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品饮普洱茶真味5个关键让品茶不再神秘

品饮普洱茶真味5个关键让品茶不再神秘

2019-07-16 访问量: 13 茶礼仪网
活到老学到老,茶客也要分级别!骨灰级的茶客也是这么一步一个脚印练出来的。作为初学品普洱的人更要具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精神。现代人品饮普洱茶,将单纯的生理解渴,提升为身体和大脑的娱乐,何乐而不为?

5个关键让品茶不再神秘

品饮普洱茶被很多人神秘化了!作为初学者的我们,先看看品饮普洱茶的5个关键,这构成了一泡普洱茶给人的一般感觉。当然,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普洱茶!品茶,还是自己的嘴巴最清楚!

1、香气

基于嗅觉。香是品茗中最表面性的鉴赏,是令人愉悦的嗅觉。

2、水性

包括了茶汤的柔顺度、绵滑度、粘稠度、水路的粗细度等,指的是茶汤对饮茶的通道造成了什么样的刺激,以及该类感觉的程度描述。

3、喉感

也就是茶人们常说的喉韵,是普洱茶对喉头的滋润感觉。

4、滋味

苦涩度对口腔中的各种部位造成的刺激和程度。

5、回味

饮茶过后口腔和舌面等部位的生津回甘情况。

5个练习提升您的品味

初饮普洱茶时,很多人会把喉感、滋味、回味等感觉混为一谈,这不利于普洱茶的品饮。下面我们来做几个有趣的练习,让大家学会在品饮过程中把注意力放在每一个“关键”上,即专注。

1、闻香练习

锻炼超级嗅觉闻茶香:可以运用比品茗杯细长的瓷质闻香杯来练习闻香。我们把第二道普洱茶斟到闻香杯中,用小杯盖口,荼客用食指中指夹紧闻香杯,拇指紧压杯底翻转过来,轻旋闻香杯,徐徐提起,双手轻搓。送至鼻门作深呼吸,吸闻茶香。

2、屏气练习

感受水性大不同:用一泡较浓的普洱茶练习,当茶汤入口,屏住呼吸,用舌头搅动1~2秒后,然后咽下。我们要学会在不呼吸的状况下,完成从茶汤入口到下肚的过程,暂时摒弃和排除嗅觉的介入,为体验水性打下基础。在整个过程中,不能有“闻到任何气味”的感觉,反复几次,若均能做到,则说明掌握了该方法。

3、咀嚼茶汤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村寨之河边队自然村

  河边队自然村隶属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勐腊县象明彝族乡倚邦村委会,属于山区。

 

  村情概况

 

  位于乡政府北边,距离倚邦村委会6公里,距离乡政府30公里,国土面积27.03平方公里,海拔1,400.00米,年平均气温25.00℃,年降水量1,800.00毫米,适宜种植粮食、茶叶等农作物。有耕地1578.00亩,其中人均耕地21亩;有林地21292亩。全村辖1个村民小组,有农户17户,有乡村人口75人,其中农业人口75人,劳动力55人,2009年全村经济总收入27.6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301元。农民收入主要以茶叶、畜牧业为主。

 

  基础设施

 

  该村截止2009年底,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无路灯。

 

  全村有17户通自来水,有19户通电,拥有电视机农户17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89%、100%和89%);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17户,占总数的89%。

 

  该村到乡镇道路为土路;进村道路为土路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未硬化的路面;距离最近的车站30公里,距离最近的集贸市场30公里。全村共拥有农用运输车1辆,摩托车17辆。

 

  全村未完成“一池三改”。耕地有效灌溉面积为30亩,有效灌溉率为100%,其中有高稳产农田地面积20亩,人均高稳产农田地面积0.26亩。

 

  该村到2009年底,农户住房以转木结构住房为主,有14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2户居住土木结构住房;还有4户居住于其他结构的住房。

 

  农村经济

 

  该村2009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7.60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23万元,占总收入的83%;

 

  畜牧业收入2万元,占总收入的7%(其中,年内出栏肉猪8头,肉牛5头);林业收入0.9万元,占总收入的3%;农民人均纯收入2301元,农民收入以茶叶、畜牧业等为主。

 

  特色产业

 

  该村的主要产业为种植业,主要销售往省内。2009年主产业全村销售总收入21.50万元,

 

  占农村经济总收入78%。该村目前正在发展茶叶特色产业,计划大力发展茶叶产业。该村无专业合作组织。

 

  自然资源

 

  河边自然村有耕地总面积106亩(其中:水田86亩,旱地20亩),人均耕地0.77亩,主要种植包谷、茶叶等作物;拥有林地254亩,荒山荒地200亩,其他面积176亩。

 

  人口卫生

 

  该村现有农户42户,共有乡村人口140人,其中男性75人,女性65人。农业人口137人,劳动力64人,从事第一产业60人。该村以汉族为主,140人。全村人口按教育程度,中学60人、小学20人。

 

  到2010年底,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137人,参合率100%;享受低保37人。村民的医疗主要依靠村卫生所和乡卫生院,距离村委会卫生所3公里,距离乡卫生院11公里。人畜混居的农户20户。

