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泡法>如何冲泡普洱熟茶饼?普洱熟茶饼冲泡有讲究

如何冲泡普洱熟茶饼?普洱熟茶饼冲泡有讲究

2019-08-20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如何冲泡普洱熟茶饼?普洱熟茶饼冲泡有讲究

  1.备具准备好茶具及普洱茶

  2.温壶涤具茶具中置入烧开的清水,主要起到温壶温杯的作用,同时可以涤具。

  3.投茶将普洱茶小心置入壶中。

  4.润茶沸水置入壶中,快速倒去以唤醒茶叶

  5.冲茶浸润根据实际情况掌握冲泡时间。

  6.分茶壶中的茶叶先过滤于公道杯中,同时保持茶汤均匀,再分别均匀的分入小杯中。普洱茶冲泡水温:100℃沸水。置茶量:茶水比例为(1克:50克),或置茶量为容器容量的2/5左右。

  冲泡器具选择:紫砂壶(最佳)由于普洱茶适宜用高温来唤醒茶叶及浸出茶容物,而紫砂壶的透气性好且保温性好,故选用紫砂壶冲泡为最佳。

  盖碗杯(最常用)由于盖碗清雅的风格最能反映出普洱茶色彩的美,可以自由的欣赏普洱茶汤的色泽变化,故盖碗杯为现代茶艺最常用的冲泡器皿。品茶:茶汤入口,稍停片刻,细细感受茶的醇度;滚动舌头,使茶汤游过口腔中的每一个部位,浸润所有的味蕾(不同部位的味蕾感觉出的茶汤的滋味通常是不相同的),体会普洱茶的润滑和甘厚;入喉时可领悟普洱茶的顺柔和陈韵。
有用+10
分享

是真的吗?稀土元素可以鉴别普洱茶的产地

  提到稀土,很多人可能会想到,就在今年4月,国家卫计委在新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取消了茶叶稀土标准一事。“稀土超标”问题曾经一度阻碍茶产业的生产、销售和出口。我们先来科普一下什么是“稀土”?

 

  稀土是原子序数从57-71的镧系元素以及与镧系元素性质相似的钇、钪,共17种元素,稀土在自然界以氧化物或含氧酸盐矿物形式存在,有着“工业维生素”的美称。在农业上,稀土可以促进种子萌发,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增强作物光合作用,促进根系发育和养分吸收,提高作物产量;增强某些作物抗病、抗寒、抗旱能力,因而稀土肥料经常被施用在一些作物上。但据文献资料报道,稀土元素可能具有神经毒性、生殖毒性、免疫毒性等毒副作用。出于保证消费者身体健康考虑,原国家卫生部于1991年6月出台了GB13107-1991《植物性食品中稀土限量卫生标准》。该标准规定了稻米、玉米、小麦、蔬菜、水果、花生仁、马铃薯、绿豆、茶叶中的稀土限量指标。其中,茶叶的稀土限量指标为≤2.0mg/kg-1。

  然而,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我国居民膳食稀土元素暴露水平很低,据刘宏程博士介绍,从云南省多年茶叶监测结果可知,云南所产茶叶稀土含量均低于2.0mg/kg-1。中国工程院院士、茶叶专家陈宗懋曾进行了专门的实验,他说,如果每天每人饮茶量13克,按照茶叶中稀土最大含量13.8mg/kg-1,人一天通过饮茶而摄入的稀土量最大值为128.34微克,仅占每天允许摄入量的0.84%~2.25%。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凡摄入量低于规定值的5%以下,对该化合物的评价为安全的。所以,取消稀土标准对茶业发展利大于弊。

 

  植物对稀土的吸收量很少,但其在植物体内存在相对稳定,稀土元素具有丰度小、性质稳定的特点,是产地溯源的理想元素。云南不同地区的土壤成分有所差异,稀土元素的含量也各不相同。茶树种植土壤中元素的情况反映了茶叶种的矿物质元素组成。将稀土元素用于茶叶的产地溯源研究,这在国内还属首次。

  在普洱茶产地溯源鉴别技术的研究方面,经过对普洱茶三大主产区出产茶叶作为样本分析,稀土元素以西双版纳的最高,普洱市次之,临沧市含量最低,但都远低于安全值。需要通过茶叶中稀土元素的含量差异再结合茶叶中的微量元素检测,共同构建普洱茶产地溯源模型。以普洱茶中含量稳定,不容易受外界干扰的元素为普洱茶产地特征元素备选对象,共计21种微量元素和15种稀土元素,应用化学计量学工具对数据进行筛选和主成分分析,从中筛选出适宜的特征元素;再结合数据挖掘理论,构建普洱茶产地鉴别模型。

  简而言之,普洱茶的产地溯源鉴别技术实施的前提是需要建立一个庞大的数据库,把各个产地茶叶的稀土、微量元素包括氨基酸等,结合土壤环境等周边小环境的数据做好统计分析并录入。数据库越详尽,鉴别的准确率越高,能够鉴别的产区越细化。

