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陈了是古董久了便是回忆

普洱茶陈了是古董久了便是回忆

2019-08-21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茶,陈了。愈发的香甜甘醇,并未因光阴的流转而改变自已最初的本真。依旧飘香,静静期待着属于它的那一泡热汤。

人,久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尴尬,不会因为时光的流淌而减弱,反而愈加的陌生,只能用来回忆。

茶,开启那一刻,刀起茶落,水,注入那一刻,水落香散,是茶香勾起回忆,还是回忆本就与茶合体?也许有很多款茶,可以品饮之余满是欢愉。一定也有这样一款茶,品饮之余满是回忆。

人可以改变自己的个性,却无法改变茶性,一口陈香带有甜香,是弥久越发彰显稚嫩的香气,返璞归真的最真茶香。

茶,陈了,不趁现在喝,只怕再次错过最好的滋味。人,旧了。却在时间的蹉跎中凉透了几多人心?成为永久的回忆。恍然开悟之下,能留存的除开满面的沧桑与满怀的凄凉。也只剩这一口茶香了,茶未凉,人已远。人远行,茶依旧。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分五香,舌辨六味

  据我喝茶的经验,我认为茶有五种不同层次的香:表面香、滋味香、汤底香、冷杯香和回味香。

  表面香很容易获得:开水冲下去,茶香扬起来,有的还怕闻不够仔细,把盖子捂紧,温度达到最盛时,猛地把盖子揭开,凑在鼻子前面,鼻子嘴巴一起上,大口大口地唔啊吸气,好一副贪婪的嘴脸。呵呵。其实,表面香在开水还没有冲下的时候,茶叶刚刚展露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细微的感觉,往往需要训练,敏锐的嗅觉,会使你提前预感到某些事物。此香最显。属火。

  滋味香很直接:茶汤中的香,不是闻出来的,是喝进嘴巴后迅速散发出来的,这种香平常人喜欢用口齿生香来形容。这种香是被茶汤裹着,不易显露,非常含蓄,在闻盖杯的时候不那么明显突出,因为它的香气形态不是以刚猛霸道体现的,但是细细闻下去,这种香气非常细腻幽远,顽强地存在那边,始终与你保持不即不离的距离。好像背着太阳的那一面月亮,你看不见,或者是若隐若现,但是它始终是存在着的。此香最实。属土。

  汤底香往往是老茶鬼的最爱:他们喝茶后,不把杯子放下,而是在手中把玩,细细品味那残留在杯子底下的最后那丝丝香气。有时是火,有时是润,鸟语花香,百花齐放,在汤底下,挂在杯子上的残留香气是那么丰富多彩,在喝茶的口舌乐趣之外,居然有这样的享受,不上瘾都不行。此香最贵。属水。

  冷杯香是汤冷了以后的香气,往往跟汤底香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是表面香之外的香,藏在汤里,驻在水中,挂在杯上。有温度的时候,香会明显一些,没有温度的时候,香会收敛一些,但始终在发散,绵绵密密,若有似无。有时会觉得忽然强势张扬,但仔细去寻找,又无影无踪。此香最玄。属金。

  回味香是一种记忆中的香:刚刚喝过的茶,印象深刻,留下记忆,过了很久,记忆犹深,以至于喝什么茶都用这个记忆去对比,去印证。平常所说的韵,我想就是这个回味香。韵的有无,深浅,都是在与记忆中的香作比较,由此得出结论。这种记忆是非常顽固的,有一次我在QQ上跟美国的一个前辈聊天,他说,他打开一包铁观音茶叶,开水冲下去。我马上觉得一丝铁观音特有的香气开始萦绕在身旁,迅速集中在身边,好像温泉蒸发一样,香气蔓延。我以为此香最真。属木。

  舌辨六味,指的是:甜、酸、苦、涩、麻、咸。

  分别由舌尖、舌边、舌心、舌根、舌面、舌底的不同部位去体察。

  其中甜包括了内在品质的甘、富有回味的怡和直截了当的鲜三个层面的体会。

  酸则表现为气味和滋味的分别与混合:分别是酸气、酸味、气味皆酸三个层次。

  苦是六味中最富有个性的滋味:

  1、舌心苦,久而不化,伴有药味,挥之不去,久尝有点恶心。基本上可以断定是农药残留过量。

  2、舌根苦,苦后起粒,有毛糙感觉,顿时没有胃口,伴有头晕眼花,虚汗等症状,属于农药中毒。

  3、舌边两侧苦,久而不化,开始生津不止,而后口水满嘴,伴有黏液的滑溜感觉,担心是老陈茶中的不干净物质所致。

  4、相反的,舌尖苦,如果能变化,稍纵即逝转而寻找不着,就有可能会产生甘甜。这是老茶鬼的最爱。

  5、舌面苦一般表现为初学者不适应茶的浓度,通常稀释就可以化解。但是满口舌面皆苦就要怀疑所饮非茶了,最起码说明你不会喜欢这个茶。

  6、舌底苦是一个很奇特的感受,通常喝茶到了最后才会体会到,伴随而来的是,生津不止。很多人是因为这个感觉而“上瘾”的。

  再说涩。涩是茶叶的特性,一些加工方法把茶叶的涩去除了,我觉得那是对茶叶的摧残。茶叶是要有一点涩的,有了一点苦涩,茶就有了魅力。但关键是要会转化,苦涩转化的过程是茶叶展示魅力的过程,你在寻找苦涩是时候,苦涩就跟你捉迷藏,让你找不到:好像要在舌尖上找到了,它又跑到舌边了,好像停在了舌心,一会儿又游转到了舌底,感觉刚刚要有点真切时,它又变化为香气和甘甜,化了,潜了,让你魂牵梦绕。不少人喝茶有“瘾”,我觉得这个“瘾”的味道就来自于苦涩。

