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鉴别>普洱老茶的辨别与鉴定介绍

普洱老茶的辨别与鉴定介绍

2019-08-16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饮茶的朋友都知道,普洱茶具有越陈越香越有价值的特点。从2000开始,普洱茶开始作为一种投资的产品,被推上了茶叶界“明星”的舞台上,使普洱茶一下从日用品变成投机的商品。近年带动了普洱老茶市场价格上涨的趋势。作为普通茶友,都渴望收藏到一些数十年老茶,即使品上一口也好。但在混乱的茶市中,我们如何去认识真正的普洱老茶?现在小记从干茶和汤底滋味角度与大家谈讨一下。

普洱老茶的辨别与鉴定介绍

  老茶年份辨别

  茶经经过岁月的自然催化,产生缓慢的转化作用,茶叶会转褐色甚至转深褐色至黑色,超过三十年以上的茶通常是手工采茶较多,剪刀剪的茶较少,五十年以上的茶都是手采茶,外观看起来是条状,因当时做茶没有揉捻,非如现在的高山茶外观,茶骨也较多,市场上出现的仿古茶几乎都是烤成焦碳黑(墨黑色)闻起来炭味十足。

普洱老茶的辨别与鉴定介绍

  老茶经过自然转化后,茶叶颜色较为深色,但茶叶外观颜色很自然,闻起来有一股陈年之味,有些会有点像普洱茶味,此为茶叶自然转化现象,年代较久者冲泡后茶叶展不开,有些够老的会呈木化现象,如果黑黑亮量的通常是炭烤出来的新老茶而非真老茶。

有用+10
分享

游吃普洱边三县

  普洱市澜沧、西盟、孟连三个民族自治县,位于澜沧江以西地带,均与缅甸接壤,口语统称“边三县”。头回吃澜沧菜,地点并不在澜沧,而在普洱思茅区梅子湖附近。大而化之,澜沧菜化在思茅菜旗号之下。

 

  澜沧菜的复杂,是跑到澜沧才体会出来的,材料之多作料之丰富,超乎估计。单说一个芭蕉花,云南其他地方,通常只吃花苞上的萼片,其余并不采纳。澜沧拉祜菜,连花蕊也不放弃,焯水后打蘸水。芭蕉芯也有作为,切片焯一下水豆豉炒。这样算下来,一棵芭蕉,居然三吃。还有道怀旧菜,我印象深刻——几个煳辣子加几个小米辣蘸盐碟,下酒菜下饭菜都算。我一眼就喜欢的,是碳烤小苦瓜。小苦瓜据说野生,个头很小很袖珍,炭火烤熟后掏籽切块蘸卤腐汁一吃,苦未尽甘便来,爽脆还在。

  说起西盟饮食,首先就绕不开鸡肉烂饭。西盟属于佤族聚居地,而最知名的佤族饮食,就是鸡肉烂饭。西盟的鸡肉烂饭,其实是个系列,各家各户大做法上近似,小细节上并不完全相同。小细节包括制作方法和原料,从原料上看,鸡肉烂饭有三大主料,即大米、土鸡、蔬菜,产生差别的地方,主要就在大米和蔬菜上。佤族早先山居,主要种植旱稻,传统鸡肉烂饭,采用旱稻米。近些年旱稻面积减少,水稻大米渐渐普及起来。蔬菜变数更大,各家各户根据自家所产,并视季节不同,会采用不同的蔬菜,比较常见的有南瓜尖等绿叶蔬菜,通常耐煮且煮后色变较小的为上选。当然并不定法,比如有回我遇到的鸡肉烂饭,其中的蔬菜居然是南瓜块,口味偏甜。

 

  说到这里,敏锐些的大约可以判断出来,鸡肉烂饭并不只是饭,而是饭、肉、蔬菜三位一体。早先佤族地区生产力水平不高,吃穿用度并不丰裕,遇上有客自远方来,一家人倾其所有,往往才可以奉上一锅鸡肉烂饭。慢慢演变下来,鸡肉烂饭现在早已成为佤族特色饮食,迎宾待客必有不说,亲朋好友但有闲暇,不时也会煮上一锅,作为聚会的理由。当然还有酒的事情,吃鸡肉烂饭,通常会有佤族水酒,那是一种低度发酵酒,稍微有点酒量,大竹筒豪饮不成问题。

  孟连与西盟临近,两座县城之间,目前就一个小时左右车程。孟连县城所在地娜允镇,海拔比西盟县城勐梭镇低不少,物产相当丰富。娜允的农贸市场的规模,恐怕在云南一省,也排得上前列。

  农贸市场门口,通常会有两个傣族妇女,各自占据通道两边,出售糯米饭团。制作糯米饭团的糯米,是娜允地产,洁白度不算很高,但香气十足,口感爽利并不粘牙,卖糯米饭团的,都来自娜允附近的贺嘎寨。

  市场中没有发现红蚂蚁蛋,一问才知道季节不合,要开春以后四月份才有。先前我到孟连的时候,见识过一种配合鱼肉撒撇吃的树叶,鲜树叶单吃味道不行,但与鱼撒一结合,却异香强烈。树叶的傣族名称,那次我没有记住,这回仔细打听,不仅知道了当地傣族,称那种为“发共腩”(大意是水边的叶子),还终于在一家傣味馆的厨房边,拍到了活体。大致可以判断出,那是一种唇形科的水生草本植物,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搞清楚这种神奇植物的学名。

