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的特点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普洱茶的特点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2019-10-0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随着普洱茶热的兴起,这种原本产于云南深山老林的古老茶种日益受到现代人的喜爱。那么普洱茶究竟有何特点可以使它得到众多品茶爱好者、收藏家、养生爱好者的钟爱呢?

普洱茶在产地、品种、品质、制作工艺、形状包装、饮用上皆独具特点。

普洱茶产于云南省澜沧江流域的茶山或野生茶林中。该地具有终年湿润、云雾弥漫、土层深厚、土地肥沃、无污染的特点,所产茶叶是纯天然的有机茶。野生普洱茶树数百年历史者多如牛毛,且与樟脑树、枣树等混生,因此所产茶叶冲泡之后会有独特的樟香和枣香等香气,品质特优。

普洱茶属云南大叶种茶,其性状特点是:芽长而壮、白毫较多,银色增辉,叶片大而质软,茎粗节间长,新梢生长期长,嫩芽多,发育旺盛。据茶叶科学研究资料显示:每克云南人叶种茶的水浸出物、茶多酚、儿茶素均远高于中国其他名茶,这是普洱茶能不断发酵、越陈越香、形成独特品质风格的物质基础。

普洱茶品质最根本的特征存于它是"能喝的古董",具有越陈越香的特点,使其与"茶贵新、酒贵陈"的传统特点背道而驰。普洱茶可以在空气中持续发酵,存放越久茶香越醇,随箱陈化期的延伸,品质越来越佳,百年珍品,价比黄金。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也有别于其他茶类,它是在晒青毛茶的基础上经自然发酵或人工渥堆发酵制作而成的。晒青和后发酵是普洱茶有别于其他茶的关键。

普洱茶的形状和包装也独具特点。除了散茶外,普洱紧茶可以制成饼茶、沱茶、方茶、砖茶、心型茶、瓜茶、葫芦茶、竹筒茶等,形状多种多样。在包装上,普洱茶多用天然材料,如笋叶、竹篮、扎篾等,既通风透气以利后发酵,又充满朴拙古意,便于运输、饮用及保存。

普洱茶是中国名茶中最讲究冲泡技巧和品饮艺术的茶类,其饮用方法异常丰富,既可清饮,也可混饮。清饮指不加任何辅料来冲泡,多见于汉族;混饮是指于茶中随意添加自己喜欢的辅料,多见于少数民族,如藏族的酥油茶。随着养生保健意识的深入,岘代人也常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枸杞、西洋参等养生茶材。耐泡也是普洱茶的一个特性,用盖碗或紫砂壶冲泡陈年普洱茶,可泡20余水,其味不减,其色仍艳。

有用+10
分享

对于普洱茶拼配和纯料,也许我们存在一些误解……

  所谓拼配,是指制茶师通过多年的感官经验以及拼配技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并具有一定共性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作业。普洱茶的拼配有三种方式:

  1、茶区拼配:云南茶山众多,茶山之间的口感千差万别,选用不同茶区的茶拼配在一起,来产生香气口感的多变性。

 

  2、级别拼配:选用不同等级的原料混制在一起,这是最常见的一种拼配方式。

  3、不同年份拼配:将不同年份的原料混合在一起,比如老料加新料一起压制。这种方式在近年的普洱熟茶生产中比较常见,能够增加口感滑度以及陈味。拼配的好处:稳定茶叶的品质,提高茶叶的口感,能够激发茶叶中潜在的因子等,使茶叶的色、香、味更好的表现出来。

 

  拼配是为了能够将普洱茶多层次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格发挥出来。茶叶拼配是一门技术,并不是随便把两个茶叶混合在一起就叫拼配。

 

  将两个产地相邻,口感滋味相近的混合在一起也不叫拼配,只能称作和堆。普洱茶的拼配关键在一个“配”字,这需要研究出好的配方,也对制茶师拼配技术有一定的考验。

 

  只有通过科学而严密的拼配,加入优质的原料,我们才能获得品质稳定、质量上乘的成品茶“纯料”的普洱是否完全没有经过拼配?其实对普洱茶来说,纯料是相对的,拼配是绝对的。

  很多人提到的“纯料”,是指由同一个山头的同一个树种,在同一季节采摘的同一个规格的茶,这是相对的。而绝对的“纯料”,要同一季节采自同一棵茶树,更是困难。所以不能简单认为“纯料”的普洱茶完全没有经过拼配。

  普洱茶之所以拥有跨越时间的魅力,拼配是其最大的魅力所在。拼配作为技术核心,造就了茶叶口感、香气、滋味的独特。

普洱茶与绿茶减肥功效谁最大?