 

  文化教育

 

  该村小学生就读于五合完小,中学生就读到五合中学。该村距离小学校3公里,距离中学11公里。目前该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人数15人,其中小学生10人,中学生5人。

 

  村务公开

 

  该村到2010年底,已签订农业承包合同35份,农村土地承包面积106亩。已建立了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制度,农村财务管理实行委托管理,并成立了民主理财小组,定期开展村务公开,主要以黑板报、会议方式公开,公开项目有财务收支等情况。

 

  发展重点

 

  该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是:基础设施薄弱,交通不便,人畜饮水困难,电力基础设施落后。

 

  该村今后的发展思路和重点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发展核桃、烤烟产业,种植面积50亩,产值达到7万元;发展养殖业,养猪200头、牛20头;发展劳务经济,每年转移劳动力5人以上。到"十二五"期末,力争使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3258元增加到5200元。

茶人微语录|普洱茶冲泡对水温有哪些要求?

茶人微语录|普洱茶冲泡对水温有哪些要求?

@丁以寿-无为茶人:休宁人汪士慎,寓居扬州,为“扬州八怪”之一。嗜茶成癖,友人金农称之“茶仙”。其隶书以汉碑为宗,《幼孚斋中试泾县茶》条幅是其隶书精品。通篇气韵生动,动静相宜,方圆合度,结构精到,茂密而不失空灵,整饬而暗相呼应。“茶香入座午阴静,花气侵帘春昼长”,隶书对联,写得轻松而不失汉法的严谨。

@老聂:说到云南茶,众人皆言晒青大叶种。我却对其小叶茶情有独钟。昆明东郊,出产一小叶种茶,名曰十里香。为烘青类绿茶。外形条索紧秀,锋苗直挺,色泽绿润。汤色明亮澄澈,香气高鲜清久。滋味纯和甘爽,叶底嫩活黄亮。据说该地从明代开始,就有十里香茶馆,专买十里香。

@魏耀欣:#老魏观茶#【泡茶机】国外某公司研制的智能泡茶器,据说这款泡茶机不仅能够自动识别茶叶属性,选择性注入水量,同时还能记录用户的饮用数据,帮助用户控制咖啡因的摄取量并提高抗氧化剂水平,可以通过特别的学习算法泡出一杯完美的茶饮品。看起来特别传统的“泡茶”也成了被智能化改造的事情。

@51普洱网:【花茶饮用的方法】一开饮茶后,留茶汤三分之一,续加开水,为二开。若是饮三开,此时茶味已淡,不宜续饮了。可通过三开茶汤的鼻闻、口尝,充份领略茶味的适口度和香气的鲜灵度、浓度、纯度后,三香具备者为全香。

@:#普洱#普洱茶并不神秘,就如同它的出生一样——是用云南澜沧江流域的包括大、中、小叶种在内的晒青毛茶;通过散茶和紧压或特殊的工艺流程加工出来的后发酵产品。它复杂是因为人为的炒作,导致普洱茶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纱,使得太多的初识者对其茫然无知,更容易受到不良茶商的“忽悠。”

@冬之深吻:思州绿茶,岑巩县古名思州,是历史名茶思州茶产地,有悠久的产茶历史。据茶圣陆羽(唐)著《茶经》记载,茶“黔中生思州、播州、夷州、费州,往往得之,其味极佳”。宋代茶专著《太平宇记》有“夷、思、播三州贡茶”之述。由此可见思州茶品质之优,成名之早。

@梦回山路:撷茶以黎明,见日则止。用爪断芽,不以指揉,虑气汗熏渍;茶不鲜洁。故茶工多以新汲水自随,得芽则投诸水。凡牙如雀舌谷粒者为斗品①,一枪一旗为拣芽②,一枪二旗为次之,余斯为下。茶之始芽萌则有白合,既撷则有鸟带③,白合不去害茶味,鸟带不去害茶色。

@山口久美子小姐:【斗茶】中国茶道界多年以来一直延续着斗茶的古老传统,各大茶道世家更是凭借着每年一度的斗茶大会争芳斗艳。如今,他们的后人为了争夺新一届的茶王而进入茶学院,一起成长,一起经历,不仅最终领悟到茶道的真谛,更收获到珍贵的爱情和友情。

@LZXBa:【茶汤冷面】荞麦面下锅煮,水开后再煮3~4分钟,最好再过一下冰水,将面条捞出码在碗底,准备好各种配料,将圣女果、黄瓜、雪梨切成适宜的形状,将卤蛋对半切开,牛肉切片;将配料依次码在面上;淋入提前冷藏过的茶汤;最后撒上适量白芝麻即成。

@福帅_:待到浮花浪蕊都尽,伴君幽独。如果将茶喻人,那么普洱茶一定是值得托付之人。人的一生没法活的如茶一样简单纯粹、始终如一,再强大的力量也总会遇到无法逾越的鸿沟。年轻的生命承受太多沧桑,最终总要归于沉默。等到那些浮名、功利、失落弃你而去之后,再陪你驱赶寂寞,伴你过清静的日子。

