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功效>黑茶独特功效

黑茶独特功效

2019-07-24 访问量: 14 茶礼仪网

中国黑茶的消费热不能不引起国内外科研界的重视,同时,广大生产与消费者也期盼得到确实可靠的专家意见,共同孕育健康、安全、卫生的黑茶产品。齐桂年等对四川黑茶原料茶、渥堆茶、成品茶的主要品质化学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等的组成含量进行了分析,为四川黑茶的质量提高、品质控制以及综合效益的发挥提供了参考。近年来较为系统的动物试验和药理研究证明,黑茶确具有减肥、降低大白鼠的总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有效地调节改善大白鼠和家兔的血液质量、健齿护牙、抗癌抑癌、防治心血管疾病、抗氧化等作用,因此被认为是亚健康人群最适合的饮料。云南黑茶、湖南黑茶、湖北青砖茶、广西六堡茶等黑茶的减肥、降糖、降脂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也正在逐步深入,并已取得一定进展。

与此同时,黑茶在我国茶叶经济和民族团结中一直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伴随着黑茶的生产发展史而产生和创造的政治、经济、文化印迹传承至今,历久弥新。如茶行、茶亭、茶碑、茶钟、茶具茶样、茶埠、茶厂、茶马古道驿站等众多遗迹与风景名胜,茶校、茶叶科研机构等科技推广的产物,更有妙趣横生的茶书、茶诗茶话、茶联,深入人心的茶礼、茶俗、茶艺,这些丰澹的黑茶文史资料是黑茶生产历史的见证,更是黑茶文化源远流长、积淀深厚的实证,其中蕴含的是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的审美之魅。湖南茶叶有过历史上的辉煌,但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赞扬和保护,我们应重视历史,挖掘文化,让它固有的光彩为振兴湖南当代茶业作出贡献。

有用+10
分享

安化黑茶的储存方法

安化黑茶的储存方法

黑茶是六大茶类中最为特殊的一大茶类,它与日月同在,与环境共生。安化黑茶作为黑茶类中最古老的茶品,更是一种深刻于时间痕迹的茶。众所周知,其他非黑茶类茶一般忌氧化,而黑茶却可以在自然存放的环境下,只求一段无需隔绝与世的寂静,就足以抵御岁月腐蚀,并不断纯粹自己,升华品质。

显然,这里“无需隔绝与世的寂静”是关键。但凡“寂静”的环境,跟茶人的用心有关。用心的目的在于赋予茶特定的时间痕迹,这种痕迹的纯粹与否,不但决定所收藏的茶价值取向,而且影响茶人基于时间期许下的心绪。

确保茶叶储存“寂静”环境的最好方法是建立标准仓库,给予所收藏的茶叶一个恒温恒湿,有通风换气系统的专业环境。可惜,这对于大多数茶人而言,是可遇不可求的事。好在黑茶属于后发酵茶,茶性相对惰性。只要用心留意下面关于黑茶收藏的基本原则,普通家居环境一样可以保存好黑茶。

安化黑茶的储存方法

阴凉忌日晒

日晒会使茶品急速氧化,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化学成分,如日晒味,长时间不得消失。

通风忌密闭

通风有助于茶品的自然氧化,同时可适当吸收空气的水分(但水分不能过高,否则容易霉变,加速茶体的湿热氧化过程,也为微生物代谢提供水分和氧气,切忌使用塑料袋密封,可用牛皮纸、皮纸等通透性较好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储存。

开阔忌异味

茶叶具有极强的吸异性,不能与有异味的物质混放在一起,而宜放置在开阔而通风透气的环境中。

除此之外,作为紧压黑茶发源地的安化,为尽量适应安化相对潮湿的环境,先辈们针对安化黑茶,因地制宜衍生出了一些特殊加工工艺,同时也形成了安化黑茶自己的储存特点。

砖茶耐潮湿

安化黑茶中的砖类紧压茶,由于茶砖中具有的优势菌抑制了其它菌产生的缘故,只要出厂时含水量符合出厂标准,而空气湿度在75%以下,哪怕时间再长也不会霉变。

花卷茶抗潮湿

安化黑茶中的花卷茶,由于采用了棕叶、竹蔑踩制紧压包装,使得外面的水分很难进入其内部。加上本身内部优势菌的作用,即便茶体表面有氧化现象,里面的茶也会继续陈化,对茶的陈化更有好处。当然要想陈化的好,适当的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温(35度以上)、高湿(80%以上的潮湿度)的要求依旧必不可少。

