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喝法之普洱茶的独特品鉴

普洱茶的喝法之普洱茶的独特品鉴

2019-08-17 访问量: 12 茶礼仪网

普洱茶的喝法之普洱茶的独特品鉴

普洱茶由于其风味独特,药理作用明显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普洱茶与其他许多茶类不同的是,它必须要有一段自然贮存的历史过程。自然走过的历史,才能表露其真性,而能够认识和鉴别普洱茶的生与长,真与伪,才有足够认识的能力,随心所欲地去品尝普洱茶,即要看其茶、品其味,鉴其汤、闻其香、观其叶,从经验中自我领悟出普洱茶的奥秘。

一是看其茶。好的传统普洱茶外形色泽油润显毫,条索肥嫩、紧结,品其味,有枣香味、青香味。当代普洱茶的普洱茶外形色泽油润褐红(猪肝色)条索肥嫩紧结,品其味有陈香味。普洱散茶(晒青毛茶)一级至十级和级外一般来说,茶叶嫩度越高品质越好。衡量茶叶嫩度的高低主要看4点:一看芽头多少。芽头多,显毫嫩度高。

二看索紧结实程度。紧结,重实的嫩度好。

三是色泽光润程度。色泽光滑、油润嫩度好。四是看净度。匀净,梗少无杂质者为好,反之则差。普洱七子饼紧压茶357g,外形要求边薄中间厚,松紧适度(饼能吹得通气),色泽油润,栗色、棕褐、褐红为正常。以青饼357g为例,一般2-5年,茶饼紧结,圆边完整,茶梗泛淡紫色;5-7年,茶饼完整,茶梗全紫;7-10年茶饼变轻,边缘掉粒,茶梗深紫,毫头金黄;10年以上,茶饼变松,变轻,叶际边缘掉粒较多。
有用+10
分享

普洱熟茶喝出酸味的原因?

普洱熟茶喝出酸味的原因?

喝熟茶喝到酸了么?下文罗列了发酵的几个原因。仅供参考,真假自辩。

首先是原料选择,较嫩的茶容易出现酸味。

这是春茶,全芽,一芽一叶较容易出现的问题;

第二,潮水过度;

第三,发酵程度较轻,发酵程度低于7成,出现酸茶的概率就很高;

第四,发酵温度低,堆子温度上不去,茶不容易发熟,所以很容易导致轻发酵。

云南普洱茶山故事多

云南普洱茶山故事多

有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今年的《普洱》杂志对茶山的关注频率比往年要来得更高一些。从今年第四期的“独家关注”《普洱茶山成名记》到本期的《茶山朋友圈》,继而还有我们每年的“保留节目”《茶山纪录片》。是的,云南的茶山就像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鲜嫩的茶芽在每年的春、夏、秋三季抽出,供人采摘,制作出当年的新毛茶;茶山上变幻多姿的四时风物,多彩鲜活的少数民族风情又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而茶山上的茶农、茶商以及周旋于他们之间的“料头”,还有他们共同瞩目的茶树们,又常常因为不同的组合而衍生出无数的故事,有些可博人一笑,有些令人扼腕,有些温情动人,有些振奋人心……这又成了文字爱好者们挖掘不尽的素材库。

笔者曾在某天心血来潮之际,翻出了自己历年来在《普洱》杂志上刊登过的关于景迈山的文章,粗略一数,竟有6篇,分别在不同的时间,以不同的主题来撰写的。然而即便写过那么多,仍然觉得不过是触摸了景迈山的“冰山一角”而已,景迈山是博大而丰富的,千百年来可以挖掘的素材和故事无限多。今年春天的景迈山又迎来了山康节的大祭;由山上各族民众主导的新的茶祖庙落成了;从景迈山走出来的“茶妈妈”发起了养护古茶林公益活动……茶园生生不息,故事更迭不止。