在普洱的边缘行走(23)——黑竹箐婚姻风俗透视中国文化、历史

文/俗部
无量山和哀牢山,从地图上看,是两条几乎并列的大山,走向,略西北向略东南,绵延数百公里。其实,两座山是相连的,走在大山里,常常不知道自己是在无量山还是在哀牢山。说起哀牢山,我们会马上想到彝族、哈尼族等等少数民族,实际上,哀牢山也有许多纯汉族的村寨,比如,靠近千家寨的黑竹箐,就是一个汉族寨子。黑竹箐整寨都姓风,属于聚族而居。寨子不大,八十多户,每家每户的正堂,都供有天地君亲师的神龛,厨房里则供着灶王爷的神龛,颇有古风。寨子里的风大哥是我们的朋友,他家是座老屋,前后都有院子。后院有棵千年大茶树,在寨子里排第三,还有两棵更大一点的,是另两家的。每年,就由他负责收这三棵树的茶叶,不多。

风大哥只有一个女儿,叫庆霞,大学毕业,在镇沅工作,谈个男朋友也在镇沅工作,是她在昆明读大学的同学。前年春天小两口结婚,我和师弟提前一天赶去喝喜酒,风大哥自然是高兴万分。

第二天就是男方来迎娶的日子,听风大哥说,当地的风俗,是将整个迎亲过程称为“打亲”,至于如何打、谁打谁,风大哥嫁女,忙里忙外,也没细说。而当地的另一风俗是,男方迎亲的队伍须在十人以上,且必须是清一色的未婚男性青年。这个我理解,内地好像也是这样。

第二天一早,来了十几个年轻姑娘,都是庆霞一起长大的伙伴,她们一边帮庆霞梳妆打扮,一边叽叽咕咕的说着笑着,热闹非凡。十点,外面响起车笛声、鞭炮声,风大哥邀我和师弟一起出去,出门一看,嗬!屋外的空地上,站满了喜气洋洋围观的村民。而身后,院门却立马给关上了,咔的一声,还上了栓,只剩下庆霞和一大帮姑娘。我和师弟和山民们高高兴兴挤在一起——围观。

新郎姓韩,文质彬彬,可能没见过这阵势,有点紧张,陪他来的果然是清一色的小伙子,都是他同学,城里孩子。

新郎在同学的簇拥中手捧鲜花上前叫门,始而一遍遍低声,继而一遍遍高声,可是里面明明一屋子人,却没一个答应!叫“小风”无人应,叫“庆霞”无人应,叫“风庆霞”还是无人应!小韩只好换招数,一边说好话,一边往门缝里塞“红包”,红包倒是有人接,隐隐还能听到门内有笑声。可十个八个红包塞进去,仍然是动静全无。小韩进退不是,干着急,他同学也是一样,而围观的山民则笑作一团。这时,有山民开始鼓动:把门撞开!把门撞开!紧接着,几乎所有的村民一齐鼓动:撞门!撞门!

这到底谁帮谁呀?细问,原来当地的风俗就是要求男方“破门而入”,撞不开大门,便别想娶到新娘!

普洱茶文化及历史背景香港人的普洱茶情

普洱茶发源地在云南,然而将普洱茶以藏放转陈旧方式来品饮却是广东省一带,尤其是香港的传统。

普洱茶文化及历史背景香港人的普洱茶情

旧普洱茶不但作为港人的日常饮料,同时还大量出口到东南亚、欧洲及美洲各地,所以香港可以说是陈旧普洱茶的推广地。从前几年开始,媒体不断报道普洱茶的保健功效,减肥、抗癌、降脂、排尿酸、降胆固醇等作用,更有一部《粉红女郎》的电视剧,因剧中有用普洱茶减肥的情节,从而在香港掀起了一阵又一阵普洱茶热。生活在热带的人寿命往往不及寒带人长,香港地处热区,人均寿命却位于世界第二,人们认为这与他们普遍喝普洱茶有着密切的关系。港人年均茶叶消费量接近两公斤,是全国人均茶叶消费量的近6倍,因此进入世界上10个平均寿命最高的国家和地区也就不足为奇了。

港茶肆曾有一联云:普洱铁观音松祷烹雪醒诗梦;龙井碧螺春竹院弥香荡浊尘。在此联中,普洱茶位尊第一,这自然也说明了普洱茶在香港的受宠程度。据资料记载,作为中国茶叶外销的重镇,香港与世界上80多个国家和地区保持着良好的茶叶贸易关系。而在外销的茶叶中,以1998年为例,外销绿茶是2583.1吨,外销普洱茶和红茶达到了5211.5吨。目前香港市场对普洱茶的需求量正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长。2005年从云南销往香港的普洱茶已过万吨。全球普洱茶十杰、香港惜壶茶舍主人何景成表示,香港是内地普洱茶较大的消费市场。

香港著名美食家、茶博土蔡澜,1995年曾在《一周刊》上发表过一篇文章,名叫《普洱颂》。该文在阐述了香港人爱喝普洱茶缘由之后,笔锋一转,如此写道:“普洱茶已成为香港的文化,爱喝茶的人,到了欧美,数日不接触普洱茶,浑身不舒服。我每次出门,必备普洱。吃完来一杯,什么鬼佬垃圾餐都能接受。移民到国外的人,怀念起香港,普洱好像是他们的亲人,家中没有茶叶的话,定跑到唐人埠去喝上两杯……”由此可见,香港不产茶,却是中国的一大品茶之都。香港街头,入目皆“茶”字,茶行、茶庄、茶楼、茶室、茶寮、茶座、茶餐厅、凉茶铺……比比皆是。能有这般茶文化气象,显然也非一日之功,没有百年时间的造化是难以如此的。在香港,阮福所述:“普洱茶名扬天下,味最酽,京师尤重之”,应当改为:“港人尤重之”了。据原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专家、中华茶文化研究中心董事长、现居香港的陈文怀先生所著《港台茶事》一书载:“香港每年要销五六千吨普洱茶,平均每人每年差不多要喝一公斤,像蔡氏(蔡澜)这样的茶博士,每年没有上十公斤是过不了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