散茶透气保香

安化黑茶中的天尖散茶一方面同样经过黑茶渥堆工艺,所以具备紧压茶后陈化的醇厚性特征,另一方面由于其原料采摘一般在春天,属于春茶,香气会相对张扬,茶韵会明显悠长,加之没有紧压的工艺痕迹,所以这类茶的储存既要透气淳化,又要注意保香避免过度氧化。建议大量散茶的收藏采用外纸箱内衬透气性好的棉纸(忌用塑料袋密封)封箱储存,小量的散茶可采用透气性好的紫砂缸内衬棉纸,盖口密封储存。

其实无论是那种原则与方法,黑茶的储存旨在为茶叶陈化营造一个合适的“寂静”环境。环境有了,黑茶的陈化才能在茶人用心的期许中,取天地之灵气,纳日月之精华,安静于万籁无声的淳化封存中。

高家山千两金花茯王首发仪式在2014湖南第六届茶博会上隆重举行

高家山千两金花茯王首发仪式 在2014湖南第六届茶博会上隆重举行

金秋十月,茗茶飘香。

十月十七上午十点,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湖南第六届茶博会场,高家山公司在展会现场,举行了一场隆重的“千两金花茯王”首发仪式,将茶博会热闹、祥和的气氛推向又一高潮。

应邀莅临现场参加本次首发仪式的嘉宾有:湖南省茶叶协会会长曹文成、湖南省茶叶学会理事长国家茶学重点实验室主任刘仲华教授、湖南省茶叶研究所所长包小村、湖南农大教授蔡正安、国家级茶叶专家刘雪慧。

在请与会专家学者和现场来宾一番品饮该款茶品后,公司董事长龚顽强先生在首发仪式上首先发言,他向所有来宾详细介绍了“千两金花茯王”茶的创制过程和茶品的本质特点。他说:千两金花茯王是高家山公司组织安化茯茶资深制茶人和专家团队,历时近一年的研发,从模具的设计、原料的选定到制作时的水温控制,层层严格把关和各种数据记录,经过无数次的试制,最后掌握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理论依据,终于试制成功。这款茯茶巨制,是采用安化黑茶“千两之净重,天尖之原料、茯茶之工艺特制而成。它高为88公分,宽为58公分,厚9公分,净重31.25公斤。本茶做工精良,砖面平整,松紧适度,金花饱满,它是安化巨茯之首创,是世界茯茶之王!2014首发,限量28块!

刘仲华教授在接下来的发言中,对这款世界茯茶之王的创新给予了高度评价,盛赞它是工艺之首创,茯茶之典范!并欣然挥笔题词“高家山千两金花茯王,创新黑茶杰出典范”,曹文成会长更是在登台一番热情洋溢的讲话后,抑制不住内心无限喜悦的心情,竖起大拇指连连向大家说“高,高!高家山,实在是高!!!并极力推崇本款世界茯王茶具有无与伦比的收藏价值和机美的品饮价值。包小村所长也当即题词“千两金花,健康中国!”蔡正安教授几番品鉴后,题词“口感醇和,香气高扬”刘雪慧专家题词:“传统与创新的结合”。

本款世界茯王茶首发仪式的消息一经传出,即刻引来了湖南日报、三湘都市报、长沙晚报、潇湘春报、红网和品茶网等众多新闻媒体和专业网站的极大关注和现场采访报道,同时也将各地爱茶人士纷纷引来首发现场一品世界茯王茶的至尊至美风韵。

首发仪式刚一结束,几位高端资深藏家,即刻找到董事长龚顽强先生,现场即以4.8万一块抢订了十块千两金花茯王,其中编号为001的首块千两金花茯王茶,更是被一神秘买家以6.8万的价格直接订走。

高家山千两金花茯王在本届茶博会上的隆重推出,无疑成了本届茶博会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真正是惊艳全场,亮煞茶界。大家纷纷围聚在高家山公司这款世界茯王身边,与它合影留念,一粘茶王风采!

