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好茶的5个视觉指标

普洱茶好茶的5个视觉指标

2019-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普洱茶好茶的5个视觉指标:

  1、条索紧实、厚重、圆直、完整。

  2、茶条芽毫多、茶形、大小统一。

  3、茶条色泽油润、富有光泽。

  4、热汤色泽清澈透亮、出现金黄色或琥珀色。

  5、叶底(茶渣)多芽头、少茶梗、质地柔韧有弹性。
有用+10
分享

这些年各普洱茶厂的大路货(常规产品)还是传统晒青工艺吗?

这些年各普洱茶厂的大路货(常规产品)还是传统晒青工艺吗?

茶友@走出逆境说茶:这些年各厂家普洱市场出货量大、品种大、大路货相继一波接一波,作为十年前接触普洱的我,现在有点点想请教下老司机们。

本人一直遵照藏新喝旧、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以口收茶为观点,虽然发烧,但不烧钱,一款茶要打动自己量入,基本要试过多次才决定存货,自2009年后,感觉一些大厂的大路货品质有所下降,如X关甲特金销等、大X7572、7542、V93等,口感和汤质上有所偏离,过往基本上是每年进一点点新出的大路货,这些年基本己停止买入,反观转移到三四线或寨厂的茶品,原因究竞是什么原因?

大厂供货量大,生产量大,订单量大,市场门市拓展大,传统生产工艺估计难以传承。

晒青与烘青

这些年各普洱茶厂的大路货(常规产品)还是传统晒青工艺吗?

1.晒青工序,各大厂还有继续这个工序吗?还是烘青?

相信不少茶友也在疑惑,这两个名词会对茶质有何影响呢?

至于这两个名词,我不在这里多说,有兴趣的可以百度一下。

2.茶场的不断扩大,过量的采摘,肥料的不断投放,土地矿物流失等等因素是否存在。欢迎各路茶友共同讨论探讨。

以下是(www.ishuocha.com)整理的其他茶友的观点:

@骑马过海:如果是烘青就不是普洱了,肯定是晒青,但一些不知名小厂小作坊会不会掺烘青就很难说了,大厂怎么会砸自己的招牌(除了川渝特供甲沱掺烘青,15年就没有掺了)

这些年各普洱茶厂的大路货(常规产品)还是传统晒青工艺吗?

@茶树桩:是的,我也疑问,喝了这么多年,好坏基本能分清的,但后期转化心里没谱,就是抱着瞎碰的原则。有些茶有明显的焦糊味道,也不知道是炒茶温度高了?还是采用了烘箱烘干?

@龙运边缘:一直喝过来,基本大厂,心里有标准,是否传统工艺,是否可以转化得好喝,心里有数。

@小小埋汰狗狗:这两个问题确实比较重要,现在有很多新茶都很香,不见得是好事。

@走出逆境:普洱茶制作工序:采摘-摊鲜-杀青-摊凉-揉捻-干燥,晒青是揉捻之后的干燥。晒青与炒青、烘青等其他干燥方式重要区别是“温度”,炒青、烘青干燥工艺温度高,基本切断了茶叶中酶类活性物质的生命,而晒青则不同,自然阳光,温度低,保留了活性物质的生长可能性,也是为普洱茶长期存放“越陈越香”创造了潜在的活力。

说到晒青前,不得不说揉捻,曾喝到过一些寨厂的晒青是晒青了,但是揉捻不到位,导致茶质溢出慢,香气欠缺等等。一款好的茶不遵循制茶工序,最好的原料也是徒劳。

这些年各普洱茶厂的大路货(常规产品)还是传统晒青工艺吗?

@登泰翔:每个厂家都会说自己的普洱茶是晒的是古的是纯的,原因在于这些年有限的不断上涨的优质原料成本与追求现值利益已经成为生产经营过程最为棘手的一对矛盾,规模、边际利、变现速率、生产技术等因素如何有机结合是厂家面对市场竞争必须考量的问题。因此新茶,原料配比、非传统工艺技术的尝试等等,应该说焦糖香是正常的了。

@茶壶泡咖啡:这个需要茶友有一定的品饮能力。以前下关的茶都具有烟味重这个特征,所以下关一直都有晒青、烘青的争辩,但结果如何就见仁见智了。

@木有就是木有:现在大厂的原料供应这块,通常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自己的基地(承包的茶园/或自己种植的台地茶),一部分是收购。自己的茶园有烘干的,有时候云南的天气不好,根本就没法晒干,但是收购茶农的这部分是晒干的。但是大厂的货都是拼配,晒干烘干拼一起也不是不可能的。(以上观点由ishuocha.com整理发布,仅代表茶友观点)

这些年各普洱茶厂的大路货(常规产品)还是传统晒青工艺吗?

