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之气味

普洱茶之气味

2019-08-2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1、普洱品种之气味:是指某一单一品种的茶叶中在完整工艺的条件下表现最突出或特有的香气。

  2、普洱工艺之气味:是指茶叶在一定工艺下所产生的的香气,其中又有原发性香气、附加性香气之分,这些香气与品种、山场、天气等虽然相关,但不是决定性因素,原发性香气是制作工艺中的某些步骤,比如发酵、做青、杀青等,所促使的茶青原有的芳香物质产生组合分离等变化,从而产生的香气。

  3、普洱存放之气味:是指制作完成的茶叶因为仓储的原因而产生或沾染的香气,也有原发性与附加性之分,其中陈茶的陈香多数是原发性,普洱生茶因后发酵而产生的一系列香气也属于原发性仓储香气,至于部分湿仓普洱的仓味,存放不良的茶产生的各种其他气味,均是附加性的。
有用+10
分享

回看2012年普洱市场的症结

回看2012年普洱市场的症结

|本文是作者“无非妙道”2012年关于普洱茶市场的一篇文章,文中从市场上的存量茶、2007年普洱茶暴跌的历史、以及市场上大部分产品只重视包装,而忽略产品质量等全方位对市场的一个观察。如今20105年的普洱茶市场和2012年又有几分相似,回来再看看对于普洱茶行业的茶商、茶友来说都还有借鉴意义。以下是全文:

现今普洱市场,旧茶有大量的库存,有的有价无市,有的无价无市;原料高,新茶走不动;大家不是想买茶,而是想卖茶;做茶的人,因为原料高市场不动,大多不敢做茶,在等待,在观望,等待市场好,等待把仓库的茶卖掉,观望市场新的风向,找投机的机会;喝茶的茶客,不跟做茶的人买茶,直接跑到茶山买,觉得既可以旅游,又可以买到真实的。整个市场畸形的,那么它的症结在哪里呢?如果不解开症结,必定影响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尺之冰,非一日之寒。这样的症结,其实是十年来普洱市场非正常运作形成的。我们不防从开始到现在来回顾一下市场的变化,发展,自然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了。2000年左右,港台人开始将普洱茶回流到大陆市场,他们推出越陈越香的概念,来推销手头上的湿仓旧茶。逐步形成了购买普洱茶投资升值的理念及市场。03年左右市场开始形成纯干仓的概念。有茶老板开始推波助澜,推出类似茶叶银行的概念,买茶可以不提走,放在我仓库。按每年递增20%回收。这时新茶产量和销量开始大增,茶客由件购步入到吨购。到05年已发展到,新茶一到市场即时起价。到06、07年更发展到,新茶到市场价格就可以翻倍,一日一个价。搬运工,搬运一小件42片的纸箱装茶5元/件,最高10元/件。巅峰时发展到买期货,买白头单。这时的普洱茶完全是没有质量可言的。听当时茶厂的工人说,那时只要找到茶叶,压成饼,就能卖钱了。

回看2012年普洱市场的症结

07年上半年,普洱茶开始暴跌,市场一下静下来,一片狼藉。一方面的人,开始反思质量问题;一方面的人,开始想办法,继续延续市场,销量。想办法延续市场的人,也分两方面:一方面的人,利用一些新兴起的市场概念,继续忽悠顾客,例如,古树、生态、绿色、名山名寨之类的,还有就是用以前畅销茶的版本,包装上印上该茶的名称及编号,里面只是乱七八糟的茶叶。另一方面,建立所谓的终端渠道,例如,专卖店、专柜是也。前者包装上印得天花龙凤,茶叶劣质,开头骗一、二次是可以的,之后肯定就停下来不动了。后者,开专卖店,走终端渠道路线,设想是好的。因为,赚钱效应,发展也快。出厂价1千多给经销,经销再以2千多给专卖店,专卖店再以3、4千放出市场。也吸引了不少人前赴后继地开专卖店、专柜。厂家只是供货给专卖店,专柜,也可以走几年。因为,上百上千的专卖店,专柜,只是铺货,压货也不是小数目。终端渠道是建立了,茶叶最终消化没有完成,茶还是放着,没有人喝,也不好喝。买茶还是为了赚钱,而不是为了喝。最终买了茶的人,一心只想着赚钱,几年下来茶卖不出去,钱赚不到。当然不会再买,市场也自然停下来。明白这些,你就会知道十几、二十元/kg的原料,卖到几千多上万15kg/件的茶叶,不是全部厂家赚的,它还要养活很多人,它必须卖到那么贵。再说回来,十几、二十元/kg的茶,又有什么理由会好喝呢?又有谁去喝呢?那些买茶的人还不是为了赚钱?

