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购买普洱老茶需注意“三不买”

购买普洱老茶需注意“三不买”

2019-07-18 访问量: 15 茶礼仪网

购买普洱老茶需注意“三不买”

茶友分享:购买普洱老茶需注意“三不买”
 
一、不购买违背历史事实的茶
 
经常有普洱茶从业者在销售自己手上来路不明的茶品时,会编织一个极其传奇的故事以吸引不谱此道的新入茶友购买:有深山遇老茶农而得机缘购买家藏几十年自制老茶的;有历经艰辛收购自少数民族同胞悬于厨房梁上不知多少年份的老茶的;更有自家祖上就是以茶为业自家珍藏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但是,这些谎言都严重违背了普洱茶的历史事实,事实上,云南茶业自公私合营后,民间制普洱茶就基本绝迹,这中间,除中茶四大工厂和几家县级茶厂外,并无其它茶厂及个人生产普洱茶,这种状况直到90年代末才有改变。同时,民间制作普洱茶的工艺亦失传,90年代中期的手工制茶法的复原,也只是形式上的复原,并非真正的技术传承。还有,云南本地居民也从来没有饮用普洱老茶和储藏普洱茶的风俗甚或意识。所有有违历史事实的茶品,我们都应该加以质疑。
 
二、违背普洱茶常识性概念的所谓老茶,不能购买
 
拾得曾经看到一款茶:“98年福海制7572”,在下意识里,马上就可以判断这是假茶,原因非常简单:7572是勐海茶厂出品的一款熟茶,这个唛号是勐海茶厂的专有唛号,唛号中的2也代表了勐海茶厂的厂属编号,福海茶厂根本不可能也无权使用此编号,可见该茶品实为造假者臆造出来的假茶。这样的茶品非常之多,鉴别这样的茶品,只要熟知普洱茶基本常识就能真伪立判。
 
三、违背自然规律的茶品,不能购买
 
有人拿90年代中茶老茶示人,其款式,印刷等均无异议,但是整个包装纸洁白如新,内飞甚至无任何茶油着色,这样的茶,可以基本认为是假茶。二十多年近三十年的岁月,无论如何都会在普洱茶及其包装上留下岁月的痕迹,事实上,十来年的茶品和包装都会同新茶有明显不同,多了解不同时期茶品的变化,能有效防止购买到假茶。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味道

 

 

  很多喝普洱茶的人都知道普洱茶有很多味道,可是却只是一知半解,普洱茶是什么味呢?具体来说说:

 

  普洱茶常有甜、苦、涩、酸、水、无味等以上数种的味道,这些味道可能单独存在某一泡普洱茶中,也可能同时有多种味道共同并存。

 

  甜味不仅是小孩儿童喜欢,成年大人也都会对糖而垂涎。但是浓糖甜腻,往往使人又爱又怕,然而茶中的淡然甜意是那么清雅,不对健康无害,还可以满足心中一时对甜味的馋渴,同时由于淡然甜意,更将普洱茶品茗提升到艺术境界。

 

  苦本是茶的原味,古代称茶为「苦茶」,早已得到了印证。最早期的野生茶,茶汤苦得难以入口,经过我们的祖先长期的培养,由「野生型」茶树而「过渡型」茶树,才变成为今天的「栽培型」茶树。虽然这是一连串植物生理学的演变过程,然而站在品茗的立场角度,我们比较关心的是由难以入口的苦味,而逐渐苦味淡薄,乃至于平常人能以饮用并视为美味珍品。先苦极后才能回甘,并带给普洱茶品茗者,那种真道的启示。

 

  常听说「不苦不涩不是茶」,其实陈化六、七十年以上的陈老普洱茶,已经不见苦涩了。没有了苦涩,而仍然能表现其它茶味道的茶品,一般都被称为好茶了。普洱茶有口感比较强的「阳刚性」普洱,有口感比较温顺的「阴柔性」普洱。哪些刚性的?哪些是柔性的?就是以其苦涩的程度而定,是最具体辨别方法。

 

  酸味和水味都是普洱茶不好的味道,当然在普洱茶品茗时不希望有酸、水味出现。茶叶制作不良或存放不好,都可能形成有酸味。这些带有酸味的普洱茶,每每经过三、五开冲泡后,有的酸味会逐渐减少。酸味是品茗者不愿意接受到的味道。它代表了茶品的低劣。

 

  大多数的普洱茶品茗高手,都公认无味之味,是普洱茶的最极品。这可能与贮放陈化的年份有关,一百多两百多年陈期的金瓜贡茶,其评语的是「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普洱茶的历史变迁

  三国时期“武侯遗种”在1700多年前打开始了普洱茶话史。“茶山有茶王树,较五山独大,本武侯遗种,至今夷民祀之。”(檀萃《滇海虞衡志》)。武侯就是诸葛亮?孔明先生,相传他在公元225年南征,到了现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勐海县的南糯山。然而当地兄弟民族之一的基诺族,深信武侯值茶树为事实,并世代相传,尊奉葛孔明先生为“茶祖”,每年加以祭拜。

