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绿茶泡法>冲泡绿茶有技巧且看专家如何支招

冲泡绿茶有技巧且看专家如何支招

2019-07-29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所有茶类中,绿茶应该最为人熟知。中国传统的十大名茶里,绿茶类超过半数,如西湖龙井、江苏碧螺春黄山毛峰六安瓜片等。本刊上周介绍了绿茶的知识篇,引起了不少读者的兴趣,但如何冲出一杯好喝的绿茶,还是让很多人如在“云里雾里”。为此,我们采访了对绿茶认识较深的广西茶叶协会理事胡桂芸女士,请她介绍关于绿茶冲泡的一些要点。

冲泡绿茶有技巧且看专家如何支招

茶器:白瓷盖碗最佳

绿茶用什么茶具冲泡最好?走访中,不少茶友的回答是盖碗。对此,胡桂芸说:“其实高档细嫩名优绿茶,最好选用玻璃杯,特别是那种直筒玻璃高杯最合适。一则增加透明度,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以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

她介绍说,西湖龙井、碧螺春、黄山毛峰等细嫩绿茶,用透明玻璃杯可观察到茶在水中缓缓舒展、游动、变幻,这个过程被茶友们称其“绿茶舞”,极为美妙。所以一般茶艺馆也多使用玻璃杯冲泡绿茶。

但是由于绿茶冲泡后,茶叶多浮于水面,不便于饮用,所以很多人是喜欢用盖碗泡绿茶,因为用盖碗可用盖子将茶叶拂至一边,“像冲泡条索比较紧结的珠茶、眉茶时,用白瓷盖碗的确更好。因为其保温性强于玻璃杯,茶叶中有效成分容易浸出,可以得到比较浓厚的茶汤;而且白瓷盖碗比较雅致,手感触觉也是玻璃杯无法可比的”。

总的来说,无论玻璃杯或是盖碗,均宜小不宜大。大则水多,茶叶易老。

冲泡绿茶有技巧且看专家如何支招

水温:高温易致苦涩

“冲茶的水必须滚烫啊,不热怎么冲出茶滋味?”茶友谢先生一直习惯水一开,就泡茶。

有用+10
分享

湖南名茶碣滩茶的相关介绍

湖南名茶碣滩茶的相关介绍

滔滔沅水数百滩,其中以清浪滩最负盛名,逆清浪滩而上十公里有一山名碣滩山。碣滩山巍峨壮观,驼峰突兀,湍急的沅水在清浪滩头激起层层浪花,被江风雾化,飘然缭绕,使碣滩山终年笼罩在云雾之中。每临阳光普照显得神秘如幻。高山雾雨出好茶,驰名中外的碣滩茶便出产于此。

碣滩茶有绿茶和毛尖两种,其形、色、香、味均独特无二。锋叶油滑皎洁,身骨柔嫩匀称,银毫细密如织,冲泡后汤色黄绿清透,杯中茶叶时起时落如银鱼游翔。更有趣的是,近者因“醉”而不闻其香,远者因“渴”倒倍觉芬芳。一人品茶满屋香气,正是碣滩茶与众不同之处。

名茶出自名山,素有“湘西门户”之称的沅陵县东临洞庭湖平原,西枕武陵群山。这里山高林茂,是土家族、苗族聚居地,盛产碣滩、官庄、二酉清、齐眉锋等数十种名茶,其中碣滩茶最负盛名。解放后这里的茶业发展蒸蒸日上,不仅产量剧增,而且名茶辈出,以碣滩茶、官庄茶为代表的沅陵茶纷纷在全省和全国各种名茶评比会上夺魁拿奖。更难得的是:1972年,当时的日本首相田中角荣来华访问,曾向周恩来总理夸赞碣滩茶,并称之为“中日友好之茶”;1991年,在有17个国家400多个地区参加的茶叶评比中,碣滩茶力挫群芳,一举夺得国际“皇后”牌金奖。

每临万物复苏季节,在沅陵茶乡,不论是到白云深处的羊肠小径上踏春,还是在大街小巷田头地角散步,绿色的沸腾里处处飘溢着淡淡的幽香。在城镇,有茶行、茶店、茶馆、茶楼、茶市和茶集;在乡村,有茶亭、茶庄、茶园、茶山和茶驿。