关于炎黄文化几个问题的讨论和总结阐述

文章来源:红网

  编者按:2004年10月底,红网直播了“甲申年重阳炎帝陵祭祖大典暨’2004中国株洲炎帝节”系列宣传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扬。炎黄文化博大精深,由于时间久远与史料的限制,至今还有许多学术研究之谜,本文作者叶飞先生就“神农和炎帝”、“黄帝战蚩尤”、“尤——同样伟大的华夏始祖”、“中华文明源头上可贵、伟大的文化个性”等炎黄文化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行了新的质疑,做了宝贵的探索和总结,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一  神农和炎帝

现在一些学人普遍的观点都比较认同神农和炎帝为两个人,神农和炎帝混为一人,是春秋战国时期学术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一个产物。从神农氏六千多年前的传说算起,到坂泉大战有一千多年,这期间存在的只能是一个叫神农的部落,而不是一个叫炎帝或神农的人。有些专家考证出神农氏凡传八代:帝神农、帝承、帝临、帝明、帝直、帝来、帝哀、帝(炎)榆罔。而炎帝姜榆罔则是神农氏的末代首领。“炎帝与神农氏并为一名,合称炎帝神农氏的事,大约发生在汉代,合并的原因或谓出自刘歆有意改作,或谓是两汉的学者既知神农为黄帝以前的一个阶段,又知黄帝独强之前,炎帝族在中原影响甚大,遂误以为炎帝便是神农了。总之,我们今天应当明白,炎帝与神农原本非一,他们的合并是学术思想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见陕西师范大学历史系赵世超老师的《炎帝与炎帝传说的南迁》一文)

但是在今天,神农就是炎帝,炎帝就是神农的观点和思想似乎仍然很强大。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提出了“炎帝八世”说,认为历史上有8代炎帝,而不是认为有八代神农。如果第一代神农就是炎帝,那么“少典娶有桥氏,生炎帝和黄帝”的说法就很明显站不住脚了,那么与黄帝进行坂泉大战的炎帝也就只能是炎帝族的第八代首领了。实际上以火德而王的“炎帝”,这个“炎帝”只能是一代君主之号,数代首领采用相同的一个帝号这是不可能的,很简单的道理就像黄帝的后代不能称之为二代黄帝三代黄帝一样,所以推论的结果炎帝只能是和黄帝同时代的神农氏首领。再讨论一下,假设第一代神农氏就是炎帝,那么制耒耜、典农耕的伟大炎帝也就是第一代神农了,然而这似乎不符合历史的实际或者规律,耒耜的农耕方式只能是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漫长的发展成果,而不可能是一个人一下子连刀耕火种的历史阶段都不经过便一下子就发现了五谷、又立即发现了耒耜,奠基了原始农业文明的耕作方式,这个很明显不太现实,也不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所以制耒耜、典农耕的更可能是神农氏的第八代首领炎帝。

2004年10月22日重阳节全球华人共祭炎帝陵,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伯华代表全球华人同胞诵念了祭祀炎帝陵的文章,曰:伏惟炎帝,位列三皇,中华始祖,以火德王。这里文章中的炎帝显然就是位列三皇的神农,仍然采取了将炎帝和神农合一的做法。三皇最普遍的说法是: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很明显三皇都是开启了一个较为漫长时代的上古伟大的领袖人物。也看得出实际上三皇还没有开始用帝号进行称谓的时代!伏羲老祖创八卦、开启了渔牧时代,燧人氏钻木取火,使得原始先民开始了寒季取暖、生食熟吃的文明时代,神农氏当然应该是洒种五谷开启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中华五千年的漫长文明属于农业文明,因此神农氏的功劳在文明初期对于后世中华文明的内容和发展更具有决定性的特殊重要意义,位列三皇名至实归。

神农氏的伟大在于开启了刀耕火种的原始农业时代,所以位列三皇;炎帝的伟大在于偿百草寻医药、制耒耜典农耕,这种伟大的功劳更使炎帝成了泽被千秋、光耀千古的光辉始祖,所以感恩戴德的后世子孙将其自然的与位列三皇的神农合在了一起。所以炎帝神农的合一也不仅是学术思想发展的产物,更包含着炎黄子孙对祖宗仰慕和推崇的深厚感情。但是我们还是要必须明确——位列三皇的是开启了原始农业文明时代的第一代神农,而不是神农氏制耒耜、典农耕的第八代首领炎帝。这就像伟大的毛泽东同志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而小平同志更是将封闭的中国引领向了世界开启了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新时期的功劳一样;象挂在天安门前的是毛主席的像而不是小平同志的像一样,位列三皇的也只能是第一代神农氏,而不是第八代神农氏炎帝。

所以,严格来讲,今天祭祀的应该是炎黄始祖的炎帝,还不是位列三皇的神农。

所以,所谓的南方早于黄帝小麦文明五六百年或者近千年的炎帝水稻文明实际上便是神农氏的原始水稻文明。而从经常所谈到的炎帝和黄帝部族的发明创造或者功劳(音乐、五谷、衣物、房屋、医药等等)来看,炎黄几乎为同时代人,那么“少典娶有桥氏,生炎帝和黄帝”便有了可能性。