 

  唐朝咸通三年(公元862年)樊绰出使云南。在他所著的《蛮书》卷七中有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菽、姜、桂和烹而饮之。这就证明了唐代时期已经生产茶叶。据考证银生城的茶应该是云南大叶茶种,也就是普洱茶种。所以银生城产的茶叶,应该是普洱茶的祖宗。所以,清朝阮福在《普洱茶记》中说:“普洱古属银生府。则西蕃之用普洱,已自唐时。”

 

  宋朝李石在他的《续博物志》一书也记载了:“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菽姜烹而饮之。”从茶文化的历史认知,茶兴于唐朝而盛于宋朝。中国茶叶的兴盛,除了中华民族以饮茶为风尚外。更重要的因为“茶马市场”以茶叶易换西蕃之马,对西藏的商业交易,开拓了对西域商业往来的前景。

 

  元朝在整体中国茶文化传承的起伏转折过程中,是平淡的一个朝代。可是对普洱茶文化来说,元朝是一段非常重要的光景。因为云南的普洱茶是大叶种茶,也是最原始茶种的茶青制成的。所以中国茶的历史,就等于是普洱茶的历史。元朝有一地名叫“步日部”,由于后来写成汉字,就成了“普耳”(当时“耳”无三点水)。普洱一词首见于此,从此得以正名写入历史。没有固定名称的云南茶叶,也被叫做“普茶”逐渐成为西藏、新疆等地区市场买卖的必需商品。普茶一词也从此名震国内外,直到明朝末年,才改叫普洱茶。

 

  明朝万历年间(公元1620),谢肇在他的《滇略》中有记载:“士蔗用,皆普茶也。蒸而成团。”这是“普茶”一词首次见诸文字。明朝,茶马市场在云南兴起,来往穿梭云南与西藏之间的马帮如织。在茶道的沿途上,聚集而形成许多城市。以普洱府为中心点,透过了古茶道和茶马大道极频繁的东西交通往来,进行着庞大的茶马交易。蜂拥的驮马商旅,将云南地区编织为最亮丽光彩的历史画面。

 

  清朝此时的普洱茶脱胎换骨,变为枝头凤凰,不但广受海内外人们喜爱,更成为备受宫廷宠爱的贡茶,为最光彩而鼎盛的时代。

存普洱茶,紧压成饼好还是散放好?

存普洱茶,紧压成饼好还是散放好?

随着人们对普洱茶认识的深入,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选择喝普洱茶。普洱茶也成为了最受人们欢迎的日常饮品之一。但相信很多刚开始接触普洱茶的朋友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普洱茶为什么要做成饼茶的形状呢?存放普洱茶究竟是饼茶好还是散茶好?

如果从长期存放的角度来说,那么饼茶、砖茶、沱茶这类的紧压茶要比散茶好。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普洱茶饼的由来。

其实一开始普洱茶压成饼的形状是为了在那一段时期中,解决交通不便引起的运输损失。普洱茶多为饼状压制的方式储藏以及运输,历史上一饼357克,七饼为一提,方便计算以及骡马驮运。云南的茶叶在古代大多通过茶马古道运送到西藏等地方,长途跋涉,为了运送方便同时能多运一些茶叶,所以就有了砖、饼、沱等形状。这样加工出来的普洱茶饼在香味口感方面会好一些。

存普洱茶,紧压成饼好还是散放好?

而散茶相对来说更占地方,且以散茶的形式存放的普洱生茶,其中原有的香气容易散掉,而压成饼以后可以使香气保持的时间更长一些。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在后期的存放中,茶叶会自动氧化。散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陈化,达成较为理想的效果,但随着时间的加长,以散茶的形式存放的茶叶香气会慢慢的散失,口感滋味也没有以饼茶形式存放的好。所以,从长期存放的角度来说,饼茶更利于茶叶香气的保持和转化。因为:

第一,普洱茶紧压成饼,水分的吸收与蒸发对于紧压的普洱茶影响度不大,因此,微生物跟香气都能更好的保存下来。

第二,普洱茶压制成饼,空气中的温度对紧压茶的内部影响不大,茶叶中的活性也能更好的存活下来。

第三,普洱茶压成饼以后,氧气和光线与普洱茶的接触面积相对缩小了很多,茶多酚、叶绿素的氧化就缓慢了很多,茶质就能更好的保存。

当然,普洱茶后期的转化,基础还得靠茶叶本身的品质。在茶叶原料本身品质有保障的前提下,再加上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才能转化出优质的普洱陈茶。所以,如果您是追求现饮,那么建议您选择散茶,因为散茶相对于饼茶来说,能在更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好的口感滋味。如果您想要长期存放的话,那么还是建议您选择紧压茶,诸如饼茶、砖茶、沱茶这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