茶能清心提神激发灵感,喝的人多了,自然又出现了茶联、茶诗、茶谜、茶令、茶灯舞、茶歌、茶道等各种妙趣横生而内涵博大的茶文化现象。

伴随着茶的清香,你若在茶乡的街头巷尾、田间地垄悠游,吊脚楼里、青青竹林或螺纹般盘满山头的茶园里会突然飘出一支支婉转动人的茶歌:“正月采茶是新年,姊妹双双点茶园……”有时茶歌是解闷儿的黄鹂,有时茶歌是交心的风雨桥,更多的,茶歌却是土家、苗家阿哥阿妹划向爱河彼岸的乌篷船。你不论到哪寨哪宅串门或办事,茶乡人总会架上鼎罐把山泉烧得哗哗响,为你献上一杯热气腾腾的香茶,要是来了贵客,茶乡人还会郑重摆出茶盘阵夹道迎接。“茶七酒八”,茶乡人与客寒暄免不了谈茶和品茶,投机时还常常按献茗、受茗、闻香、观色、尝味、反盏等六道礼序切磋茶道。家人出门,总有人(昔日用竹筒,今朝用罐头瓶和老板杯)备足早已泡好的茶水连同亲密的祝愿一同放在行包里。看望亲朋好友或上司,最好的礼物自然是既轻便又贵重的茶了。

产茶时节,家家户户几乎朝朝暮暮不忘茶神,晨祭早茶神,午祭日茶神,夜祭晚茶神,其目的是“茶叶多多长,茶叶清又亮,树神多保佑,产茶千万担”,当然,这是茶乡人一年的希望。茶的幽香几乎伴随着茶乡人生命的全过程:婴儿出生了,要用茶水洗眼洗澡,说是消灾、免病,易养成人。“家有一园茶,累得子孙爬”,女子从小要学会摘茶、揉茶、唱茶歌;男子从小要学会种茶、制茶、品茶、熟稔茶道茶俗。男婚女嫁要送“三茶六礼”。“一女不受两家茶”,茶的分量远远超过茶本身。人到寿终正寝时,家人总要在他的口腔里放上一片茶叶,说是魂不迷关,体不发腐。茶乡人生不离茶,死不舍茶,茶作为特定文化已深深融进茶乡人的血脉,茶乡人的生活。难怪有人说,一部茶的历史,就是茶乡人的世代发展史。

如今,当市场经济的惊涛骇浪席卷湘西山寨时,千百个土家、苗家山寨作坊式的揉茶间消失了,喧嚣的公路边那高大整齐的茶厂挺起了茶乡人的胸膛。勤劳质朴的茶乡人一面承继着祖辈的传统,一面从省城请来茶叶专家,并借助国家重点工程五强溪库区移民和山地开发机遇,在“高峡出平湖”的沅水两岸白云青峰间扩大茶园5万亩,将丰富的茶文化糅进茶的装潢,开发出近百个精致品种,作为旅游系列拳头产品打入海内外市场。“酒香不怕巷子深。”碣滩、官庄茶已畅销日本、印度、斯里兰卡等国家和台湾地区,成为国内国际市场上争香斗俏的一朵奇葩。

狮峰龙井怎么保存四种保存方式介绍

狮峰龙井怎么保存四种保存方式介绍

(图片源于网络)

龙井也分很多种类,狮峰龙井就是其中之一,狮峰龙井你们有没有喝过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狮峰龙井怎么保存吧!

狮峰龙井怎么保存

1、石灰生涯

炒制好的龙井茶轻易受潮变质,用纸包成0.5公斤一包,放入底层铺有块状石灰的缸中加盖密封保藏,生涯半个月到1个月后,龙井茶的有清香香气,味道爽口,保持干燥的龙井茶生涯一年后仍能保持绿色、香高、味醇的品格。

2、塑料袋、铝箔袋生涯

选择有封口、原料丰富、密度好,是装食物用塑料袋,有味道或再制的塑料袋不要用。茶叶装袋后把氛围挤出,如能用第二个塑料袋反向套上结果好,让装好的茶叶不要被阳光照射。以铝箔袋装茶道理与塑料袋类同。其它,将买返来的茶分袋包装,密封后放进冰箱内,分隔冲泡,可镌汰茶叶开封后与氛围打仗的机遇,中国十大名茶,停止茶叶变质。