炎帝和黄帝是否真的为兄弟俩?这个似乎已经很难考证,这里更多的可能是炎黄为少典有桥氏互相通婚而分化出来的兄弟部族,就像我们说大陆和台湾都是兄弟一样;也很可能有后人从民族感情上附会演化的成分。我们后世的炎黄子孙都乐意、都愿意认同两位老祖宗是“兄弟俩”,而不论老祖宗真的是兄弟俩还是从部族感情上讲。一家人的感觉当然更加亲切。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我在一家网站看到了一篇叫《陕湘炎陵十年之争》的报道文章,看完之后似乎觉得这些主管领导有时也挺孩子气的。湖南和陕西都有神农或者炎帝的文化足迹,于是这便成了两个省份进行炎陵争夺的文化上的资源基础或者依据,宝鸡炎帝陵文物管理所主任孙润古说,炎帝误尝的所谓“断肠草”,宝鸡群众俗称“火焰子”,仅北方才有,炎帝误尝“断肠草”的故事当发生在宝鸡。株洲方面却说,“断肠草”在湖南叫“黄藤”,满山遍野都是,而宝鸡却难以找到。当双方争得面红耳赤时,湖南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何光岳提出了“炎帝八世” 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八代神农”),认为历史上有8代炎帝,第一世炎帝和第二世炎帝生活在宝鸡境内,此后炎帝部落东迁到河南、山西、河北等地,到了湖南已为第8世炎榆罔。他同时提出,前7代炎帝是火葬,没有陵墓。“炎帝八世”说赢得了大多数学者的认同。1994年,当宝鸡炎帝陵刚建成一年,传来消息,国务院批准了酃县更名为“炎陵县”的申请;于是1996年,宝鸡将常羊山所在的益门乡更名神农乡,如今为神农镇。而且从2001年起,山西高平也竟然开始了修建炎帝陵!而且有大量的古代石碑为其“撑腰”,使“炎陵”争霸似乎更加复杂。《竹书纪年》载:“神农驰于中国,于是南至交趾,北至幽都,东至汤谷,西至三危”,所到之处“莫不服其化”, “南至交趾”,交趾是哪儿?是越南!由此可见我们的老祖宗在原始农业广种薄收的残酷历史环境里为了生存可谓是跑遍的不仅仅是中华大地!而老祖宗却万万想不到自己在这片古老广袤的大地上留下的文化足迹竟然成了后世子孙争夺祖宗陵位的依据。

争来争去,这实际上成为了一种经济上的、智能上的资源浪费。应该更为重要的是组织专家学者对炎黄文化进行研究,使大家对于那个“若存若亡”的模糊时代的历史有更清晰的了解,把对老祖宗的情结体现在对老祖宗创业的那种可贵的精神的继承上。争来争去的只能让人感到炎黄子孙对于老祖宗遗留下来的那种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的无视!这其中争来争去的很明显功利性太强!说实在的,几千年历史的烽烟已经使准确的炎陵位置难以考证了,在那儿祭祀炎帝实际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对老祖宗的这份感情,重要的是我们能否把老祖宗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承继下来、发扬光大,成为名副其实的炎黄子孙!老祖宗身上那“坚忍不拔的开拓精神、百折不挠的创新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天下为公的奉献精神 ”绝对应该得到炎黄子孙们的切实承继和广泛宣扬,并激励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祖国的统一繁荣、民族的富强昌盛而不断拼搏。这才应该是最最重要的!