还有一个怪现象,因为利之所至,谁也不会说真话,也不敢说真话。譬如,有买了某厂的茶,其目的是为了赚钱,有什么理由说该茶不好呢?不但不会说,而且看见有谁说该茶不好,还要狠狠的整他,可以说是群起而攻之,所以,谁敢说真话呢?简直可以说,颠倒黑白,混淆是非,鬼话连篇,令茶友人鬼难辨。不好的茶没有人敢说,又不好喝,没有消耗,市场自然停下来。市场自然继续畸形,而不能纠正过来。

还有就是市场极度不诚信,包装纸印的、说的非常好,里面的茶却非常差,就是茶饼底、面、中间的茶叶也不一致。令顾客信心尽失,只有自己跑到茶山去买了。

总结这十多年的普洱市场,一直被投资升值、陈放、赚钱这些概念误导着、主宰着,而惘故、疏忽了质量,茶叶最终是用来喝的这个主题。以03年茶老板的增值回收诱惑,人们买茶,是放着,是为了赚钱;到06、07年的新茶炒作,人们买茶,是放着,是为了赚钱;到了现在厂家发展专卖店,给予厂价与市场价大差价的诱惑,人们买茶回来,也是放着,也是为了赚钱。(注:专卖店的销售,有点像传销的手法,上线给予大额差价下线作诱惑,吸引下线的购货,压货。还限制下线不能低价抛货。形成货都是下线之间相互放着、压着,而不是消耗掉。)反正都是放着、压着。不会注重茶质量,不会拿出来喝消耗掉。推动市场的动力只是“赚钱”这个诱饵。一旦买茶回来再也赚不到钱,这个诱饵,自然失效,市场也自然停下来。

因为,赚钱效应,普洱茶的产量、销量曾经一下子增长了成千上百倍。但完全是在没有质量、没有消耗的基本上完成的。这就像人走路,走了相反方向,越是走得快,越是错得很一样。如果要走向正确方向,还要多走之前走错的一大段冤枉路。普洱茶也一样,还需要很长的一大段时间,把之前炒作所带来的祸害消化掉,才能走上正确之路,这是必须的。

回看2012年普洱市场的症结

现今市场的症结,主要是由于大多数人买普洱茶的目的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用来喝,所造成市场种种奇怪现象,畸形发展,停滞不前。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茶买来喝,喝过好再买,能喝多少,就买多少。买茶千万不要误入投资升值、赚钱的误区。以解救现今市场的症结。

文/无非妙道,原题:2012年细说普洱——市场的症结(八十二)

关于普洱茶经营的“新思考与新方法”(2014下)

  一、对一个茶商而言,你对茶的认知达到什么程度,这个程度的茶便会出现在你的面前。而认知以后遇到好茶如果要想大量收进则一般不可避免地会同时遭遇伴生的困难如资金等。两者的纠结会长期存在,不断考验茶商们的神经,直到你的茶被广为认知且手上还握有大货。几乎所有茶商都希望自己的茶是灰姑娘,而真正的灰姑娘其实不多。

 

  二、与圈内人要接触但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要把主要精力用在与圈外精英打交道上,这样才能学到更多东西、得到长足的进步。

 

  三、没有泡不好的茶,只有找不到方法的人。

 