  通过5年时间的不断努力,云南省农科院质标所的研究团队在普洱茶的主要种植区域普洱、西双版纳、临沧等7个州市抽取了564个普洱生茶、熟茶,获得了36个金属元素共20304个数据,建立普洱茶金属元素数据库1个。初步建立普洱茶三大产区鉴别分析模型。对西双版纳样品鉴别正确率100.00%,临沧样品鉴别正确率95%,普洱样品鉴别正确率97.5%。刘宏程认为目前数据库的数据量还远远不够,因此,对于普洱茶产地的溯源只能实现三大主产区州市一级的鉴别,若要细分到山头,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扩大数据库的建立。

糯米普洱茶的由来

糯米普洱茶的由来

糯米普洱茶是由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叶与优质糯米香鲜叶按比例混合后,经传统普洱茶制作工艺制作而成。

“糯米香”生长于西双版纳地区,含香草醇等多种芳香成分,因香味类似新鲜糯米散发的清香而得名。糯米香叶所散发的香气非常浓烈,据说傣族人在自家竹楼上放一枝糯米香茶叶,楼上楼下都会散发着沁人心扉的糯米香气。如果在衣袋里或书本内放一片糯米香茶叶,同在一间房屋里的人也会闻到那股清新的糯米气息。

传说糯米香本是生于西双版纳南糯山的普通小草,因沾了掌管神米的稻米仙子的仙灵才具有了糯米的清香,从此成为著名的糯米香草。传说中的糯米香草能愈合伤口美白肌肤,还能令失去记忆的人恢复记忆。

因为糯米香的神奇特性,也因为有关它的有趣传说,于是决定让感兴趣的朋友们也尝尝这有趣的糯米普洱。

普洱茶审美——浅谈品饮价值与陈化价值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简单说了一下什么样的茶值得存,说的是普洱茶的陈化价值。

含有能量的活性物质可以给微生物提供能量,以使微生物进一步活动,分解纤维和大分子蛋白,转化苦涩味物质,增加茶汤的醇厚度,降低茶汤的苦涩度。茶叶中含有携带能量的活性物质越多,则越利于后期转化。这样的茶也就越有存放价值。

携带能量的活性物质,主要是水解单宁,可以在口感上表现出回甘生津,因此我得出推论,回甘生津反应强烈持久的茶,更利于后期存放。

但是在市场行为中,我们时常会发现一些矛盾之处。很多消费者更容易被香甜适口的茶吸引。于是商家也就越来越侧重香甜明显的茶。(这里讨论的是普通消费者,如果购买目的是用于收藏的话,侧重点的误区往往是要求苦涩味重,在之前一篇文章中讨论过,文末有链接。)

如何制作出香甜明显的茶?这其实很容易。

通过各种手段使得含有葡糖苷的物质提前分解,就可以使得干茶中的甜味物质增加。

比如由一个葡萄糖和没食子酸组成的水解单宁分解后,可以得到葡萄糖和没食子酸。在加工中设法使得其分解,一方面可增加甜度,一方面可增加入口时的生津感(与持久悠长的缓慢生津相反)。

再比如两个重要的香气成分,芳樟醇和橙花叔醇,也是以葡萄糖苷的形式存在,只有在适当条件下(比如热分解,比如酶解)才会分解为葡萄糖和香气。在加工中促进其分解的效果就更明显,增加甜度的同时,也使得香气凸显外溢。

什么样的加工可以达到以上效果呢?

方法很多,比如延长鲜叶摊晾时间,低温长炒,杀青后焖黄,高温烘干等。其中部分方法被我们习惯称为前发酵,而高温烘干则就是标准烘青绿茶的制法。

这样做有一个副作用,含有能量的活性物质被提前消耗掉了,后期的存放价值也就降低了。只要我们还坚持普洱茶的核心价值有越陈越香,这样的做法就不适宜于普洱茶。

关于烘青的认识,在茶界有较为统一的认知,邹家驹先生十几年前的文章《烘掉的甘醇》中,已意识到了烘青并不适宜于长期存放。

关于前发酵,则缺乏统一认识,相当多的人并不清楚前发酵的后果,甚至也不乏大力提倡者。

有一个形容叫“入口即甜”,用来形容这样的茶很恰当,不单是甜,香也香得很直接,也难怪很多消费者会选择这样的品质。

但是对茶的品质有追求的人,最终会寻求更内敛的表达,就不能“入口即甜”“芳香扑鼻”,而需要缓慢回甘,香气悠远。这种表达方式说得不谨慎一点,就叫做“高级”。用这种角度来品鉴茶叶,就叫做普洱茶审美。

需要注意,一款茶的品饮价值并不因不适宜于后期存放而降低。

品饮价值只决定于茶质本身,它所具备的有效物质总量是固定的,通过不同的加工,我们选择其品饮价值的不同表达方式,或许含蓄,或许直接,或许力求当下,或许寄望未来。

我之前写过一篇文章叫做《手把手教你建立一个有效的品鉴体系》,其目的在于讲明我品鉴体系的构建方向即品鉴观,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茶叶当中的水浸出物分为两类,一类叫做有效物质,或者叫活性物质,主要成分是水解单宁;另一类物质叫做填充物质,或者叫对照物质,比如茶多酚,咖啡碱等苦涩味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