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再谈普洱茶的“苦涩味”

再谈普洱茶的“苦涩味”

2019-08-17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再谈普洱茶的“苦涩味”

  台地茶由于经常施化肥,所以喝起来苦味重、涩味重,有时还会有锁侯的感觉,苦在舌头上不能去除,涩让您感觉不舒服。如果此茶收藏摆放,以后10年左右,您喝起老茶一样感觉回味是涩的,苦底很重,基本失去了老普洱茶因有的价值。以勐海茶厂的7542为例,7542基本是配饼茶和苔地茶,所以2000年生产的茶喝起来,虽有某些人讲的层次感,但苦底和涩味也并存。

  1、以粘稠为厚:普洱新生茶是“不发酵茶”,所以不会太有“粘稠感”,优质普洱茶的“厚”,指的是茶汤对舌面和口腔的触感和渗入感,具体来说就是四个指标:深,重,强烈,结实,二者的区别用舌面来感知比较科学,汤入口的时候,忽略掉口腔的其它部位,将注意力集中到舌面和舌前两侧,会感觉到粘稠的轻而泡,而优质普洱重且结实,前者在舌面往周围散,充盈整个口腔,但对舌头没有太大的压力,基本上只对舌面的最表面一层有触感,而后者透过舌面往舌头里面渗,会对舌面以下更深的部份形成触感。

  2、以苦涩为浓强:苦涩的基础是脂型儿茶素含量比例高,加上工艺的粗糙而导致,苦涩味令人不爽,其实是越短淡越好。而且,越苦涩的茶,对肠胃越刺激。

  3、雨水对茶的影响

  一般好的普洱茶一年只做一次茶,就是春茶,因为没有到雨水季节所以茶汽香,苦味和涩味轻。一旦到了雨水季节6月~8月间,雨水太多使茶变得淡、苦、涩。

  以上几个因素决定了普洱茶的苦和涩,好的普洱茶可以决定必须是“大树茶”、“春季采茶”、“自然发酵”。

  在对普洱新茶是否优质的评估中,有几个更为重要的指标:

  1、生津的速度很重要:因为生津是很容易的,很多原因可以令人生津,所以,过份注意生津的感觉反而会混淆,要准确的体验纯粹因为茶的刺激而导致的生津,科学的方法是“体验生津前的感觉”也就是“舌面散发感”,从茶汤入口到舌面散发感出现的时间,为生津的速度,速度越快,越优。

  2、回甘的彻底程度,真正优质的茶,从回甘一开始,苦涩就结束,没有舌面附着感,整个口腔有种很甜润的感觉。

  3、香气的融合度,闻起来和喝下去后的香气程度比例,优质新普洱的香气是喝下去后再从喉咙里面出来,持续很长时间,很清悠。

  4、喉感的深度和持久度:喉感很深的茶,喝起来会有“口腔感觉没有喉部感觉强烈”的体验,且喉咙深处的触感会有一段时间的持续。加上回甘很深,香源也很深,所以就会有,喉咙的感觉比嘴里强烈的感觉。喉感深且苦涩短淡汤感厚实的茶,在一定温度和浓度条件下,胸部都会有异常舒服的暖热感。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如何干醒?

普洱茶如何干醒?

1、茶叶解散

饼茶或其他形状的紧压茶,需要拆除包装,充分解散。

新压制的普洱茶结构比较紧,解茶时可用茶针或茶刀来解散普洱茶,解茶时需控制好角度与力度。

尽量保持叶片的完整性,顺着叶片的规律去开解。

从茶饼侧面插入茶刀,上下晃动,轻轻将茶叶撬起,注意沿着茶叶的条索,尽量避免茶叶撬碎。正确的方法撬下来的茶,是呈片状的,茶条完整。

2、通风透气

将解散的普洱茶摊臵于清洁、蔽荫处,使其与空气充分接触。在这期间可在茶叶上覆盖一层宣纸或棉纸,避免落入尘土。

当然摊放的环境不能有异味,以免吸收杂昧影响茶叶品质,同时还要避免日光灯长时间照射。摊放空间的湿度不能太大,以免茶叶受潮变质。

通风的时间视茶叶状况而定,对于陈年老茶与洁净度较高的茶,两到三天即可;而新出堆的茶与带有仓味的茶,则需要一到两周的时间,以便更好的散去茶叶中的杂味。

3、茶罐储存

一般使用有盖的紫砂罐进行储存,因为紫砂具有良好的透气性能,并且避光与隔热性也非常的好,可以保持罐内的温度与湿度相对稳定,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

过度醒茶也会散尽茶香,需要控制好时间。在空气中已经通风透气过的散茶块,放入茶罐中进一步醒茶,大概存放2-3个月,让茶与空气缓缓接触。

醒茶罐除了紫砂材质外,还可以选择竹制的、藤编制的、瓷制的、陶制的等等,还有茶友使用没有杂味的纸盒或者自制纸袋,都可以起到醒茶的作用,但最重要的还是要看茶来决定。

各类神乎其神的普洱茶“大师”真相就那么重要吗?

各类神乎其神的普洱茶“大师”真相就那么重要吗?

一次参加茶会,有位搞修行的女士谈起其师尊,崇敬之情溢于言表。说是师尊有次出行,正赶上刮台风,“师尊只一掌,就把台风打回到太平洋去了。”

闻者无不瞠目,但观其一脸肃穆,都强忍住没敢笑出声。

把台风当沙滩排球打,这是何等“神迹”?正常人认为只可能存在于上古神话传说中的段子,一旦被信众们一本正经搬到台面上大讲特讲,事情便没那么简单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兴安岭发生森林大火。事后,有气功大师声称,是自己在2000公里外“发功”才灭了大火。

显赫一时的“大师”王林并未走远,适宜“大师”滋生的土壤也丝毫未曾改变,各类神乎其神的“大师”自然层出不穷。

圈内人如醉如痴,深信不疑,所谓真相在这些人面前一文不值,他们只相信“神迹”。

勒庞说,“群众从来就没有渴望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拂袖而去,假如谬论对他们有诱惑力,他们更愿意崇拜谬论,凡是能向他们供应幻觉的,也可以很容易成为他们的主人。”

不管真假,具备“超能力”的“大师”就是信众的鸦片,而鸦片正是极易形成身心依赖的致幻剂。

信众需要剂量不断加大的幻觉,信众拒绝常识。越是夸张到不可思议的“神迹”,在这类人群当中越有市场。

茶台跟前,为一饼老茶的真伪争得急赤白脸者大有人在。“越陈越香”或是一文不值,人为做旧还是祖上流传至今,“打假斗士”们说的不算,“大师”说了算,因为信众们相信、坚信,道理如同“把台风一掌打回到太平洋”一样简单。

大师”法力无边,岂容尔等肉眼凡胎俗子们妄加揣测?

鲁迅说过,“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然而这也许倒是中国的‘永久不变的人性’罢。(《而已集·文学和出汗》)”

人性本如此,真相即使有,人间又得几回闻?

空持千百偈,不如吃茶去。罢,罢,罢。(本文来源:老茶鬼2017.12.3)

品评普洱茶的时候应该要注重三个问题

在品评普洱茶的时候应该要注重三个问题:一是合理利用舌头;二是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三是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品评普洱茶的时候应该要注重三个问题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个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心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如果太烫的话,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会影响到正常的评味;茶汤的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在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比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