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湖南:开发高端黑茶打造茶叶强省

湖南:开发高端黑茶打造茶叶强省

2019-09-1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今天从省委“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三问”活动办公室获悉,专报第152期刊发了湘潭大学研究生文花枝、名望黑茶创始人袁浩等人的联名建议:“开发高端黑茶,打造茶叶强省”,为渠江薄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据悉,全国现有6个省市生产黑茶。我省年产黑茶约4万吨,占全国产量的60%。2009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授予益阳“中国黑茶之乡”称号。目前,由于原材料不足、小作坊多、设备落后等原因,制约了我省黑茶产业的发展。黑茶作为保健茶广受人们喜爱,我省黑茶产销量希望谋求新的突破。

文花枝等人提出建议,支持开发两型茶园基地;加强黑茶研究,开发适合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扶持龙头企业,打造全国知名黑茶品牌;政府引导创新黑茶营销模式,珍惜保护黑茶品牌;深挖黑茶文化内涵,为渠江薄片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由国家科研机构湖南省炉观茶叶科学研究所挖掘和研发推出的黑茶渠江薄片,源于秦、兴于唐、盛于宋,被视为黑茶中最古老尊贵的茶品。为这一曾经濒临消失的古老公益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有利于深入整理挖掘黑茶文化、提升黑茶品质,实现湖南“茶叶强省”愿景。

另据了解,截至10月24日16时,省委“迎接党代会,迈向新征程”“三问”活动办公室已累计收到各类信函36313件,阅处36085件,其中政治8913件、经济9012件、文化5473件、社会5888件、科教4019件、其他2780件。

有用+10
分享

茯茶耐泡的秘密茶叶中特含的“茶梗”

茯茶耐泡的秘密茶叶中特含的“茶梗”

 

 

金花茯茶耐泡的秘密你知道吗?

 

  喝茶不可避免的会谈到耐泡度这个问题,有很多茶都是泡2—3泡就基本没什么味道了。但是茯茶却经过多次冲泡后依然滋味醇和,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决定茶叶到底耐不耐泡的因素非常多,下面小编就为大家一一列举一下吧。

 

1叶片的老嫩及完整程度

 

很多茶友都知道全是芽尖的茶十分不耐泡,而一芽两叶或者三叶耐泡度就要高一些,叶片越粗老水浸出物释放越缓慢,皮糙肉厚嘛(这点涉及到揉捻,下面会讲到)。耐泡度和完整程度成正比。

 

2毛茶制程中的捻揉

 

捻揉的程度和耐泡度是成反比的,捻揉程度越深叶片细胞壁破损越多,那么水浸出物释放速度也就越快,耐泡度也就会相应降低。

 

3泡茶对耐泡度的影响

 

  这里有三个主要的因素,投茶量和注水量的比例,投茶量越少注水量越多越不耐泡或者反之则越耐泡;出汤速度越慢茶越不耐泡,反之则越耐泡;水温的高低也能决定一款茶是否耐泡,水温越高耐泡度越低反之则越高。

 

4茶树的树龄及生态环境

 

  这两个指标是息息相关的,树龄并不是决定性因素,气候生态环境才是决定性因素,树龄的讨论必须是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的条件下才有意义,否则就如关公战秦琼一般;回到正题,在同等气候生态环境下树大根深的古树自然占尽优势,小树台地只能一旁偷偷抹泪了。

 

茯茶更耐泡?

 

所谓茯茶耐泡,指的是茯茶经过多次冲泡后,其汤色依旧澄红,口感没有太大的变化。

 

茯茶确实经久耐泡,其实我们看到的只是表面,它之所以耐泡,是因为茯茶所内含的物质在起作用。

 

茯茶耐泡的秘密

 

茯茶耐泡的秘密武器其实就是茶叶中特含的“茶梗”。

 

一般来说茶梗影响了茶叶的美观,于是人们往往忽视了茶梗的优点,对茶梗总是不屑一顾,认为茶叶中含茶梗就是茶叶的品质不好。然而人们却不知,茶梗对茶叶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茶梗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香气物质,茶叶香气由第一叶至第三叶逐渐下降,而茶梗的香气最高。

 

  茶叶香气物质主要在茶梗和嫩叶的主脉中,而且嫩梗中的氨基酸高于嫩叶,所含物质大部分是水溶性的,茶叶在加工过程中,香气从梗中随水分蒸发转移到叶中,这些物质转移到叶片后,与叶片的有效物质结合,转化形成更高更浓的香味质量。

 

所以有适当的茶梗,才能制出香高味浓的茶叶,茶梗的长度根据普洱茶类品种不同而要求不一样。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hecha_zu  为广大茶友分享更多茶资讯