二 黄帝战蚩尤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而蚩尤最为暴,莫能伐。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乃修德振兵,治五气,艺五种,抚万民,度四方。教熊罴貔貅豸區虎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蚩尤作乱,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微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而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史记》的观点认为黄帝是先与炎帝大战坂泉然后涿鹿再战蚩尤。这里实际上还是有一个问题的,黄帝是在统一了天下之前大战蚩尤的还是统一了天下之后大战蚩尤的?官方的史书记载都认为是在统一天下之前,但也有更多的一些记载和民间文字和传说都认为是在统一天下之后。《尚书·吕刑》的记载也是“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其实《史记》上也有这样一句话“蚩尤作乱,不用帝命”,连孙中山先生也称“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这其实当然都是认为蚩尤是在作乱!那么我们就应该非常明确这样一点了:“作乱”和“诸侯相欺凌”的部落纷争很明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意义,——部落纷争就是这个天下还没有一个共主的时候各个部落间的纷争战乱,而作乱的意义就是说这个天下已经有了一个共主,只是不服气你,所以要“作乱”。所以我的观点和对剧本的处理就是让规模庞大的涿鹿大战发生在黄帝统一天下之后!诸多的古书有这样的记载,民间也有这样的传说,那就是蚩尤做过炎帝的部将或者本来就是炎帝的后代,如南宋罗泌《路史·后纪四》:“蚩尤姜姓,炎帝后裔也。”《遁甲开山图》:“蚩尤者,炎帝之后,与少昊治西方之金。”“如此可以很好地解释两次大战的关系:先是黄帝与炎帝部族大战于阪泉之野,三战而胜之。蚩尤是炎帝族的后代,为了替炎帝报仇而与黄帝大战于涿鹿,战败之后,首领被擒杀而死,但蚩尤族的部分人则归顺了黄帝成为在臣。所以炎帝与蚩尤可以同族而不同时,与黄帝的大战就可能有进行了两次,如《史记》所记。” (转引自段宝林老师的《蚩尤考》)所以,涿鹿大战更多的可能是这位英雄为在坂泉大战中战败的炎帝报仇。我口头所接触到的传说和书面接触到的《五千年文明演义(第一册)》、《中医五千年演义》等几本书籍来看,民间性质的文字其观点和故事也都是这样的;又如《龙鱼河图》云:“蚩尤没后,天下复扰乱,黄帝遂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由此可见黄帝统一天下之后,一开始并不是很平静,而且意欲造反作乱的还远远不止蚩尤一人!还得让黄帝“画蚩尤形像以威天下”。学过社会发展史我们都知道历史的发展是很复杂的,旧的势力往往会卷土重来,甚至会出现暂时的反复。这更符合历史的规律,有些正史似乎由于将历史的发展描述的过于简单而失真。所以我个人对于涿鹿大战在黄帝统一了天下之后的看法是比较坚定的!一位考古专家说得好“历史的记载不一定等同于历史,我们只能把它作为研究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的直接依据,更不能作为最终结论。”(否则历史学和考古学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正史的资料都经过了统治者的扭曲和御用文人的附会,所以我们不能迷信于正史,而是要批判性的来借鉴和参考!而且从普通民众把黄帝的死传说为升天成仙这一点来看,普通民众对这位人文始祖是无比仰慕和追念的,所以普通民众不可能有对黄帝的故事进行恶意扭曲的倾向和可能,所以在民众中口头或书面的传说的黄帝的故事可能更接近于历史的真实!

三 蚩尤——同样伟大的华夏始祖

刑天的形象不具有争议性,只身一人就勇舞干戚挑战一个身经百战又手握雄兵的轩辕大帝,这种胆量和气魄会征服任何一个人,所以没有人对于刑天的英雄形象有争议;特别是经过陶渊明先生“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的赞扬,刑天的英雄形象更是传耀千古!——但是对于蚩尤则不一样。因为这位不服输而不断抗争的英雄太厉害了,将一个堂堂轩辕黄帝打得是九战九败,这样的造反分子不能不引起那些封建统治者的恐惧和憎恶,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会非常恐惧这样的造反分子起来威胁自己的统治和破坏社会的稳定,于是正史上基本都对这位英雄进行了刻意的歪曲和丑化。每每涉及涿鹿大战都说得过于简单和肤浅,并出于对黄帝的推崇和仰慕,便对和黄帝进行大战的这位英雄进行了一番歪曲和丑化。《尚书·吕刑》载:蚩尤惟始作乱,延及于平民,罔不寇贼,鸱义奸宄,夺攘矫虔;苗民弗用灵(令)制以刑,惟作五虐之刑曰法;杀戳无辜,爰始淫为劓刵椓黥。——这是周穆王叙述刑法的源流时首先提到的“古训”,说蚩尤作乱,以酷刑、杀戳统治苗民,蚩尤的这种形象可是非常可怕和丑恶的。甚至就是在今天也一样,打开各家网站,大体浏览一番但凡涉及黄帝战蚩尤的传说都是进行一番过于简单的近乎程式化的描述,不外乎赞美一番黄帝痛贬一番蚩尤,比如新浪网站介绍河北涿鹿黄帝城的一段文字:传说蚩尤是南方九黎族的首领,生性残暴,渐失民心;为了壮大力量,攻打北方的部落首领黄帝;黄帝在九天玄女的帮助下,终于打败了蚩尤,统一了华夏部落。“生性残暴,渐失民心”从此类的语言描述可以看出对蚩尤这位英雄进行歪曲和丑化的强大的历史惯性和历史成见对今天人们的影响有多么的大。然而,这种丑化在学人的眼里是站不住脚的,远古的这些部落纷争很难界定说他是正义的还是非正义的战争。现代的众多学人更认可蚩尤的英雄形象。能把一个堂堂智慧勇武的轩辕黄帝打的九战九败的人不能不说是个了不起的大英雄!如果没有九天玄女这位世外高人给黄帝传授奇门遁甲的兵法,那么黄帝能不能打败蚩尤,说实在的那也很难说了,那样的话可能我们今天祭奠的不会是黄帝,而是很可能象苗人一样早早得就把蚩尤当作祖宗来怀念和追慕了。实际上,并不只是现代人认可蚩尤的英雄形象,《史记·高祖本纪》:(众)乃立季(刘邦之宇)为沛公。祠黄帝,祭蚩尤于沛庭,而衅(兴)鼓旗,帜皆赤。在这里,刘邦是把黄帝与蚩尤放在一起祭祀的。像这种情况在历史中是屡见不鲜的。

