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喝普洱茶拉肚子,是茶坏了?

喝普洱茶拉肚子,是茶坏了?

2019-07-17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如今普洱茶的各类功效备受消费者关注,但有的人喝普洱茶总拉肚子是怎么回事呢?

喝普洱茶拉肚子,是茶坏了?

普洱

红茶乌龙茶等相比,普洱茶的茶性温和,对于特别容易“醉茶”(喝茶后产生头晕、胃肠不适等情况)的人,喝普洱茶倒是不错的选择。因为普洱茶有温胃暖胃的功效,对于体质虚寒、胃肠功能弱的人,较为适用。

喝普洱茶拉肚子,是茶坏了?

喝普洱茶总拉肚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

1、体内垃圾太多,喝普洱茶后对肠胃调理,“清肠排毒”引起肠胃反应。

2、体质不同,肠胃比较敏感,接触到以前没有喝过的普洱茶,引起胃肠反映。出现拉肚子的情况。此种情况,有些人接触、适应后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些人体质不适应的话,适应时间会长点。

3、喝太多毛茶和浓茶,刺激性大,导致肠胃不舒服,而引起,此种情况可以选择些“陈年普洱或普洱熟茶”来饮用。

喝普洱茶拉肚子,是茶坏了?

如果喝普洱茶总拉肚子有可能是茶对肠胃造成很大的刺激,或是初次喝此茶的人没有注意茶的浓度。提醒各位朋友要泡茶时要注意投茶的量,以及选择生茶熟茶很重要。

- THE END -

本文来源网络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收藏价值观

  有人把普洱茶当做包治百病的良药,有人把普洱茶当做玄妙无比的文化,有人鼓励消费者大量地在家里存放普洱茶,也有人把普洱茶当做纯粹的投资工具。

  1、普洱茶是一种具有独特保健功效的茶。由于生产原料及其加工工艺方面的不同,形成了普洱茶与绿茶、乌龙茶和红茶等其它茶类在内含物及其保健特性等方面的不同。比如,绿茶在加工时不经发酵工序,所以其维生素C的保留量较高,因而具有较好的抗氧化和抗衰老功能。乌龙茶在加工时采用的是半发酵工艺,损失了部分维生素C,但也形成了其独特的香味物质以及有利于去除油腻的物质。而普洱茶和经过若干年陈放之后的普洱生茶,抗氧化的功效不如绿茶和乌龙茶,但有利于去处油腻和降脂的物质却增加了;同时,经过发酵和陈化的普洱茶,其茶性变得温和,刺激性较绿茶和乌龙茶低,这也正是有些胃不太好的消费者在喝绿茶或乌龙茶时会感觉不适而喝普洱茶却感觉舒服的原因。以上,形成了普洱茶的独特之处。

  2、普洱茶是茶。无论如何,它首先是一种茶,是作为一种饮品而存在的。它是被生产出来供人们品饮之用的。我们认为,无论普洱茶有多么的神奇、玄妙和文化,都不应忘记它首先作为一种茶的本性。普洱茶不应纯粹是一种历史或文化性的东西,也不应该是一种纯粹的交易标的物。我们所理解的普洱茶,首先应该是一种要能够进入广大消费者日常品饮之中的茶。

  3、优质的普洱茶是一种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的茶。普洱茶在适宜的存放条件下,具有逐渐陈化从而口感日佳的特点。通常的茶都是喝新鲜,而普洱茶品的却是陈香,这一点大大改变了人们通常对茶的看法。正是因为普洱茶在适宜储藏条件下茶叶品质逐步向好的方面转化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放不坏"这一特点,使得它具有了一定的收藏价值。此外,如果结合一些特定的时间或事件来加工的普洱茶,则可能因其承载了特定的涵义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收藏价值。

  结语:普洱茶的收藏价值是一种附加的价值。如果仅仅是为收藏而收藏,那么收藏之后的这些茶最终将怎么办?收藏的普洱茶,绝大多数最终还是要被消费者喝掉的,更何况,普洱茶的收藏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气候条件和存放环境,如因收藏不当而茶叶品质不能提高甚至反而降低时,收藏就不但不能增值而反而可能贬值了。所以说,普洱茶具备一定的收藏价值,可适当收藏,但不鼓励无条件、盲目收藏。(本文仅供参考)

全方位解析普洱茶与绿茶的区别

普洱茶和绿茶是两个不同类别的茶品,生长环境的差异:普洱茶树的生态环境是高海拔低纬度,亚热带暖湿气候,雨量光照充足,整年云雾缭绕,四季如春,PH值为4.5-6.5的低酸性土壤,绿茶的生态环境则是低海拔暖湿气候,一年四季分明,云雾较少,光照时间长,光照强度大,不利于芽叶中含氮化合物的代谢,光量子的吸收合成,所以绿茶中的叶绿素,胡萝卜素,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都明显少于普洱茶。

