省普洱市副市长盛军昨天在“普洱茶功效科研成果”新闻发布会上,向首都市民解释如何鉴别普洱茶时如是说。

   盛军说,普洱茶的好坏取决于四个条件:原材料、储藏条件、拼配方法与冲泡方式。一般说来,普洱茶嫩度越高,品质越好,好茶叶芽头多、色泽光滑、匀净无杂质,冲泡后的颜色红浓通透明亮。每次泡茶的量可依个人口味,茶与水的比例在1:50至1:30之间为宜。

   另据介绍,多部门为期两年的动物实验证明,普洱茶中存在多种活性成分,在防治糖尿病方面具有一定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已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实习生 毛振华)

有用+10
分享

一芽两叶,居然甜不过普洱茶的“粗枝大叶”

  从来茶人都爱鲜嫩的芽与叶,可偏偏,采茶的时候总会混入些许粗枝老叶,质地粗糙,木质化严重,无法顺利揉捻成条索,这就是黄片。黄片颜值低品相差,是传统茶人根本瞧不上的边角料。最后它们都会被单独挑选出来,而等待它们命运的往往是薄情的贱卖。

  茶人有时候太关注茶叶的本身的等级、卖相、价格,于是形成了一种模式化的评判标准,在这个评判标准里,黄片们像食之无味又弃之可惜的鸡肋一般,一直以来都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但其实如果你喝过一些老寨古树茶挑拣出来的黄片,你也许会发现,它们其实也别有一番风味。

 

  想要领略老黄片的美,首先你得摒弃“以貌取茶”的固执观念。老黄片确实外观不漂亮,它的美在于清香甜润,口感清爽。它没有那种厚重的茶气,但是它的味道是自然而柔和的,滋味通透,又不像新产的生茶那般刺激肠胃。而它压成片或者压成砖以后,它的样貌也往往没有那么不堪,甚至还被茶人们叫做“黄金叶”。

  茶专家分析过老黄片的内含物质,发现它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较低,但是多糖类物质却聚集丰富,这是它无涩感又甜柔的重要原因。而它看起来橙黄的外观是因为茶中的多酚化合物在多酚氧化酶的作用下,与联苯邻醌反应生成大量的茶黄素。老黄片泡开的茶汤,往往也带着茶黄素的明黄透亮,色泽还是很暖很好看的。

  拿到一款老黄片以后,在冲泡手法上有没有什么讲究之处呢?黄片的茶质需要高水温的冲泡才会释放得更明显,所以建议水温按最高水温冲泡为宜。而且,一般除了用盖碗冲泡,也可以投茶进铁壶之中煮茶,铁壶能更好凸显老黄片的甜度和润度,不过投茶的量不宜太多,以免茶汤过浓过厚。

  目前,热衷消费黄片的主要人群,还是一些真正懂茶的老茶饕。它那甜美的滋味如饮甘泉,味道需要十五六泡才慢慢减弱,做口粮茶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爆料】从勐海茶厂的收料看普洱茶的分级

【爆料】从勐海茶厂的收料看普洱茶的分级

普洱茶的分级,生茶熟茶都分,然而各位要明确的一点就是,等级跟口感甚至价格几乎没有关系,只与外形有关,各位学了也没有多大用,只是可以在妹子面前吹吹牛逼而已。

先说生茶的分级,以勐海茶厂举例,勐海茶厂是不随便收茶的,比如你是南糯山茶农,家里有一百公斤茶,最近手头拮据没有钱泡妹子了,拿去勐海茶厂变现,人家是不鸟你的,人家要的是量,最近十年,我没记错的话,只有07年底到08年初在南糯山收过一次,具体时间不记得了,欢迎南糯山茶农指正,当时,据说是因为07年普洱茶行情大跳水,茶农手里囤积的茶太多了,已经影响到了茶农的正常生活,版纳政府以行政命令勐海茶厂在南糯山收茶。。我记得的只有过这么一次。其他时候呢,是几个料头组织茶叶交勐海茶厂,我认识一个临沧,一个保山的两个小料头,每个人一年大概要吞吐数百吨,这还是比较小的,他们从更小的原料贩子或者初制所那里,把茶收来,匀堆,匀堆就是把各种茶混在一起,定量分装进麻袋打包,保证每袋的口感的口感和外形一致,这种一次大概有几十吨吧,就拉去勐海茶厂了,勐海茶厂有专门负责检验的人。

看清楚,重点来了,检验的人也叫审评师,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茶叶分级,怎么分呢,四个字,全凭眼睛看,是的,没有看错,全凭眼睛看,说简单点,芽越多的等级越高,全部是芽的就是一级,一芽二叶大概是四级,各位手里有7542的可以拿出来看一下,4的意思就是4级茶为主,因为还涉及撒面和盖底,不全部是四级,只是四级为主,可以泡开看下是不是一芽两叶为主。这样的等级大概有十级,当然,审评师也喝茶的,但不是像我们一样什么盖碗紫砂壶慢慢泡着喝,他们就是用专门的审评杯,闷泡,用小勺子尝一下,然后把茶汤吐掉,毕竟一天到晚喝几十种茶要讲求效率,而且都喝下去身体也受不了。