再把目光投向云南的其他茶山,各种故事也在交替上演,易武的斗茶会上花样翻新;茶商们跋山涉水踏入中老边界人迹罕至的国有林,寻找需要搭高梯子才能采摘的高杆古茶树;而刮风寨茶王树路上的伤亡讯息还在震慑心魄……这些故事又因着便捷的移动互联终端而在朋友圈里迅速复制、传播,甚至一张图片就可以制造一小段时间的传播效应,比如爬到树上采茶的拉祜族老太太,有人在茶树上钻孔的照片,还有饱受诟病的在江南茶园里穿着泳装采茶的美女照片……

云南茶山故事多,而且都是真实的、鲜活的故事,绝不是杜撰的“传说”。这些故事在无形之中又聚合成了云南普洱茶文化和生活的一部分,让它始终融进生命的律动、森林的气息、泥土的亲切、指掌间的温度……

云南茶山故事多,而故事的讲述方式可以是长篇累牍,也可以是一小段话配几张图片,在这个多元的时代里,我们需要深度阅读,也需要网络式的浅阅读,而每一种阅读方式来带的精彩记忆在《普洱》杂志上都能够获取。本期“独家关注”《茶山朋友圈》,我们精选了微信朋友圈里值得存留的精彩瞬间,图片大多是网友提供,虽然质量参差不齐,但也增加了亲近感,是一种全新的阅读体验。而在其他栏目中,还有具有史料价值的历史故事《佛海茶厂的谢幕》;还有深度分析今年春茶市场的《2016云南名山古树普洱茶田野调查》和《2016春季普洱茶原料及市场走势之我见》等等。相信这一期,您总能在最合适的时间翻到最适合您阅读的内容。

云南普洱茶山故事多

如何识别古树普洱茶茶叶?

如何识别古树普洱茶茶叶?

如何识别古树普洱茶茶叶?

古树茶是市场的一个趋势,这是无疑的。很多人辨别古树茶都是看叶底的大小厚薄,以为叶大叶厚就是古树茶。

我们就这个问题,专门请教了茶科所的专家。据专家介绍,叶大叶厚跟古树与否是没有必然联系的,而是跟茶种有关。茶树有大叶种和小叶种,有厚叶型和薄叶型。我们现场对不同茶树进行观察,的确是这样的。市场上很有些用大叶厚叶的台地茶,采用轻度揉捻,制成松抛条,充当古树茶。很多顾客都存在着一个误区,以为大片叶就是古树茶,或是树龄较长的,所以现在市场大多造茶都是做成松抛型的。

“六味两性鉴茶法”鉴别的是茶内质,您只要选到了有内质的茶,那您一定就选到了古树茶,因为只有乔木型的古树茶才能拥有内质丰富特点,此方法共分两部分:一是茶树生长方式及环境区别,二是用口感的表现来鉴别茶的内含;

一、茶树生长方式及环境区别:

古树茶

树种:乔木科

海拔:1600米以上以上

树龄:300年

环境:原生原态的自然环境

生长方式:自然生长

树高:0.8-1米

根系:主根生长,树干多高根系多深

内含区别:内质丰富,饱满

1、树种、树龄:

古树茶,乔木科,特点:植株高大,主干及枝干明显,植株稀疏,产量低,不易采摘,树龄达300年以上 2、海拔、环境:

古树茶一般均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古茶山之上,海拔较高,无人为因素,环境可称得上原生原态的自然环境;就想易武刮风寨是易武七寨中海拔最高的,而且此地自然风光极其优美,清晨云雾缭绕,日出时,犹如梦境般色彩斑斓,奇幻悠悠,所以紫云祥易武刮风寨就以此命名为“梦幻易武”;

3、生长方式、树高、根系:

古树茶:均无人为管理,纯属天生天养之物,在广别老寨茶山,有一棵800年的古树茶,由勐海县茶科所06年鉴定,树高8.5-9米左右,根系深入土壤的深度即为8.5-9米,此时它能吸收得到的矿物质养分是非常丰富饱满的,所以此种茶树不能喝起来口感饱满,变化丰富,还能具有独特的地域性风貌特征,也就是常说的山头特点,如:易武密香,细腻,犹如少女般的阴柔之美;景迈山独特的王者之香:密兰香韵,老班章的茶性刚劲有力,独具英雄之气概等等,每个茶山均有各自独特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