在现在的河北涿鹿县矾山镇西三堡村的黄帝故都遗址附近,原来的黄帝祠已经不存,而是改为了“三祖堂”(由海内外32万中华儿女捐资建成,1998年7月25日正式开游),共同祭祀着炎帝、黄帝和蚩尤这三位先祖。这足以证明现代的学人和民众是怎么看待这位英雄的:蚩尤非但是一位了不起的民族英雄,而且和炎黄始祖一样也是我们的一大光荣始祖!黄帝的最大功劳在于结束了远古部落纷争、统一了华夏,炎帝的最大功劳在于制耒耜奠农耕、尝百草始中医,那么蚩尤的最大功劳也不仅仅在于他代表着远古的狩猎一族(见中央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徐亦亭《蚩尤是传说时代华夏先民狩猎者首领》一文)以及制五兵为华夏先民发现了铜铁冶炼术发展了远古社会的生产力,更重要的还在于他为我们这些炎黄子孙留下了一种不屈不挠、不服输的、不断抗争的英雄主义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的骨子里、中华文明的骨子里没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那么我们的文明能不能在世界古文明之林中顽强的延续至今,说实在的那是很难说的了!因为中华民族的骨子里有这种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所以后世会出现汇聚梁山的水浒英雄,文艺作品中会出现孙悟空这样具有极强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所以可以说蚩尤先祖也为我们的民族留下了非常宝贵的精神财富。

有人这样说过,“历史的烽烟已经散尽,民族间的冲突只像兄弟间幼时的争吵”,对于三位老祖宗我们后人也可以这样说,炎帝、黄帝和蚩尤我们这三位老祖宗曾经的纷争就好像是在闹家务吗。

四  中华文明源头上可贵、伟大的文化个性

中华文明源头上什么样的文化性格、气势或者惯性能够一泻汪洋的铸就后世五千年灿烂而没有中断的辉煌文明呢?我想这样的文化性格、气势或者惯性最最重要的大致可以概括如下几点:

1、豪气十足或者强者为尊

中国广阔的地域,众多强悍的部落族群可以说成为了轩辕黄帝统一大业中的一个个障碍,能够征服一个个强悍原始部族应该说不仅仅需要强大的原始军事条件,也需要相当的胆识、豪气和智慧,而能够打败一个个强悍的对手,应该说同时也锻铸出了一支强大的原始军队,而最重要的也形成了一种敢做敢为勇往直前的豪气或者说是强者为尊的理念,同时这种十足的豪气或者强者为尊的理念又成为继续统一大业的精神动力,这种豪气或者理念致使轩辕大帝即使面对自己的兄弟部族炎帝,也同样要坂泉大战一统天下,应该说这种十足的豪气或者强者为尊的理念留在了中华文化的骨子里,不论是后世的秦始皇、成吉思汗、还是皇太极、多尔衮,甚至还有毛泽东,几乎每一个朝代的开国君主,他们都是以一种十足的豪气或者强者为尊的姿态勇往直前、铁马金戈的驰骋在广阔的中华大地、征服了一个个强劲的敌手而君临天下成为引领一个时代的开国之君。这种十足的豪气或者说强者为尊的理念很明显的就是这些英雄们征服天下的气势、动力和成功的缘由,而这种征服客观上又形成了中华广阔的地域,多民族的特色,应该说这种豪气或者理念促成了中华文化强劲的精神内核,这种十足的豪气或者说强者为尊的理念促成的征服的历史结果就是形成了中华五千年文明强大的内核以及广阔的地域、大一统的观念和中华文化磅礴气势。强者为尊的特色可以说是五千年文明得以延续而不中断的一个重要因素,不管是你忽必烈还是多尔衮,不管你军事上有多么的强大,在文化上却绝对地要臣服于强者为尊的汉文化。如果中华文化不是以强者为尊的姿态征服和同化了他种文化,那历史上延续下来的可能是名副其实的蒙古帝国或者满清皇朝。因为我们的文化有延续千年的强大气势,所以不论是军事上的失败还是历朝国号和统治者的变更,中华文化总能强者为尊征服或融合他者,从而穿透历史的烽烟而绵延不断。

