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绿茶>用科技打造舌尖上的冠清绿茶

用科技打造舌尖上的冠清绿茶

2019-07-29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大众网日照6月2日讯(见习记者 丁丽)2日上午,“紫果盈夏 醉美高兴”2018日照·高兴镇乡村旅游文化系列活动暨第二届桑葚采摘节火热开幕。在舞台一侧的农副产品展销区,桑果香与绿茶香相交融,传遍了整个活动现场。

用科技打造舌尖上的冠清绿茶

在冠清茶业公司展区,时不时有或询问、或品茶的人驻足。负责人早已在桌上备好了热腾腾的绿茶,以供游人品尝。据山东冠清茶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冠清茶业公司位于高兴镇白云山风景区,是集茶叶栽培种植、技术研发、种苗繁育、加工、销售和农业技术服务、农资销售于一体的农业综合企业。

用科技打造舌尖上的冠清绿茶

冠清茶业公司是日照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拥有科技实力较强的科技研发团队,在茶树穴盘育苗和农业物联网应用方面具有成熟的经验。运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功能精准定位目标客户,避免泛化营销,冠清茶业公司初步实现了“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跟踪、现场可观看、质量可追溯”的目标。

用科技打造舌尖上的冠清绿茶

该公司是目前省内最大的穴盘茶苗繁育基地,通过该技术繁育的穴盘茶苗相比裸根茶苗具有成活率高、品质好、适应性强、成本低的广泛优势。同时,依托茶产业,坚持创新经营机制,开展全方位农业社会化服务,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走上了品牌化、标准化、绿色化和产业化的发展轨道。目前,产品已销往日照、临沂、青岛、潍坊、烟台、威海等北方主要产茶区及河北、大连等部分地区。

有用+10
分享

信阳毛尖让致富一线牵

  在河南信阳,从鸡公山管理区、李家寨,再到柳林乡、谭家河乡,在南湾湖上游至汇水区沿途的数个乡镇,20余个自然村,在畜禽养殖场拆迁以后,生态环境的好转让每个人喜笑颜开,但生活离不开柴米油盐,如何在保证不污染环境的大前提下,帮助群众走上富裕的道路,是每个人都在积极思考的问题。不少村镇都计划着利用茶乡优势,扩大茶叶等经济作物生产,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展集观光、体验、采摘等模式为一体的农家乐旅游。游客的到来,意味着生活垃圾很可能会成倍地增加。成了规模的茶园、农家乐,会不会像当初如同滚雪球般变大的畜禽养殖场那样,再次成为南湾湖水源的“心腹之患”呢?

  作为信阳毛尖的主产区,谭家河乡现有茶园面积7.5万亩,年产干茶40万公斤,年产值3亿元,“我们严禁坡度在25度以上的山区进行山改茶,也不提倡‘田改茶’,而是鼓励农户在25°以下的坡地、荒地上高标准种茶。”该乡张邦林乡长向记者介绍,“我们引进无性系茶苗,按照标准化生产,鼓励林茶间种,如今已经有了300亩的示范点,收效很大。”

  “信阳毛尖主产地‘五云两潭一寨一门’,这‘门’就是我们土门村。”与别家的茶园不同的是,谭家河乡土门村的茶农李宪春家的茶山上并不全是茶树,其间还混 种着不少金桂树,“我家的茶叶从不打药,是真正的无公害有机茶。从2006年起,我就尝试着在茶山上进行林茶间种,像板栗、速生杨、金桂都种过,现在主要 是种金桂树。”“等再过两年,我家的茶叶就有桂花香了。”李宪春向记者介绍,他家有5口人,现有茶园面积1000多亩,每年能产干茶1500多公斤。

  据了解,林茶间种可以让植物生长多样性,有效防止茶园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施用,避免茶叶残留农药,提升茶叶品质,保护现有生态环境。在福建安溪,茶山上大量间种桂花树,林茶混种后,桂花树可适度遮阴,降低茶叶的粗纤维含量,增加茶叶的香气和口味,促进高档茶叶产量和品质的提升。

  “我们乡地理环境占很大优势,南与湖北三潭风景区搭界,北与十三里桥相邻,谭(家河)辛(店)公路连接起了谭家河和鸡公山,我们还计划再将这条旅游线路延伸打通,从鸡公山开始,途径谭家河、三潭,然后到浉河港,终点就在南湾湖。我们这附近还有建于明清时期的郭氏祠堂,有古义阳三关之一的平靖关,游客们在两个景区游玩之后,就可以选择我们这里,品尝特色地锅饭,还能在品茶的同时享受垂钓的乐趣。”张邦林介绍说,“考虑到游客增多可能会带来的污染,我们计划发展高效农业,尤其是家庭农场,只有农户组织起来,抱团抵御市场风险的同时,才能有规模、有实力也有能力进行污染治理。如果土门到黑龙潭的公路修好了,那么土门茶的市场价还能再上一个档次。”

  1929年,鄂豫皖交界处的大别山腹地,一群唱惯了信阳民歌《八段锦》的人,穿着朴素的灰色军装,一路高唱经典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一路行军;1964年,《八月桂花遍地开》走上国家级大剧院,在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载歌载舞;在不远的将来,当花香再次飘满茶乡,伴随着信阳毛尖香飘 神州时,不仅有桂花的清香,有《八月桂花遍地开》的歌声,还有当地茶农勤劳致富的一张张笑脸。