有朋友要说了,审评师好牛啊,喝一口就都没咽下去就知道茶叶好坏?山头?纯料?春秋?其实以前,当九哥还是九弟时,与各位也是一样的,觉得审评师的口条一定稳如狗一般的敏锐的,然而,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好朋友,女性,她以前就是勐海茶厂审评组的,干了十多年审评,我和她熟了以后深入交流过几次茶叶的专业知识,发现她的水平,一点不夸张的说,不如吧里80%的人,因为她评茶的口感,就只看两点,第一,是不是烘青,第二,有没有酸味馊味等怪味,其他的什么香气回甘生津等,都不在审评的范畴。。。换句话说,各位只要培训三天,完全能上岗。

为什么说等级与口感和价格无关,看到这里各位应该明白了,举例,老班章的黄片几百元一公斤,你要拿去勐海茶厂评级,人家一看芽都没有,保证给你评个级外,几块钱一公斤,气晕你。刮风寨茶,持嫩性好,可以采到一芽三叶甚至四叶,拿去评级,人家一看芽少,给你评个七级,十多二十元一公斤。具体的价格各位可以参考(关注微信:ishuocha 回复“大益原料价格”可查看)发布的《大益(勐海茶厂)原料毛茶收购价格【2010-2015年】》,网上有的,要是老班章标准采摘,一芽二叶,大概可以评到四级,给各位做参考。

熟茶的分级

熟茶的分级就不是凭眼睛看了,也是四个字,用筛分机,是发酵好以后分的,筛分机是什么样子呢,说简单点,就是一台机器,上面从上到下有几个筛子,最上面的孔最大,下面的孔最小,发酵好的熟茶倒进最上面的骰子,那个筛子是倾斜的,抖动的,茶叶就会在上面滚,每个筛子的末端有个槽,细嫩的茶就抖到下面的筛子了,粗一点抖不下去的,就滚到槽子里出去了,能到最下面的就是一级了,宫廷级就全部是芽,没有叶子的,以前本帅也困惑过,叶子也有和芽一样大的小叶子,难道筛子还长了眼睛,分的清什么是芽什么是叶子吗?去茶厂看过以后才知道,全芽得宫廷级,是凭手工一颗一颗把芽挑出来的。

所以各位去买茶的时候,千万别问这个茶是什么等级的,懂行的一听就知道你是小白,不懂行的你问了他也没有用。(作者|了然于茶)

追究普洱茶膏盛于清的原因

追究普洱茶膏盛于清的原因!对普洱茶膏的一路历史追究,最简单的概括无非为普洱茶膏始于唐、兴于宋、失于明、盛于清、现于当代,那为何普洱茶膏在清朝时比较盛行呢?

对于清代皇室的普洱茶膏而言,制作工艺已经达到一定高度,但数量仍然稀少,形成了物以稀为贵的一种形态,并且清代皇室因为对茶膏的各个功效等都比较了解,因此,给予普洱茶膏较高的评价,对普洱茶膏有着较为深厚的自信感。

追究普洱茶膏盛于清的原因其实主要有三点:

1、汤色。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首先应该清亮通透,色泽饱满,无混浊,无沉淀,在色泽上要优于同年份普洱茶叶。

要知道茶膏是对茶叶成分的精炼和浓缩,过滤了其中大量的杂质,汤色因此不受茶叶杂质干扰,体现汤色的茶红素、茶黄素等物质与水的结合更加紧密,色彩表现只会优于直接冲泡普洱茶。如果出现浑浊,则说明其压榨工艺不完善,出汤过程中杂质过滤有残留或者是人为添加了其它成分。

2、香气。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无论是否冲泡,都应该有香气散发,且香气必须自然,清雅,而不是添加香精的浓烈、厚重。

由于在不同温度下普洱茶析出的芳香物质不同,加之普洱茶本身就有“一山一味,百山千味”的说法,每一款普洱茶膏的香气都会略有差异,加上原料拼配工艺的不同,普洱茶膏的香味可谓千变万化,但是仅仅就高温熬制和低温萃取而言,普洱茶叶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保留或者析出的芳香物质都极为有限,甚至表现为缺乏香气,这样的茶膏显然很难获得皇室的青睐。但显然无论何种工艺,都存在香气挥发过渡和挥发不足的问题,所以皇家普洱茶膏的香气应该要比普洱茶叶浸泡的茶汤显得清淡。

3、口感。

清代皇室普洱茶膏的口感的评定标准应接近现代普洱茶品饮标准,口感厚滑、醇和,味道优于同年份普洱茶叶。

这同样是因为普洱茶膏属于浓缩的茶叶精华,有益物质和成分的含量更高,茶叶物质的分子与水结合后,茶汤分子之间的间隙更小,结合更紧密,因此口感上能感受到茶汤聚合程度更高,自然厚滑醇和。我们就很难想象没有味的茶膏是可以作为贡品的,破坏茶膏活性物质的土法熬制,和溶解有益物质不足的低温萃取,都很难达到这一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