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知识:茶归根到底是食材

普洱茶知识:茶归根到底是食材

2019-08-17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普洱茶知识:茶归根到底是食材

  【茶归根到底是食材】白灼,原汁原味这就是白茶;清炒,幽香鲜艳这就是绿茶;闷炖,沉稳沧桑这就是黄茶;碳烤,浓郁重口这就是青茶;腌制,耐久醇厚这就是黑茶……

  长知识

  【云南临沧双江勐库名山头茶】冰岛茶冰岛、南迫、坝歪、地界、糯伍;东半山亥公、那赛、那焦、坝糯、忙蛙、章外;西半山公弄、小户赛、大户赛、豆腐寨、懂过、三家村、坝卡、丙山、邦骂、邦改、忙波。

  菊花性寒、味甘,具有清肝明目、散风去热的功效,是很好的保健饮品,用来入普洱茶最妙。普洱茶茶性温和,滋味平淡,香气低沉,以菊花入普洱茶,能破其陈、益其香、滋其味、化其俗,于养生也大有裨益。雾霾下的都市白领,来杯菊普袋泡茶,方便快捷,清心润肺,养颜益心!

  白毫银针素有茶中“美女”之美称。由于鲜叶原料全部是茶芽,干茶外形似针状,长三厘米许,整个茶芽为白毫覆被,银装素裹,熠熠闪光,冲泡后,香气清鲜,滋味醇和,。茶在杯中冲泡出现白云疑光闪,满盏浮花乳,芽芽挺立,令人赏心悦目。

  【普洱茶白毫】有茶友询问“多少年份的茶树出产的普洱茶会有白毫,是不是只有古树茶才有白毫?“其实不是这样的,云南大叶种的茶都是有白毫的,或多或少,即便是苔地也有的。这个是品种决定的,和年份没关系。一般我们判定年份根据的是叶脉、叶形以及梗叶长度,口感等综合因素。

  【为茶所困】品茶不能为茶所困,上山爬树、扑江汲泉,太过刻意而为之,反倒落了下乘。茶友们:太过执着,反而会被束缚,就像人生若是步步为营反而步步被困,走的太过费心艰难倒不如放开胸怀、淡泊出世,一切顺其自然反倒可以收获甘醇无穷的人生。
有用+10
分享

宫廷普洱茶的冲泡

   本节选用的宫廷普洱茶是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03C0007Z普沮茶研究组经过科学选料、采用科学的加工方法和科学的储藏条件制作而成。其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紧直细嫩,金毫显露,色泽褐色光润:内质汤色红浓明亮,陈香浓郁(或有槟榔香、桂固香、甜香等),滋味醇厚微苦回甘。叶底细嫩褐红油润。

   冲泡要领

   高档普洱茶的冲泡除了选择好冲泡的器具外,冲泡过程中如何掌握投茶量,水温和浸泡时间是最为重要的,尤其是冲泡宫廷普洱茶中温浸润泡,再高温及时出汤是品昧宫廷普洱茶茶香的技巧。悠静的环境,品味精致普洱毫香,体会万物的多样,其乐无穷。

   宫廷普洱茶艺设计——自然普洱茶之美   1.静气备具:在优美、和谐的古典音乐中把茶具准备好。   2.紫砂沐霖:即烫洗茶壶,用烧沸的水沿壶的内壁冲水,以起到温壶的作用。

大益普洱茶饼-201批熟茶醇品

名称:大益普洱茶饼-201批熟茶醇品

重量(g):357

品牌:大益

包装形式:常规棉纸包装

普洱生产工艺:熟茶

配料表:云南大叶种晒青茶

此茶精选勐海高山茶区粗壮陈年茶菁为原料,经独特的发酵技术,成熟的拼配方法,精心加工而成。汤色红浓,滋味醇厚,爽滑,陈香浓郁。入口爽滑,香气纯正、持久,口感细腻、甘醇。饼形端正圆润,条索肥壮,色泽红褐油润,金毫显露。

让普洱茶绿遍了澜沧江两岸山岗的民族(中)

普洱茶:“五十六个名族,五十六只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歌唱出了我们中国名族的团结与友爱,接下来要说的是普洱茶原产地的少数民族,生活在普洱茶原产地的少数民族,世世代代依靠着古老的茶山繁衍生息,是他们与南下的汉族一起,通过辛勤的劳作,开辟了一个又一个茶园,让普洱茶绿遍了澜沧江两岸的山岗。在长期的茶山种植开发中,世居在普洱茶产地的少数民族,创造了异彩纷呈的普洱茶文化,抒写了中国茶史上令人温暖的一笔。

三、基诺族:

基诺族自称是“基诺”或“雅诺”,过去称为“攸乐”,主要聚居在基诺山区四十三个村寨。在历史上,基诺山是西双版纳的“六大茶山”之一,以盛产“攸乐茶”闻名。清代,攸乐茶被列为贡茶。公元1729年,清政府曾在攸乐山茨通寨设置“攸乐同知”一员,统兵五百驻守山寨,征收茶捐及赋税,当时有大批的内地茶商和马帮前来收购茶叶。

对于茶叶的种植,基诺族同样有自己的民族传说《女始祖尧白》:“很古很古时候,尧白造天地以后,召集各民族去分天地,基诺族没有参加,尧白先后派汉族、傣族来请,基诺族也没有去,尧白亲自来请,基诺族还是无动于衷,尧白气得拂袖而去,走到一座山上时,想到基诺族现在不来参加分天地,以后生活会有困难,便站在山顶上,抓了一把茶籽撒在龙帕寨的土地上,从那时起,基诺族居住的地方便开始种茶,并成为云南六大茶山之一。”传说归传说,毋须考证,但凉拌茶食用的留传,可以作为基诺山为茶叶原产地的又一证明。

四、傣族

世世代代生息于云南普洱茶区的傣族,与生活在这方土地上的基诺族、拉祜族、布朗族,哈尼族、佤族一道,在漫长的生产生活中,创造了令人眼花缭乱的茶文化。澜沧县的景迈茶山,方圆十几个村寨的布朗族和傣族世代以种茶为生,经过一代代人的努力,他们开辟出了一片具有上千年种植历史的万亩古茶园,被国外的学者称为“天然的茶叶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