  四、每天面对不同的茶友客人,每天面对有关普洱茶的不同问题,就象面对着一部有关普洱茶知识的书。以前是从薄读到厚,现在要注意从厚读到薄。要有意识地把茶友客人提出的各种问题分门别类地归纳、消化,既要诚恳地解答问题,也要从中发现消费者需求以及市场的变化与发展。

 

  五、谈到泡茶,有茶友问我是否以“潜意识”泡茶。这个提法好,伺茶到一定程度确实运用着我们的“潜意识”,但“潜意识”的基础大概离不开日积月累以及对茶性的充分了解。

 

  六、普洱茶为什么能够长久地吸引人?普洱茶的门槛实际上是所有茶类别和品种中最高的,普洱茶的后发酵比较复杂,理解起来难度最大,又因为历史以及价格等原因无法大量提供给爱好者尝试、鉴赏,但其中的客观规律又是存在的、时不常地会被人们分享到体验到,所以普洱茶的魅力是其他茶类无法比拟的。即使是一些不全面的甚至是错误的观点和看法,也为普洱茶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七、伸手就能摘到苹果,不会吸引人。拼命跳起来都够不到苹果也不会吸引人。只有跳起来才能摘到的苹果才是最吸引人的,大概就是这个道理。学习普洱茶一要有决心二要有条件。如果喝了多年仍未得精进,那就要问一下自己在决心和条件两方面是否有问题。

 

  八、中生代茶存放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用料。不管是所谓纯料还是拼配,用料都是第一位的。选料精、用料好,哪怕仓储稍受潮还有得醒有得救,用料不好醒过来也不会有好的体感与好的口感。

 

  九、客人问我“你是怎么在十年之内做到现在这个程度的?”我告诉他,一是付出,包括时间、精力、情感和财力的付出;二是勇于反思、不断改正错误的观点。比如,五年前当某专家告诉我他在茶出汤第一水时凭肉眼观察汤色就能够判断这茶的好坏时,我还不信,还很鄙夷,但现在我信了,因为现在的我和员工也基本达到这个水准了。

 

  十、不同地区、不同生活习惯与饮食习惯的人对茶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随着身体条件以及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对茶的要求也在改变。以前认为香甜可口的好茶,过了一二十年可能就会被认为茶气不足、品质一般般。以前认为又苦又涩不怎么样的茶,过了一二十年也可能会被当成了标杆。这大概也算是普洱茶引人入胜的原因之一吧?

 

  十一、普洱茶的普及与导向形势依然严峻,决不是靠几个年轻人穿穿麻衣布鞋摆摆茶席插插花就能解决问题的。

 

  十二、100吨F系熟茶在茶庄的发展史上已经完成了基本任务,带给我们的除了市场的最初积累就是满满的美好记忆,而其中的F5和F6-302将在不远的将来作为难以逾越的经典之作迎接普洱熟茶的一个消费高潮。

 

  十三、围绕中生代茶,建议大伙多试多研究2000年、2001年的茶,把这两年茶的用料(易武、布朗、常规拼配等)、工艺、仓储、年份感等搞清楚,这样在碰到早一点如96、97、98年的茶时或者碰到晚一点如03、04年的茶时,结合转化的细微之处以及外包装的分别,就能很容易地作出区分与判断了。当然,如果碰到更早或者更晚的茶,则更容易判断了。

 

  十四、15年以下的干仓存放中生代茶,不同的部位多少会有一点转化程度的不同,从而导致口感上的不同。这种情况下如何看待如何处理呢?我的看法是:一、如果对方是初入门的茶友对普洱中生代茶的特性了解不深的话,干脆多放上两三年转化出一点感觉以后(特别是涩感稍退之后)再让他们尝试;二、如果对普洱中生代茶有一定了解的资深茶友,那就干脆下点重手。我体会,这个年份的茶中只要是真正的好茶(用料好、工艺好、仓储好且已放一定年份),一旦施以重手,虽然头两泡会令常人难以忍受,但其回甘生津必定强烈,后面几水的表现一般都会更好。不妨一试。

 