3、金属罐生涯法

用铁罐、不锈钢罐或质地密实的锡罐,装有茶叶的金属罐应置于阴凉处,不要放在湿润、有热源、阳光直射、有异味的处所,这样铁罐才不易生锈,减慢茶叶陈化、变质的速率。回收锡罐原料致密,对防潮、防氧化、阻光、防异味有很好的结果。

4、炭生涯

这是和生石灰蕴藏法相似,纷歧样的是用木炭取代生石灰为干燥剂,即将1千克木炭装入布袋中,往后每隔一两个月改换一次就可以。假如木炭吸潮,要先将木炭烧红,冷却后装入布袋,每袋重约1千克,每一两个月,要把木炭取出烧干再用。

狮峰龙井保质期

西湖龙井的保质期会按照包装的差异,保质限期也是差异,一样平常散装的茶叶保质期较量短,假如生涯不适合也是让茶叶变质。

西湖龙井的保质期一样平常是在18个月阁下,凡是绿茶的保质期是不高出一年半的,假如生涯不妥,受潮造成含水量高了,就会逾期。

按照包装的差异,保质期也是纷歧样,中国十大名茶,一半密封包装的茶叶保质期是在12到24个月阁下,散装的茶叶保质期是较量短的。

龙井的分类

龙井茶因其产地不同,分为狮峰龙井、梅坞龙井、西湖龙井三种,以狮子峰所产最佳,其色泽嫩黄,香高持久,被誉为“龙井之巅”。该茶采摘有严格要求,有只采一个嫩芽的,有采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的。其制工亦极

为讲究,在炒制工艺中有抖、带、挤、挺、扣、抓、压、磨等十大手法。操作时变化多端,令人叫绝。品尝时多用玻璃杯或盖杯水温85℃冲泡,汤色碧绿明亮,香馥如兰,滋味甘醇鲜爽,向有“色绿、香郁、味醇、形美”四绝之誉。(

名优绿茶如何冲泡

绿茶是中国产茶区域最广泛的茶类,全国各产茶省均有生产。正因为如此,在中国,东南西北中,无论是城镇,还是乡村,饮用最为普遍。大凡高档细嫩名绿 茶,一般选用玻璃杯或白瓷杯饮茶,而且无须用盖,这样一则便于人们赏茶观姿;二则防嫩茶泡熟,失去鲜嫩色泽和清鲜滋味。至于普通绿茶,因不注重欣赏茶的外形和汤色,而在品尝滋味,或佐食点心,也可选用茶壶泡茶,这叫做“嫩茶杯泡,老茶壶泡”。

泡饮之前,先欣赏干茶的色、香、形。名茶的造型或条、或扁、或螺、或针……名茶的色泽或碧绿、或深绿、或黄绿……名茶香气或奶油香、或板栗香、或清香……充分领略各种名茶的天然风韵,称为“赏茶”。

采用透明玻璃杯泡饮细嫩名茶,便于观察茶在水中的缓慢舒展、游动、变幻过程,称为“茶舞”。然后,视茶叶的嫩度及茶条的松紧程度,分别采用“上投法”、“下投法”。“上投法”即先冲水后投茶,适用于特别细嫩的茶,如碧螺春、蒙顶甘露、径山茶、庐山云雾、涌溪火青等等。先将摄氏75—85度的沸水冲入杯中,然后取茶投入,茶叶便会徐徐下沉。“下投法”即先投茶后注水,适合于茶条松展的茶,如六安瓜片、太平猴魁等。在冲泡茶的过程中,品饮者可以看茶的展姿,茶汤的变化,茶烟的弥散,以及最终茶与汤的成象,汤面水气夹着茶香缕缕上升,如云蒸霞蔚,趁热嗅闻茶香,令人心旷神怡……

品尝茶汤滋味,宜小口品啜,让茶汤与舌头味蕾充分接触,此时舌与鼻并用,边品味边品香,顿觉沁人心脾。此谓头泡茶,着重品尝茶的鲜味和香气,饮至杯中茶汤尚余三分之一水量时,再续加水,谓之二泡茶,此时茶味正浓,饮后齿颊留香,身心愉悦。至三泡,茶味已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