 

茯茶耐泡的秘密茶叶中特含的“茶梗”

 

 

安化黑茶加工工序

 

安化黑茶加工工序

毛茶


原料


鲜叶原料要求根据所生产黑毛茶的品类等级来确定。

一级黑毛茶:一芽三叶初展。

二级黑毛茶:一芽三叶、一芽四叶初展。

三级黑毛茶:一芽五、六叶。(驻芽、成熟新梢)

四级黑毛茶:成熟枝梢为主。(红梗、木质化枝条)


杀青


杀青是利用高温破坏酶的活性,以抑制多酚类物质的酶性氧化。由于原料较老,水分含量较低,不易杀匀杀透,所以在杀青前应先洒水(俗称“打浆”或“灌浆”),一般每5千克鲜叶加水0.5千克,露水叶、雨水叶和较嫩的原料,可以不洒水。杀青翻炒时产生高温蒸气,有利于杀匀杀透。杀青的方法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

手工杀青:一般以油桐树桠制成的茶权为工具,采用多量高温(一锅炒4~5公斤,火温约260℃~300℃)短时和“双亮双渥”、“渥多量少”的炒法。

机械杀青:黑毛茶杀青当温度达到杀青要求后,打开前盖投入鲜叶8—10千克,并依鲜叶老嫩、水分含量来调节锅温进行闷炒和适时抖炒,待杀青适度后打开茶门。

安化黑茶加工工序

初揉


黑茶揉捻分为初揉和复揉。初揉是在杀青后趁热揉捻,使大部分粗大茶叶初步揉成条,且茶汁溢附于茶叶表面,细胞破损率达20%以上,为渥堆的理化变化创造条件。由于黑茶叶质较粗老,无论是初揉或复揉都必须遵循轻压、慢揉、短时的原则,否则将会使叶肉与叶脉分离,形成“丝瓜瓤”,茎梗表皮剥落形成“脱皮梗”。


渥堆


初揉后的茶叶,无需解块直接进行渥堆。渥堆应选择背窗、洁净的地面,避免阳光直射,堆高66—100厘米,上盖湿布等物,借以保湿保温。渥堆适宜的环境条件是室温25℃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85%以上。一般要求茶坯含水量65%左右,如果揉捻叶过干,可在堆面上洒些清水。如果气温高,叶温上升过快,可在渥堆过程中翻拌一次,以防烧坏茶坯。当叶色已变黄褐,青气消除,发出甜酒糟香气,手伸入堆内感觉发热,茶堆表层出现水珠,叶片黏性不大,对光透视呈竹青色而透明即为渥堆适度。

安化黑茶加工工序


复揉
 

因渥堆后的茶条有回松现象,需复揉使茶条卷紧,进一步整饰分形,破损细胞,使其破损率达30%以上,从而增进内质改进外形。
 

干燥
 

茶坯经过渥堆后,解块复揉并及时干燥。黑茶传统的干燥方法有别其它茶类,采用松柴明火,分层累加湿坯和长时间一次干燥法。传统烘焙采用特制的“七星灶”,即灶的进口用砖砌七个孔,以松柴明火烘焙,但明火不进灶孔,不忌烟味,烘茶坑分大中小,大坑一次可烘茶200千克以上,中坑100千克左右,小坑50千克。烘茶时分七次加入湿坯,待上层有八成干时翻焙,上下互换,烘干下焙。毛茶色泽乌黑油润,有独特的松烟香。

 


茶道茶语,品黑茶前需要【心理准备】

黑茶品饮和其他茶类不一样,社会上对黑茶的认知也明显滞后于其他茶类。品饮绿茶、红茶、乌龙茶的感受带入黑茶的品饮中,会带来较大的困扰。

茶道茶语,品黑茶前需要【心理准备】

品饮黑茶,客观上除了器具的准备和基本的冲泡技巧之外,还得有心理上的准备。

(黑茶中各种茶的冲泡技巧在湖南黑茶网上都有详细的介绍,包括:千两茶、茯砖茶、黑砖茶、天尖茶等。)
首先:它不如绿茶鲜爽。习惯喝绿茶的朋友可能会习惯性地把它和绿茶相比,因为黑茶用料相对要粗老一些,且经过后期发酵,其鲜爽度无法和绿茶相比。如果有想把它和绿茶相比的念头,在此就要打消掉了这个念头上。
其次:它不如红茶的红艳和果香。
其三:它的香气更比不上乌龙的张扬和霸道。
其四:它不如黄茶或白茶那样的恬淡。

