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遗忘的贡茶——仙游郑家茶

遗忘的贡茶——仙游郑家茶

2019-01-30 访问量: 69 茶礼仪网

作为福建最清新、最有文化气息的『名片』,闽茶闻名天下。从如雷贯耳的『北乌龙』武夷岩茶到『南乌龙』安溪铁观音,从白茶的发源地到红茶鼻祖正山小种的诞生,从唯一紧压青茶漳平水仙到因奇特『兰花香』而得名的平和白芽奇兰,从拥有千年历史的福州茉莉花茶到三明等新生产茶区的后起之秀高山茶,再加上厦门的国营老茶厂,细数八闽佳茗,现如今貌似除了莆田外,其余皆有知名度高的茶或茶品牌。的确,茶不是莆田的优势,但莆田并非不产茶,在历史上,莆田仙游茶一度深受文人墨客和官宦贵胄的青睐,自宋代起就位居贡品之列。

遗忘的贡茶——仙游郑家茶

南宋史学家郑樵《采茶行》一诗中有云:

安得龟蒙地百尺,前种武夷后郑宅。

逢春吸露枝润泽,大招二陆栖魂魄。

毫无疑问,“武夷”自然说的是当时产自建州北苑,现今的闽北武夷茶,可“郑宅”是什么茶?从诗句中可知,武夷茶当时已移栽在莆田龟山,郑宅茶是否和武夷茶有关系呢?

据史料记载,唐代名僧无了禅师来到龟山开山弘法,创建龟洋庵,在荒山荆棘间开辟了18处茶寮。五代十国时,闽王王审知兴茶事,赐名“龟山福清禅院”。公元933年,建州“茶神”张廷晖将凤凰山方圆30里的茶山献给闽王,这里便成了名垂千古的北苑御茶园。那时候,以茶闻名的龟山禅院获得北苑御茶园的优良茶苗的机会很大。此后,兴化府地区开始广泛种茶,到了宋代,仙游枫林郑宅、凤山、钟山麦斜岩等地均有产出。

仙游郑家茶

郑宅坐落在现今的仙游县园庄镇枫林村中,根据郑樵《采茶行》中的自注,“郑宅为先别驾公所居”。相传,“郑宅茶”由长期从事茶生产加工的郑氏兄弟将建州茶种引入枫林村,并经蔡襄学士品鉴,得以肯定,在当地被奉为祭典用茶,而后蔡襄带“郑宅茶”入京,皇帝喝后以郑姓赐封为贡茶。

清代徐昆的《遁斋偶笔》中有一段关于“郑宅茶”的概述,“郑宅茶,闽中兴化府城中郑氏所制,有茶二株,香美甲天下,虽武夷岩茶不及也。所产无几,邻近有茶十余株,味甘美,合二十株。有司先时使人谨伺之,烘焙如法,籍其数以竞贡,间有烘焙不中选者,以饷大僚。然亦无几。”显然,“郑宅茶”在当时是稀少珍贵,制法考究,品质极佳的茶,为兴化府诸茶之最,尽数以进贡之用,名扬京城。以乾隆九年六月《总管内务府奏销文件》记载为例,各地进贡茶叶多达60余种,其中的武夷茶和郑宅茶都是乾隆皇帝最为钟爱的茶类。此外,贡品的流动并不是单向的,也并非全为内廷所用,皇帝每年也会给予大量的赏赐。雍正七年,皇帝赏赐云贵总督鄂尔泰共8次,五月的赏赐即为“郑宅茶”二匣。

据《福建农业大全》记载,在明清时期,“郑宅茶”被列为福建七大名茶之一。然而,因各地贡品多样,皇帝喜好多变,以贡品之名“上位”的“郑宅茶”随着清王朝的结束而逐渐没落,甚至一度荒废失传。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枫林村茶农率先主动从武夷山引进茶苗,把闽北乌龙茶制法带回仙游,之后又从安溪移栽茶苗,也同时学习闽南乌龙茶制法。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枫林村将两种乌龙茶技艺融会贯通,适当偏向闽南制法,形成了以园庄为代表的仙游乌龙茶,主要生产水仙、佛手品种。

莆田市海峡茶业交流协会副秘书长郑仲阳介绍,从1960年到1990年的30年间,永春北硿华侨国营茶厂从枫林村收购的佛手和水仙茶总计达150吨,“郑宅茶”的再次回归很快得到市场认可。目前,现存年份最久的“郑宅茶”大约为20,如今大多数都是新制的茶饼或茶砖。