@茶品天下微博:普洱茶冲泡温度的特点:1、普洱茶冲泡水温:通常用100℃沸水。2、置茶量:茶水比例为1克:50克,或置茶量为容器容量的20%左右,最好将紧压茶拨开后,暴露在空气中2星期,冲泡味道更佳。3、用水的选择:纯水,矿泉水和山泉水尤佳。煮水时不宜过度沸腾,这样水中的氧气过少,会影响茶叶的活性。

@茶农小米:据史料记载,清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仅销往西藏的普洱茶就达3万担之多。同治年间(公元1862—1874年),普洱茶的生产仍然兴旺,仅慢撒茶山(易武)就年产5干余担。在西双版纳广袤的沃土上几乎家家种茶、制茶卖茶。茶山马道驮钧终年回荡,商旅塞途,生意十分兴隆。

@新浪健康:【冬季适量喝点红茶】红茶是冬季防寒必选茶饮。一般来说,茶多酚具有收敛性,对胃有一定刺激作用,空腹饮用刺激性更强。而红茶不一样,它是经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减小。另外,红茶茶多酚的氧化产物还能够促进人体消化。

@成都师范学院茶艺社:云南红茶,简称滇红。产于云南省南部与西南部,产地的境内群峰起伏,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茶叶芽壮叶肥,着生茂密白毫,即使长至5~6片叶,仍质软而嫩,尤以茶叶的多酚类化合物、生物碱等成分含量,居中国茶叶之首。

@小顽童0218:朋友私人监制的一款老乌山古树茶,非量产茶,品质可靠。老乌山古树茶特点:条索的样子上看略逊于大雪山、班盆之类茶,但其香气独特,山野气韵味强,泡汤之后叶芽肥硕挺壮,汤色黄绿橙亮,入口茶味饱满醇厚,是一款十分耐泡的普洱茶。

@胡祖信:云南老乌山,地处世界茶树王之乡镇沅县无量山脉中段,横跨镇沅县按板镇罗家、文立、那布三村,平均海拔1900米,终年云雾缭绕、雨水充足,是茶叶生长的理想之地,历来为普洱茶生产的重镇。据考证,当地从宋朝便开始人工栽培茶叶。老乌山单树单采的生普,汤色纯净,入口滑腻无杂味,清香盈腔,回甘生津。

特别声明:本文由(微信:ishuocha)通过微博整理发布,仅代表博主观点。

普洱茶文化浅析:论解放以前的普洱茶

普洱茶的历史是悠久的,形成时间是漫长的。人们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对普洱茶的认识也是逐步加深的。普洱茶的史料记载很少,只留下少许的孑言片语,供人们参考、研究、思考、探索。使得普洱茶更具传奇与魅力。

普洱茶文化浅析:论解放以前的普洱茶

明、清朝,普洱茶外销,运输靠马帮。马帮把“茶”运到西藏,京城,东南亚等各地,有些地方还要经过水路,少则几个月,多则一年。“茶”在马背上颠簸、晃动,摩擦发热,途经山区,湿度非常大,都会造成普洱茶,非人为自然发酵。

又据范和钧先生所写:“每年冬季将来时,把收购积存的干青毛茶取出,开灶蒸压后,装入布袋,积压成心型,然后放置屋角阴凉处约四十天后,布袋发微热约40℃左右,袋内茶叶则已发酵完毕,解开布袋,取出紧茶,在外包绵纸,即可包装定型,……”

又据李拂一先生所写:“佛海茶叶制茶,计分初制,再制两次手续。土民及茶农将茶叶采下,入釜炒使凋萎,取出于竹席上反复搓揉成条,晒干或晾干即得,是为初制茶。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品质装入竹篮。入篮须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齏脆。竹篮四周,放以大竹(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此项初制之茶叶通称曰‘散茶’。制造商收集‘散茶’分别品质,再加工制为‘圆茶’、‘砖茶’及‘紧茶’。”

又据李拂一先生所写:“‘紧茶’以粗茶包在中心曰‘茶底’,二水茶包于茶底之外曰‘二盖’黑茶者再包于二盖之外曰‘高品’如制圆茶一般,将各色品质按一定之层次同时装入一小铜甄中蒸之,其柔软,倾入紧茶布袋,由袋口逐渐收紧,同时就坐凳边沿照同一方向,轮转而紧揉之,使成一心脏形茶团,是为‘紧茶’。‘底茶’叶大质粗须剁为碎片。‘高品’须先一日湿以相当之水分曰‘潮茶’,经过一夜于是再行发酵。成团后,因水分尚多,又发酵一次,是为第三次之发酵。数日之后,表里皆发生一种黄霉。藏人自言黄霉之茶最佳。”

又据记载:蒙舍蛮,用茶与椒、姜、桂和烹而饮之。

以上可看出,先民们对解决普洱茶“酽”的问题,用了自觉与不自觉的方法,叹服他们的智慧之余,更对普洱茶加深了解。解放前之普洱茶与现在之普洱茶,是不同的。普洱茶的发展,还需要智者仁人更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