和以上几种茶类所用的原料相比,黑茶不纤秀,甚至可以说欠精致。且饮用方法和方式相对粗放,所以对于追求精致生活的人来说,黑茶是比较难进入选择视野的。正因为它不具备这样或者那样茶的优点或者说长处,它却具有其它茶类所具有的中庸,中和的精神和气质。

品黑茶,更多的应该体现在对人文关怀上,对文化的关注上。所以黑茶的品饮也许更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体贴和回味。
百年老茶的诱惑人如有百岁,必称寿星。

又因为在以前,大家喝茶贵新,陈茶在更多的时候只是当作药引来使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喝老茶品老茶的风气逐渐盛行。于是,很多被遗忘的黑茶老茶被人们视若珍宝。而这些老茶的存世量又极少,特别是除普洱茶之外的其他黑茶类,青砖茶、茯砖茶、黑砖茶……等等。如果能遇到一泡存期三十年四十年的老青砖茶或者其他,这必让人欣喜几天。这样的机会只能属于少数人,或者说是少数人的专利。

如果说能遇到一款百年的青砖茶,那会是什么样的缘分呢?

只有一泡,就我手中所掌握的资料,这样的青砖茶也没有多少泡了。而普洱茶百年老茶还可以论件,相差何其悬殊。所以这一泡就显得弥足珍贵了。

壶温水热,把茶放入温壶中,静置片刻,注水。香气清雅,陈韵深沉,不张扬。和原来熟知的普洱茶老茶完全区别开来。

此茶洗一次就已经极为干净。入口顺滑无比,茶味贵清,君之子交淡如水,即深刻体现的是一个清字,清而无染无杂。清而不淡,犹如君子之交的情谊。清易寻,而醇难觅。醇:指味厚而不腻。得清而可以久久回味是很难两全的。在目前的一些老茶中,存放环境干净适宜,而品质不错的茶中都能找到。所以醇也不难。难的是韵(竹韵),韵是指在品茶过程中,体会茶从口感传达转心灵的一种感受。这种感受会给你全身带来丰富体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体感”。

有韵也不难,难得的是有“和”。茶主和。喝茶会让我们和气,包容。好的茶喝下去,既可以让你的身体为之一振,神思爽朗,感觉自己的身体一下子就通透起来,四肢百骸都舒坦起来,这就是茶的和。和已难,然而,茶更难得的是空。空,在佛教中提得比较多。空不是没有,不是无。是无我无执,无分别。这在佛教的修行中需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达到。能达到这种境界的茶也是茶中翘楚,难得一逢。当然,不排除在某种特定的情况下,茶好,人好,境好,亦可以使我们的心灵完全放空,从而达到“空”的境界之上。那当然需要各种机缘同时会齐。

遇到一款好的茶,则可以把所有的这些外因全部消除,即可以让我们达到口感,心灵上同时放空,回味时,却又感觉到空灵,生动,韵味悠长,其实这也就是为何会“禅茶一味”的源头了。

“空”而致“静”而由静中入空。这是两个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的。也只有在静的时候,我们的心灵才会去很好的思考一些哲理性的东西,才能进行自我的反省和促进。这种促进也正是我们所需要的个人修养的提升,和道德水准的修炼。 至静,则万物生起。

这和道家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理一样。由茶入静,由茶致空。则可以心生万物。佛说: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心体无滞,来去自由。如果心已空,身已空,那么来去无碍,则可以心地澄澈,心生欢喜。无味乃至味,实则有味,因为无味乃空,至味为太和。这应该是好茶的基本标准。也是品茶的最高境界。无边无际,无始无终。

有人认为品茶是高雅的事情,而自己不会品茶。喝茶的目的就是为了减肥或者说就是为了保健。对于执著于品茶的人来说,这些理由不屑一顾,太俗! 非也!

就像学佛之人,很多人从开始学佛时,其目的也不一定是渡人,或者渡己。往往会抱着这样或者那样的目的。佛说:从贪著入门也并非绝对不可。《维摩经》曰:“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也就是说,先以某种方便使人们对佛教产生兴趣,然后逐步对其进行引导。比如澳洲的一些道场,便免费为大家提供素食。很多人到寺院来并不是对佛教有兴趣,是奔着免费素菜而来。但他们到寺院的次数多了,渐渐对佛教产生了感情,然后听听讲座、读读佛教书籍,认识也会有所提高,最终转入正确的发心。所以说,如果不是停留在贪著的基础上,而能通过闻思经教来树立正见,并以正见为指导,“勤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那么,尽管是从贪著开始,最终却能放弃贪著,同样可以成就解脱。

喝茶,品茶和这个道理一样。无论源于何种目的,只要你端起了茶杯,或者想到了茶,无论你是以何种方式何种目的在接触着茶,或者与茶发生着这样那样的关联,都是有益的,可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