2、博雅如斯或者有容乃大

每每谈及炎黄老祖的功劳,我们这些炎黄子孙总是自豪骄傲的津津乐道,因为我们的祖宗可以说为我们这些后世做子孙的树立了做人优秀的、模范的榜样。每每论及炎黄始祖的功劳,我们都可罗列出一长串来:洒种五谷、编做音乐、建筑房屋、做衣物、造舟车、启医药、始风俗等等,当然这些功劳应该说是有些是因为对先祖的敬慕和追念而归功于二位先祖的,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二位先祖很可能都是多才多艺型的领袖人物,多才多艺、德高望重、具有发明创造有所作为的智慧这应该说是在原始社会成为众望所归的部族领袖的重要条件,应该说这对于后世多才多艺型的人才或者领袖也有一定的影响。

当然更重要的“博雅”、“大度”应该说是炎黄始祖对于后世中华文化博雅气度的重大影响。黄帝雄心四海一统天下,对于炎帝这位强大的兄弟部族同样没有放过,但是在打败炎帝部族之后,黄帝并没有斩草除根的对炎帝进行铲除和灭绝,而是进行融合。很明显炎帝的伟大和声誉都决定了炎帝是黄帝一争天下最强有力的权利对手。而黄帝对于炎帝和他的部族的善待应该说是体现了相当“容人”的气度,这是难能可贵的——如果黄帝因为自己权力地位的需要而对炎帝进行一番灭绝或者诬蔑,那我们今天就不会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了。我们今天骄傲、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体现着对两位老祖宗的功绩与精神无比的敬仰和追慕。

炎黄部族的联合和融合不仅体现了为人的气度和雅量,也在客观上促成了中华历史上第一次有广阔地域和众多部族的空前的原始大国的形成!这对于中华文化和历史后世的发展有绝对性的决定作用。如果部落间不联合不形成一种大国度的历史现实和影响后世的概念,那么我们今天的中华大地上很可能就会像欧洲大陆一样布满的是星罗棋布、各自为政的众多小国,这是很明显的!“容人”的气度成为了后世中华文化不断吸纳融合、发展膨胀的重要文化资源!

历史因为有强者为尊的规律,中华文化因为有有容乃大的气度,所以在绵延千年的坎坷而辉煌的文化过程中总是能够不断的吸纳和融合而不是摧残和灭绝他种文化,因而能够不断发展,不断膨胀,终而能够铸就广阔的文化地域和千年强大磅礴的文化气势——

3、百折不挠或者不断抗争

百折不挠或者不断抗争这就是中华文化顽强的具体体现。原始先民为了生存在与严酷的大自然面前的不断斗争中形成了这种精神。这地方发洪水了就再迁徙到新的地域重建家园,今年干旱没收获多少粮食就与强悍的野兽互争食粮。原始、严酷的自然环境使原始先民有了这种不断与大自然进行抗争的宝贵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形成百折不挠或者不断抗争的不服输的精神的重要源泉——应该说精卫填海的故事本质上讲的、体现的就是原始先民与大自然进行不屈不挠、顽强的拼搏和抗争的这种精神!精卫虽然弱小填不了海,但是这不断抗争的精神却是永世流芳,成为了中华文化中可贵的精神财富!

在与大自然进行不断的抗争之外,当原始先民们面临其他强悍的部族威胁的时候,我们的原始先民也同样表现出了这种可贵的、悲壮的精神,可以说蚩尤和刑天就是这种精神的直接体现者和代表者。可以说这种精神一直留存在了炎黄子孙的骨子里,留存在了中华文化的骨子里,所以后世会有水浒英雄梁山好汉,文学作品里会有大闹天宫的美猴王!