郑仲阳告诉记者近年来,仙游布局了多茶类齐头并进的发展战略,形成两大茶类四大主产区,以龙华、园庄、钟山为主的铁观音、黄旦、本山乌龙茶和度尾福云6号为主的绿茶,两类茶比例为9:1,并且将仙游“郑宅茶”作为当家品牌,外销往日本、欧美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约2000多吨,尤其是与日本的贸易,多年来基本稳定在1500吨左右。去年以来,为了更好地发展仙游茶产业,给茶农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郑宅茶”已经呈报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报“中国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可望今年内获批。

记者手记

作为历史贡茶,“郑宅茶”有它独特的地位和文化渊源,然而与武夷岩茶、安溪铁观音相比,它的底蕴毕竟略为单薄了些,不足以支撑它在市场上的竞争和在文化上的延展。在现阶段茶行业整体不景气之下,当务之急应是大力建设生态茶园,培育高品质茶树,不断精进制茶工艺,在创立良心品牌的基础上,以性价比高的中低档茶抢占大众市场,在“熊市”里养精蓄锐。人回草木间,茶归民生里,不是昂贵的高端茶才是好茶,只有扎根民生茶才有底气谈重振贡茶。

有用+10
分享

福建武夷山:大红袍有点悬了

初识大红袍,是上世纪的事情。十多年前,在武夷山风景名胜区九龙窠峭壁那几棵国宝级的母树下,与看护母树而结庐涧中的茶场职工黄云飞、施翠娟夫妇相谈甚欢,在一座极古朴的小亭下饮茶,人声寂,壑风起,是印象中完美的味道。

近些日子,各路媒体却传出关于大红袍被“恶炒”的新闻,而且有人指,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股市动荡、楼市调控,许多投资者一时失去了方向,大红袍作为新的投资品种,被资金追逐,遂在动荡中脱颖出现。

我心中一惊,这一次,大红袍真是有点悬了。

又一个“资本游戏”的猎物?

中国人开始有钱,于是什么都可能成为资本的猎物。茶作为一大品类忝列其中,早在10年前就有了风气。最早是铁观音,随后普洱跟上,现在,看来是终于轮到了武夷岩茶,最有名气的大红袍不幸地被“披上了战袍”。

手上有一份统计数据,说是仅2009年5月至今,短短一年多时间内,厦门市新开的大红袍加盟店和专卖店数量达到了500多家。而在国内的许多大型茶叶市场,大红袍专卖店同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结果怎样呢?广东的芳村,北京的马连道,看起来很火的地方,要买到正宗的大红袍确需一点运气,一些名气小得多的品种,一概都包括在了大红袍名下,说是统一地区品牌。再者,一些是福建其他茶区、甚至外省的茶树品种来做的,摇身一变,就成大红袍了,料想大部分人是区分不出来的。有些像浙江丽水、衢州或新昌的“浙江龙井”,运到杭州就自然地打上了“西湖龙井”的标签。

致电武夷山资深茶农占义财,他介绍,一般来说,5斤茶青才能制成1斤毛茶,而一般2斤毛茶能制成1斤精制茶,也就是说1斤普通的大红袍,需要10斤的茶青方能制成。而在今年春季,原来只卖10元钱不到的茶青,最高峰时竟然被炒到了几十元甚至上百元1斤!

大红袍的品种之谜

且不论价格,许多人会问:什么是正宗的大红袍呢?

经常品饮大红袍的人,容易忽略一个细节--茶树的品种。传统工艺的武夷岩茶,是品种香和制作香的结合,品种的地位如同科技研发中的上游技术。茶树为王,确为业界的基本准则。

历史上武夷岩茶有正岩、半岩和洲茶之分。正岩是指武夷山核心景区72平方公里土地上所产的茶,景区内36峰99岩无处不产茶,其中慧苑坑、九龙涧、流香涧、水帘洞等处所产之茶尤胜。这些区域生产的大红袍,总体上可称是最正宗的。

从品种上分,关于大红袍的血统,一般有三种说法。

一是“二代说”,即是从九龙窠母树大红袍剪枝插扦,即无性繁殖的茶树,在相近的地理环境中种植,相当于克隆了,相对母树逊称“二代大红袍”,品质稳定且极为优质。

二是“北斗说”,源于三十多年前当地茶人姚月明研究成功的北斗树种,一号为圆叶,二号为长叶,无性繁殖的苗穗采自北斗岩,故得名。据闻最早由当代茶圣吴觉农发现。在武夷茶区种植面积极广。