  十五、围绕大马仓的紫大益103批”断南“四号饼,一款茶的成败得失说到这里本应该打住了,但因为有广告在先,因为广告中引用了我的原话而且注明了是摘自我黄刚的博客,更因为这则广告蹊跷地没有广告主,我不得不小题大作一番。如果大马仓(版)与台湾仓(版)是相同的好,那我就算为普洱茶又作了一次贡献、为好茶又抬了一次轿子,高兴,愿意。但如果大马仓(版)与台湾仓(版)确实不是一个料呢,,那我还是要在这里把手上这两款茶的区别给大伙说说清楚,免得大家买了茶还怪罪我。当然,我只是对拿在手上的两片茶而言的,没准你跟我不一样,拿到的大马仓(版)很好,那就祝福你。

 

  十六、只要方法对头,普洱茶是可以在短期内搞明白的。

 

  十七、回复茶友“什么样的茶值得投资”问:首先是茶的品质要好,要乔木大树高海拔,春茶精选等级较高,名产区原料,个人偏好布朗与易武茶区。其次是好的工艺包括好的仓储。第三是陈化时间要够,一般在十年以上看得比较清楚。第四是有一定的知名度,适宜流通便于出手。第五是入手性价比较好,有相当的获利空间。

 

  十八、茶庄做得好,大部分收入都应该用来收茶,收好茶,收有标杆意义有发展前途的好茶。

 

  十九、感觉今年以来各地茶商都碰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有经济大形势带来的问题,有八项规定限制三公消费带来的问题,也有普洱茶自身的消费与贮存的周期特点带来的问题。反映在我们经销商中间最大的问题还是如何做好产品与客户的升级问题,即如何及时从主打产品以新熟茶为主向以新熟茶带动老熟茶和中生代茶销售过渡的问题。四年来,我们茶庄在这个问题上看得早一点、行动比较快也比较坚决,问题就解决得比较好。即便如此,直到今天,在产品线建设上我仍不敢有半点松懈——为什么?因为我真的见识过什么叫“有茶”、什么叫“有好茶”。

 

  二十、回答茶友问:”为什么老提99DDG?“试想,唐僧要是不成天念经,念到孙悟空直想吐的地步,这师徒几个能走到西天取回真经吗?其实我不光常提99DDG,也还常提F5、F6-302、103四号饼、01简体云、03班章王中王,还有黄普二号、五号,还有老饼散块7452什么的,说实话这些茶品对于初入门者是有点高了,但适合中级普洱茶爱好者用来向高级进阶并提高品鉴水平。常喝这些茶,初入门者不易走偏,中高级爱好者可以领略到普洱茶的精髓。

 

  二十一、一款茶的表现从冲泡中来,而冲泡的效果是从出茶就开始了,出茶则从醒茶就开始了。用心钻研琢磨,可以把一款茶三五年之后的表现从现在起就分析判断出来。提前确定一款茶多年后的表现,这不是什么神话,但确是一个高水平茶商应该具有的特殊技能,谁让你多喝多见识了那么多样的茶呢?

 

  二十二、跟明白人喝茶是一种愉悦。做什么事情不需要明白人呢?

 

  二十三、在茶的世界里,最有意思的事情就是”没想到“。茶的品质”没想到“,茶的转化”没想到“,冲泡效果”没想到“。。。,如果都能想得到,那茶还有什么意思呢?

 

  二十四、如果喝茶学茶只是为了玩、没有什么压力,学茶进步就慢。什么情况下学得快?如果有生活生意的压力,弄不好要赔上几万几十万的人学茶最快。

 

  二十五、对做普洱茶庄的一点小心得:一要量力而行、量入为出、循序渐进。二要滚动发展、重视屯货与积累。三要注意手上茶品的结构组成,既要品质也要数量,还要能够适应客户需求。四要保持充足的现金流,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就是保持良好的经营心态。

 

  二十六、有很多知识可以从书本上学到,但也有不少东西没法从书本上学,比如讲一款茶比另一款茶的气韵更壮阔,再比如讲“XX仓”中的奥妙或者某款名茶真心不好喝但却很有“名气”,这些都可以在讲习中通过对冲通过实践来体验与验证。

 

  二十七、欣赏茶与欣赏音乐是一个道理,与欣赏某个领域的杰作也是一个道理。所以,当我面对的客人茶友都是某个领域的专家、成功人士的时候,我有理由不拿出令人信服的好茶来吗?