  麻辣往往联系在一起。茶叶由于被水浸泡着,所以往往呈现的是麻不是辣。如果麻与涩混合起来,这个茶就无法喝了。

  咸是茶叶陈放后的表现,是酶的作用。喝到这,已经不是茶了,是药了。有人喜欢,但多数人是不喜欢天天吃药的。

普洱茶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也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普洱茶没你想象的那么复杂,也没有你想象的那样简单!

从一个全新的非普洱茶从业者的视角,来看待普洱茶这样一种“越陈越香”、“可喝可藏”的茶。然后逐步讲述作者个人藏茶心得、对普洱茶市场的体验等。

让读者明白,原来喝明白普洱茶并不是很难的一件事情,而家庭存茶、投资一样是可以实现的。

普洱茶为什么难懂?

但换一种角度来看,普洱茶说它难懂也确实难懂,要说它简单也简单。

难懂是因为它存在很多复杂性和多样性,甚至是独特性共存的这样一个集合体。就比如山头茶,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以前,山头茶哪有现在分的这么明显,也没有现在这样狂热。

但如今名山寨茶是一种情况,一般山头茶的又是另外一种情况,甚至同一山头当阳和背阴的口感滋味又是一种情况。这就使得普洱茶存在多样性和复杂性。

所以每一次泡出来的茶都会给很多爱茶人不同的感觉和体验,本来觉得自己还懂了那么一点茶,但是喝过普洱茶甚至长期喝普洱茶的,越喝越觉得自己懂的太少。

又比如老茶来说,它除了从原料、制作、运输、面市、收藏储存等这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造就了普洱茶的变化难懂之外,还在于每一步都有可能使茶存在改变(朝好的方向或不好的方向转变)。每一次的改变又是对茶品质,茶叶价值乃至茶叶价格都是一次全新的体验及审核,稍不注意就是天上与地下的差别。

因此,不管是业内人还是非业内人,看普洱茶都是有一种高深莫测的感觉。总体下来就是,普洱茶作为饮品,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很多不确定性以及讲究的东西太多了,有一种神秘感笼罩在普洱茶的身上。

普洱茶,其实很简单

简单是因为它本身就是一种茶类、一种饮品,无非是白开水里面加了些东西,使它变得不再仅仅是水,而且只需要泡了喝即可尝到滋味。其实对于普洱茶而言,哪有那么多虚幻的东西,说得那么高大上!

不管是普洱茶还是其他茶,“茶总是要喝的”,“好喝解渴就多喝点,不好喝的话就算了”,就这么简单,不必去理会什么内含物质,什么存放年限等含义,“好喝就行了!”

假如二十万一饼的老茶,泡出来喝着不好喝,其实对于你是无价值的,更别说是追溯它的历史脉络或者仓储条件等等,那么此时再去弄懂这些已经没多大意义了,因为这茶无论再怎么解释和考究,都逃脱不了现泡而不好喝的事实!(

细说普洱茶中的“津”

  津,有湿、润的意思。口腔、咽喉的粘膜要保持湿、润,才能达到正常生理功能。

  津的反面是渴,表现出的反应是,干、枯。口腔干、枯的原因有:一、缺水;二、唾液分泌失去平衡,堵塞了,其中一,吃了过咸,或过刺激的食物,或是过多的酱料,味精之类,或一些收敛性的不良食物;二,生病了。口腔干、枯就是通常所说的口渴,反应出的需要就是喝水。喝水,大多数人会觉得寡、淡,而且水越喝得多,越会觉得寡、淡,严重的有反胃感觉。有某些情况,喝水并不能解渴,例如,吃味精过多时,因为,这时并不是体渴,而是,口腔表层细胞收缩,收敛,令唾液分泌不出来,造成的干、枯,这时,需要打开,令其开扬,唾液分泌畅顺。这种情况,喝茶就最好了。

  很多时候,口渴并不是体渴,又能喝得多,又可以经常喝,又不寡、淡,又好喝,唯有茶。这也是茶被誉为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原因了。但并不是所有的茶都能生津解渴的,有些茶,越喝越渴,要不停地喝。唯有好的,生态的茶才能生津,反过来有说能生津、解渴的才是好茶。这就回到了茶的原点,最基本的功能——生津、解渴。判断一个茶是否生津,解渴方法很简单,就是喝了之后,停下来静心的感受一下,如果原来是干、枯变得湿、润了;原来是湿、润的,不会变为干、枯,而是继续湿、润,或更湿、润,证明该茶是生津的。好的茶,只要喝一小杯就能解渴、生津,因为,它真的有这个功能。生津、解渴是茶的最基本功能,只有在这个基础上才可以说其他更高一级的东西。如果,一个茶喝了口干,越喝越渴,再说其他都是废的。搞清这个对“茶”很重要,对喝茶的人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