追根溯源揭秘普洱茶的发源地

 追根溯源揭秘普洱茶的发源地

云南普洱茶是中国名茶,很多人都知道普洱茶,也在近代逐渐成为人们的投资产品。但是你知道普洱茶的发源地吗?你知道普洱茶有着怎样的历史和文化吗?赶紧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一杯色泽澄清、汤色红润的茶水,一股沁人心脾的温醇香气,品普洱茶就如同在品味一段散发着陈香的岁月,甘中有点涩,涩中有点甜,回味无穷。要探访普洱茶,怎么也绕不开的城市就是普洱市。这座小城,在历史上因是普洱茶集散地而闻名。它是普洱茶的核心原产地和集散地,茶马古道就是从这里起源走向世界。如今,在普洱茶的历久弥香中,普洱这座城市愈陈愈香。

宁洱古城:马蹄声声商贾往来

从昆明搭飞机到普洱,从机场到市区,一路上似乎都能嗅到空气中茶叶的清香。仔细一看,公路上的绿化带竟然都种植着修剪整齐的茶树。这真是一座长在茶叶中的城市,普洱,名不虚传!

真正的普洱古城是一个叫宁洱的县城,从思茅区出发,走思昆高速,约半小时就能到。宁洱就是当年普洱府的所在地。1729年普洱府设立,到了咸丰、同治年间,普洱府城已经成为一座有着20多万人口传奇般的大城。宁洱是普洱茶的原产地和集散地,勤劳的宁洱人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

而宁洱人以及世界各地的商贾也是从这里开拓了通向全国乃至世界的五条茶马古道。一时间,这座小城商号林立,其中的众多商会会馆显赫一时,数得出来的就有:江西会馆、徽州会馆、两湖会馆、秦晋会馆、两广会馆、四川会馆等数十家会馆。

2007年宁洱地震之后,宁洱县城全面重建,很多旧城墙不复存在。不过,在街头巷尾兜兜转转中,依然能找到老城的痕迹。在一个小巷中,江西会馆的招牌仍然很是醒目,很多宁洱当地的特产都能在会馆里买到,比如宁洱银器、玉石等等,价格很公道,店员也不跟顾客讨价还价,像极了20多年前的国营老商店。

营盘山:万亩茶园嗅茶香

普洱市作为普洱茶的原产地,有八大产茶区,离普洱市区最近的是营盘山,驱车半小时就可以到达。

营盘山上的茶园共有2.3万亩,大片大片的台地茶随着山势高低起伏,浩浩荡荡。很难想象,矮小的台地茶也能制造出如此强大的气场,成片的台地茶像翻滚着的巨浪排山倒海般地袭来,令人舍不得眨眼。

“醒茶”——冲泡普洱茶前一个重要的环节

刚刚从竹筐、竹壳中拆出来的老茶,往往味道沉闷、香气涣散,很难展现老茶深沉饱满的韵味。要想品饮到一泡口感上佳的陈年茶,冲泡前的“醒茶”是一个重要的处理环节。醒茶就是通过改变茶的存储方式,唤醒茶质,凝聚茶香。哪怕仅仅陈化了七、八年的旧茶,经过以下的醒茶步骤,都可以迅速将品质提升到一个更高的水准:

老普洱茶为何在准备喝前需要先解茶“醒茶”

1.首先是拨茶,用手或茶刀将茶体分解为重量几克大小的茶块。

之所以用“拨”这个字眼而不用“掰”“拆”“解”……是因为年代很久的茶饼,往往茶体已经十分松透,用手轻轻摇动或拨动,茶就会一片片散落下来。而对于只有一、二十年的茶,茶体还比较紧结,往往就要借助茶刀。对于茶饼或茶砖来说,从侧面入刀可以轻松地将茶剖成两片,而后再用手掰成约一泡分量的小块;沱茶通常压制得比较紧,从可唇边或侧面下刀。拨茶时也要注意不要将茶拆得太碎。过碎的茶不但容易堵塞壶口,还会因茶汁释放过快而影响冲泡时茶水滋味和浓度的稳定性。

2.然后的工作是通风透气,将茶内的陈宿杂味吹散出来。

方法是将拨散的茶叶摊开置于清洁、蔽荫处吹风数日。这一阶段是茶最容易沾染杂味的时候,要注意环境不可有异味,也不可受到日晒或长时间灯光照射。在茶叶上覆盖一张白纸可以有效避免这些情况的影响。通风的时间视茶品状况而定。对于干净的茶品只需二三日即可,而入仓茶则可延长至一周或两周,以便散发仓味道。

3.最后将通风后的茶收入紫砂罐(或陶罐)中。

由于紫砂具有良好的隔热、避光性能和一定的透气性能,可以调节、维持罐内温度、湿度的相对稳定。茶储存在这种环境中,可以令茶质和香气快速凝聚。选取紫砂罐,最好使用烧结度比较高、没有异味的旧罐。新制紫砂罐内含有土气与火气,会导致茶品变质出现杂味。新罐简易的处理方法是用开水冲烫、浸泡,每日换水一至两次,反复数日后晾晒至足干就可以盛放茶叶了。浸泡后的罐子务必晾晒干透,否则罐内残存的水分会令茶叶受潮霉变。确保茶罐干透的方法是将一把生茶投入罐中,盖好盖子闷放一日,茶叶不会吸潮变软即可。同时罐中放入一些干净的竹碳,更有利于吸附杂味,提升茶品的品质。竹碳最好同样用水煮透、晾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