 

  二十八、喝着茶被老朋友大众点评网张总好评了一次:一是做事情执着坚持。二是理工男所特有的严谨细密、科学方法与逻辑思维。三是懂茶的人不少但文化品位不同(言下之意俺还是有文化滴,呵呵)。四是在营销模式上创造了普洱茶行业“OtoO”(线上到线下)的一个较成功的范例。(哦,还漏记了一条:勇于否定自己,这一点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

 

  二十九、不是茶变不好了,而是我们都进步了。能够否定此前的判断、否定自己,也是一种人生的升华。

 

  三十、很多茶单独喝都不错,放在一起喝的话就比出高低来了。茶的厚重感、丰富性、愉悦感、回甘生津及速度、存留感与韵味,都是比较一款茶品质高低的重要指标。对中生代茶而言,可以归纳为“强烈而刚猛的茶气,丰富而愉悦的滋味,持久而绵长的香气”三句话。

 

  三十一、普洱茶的经营者们都在谈关于如何找到客户、贴近客户、服务客户的问题,我倒是认为作为一个普洱茶商如果想让企业长治久安持续发展的话,最紧要的是收对茶。茶收得不对,好客户也会跑掉。茶收得好,客户自然会找上门来。

 

  三十二、其实普洱茶生意的特性就一个字:“守”。上竿子不是买卖,好东西只等有缘人。

 

  三十三、事实上,做价廉物美、产量较大的新熟茶的生意与做品种繁多、用料仓储及年份都不尽相同、数量较少价格较高的中生代茶的生意,其方式方法是完全不同的。前者可以通过经销方式来推行,而后者则不是谁想做就都能做好的,除了自己要喜欢要懂茶之外,还要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还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影响力,还要对市场及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洞察力。离开这些条件,都不太可能持久地做好普洱茶的生意。

 

  三十四、看多了电视剧,不会编剧也能从剧情的发展中猜到下一步矛盾冲突的走向。反复听各类音乐,往往就能从中听出一个民族、一群人、一个人在想什么要做什么。不断地试茶、思考,不但能够学会分辨茶的品级,而且可以知道不同的人会需要什么样的茶。

 

  三十五、当我们面对着微信这个新时代的“法西斯”时如何让自己过得更愉快点呢?我今天跟一个茶友说,喝茶与说茶不同,卖茶与卖所谓的茶文化是不一样的卖法。拿着好茶,喝着好茶,遵循客观规律做好生意,看或者不看那个世界的人和事,均可。

 

  三十六、回复茶友“学习普洱茶有哪些要学的?”问:主要有茶树的生长环境研究及栽培技术、普洱茶毛茶的加工工艺、普洱茶的拼配技术、普洱茶的仓储方法、普洱茶的简要发展历史以及各主要茶厂的发展历史、各阶段普洱茶的划分及特征、普洱茶的品鉴判断基本方法、普洱茶(生、熟)转化机理(多酚类氧化及微生物参与下的发酵)研究、普洱茶保健功效的研究、普洱茶的冲泡等。

 

  三十七、不是我们水平高茶友们水平低,而在于平时的勤快收拾——对所用茶台、水管、紫砂壶、公道杯、品茗杯等等的及时清洗、清理。除了用水要对,从水到茶汤这一条“水路”上的每一个环节细节都不能放松。并不是我太矫情,一泡好茶一定要让它有应有的表现,对于卖茶为生的茶商而言这一点难道不重要吗?