温州茶叶在浙江绿茶博览会上荣获九金

网讯:温州茶园面积23万亩,只占全省的2.5%;产值8.7亿元,却占全省的8.0%。2015年浙江省绿茶博览会,有11个地市区参展,共评出金奖64个,温州茶叶在此次博览会上荣获9金,占了全省金奖的七分之一,大获全胜,是荣获金奖产品最多的一个地市区。分别是:浙江乌牛早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乌牛早”牌乌牛早绿茶,浙江五井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五井”牌五井白茶,浙江三农茶叶有限公司的“半岭早”牌绿茶,温州盛润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的“贵族茗尖”牌绿茶,浙江四贤茶业有限公司的“四贤”牌泰顺三杯香,乐清市茗西生态茶有限公司的“雁茗”牌雁茗早茶,乐清市能仁茶叶专业合作社的“能仁村”牌雁荡毛峰,平阳县益众绿色食品有限公司的“慧春”牌平阳黄汤,苍南绿剑茶叶有限公司的“八亩后”绿剑香茶绿剑。

安徽屯溪绿茶遭遇“山寨”品牌危机创新突围正当时

"> 说起茶叶,屯溪绿茶在历史上已成名300年,素有“绿色黄金”之称。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屯绿”在国内市场竞争中愈发弱势,人知其名而不闻其味。卸下历史的光环,“屯绿”发展路在何方?

挑战:遭遇“山寨”品牌危机

一直以来,屯溪绿茶都专攻国际贸易。古时徽州,休、歙、婺茶商在屯溪开设茶号,毛茶都集中在屯溪精制,由新安江运往上海出口国外。特别是上世纪70年代以“屯绿”为代表的我国绿茶远销世界8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出口量最大的茶叶品种。

以前人的品牌意识比较弱,看到“屯绿”出名了,就开始做劣质茶冒充“屯绿”来谋取利益,这样实际上就是在砸“屯绿”的牌子。由于以往“屯绿”种植和加工基本以小企业为主,很多茶农采摘鲜叶的质量良莠不齐,制茶技术和设备也缺乏创新。

随着“屯绿”在国际上声名鹊起,部分茶农、私人茶坊和小企业在其中发现了“商机”,一度让“屯绿”的百年品牌遭遇信任危机。“‘屯绿’本身在制作工艺上是非常严格和考究的,有37道工序和几百道变化,属于中高端茶叶。”屯溪实验茶场厂长李继多痛心不已。

“重树品牌,关键就要整合资源,提升‘屯绿’的整体质量。”该区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路径:创新思路提质增效

适逢“屯绿”开园采摘,屯溪实验茶场40余位采茶工人正在分时段、分区域对生态茶园进行采摘,主要茶叶品种涉及黄山松针、八杯香等品种,预计春茶产量将达到8万斤,目前订单形势大好。

屯溪实验茶场共有茶园2300亩。为提升茶叶品质,多年前,茶场就对1280亩树龄超过60年的老茶园进行了改造升级,以提升茶叶鲜叶产量和质量。在茶叶品种改良方面,茶场从原先的龙井13号茶树里找到的变异单株,经过10年培育,成功研发出龙井6号改良茶种,其具有更好的外形和更为浓郁的茶香,目前正在进行育苗,两年后即可进入产茶期。屯溪绿茶的品种从过去的十几种,拓展到现在的100余种。

另外,茶场还引进了台湾松大公司进行乌龙茶种植、生产和加工,从台商带来的20株乌龙茶苗起步,如今乌龙茶园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00亩,成为全国最大的台湾种乌龙茶种植基地。从原先的单一品种发展到黄金桂、金萱、翠玉、四季青等十几个优良品种,且成功在全国率先实现乌龙茶的扦插繁育。

同时,结合国家绿茶行业标准,2005年实验茶场就制定了屯溪绿茶制茶标准,坚持传统工艺制茶,并自主研发了一整套制茶设备,其开发的中高端名优茶在上海、江苏、山东等地销量明显提升,且获得了国家qs和欧盟认证。

前景:走出历史面向未来

从事茶叶30多年,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福寿深谙茶叶经营之道,其本身也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由他创办的黄山一品有机茶业有限公司,经过10年的拼搏,已发展成集种植、加工、产品研发、销售出口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近年来,公司的出口额稳定增长,茶叶远销欧洲、北美及澳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前景一路看好。

为了更好保护和传承“屯绿”品牌,公司成立伊始,他就把当时不被重视的“屯绿”茶叶商标申请注册下来,并进行规范化运作。为了满足国际国内市场的需求,程福寿经过10余年的刻苦钻研,反复实践,利用科技改进了“屯绿”的加工、制作方法,开发的清福香茶等“屯绿”新产品,获得了业界一致认可。

同时,公司坚持“公司+基地+农户”产业化经营,把屯溪及周边地区的2万亩零散茶叶种植户集中种植管理,打造出成片的茶叶基地,同时规范茶叶种植、加工的各个环节,不仅全部建成符合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出口要求,还保证了5000多户基地茶农的收益有长远稳定的增长。

“当前最关键的是全力做好‘一品’公司茶叶基地保护和‘屯绿’传统制作工艺发扬光大两项工作,不断提升黄山原生态茶的品牌形象,重塑‘屯溪绿茶’的辉煌。”程福寿认为。

三百年,屯溪绿茶从历史中一路走来,十几代人的努力铸就了“屯绿”辉煌的过去。而如今,“屯绿”要迈步从头越,崛起之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