可以说百折不挠或者不断抗争的精神就是中华文化生命力坚韧、顽强的最重要原因!有了这种精神就是说中华儿女即使暂时在军事上失败但是总会顽强拼搏继续奋争的!满清统治者统治中华大地统治了几百年可还是有天地会的英雄仍然进行着反清复明的悲壮义行!

因为中华文化包含有百折不挠或者不断抗争的顽强精神内核,所以历史怎样发展,华夏文化总能度过那血泪坎坷的一时,绵延千年而从不中断——

4、合于自然或者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论是中华五千年灿烂文明的精华和核心,也是中华农业文明文化思想的发展成果和重要体现。

我不同意天人合一是古人顿悟的思维成果,作为思想应该是原始先民和大自然斗争的过中长期总结和形成的。有人撰文阐述“天人合一”的思想和观念起源于西周或者先秦,我也认为不妥。有学者称“天人合一”观念肇始于孟子的“天人相通”说;说天人合一是指“天道”与“人道”或自然与人事相通、相类和统一的,应该说和后世对“天人合一”的论述大体一致;而董仲舒对“天人合一”的论述则吹到了神和人的关系,这可以说对于儒学上升为封建官学起了相当的作用。从整理出的《易经》到老子的《道德经》,从孟子到董仲舒,应该说各家对于“天人合一”都也多有论述。而先秦到汉对于“天人合一”的论述对于后世张载正式提出的“天人合一”说无疑都具有绝对重要的影响和意义。张载能够提出“天人合一”不是因为一个人的聪慧,而是因为中国文化“天人合一”的思想文化资源有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而先秦到汉对于“天人合一”的论述也不是无中生有、天上掉下来的,这都有农业文化发展形成的思想资源作为灵感或者依据而让这些思考的学者们思考出来的。而这些思想和资源的源泉就是长期发展的农业文明形成的!因为只有农业文明社会中的人才重视对于 “天人关系”的研究。这种思想或者观念应该源于远古的先民。很明显研究“天人”关系的《易经》中已经有了“天人合一”的思想,而《易经》的思想甚至可以远溯到伏羲,伏羲爷“仰观天象附察地理”而创造出了研究天人关系的易学思想,而这种对天人关系最初的关照中就已经有了“天人合一”萌芽的可能和最初的表现。应该说原始农业时代的先民对天人关系的发展有绝对重要的贡献,因为原始农业的先民为了种好庄稼不得不研究自然、节气和农业生长的关系,从而感觉到“天人合一”的重要性,也就是符合自然规律这个“天”的重要性,也就是“天人合一”。到炎帝根据对农业生产长期的观察和研究而制出原始节气和64卦,应该说对“天人合一”的思想的最终形成和提出都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中国农业文化的性质对于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发展和形成起了决定性的重要作用。

起源于战国,盛行于西汉的道家政治学派“黄老之学”直接师承黄帝,当然这既是一个策略,但同时也可以说明黄帝时代已大致开始了最初的道学。传说黄帝后半辈子求仙问道大致可以想象出那个时代已经开始了原始的最初的道学思想。“天人合一”是农业文明发展的一个思想成果,也可能会成为原始末期的高人谈经论道的部分内容。广成子、赤松子、西陵圣母这些传说中得道的世外高人应该是对中国文化的某些思想进行最初探讨或者思考的一部分人,虽然可能最初的探讨或者思考可能会很粗糙。

“天人合一”成为影响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主题或者内容,就是因为“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天人的和谐。因为天人的不和谐和对立会给人们所带来自然上、生产上、生存上的负面影响,所以生存在农业社会里的中国人把“天人合一”的思想作为了一份非常重要的思想资源。天人和谐因而人们得以生存,中国文化也因而得以延续。所以“天人合一”的和谐思想应该说也是中国文化能够绵延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这些文化个性也成为了后世形成的中华文化的一些文化精神或者特色,文化更重要的体现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就是这种精神成就了中华文明的磅礴气势,致使中华文明一泻汪洋发展绵延五千年依旧辉煌灿烂而从不中断!炎黄子孙更应该承继先祖的伟大精神、领悟掌握中华文化的伟大精神,让这种精神熔铸在我们体内,使我们炎黄子孙顽强拼搏、奋勇前进,为建设统一富强、繁荣昌盛和远超汉唐气度的中华大帝国而不断努力

                       2004年9月18日初稿

                       2004年11月11日—12日第二稿

(作者:叶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