三是“奇丹说”,这是一种与母树大红袍同辈份的茶树品种,是当地丰富的奇种群体的代表,生长较慢,制作较难,种植较少。据品饮过母树大红袍的老茶人比较,与其香气与滋味最为接近。

时下在武夷山茶区,还有纯种大红袍与拼配大红袍的区分,纯种就是上述品种茶树单纯制作成品,拼配即是与其他岩茶相拼配形成,这其实并不重要,最要紧的是山场,即茶树生长的环境。凡是在正岩生长采制的大红袍,一般都会有好的品质。

岩大红袍的功效与作用

大红袍有着非常好的保护牙齿抗衰老的效果,所以现在是有着非常多的人都是喜欢喝大红袍的,有着很好的保健作用。

大红袍主要功效:

大红袍具有保护牙齿、提神益思、生津利尿、解暑杀菌、减肥美容、预防癌症、降脂降压、抵抗衰老等功效。下面让我们具体来看看吧。

保护牙齿:由于氟对于牙齿的保护比较关键,大家知道我们日常使用的牙膏中都含有氟,而茶叶中也存在这种物质,因此对于牙齿保健具有不错的作用,同时经常用茶水漱口液可以去除口臭。

提神益思:大红袍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而咖啡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增进思维等功能,因此对于提神益思有所帮助。

生津利尿:大红袍中的咖啡碱和芳香物质有利于排除体内的乳酸、尿酸、过多的盐分、有害物等,缓和心脏病或肾炎造成的水肿。

解暑杀菌:夏日炎炎,茶不仅可以作为自然饮料,夏季饮用具有解暑的效果。茶叶中的茶多酚与细菌蛋白质相遇后,细菌即行死亡,达到杀菌的效果。

减肥美容:大家知道茶叶可以具有减肥功效,大红袍也不例外,大红袍能降低人体的胆固醇与甘油三酯,达到减肥效果;同时大红袍能调节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调节人体机能,达到美容效果。

预防癌症:有研究表明,有喝茶习惯的人相对于不喝茶的人患癌症的概率较低。

经常喝茶,是能够有效的帮助大家清理肠道的。

岩茶大红袍发酵程度

大红袍是武夷岩茶之王,尤其是天心岩九龙巢岩壁上的6棵母树大红袍出产的茶叶更是难得。岩茶大红袍的发酵程度如何呢?

大红袍的发酵程度

大红袍是岩茶之王,是乌龙茶,武夷岩茶的制作工艺属乌龙茶制作,区别于台湾乌龙茶追求鲜爽的轻发酵轻焙火、安溪乌龙茶追求花香的深发酵低焙火,采用深发酵重焙火做法。

一般乌龙茶的发酵程度在20%-70%之间,而大红袍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高的茶叶,其发酵程度在百分之六七十左右。

大红袍的采制工艺

采摘工艺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2005年中开面采在5月16日,高山区5月18日后(2004年5月11日开采)。从采制时间上看,据林馥泉1941年当时记载九龙窠大红袍采制时间是5月17日,2005年的市茶叶研究所按小开面采摘的时间是5月11日,中开面为5月16日,高山茶区为5月18日。

初制工序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精制工序

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毛茶拼配和付制: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稳定质量、兼顾全局、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成品大红袍的品质特征

大红袍,茶之王者也。生于武夷峭崖悬壁之间。自然纯粹,品高自显,向谓“岩茶之首”。大红袍臻武夷山川灵秀之所钟,蕴岩骨花香至味为涵,口碑极佳,备受茶友青睐。而今大红袍品牌声誉与日俱增,“大红袍、红天下”,名不虚传。

大红袍属“叶红镶边”半发酵茶。其条形壮结、匀整,色泽深褐鲜润,冲泡后茶汤呈深橙黄色,清澈艳丽;叶底软亮,叶缘朱红,叶心淡绿带黄;兼有红茶的甘醇、绿茶的清香。

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它独处岩骨花香之胜地,品饮时有妙不可言的“岩韵”。

茶叶的发酵程度按照茶叶的发酵程度会逐渐加深,发酵程度越高茶叶中的叶绿色越少,所以大红袍是发酵程度很高的茶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