全方位解析普洱茶与绿茶的区别


普洱茶

制作工艺上的差异:绿茶是用300-400度高温杀青,将茶性完全杀死,再用烘青工序将茶叶中的水份完全去除,普洱茶用70-85度的低温杀青,保留茶体的活性,再用晒青的工序将茶叶中90%左右的水份去除,茶体中还含有12%左右的水份,所以绿茶为完全不发酵茶,普洱茶是后发酵茶。
存放方式不同:由于绿茶已不具备生命体症,它的存放没有特定的要求,只要没异味的地方就可以存放,普洱茶由于具备生命体症,它要放置在通风,无异味,湿度在60%左右,无阳光直射的场所。保质期上的差异:一般绿茶的保质期为2年,它的品质会随着时间的延伸而下降,普洱茶是后发酵茶,它只有生产日期没有保质期,只要原料是优质的,存放是合理的,它的品质是会随着时间的延伸增值和优化的。

绿茶

特性上的差异:绿茶为酸性茶,现在的消费者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胆固醇高热量的食品摄入过量,酸性体质的人越来越多,过度喝绿茶会加重对胃及身体的刺激,的刺激,会引起一些不良的身体反应,另由于绿茶的内含物要比普洱茶少很多,所以耐泡度要比普洱茶差很多,普洱茶是一种偏碱性茶,经过科学的渥堆工艺加速和缩短它的后发酵过程,通过酶类物质和多酚类物质的代谢过程产生大量有益菌群,形成顺滑醇厚的口感和温和的茶性,不会对人的身体有任何的不良反应。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

清朝时期的普洱茶膏!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云南的团茶与饼茶尽管没有宋代茶品精致,也可说是唐宋茶品的简单模仿,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它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初创另一种制膏工艺。这种方法显然是借鉴唐宋制作饼茶工艺,只是将“蒸”干脆改成了“煮”。而且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

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这一方法,实际一直保留到现在。我们从现在西藏很多大的寺院中仍能看到这种熬茶间及自制的茶膏,证明大锅熬制茶膏的方法一直在延续。云南茶人为什么不直接采用宋代的制膏工艺,而是采取并不科学的大锅熬制方法?这已成为不解的谜。

从科学的角度看,大锅熬制茶膏确实存在诸多问题:一是茶叶在反复高温的熬制中,其诸多的生物酶消失,使茶膏后续的转化缺乏“动能”,只能向霉变转化。不可能长期存放;二是茶叶在高温的状态下,大量营养物质会随水蒸汽一并挥发。必然造成产品的某种缺失。或许是当时科技的落后,人们并不了解这些,甚至误认为此种工艺简便可行,而忽视内在品质。因此,直到现在,很多人也误认为普洱茶膏就是大锅熬制而成,因为毕竟在清朝初年,雍正皇帝也将这种茶膏调入皇宫做为贡品。因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说,大锅熬膏属于普洱茶膏发展的第一阶段,只能定性为土制(土方法),与后来皇宫“御制”的茶膏有很大的差别。

清乾隆年间,由于大锅熬制茶膏存在的品质问题,加上皇室从饮用安全性的角度考虑(因那时云南一直不稳定,害怕投毒),因此把茶膏的制作,直接迁入到清朝皇宫内的御茶房(原址在乾清宫东庑)。并且在制作工艺上做了非常大的改进。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在借鉴了宋代“小榨去水,大榨出膏”的工艺基础上,采取了一套近似我们现在低温提取、低温干燥的工艺,使其生产出的“普洱茶膏”跃上了新的台阶,进入第二个发展阶段。“普洱茶膏”也由此正式定名。

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才使得当时的药学家赵学敏(公元1719——1805年)在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5年)所著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将“普洱茶膏”纳入其中。这是从官方的文献中看到的第一个正式称谓:普洱茶膏。这里指的“普洱茶膏”就是指清朝皇宫御茶房制作出的茶膏,而非民间大锅熬制茶膏。因为《本草纲目拾遗》是一部非常严谨的著作,它是继《本草纲目》之后另一部集大成之作。其作者赵学敏又是一位治学严谨的药物学家,从他对普洱茶膏的描述中,我们不难发现,他对普洱茶膏乃至普洱茶有着非常深刻的了解。他不可能将大锅熬制的茶膏——这么简单、且又丧失药效的物品纳入药学名单中。

1792年(乾隆57年),普洱茶膏首次做为国家礼品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嗄尔尼馈赠,并就此流入海外。1925年,清朝皇室解体,普洱茶膏的制作也随之终止。建国后五十年代,中茶公司接受国家任务,要求勐海、下关等几个企业赶制一批茶膏,供给援藏干部,大约三千斤左右,但这几亇企业仅生产了一千多公斤后,就停产了。原因是这种质量较差的茶膏不被援藏干部接受,自然也就没有了下文。初步分析,是因为仍然沿用大锅熬制方法所致。茶膏自此又一次销声匿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