 

  三十八、这些年来,茶庄逐渐树立了一些规矩,比如“只卖自己也喝的茶”,比如收茶时坚持“茶到验收合格后付款”,比如销售时坚持“款到发货”等等。规矩之所以成为规矩,是因为规矩对谁都没有例外。事实一再证明了坚持这些规矩的好处。

 

  三十九、一买一卖,有攻有守。攻中有守,守中有攻。攻是为了守,守好才能攻。攻守之道,普洱经营之道。

 

  四十、茶庄刘“董事长”问我:咱们茶庄有什么竞争优势吗?我答:主要两点,一是茶好,不是一般的好;二是咱真能让下决心要学明白普洱茶的人学明白。刘董又问:那人家要是茶也买够了也喝明白了呢?我又答:好在中国足够大,想喝明白普洱茶的人还有一些,养一两家露雨茗苑还是可以的。

 

  四十一、从考虑做茶庄的第一天起我就一直梦想着如何实现一个懒人的伟大理想,那就是不用费心还能赚钱。现在看来这应该成为做好普洱茶生意的一种境界,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生意在于“守”。换一种说法就是买得好比卖得好更重要。普洱茶商朋友,你能理解其中的意思吗?

 

  四十二、2014年的一件大事办成了。这也是茶庄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为什么这样讲?试问有哪一位茶商不希望在自己企业的产品线建设和经营发展上争取最大的主动的?2005年以来,普洱茶销售企业中又有几家在中生代茶、老茶经营中赢得了持久主动的?无论是作为超级发烧友还是作为茶商,我都感到无比的欣慰!

 

  四十三、当你一下子拿到大货比如说200件老茶的时候,你该如何来组织科学而有效的验收呢?确保随机的抽样、对茶样品质(可细分为若干具体指标如茶质的厚重、体感反应、回甘生津、耐泡程度、仓储情况、愉悦感等分别进行品鉴判断)有客观的计量评分、对不同的品质等级有准确的区分(运用圆概率误差原理准确定出N、2N、3N值)。

 

  四十四、从事普洱茶销售,产品线建设十分重要。如果没有长期的建设目标,手上不掌握大量的好茶,无论是做品牌新生茶还是做中生代茶、老茶,经营活动就很难有持久稳定的主动权。作为基础较薄弱的茶商则更要认真考虑产品线的建设。滚动发展看起来不快,但如果走好走扎实了,实际上还是有效的。

 

  四十五、2014年收获两点:

  一是从年初的99大渡岗到年末的布朗传奇2000,开启了全新的产品线建设模式,那就是看准了一款好茶憋足了劲、竭尽全力把它全部拿下、坐庄。从事普洱茶流通十年,同时又是一个普洱茶的超级发烧友,我相信一点:在识茶辨茶上有理论有方法成体系固然重要,但更要有茶!有好茶!!有超棒好茶!!!有大把超棒好茶!!!!

 

  二是咱也是每小时创造5千元价值的人了。说这话不是托大,而是想告诉我的客人们,希望大家在新的一年里以全新的思维看待自己的价值,如果你的时间成本比我要大得多,那么请把对普洱茶的寻找与研究交给我,让我来帮大家推荐好茶,你可以尽管把宝贵的时间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普洱茶在韩国的发展状况

  姜育发简介:

  韩国韩瑞大学校茶学系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韩国国际普洱茶研究院院长;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

  韩国对中国文化交流会主席;

  中国上海国际对外交流协会顾问;

  知本家(以下简称知):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普洱茶的?

  姜育发(以下简称姜):我最早认识普洱茶是在香港,那时候接触到的是普洱的老茶,当时普洱在台湾和香港已经流行起来了。90年代我到思茅参加普洱茶的会议发现和大陆交流普洱茶的时候有些隔阂,因为我们一直说的、喝得、研究的都是老茶,可是那时候大陆流行的是新茶。

  知:您在韩国的时候也做了很多普洱茶方面的研究,普洱和韩国有什么不解之缘吗?

  姜:我在韩国的历史文献里看到有关于普洱茶方面的记载,于是我找了很多资料、文献开始研究,大概花了两年的时间,从文献中发现大约在18世纪韩国的官员到燕京(即北京)的时候,在他品尝过的中国茶里他认为,普洱茶是最好的中国茶。

  韩国的大学者、大官员到中国品尝到了普洱以后非常喜欢,回到韩国后就尝试用韩国的茶叶,普洱的制作工艺来自己做“韩国的普洱茶”,文献中是这样记录的“久蒸久晒”做出了“竹田茶”可是味道完全和普洱不同,难以下咽。

  我在文献中还找到乾隆皇帝一首写普洱茶的诗,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北京中国国家图书馆,都指出《御制乐善堂全集》第十九卷“乾隆御制诗”善本《乐善堂全集定本》卷十九古体诗七,其中有一句诗“独有普洱号刚坚,清标未足雀舌。点成一椀金茎露,品泉陆羽应惭拙。”大致意思是说,陆羽不知道普洱都应该觉得惭愧了。所以就更加能表现普洱茶得珍贵,更多的韩国人也就越发希望喝道中国的普洱了。

  知:那么普洱茶在韩国市场的销售情况如何?

  姜:普洱茶现在在韩国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了,已经超过了乌龙茶、铁观音,现在一说起中国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普洱茶。

  不过普洱茶在韩国受欢迎的过程是很有趣的。最早大家是通过中国中央电视台对普洱茶的负面报道知道普洱茶的,当时虽然报道说有很多假的、劣质的普洱茶出现在市面上,但是由于央视是国家级的媒体,传播的范围广也就让韩国人知道了普洱茶,虽然是负面的印象,可是普洱茶再韩国的知名度还是上升了。当韩国人到中国旅游的时候见到旅游点有很多人卖普洱茶,而且大家都说自己卖的是真茶,所以很多韩国游客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就买了“高知名度”的普洱茶,而且大家也都认为自己买到的是真的普洱。这就是一种“人质效果”。

  慢慢的韩国人也开始喜欢普洱,并认为它就是中国茶的代表。

  知:普洱的生茶和熟茶在韩国市场所占的比例是怎样的?

  姜:在韩国熟茶较少,反而是生茶更常见,但是生茶需要放置很长时间才会好喝,一般要20到30年才是喝生茶最佳的年份。所以我比较推荐熟茶,熟茶还比生茶有营养,功效更佳,只是生茶的口感更能被韩国人所接受,所以生茶在韩国更受欢迎。

  知:在普洱茶受欢迎的同时,普洱茶再韩国市场是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呢?

  姜:韩国对中国食品的进口的检查比较严格,因此韩国商家为了防止所进货品不能通过检查造成损失,一般都是小批量进口。可是普洱茶在韩国已经越来越受欢迎,而且韩国自己又没办法生产普洱茶,而市场对普洱的需求是很大的。

  而且普洱茶和韩国的绿茶相比有一个优势,绿茶要新茶才是好的,可是普洱茶是越陈越香,这就表示买绿茶今年买不完明年就只能降价卖,可是普洱茶今年卖不完,明年还可以涨价卖。

  由于这些原因绿茶在市场上的销量开始下降,就有人把原因归咎在普洱茶身上,开始抵制普洱茶。

  知:对这样的现象您有什么好的建议?

  姜:其实普洱茶自身的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07年普洱茶市场的崩溃,我早在07年4月就预计普洱茶市场这样发展下去会出现崩溃的局面,当时没人相信,结果07年7月份市场就开始崩溃,这都是由很多长期的问题造成的。之后政府重新定义了普洱茶的标准,比如生产地必须是云南等等。

  当时我就提出普洱茶的发展必须要走红酒的路线,经过这几年的沉淀它会恢复起来,重新发展的。当然这些都必须是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政府的监管、产品质量的把控、市场的调节等等都不能缺少。

  知:您预计未来普洱茶市场的前景是怎样的?

  姜:未来20到30年间普洱茶市场会有很大的变化,因为很多2000年前后生产的茶叶在20到30年后开始升值,很多收藏者的存货都在那个时候呈现最佳状态,可是虽然大量的收藏会在那时候升值,但是由于每个人对茶叶的保存方法、保存环境不同,到时候市场上涌现的“老茶”口感、质量又会不同,那个时候又是一轮新的竞争,对消费者来说又是一次辨别好坏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