1、绿茶的减肥原理

  绿茶中的芳香族化合物能溶解脂肪,化浊去腻防止脂肪积滞体内;维他命B1、C和咖啡因能促进胃液分泌,有助消化与消脂。绿茶中的儿茶素具有抗氧化、提高新陈代谢、清除自由基等作用,可以经由许多作用活化蛋白质激酶及三酸甘油酯解脂酶,减少脂肪细胞堆积,因此达到减肥功效。

2、绿茶减肥事宜的人群

  因为新陈代泻缓慢造成的肥胖。因为绿茶对人的肠胃有蠕动的作用,所以我们喝绿茶的话一定要在饭后半小时之后饮用,一定不能为了贪图减肥效果,饭后马上喝绿茶。因为绿茶在茶性上属于凉性的,饭后的话会对肠胃起到伤害。

再找普洱茶:追星与追新

  每年的这个时候,六七月,对许多喜好普洱的朋友来说,烦恼就来了:普洱新茶林林总总的上市了。烦恼的某些部分,或缘于选择面过广,而自己却又乏选择之法;烦恼的另一些部分或又是,有了方法,却又始终难找心仪之茶。。。

 

  首先还是方法,或者说找茶之法,方法是永远的王道。不会找是一回事,找不到却又是另一回事。

 

  我见许多朋友藏茶,也听许多朋友提及他们的朋友藏茶,共通之处是许多朋友仍然不得其法:只知论量,除了量便是各种噱头。但仅仅论量是没有意义的,茶多并不一定就意味着什么,也有可能只是意味着学费多。。。

 

  找茶之法,远非狭义的“望、闻、问、切”那么简单。之前一直在聊的茶的许多层面,以及日后还会继续说的茶事,皆为找茶之法,这需要时间,累积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找茶,也是一种可贵的心路历程,来得艰辛,未尝不是好事。

 

  又是几年过去了,数以万计的普洱茶品牌打破了一家乃至几家品牌一统天下的局面,许多人开心了,以为,百花齐放的时代终于来了。但,百花齐放的前提是齐放的都是花呀。临了,给我们的又是花非花雾非雾。期盼的局面没有出现,我们的以为也仅仅只是以为而已,市场还是那个样子,换了个形式而已,仍旧:道貌岸然。

 

  还是从明星产品说起吧。

 

  现在的星也太多了,总让人目不暇接。明星产品之间也总有着共性可言:都来自那似可“呼风唤雨”的厂、都有着惊人的产量、都有着惊人的销量、总有代表人物被捧上“神坛”等等。比如大益,比如7542。

 

  那先来说说大益好了。

 

  既然大益都说了“善辩者来”,那就说道说道吧。

 

  我常常对朋友说,目前的茶市,“覆巢之下无完卵”。而这个“覆巢”,所指原料产地的无序竞争且白热化和目前糟糕的经济环境。看似两点而已,但展开来就多了,比如正在兴起的以及将要兴起的无数的茶厂及品牌,比如比蝗虫还要多的收茶人及贩茶人,比如离谱的人工费用,比如购买力越来越差的人民币,这些,够不够?这些已经涉及到产能、原料利用率、成本和资金等诸多问题了。如此之下,所有人自然都成了那个卵,不受伤是不可能的,仅仅只是怎么受伤而已。这,当然也包括大益。

 

  该怎么说大益最近的产品呢?

  举例好了。龙印,号称当代的印级茶,可,印级茶是不是得有个印级茶的样子呢?比如,条索。皇帝的新衣那样的事除了能蒙自己,还能蒙什么人?茶,说好茶,说选用什么原料,这个,是看得出来的,可为什么看得出来的东西它偏偏就不是那么回事呢?要再说口感么?这下好了,实在没多少人喝过曾经的印级茶。自然,是不是你说是什么口感就是什么口感了呢?未必吧。茶入口怎么样,舒服不舒服该总是知道的吧,都不用和多老的茶比,和改制前的茶PK不就有结果了么?消费者会自己去找答案的。

 

  如果你还要说拼配技艺?都这样了,就不要提什么拼配了,好吧?——技有成规,艺无定法。就现在这样的市场,这样消费人群,这样的商品,艺自是谈不上了,但,就这成规,总该还是有的,否则,动了这拼配的根基,拼配茶也就不是拼配茶了,我,包括所有人都不希望曾经的拼配技艺生生给一词毁了:杂烩。

 

  或者你还是要说,其实,龙印并不算太贵,尤其和那些名山比较的话。但:是么?

 

  决定茶之价格的基本因素有二:稀缺程度;品质。

 

  龙印有哪一座名山的口感呢?你要说品质的话,龙印的茶汤够厚?你要说品质的话,龙印的茶汤细腻?你要说品质的话,龙印的茶味有多长?还不用往细处去抠,比如水路,比如茶气,比如圆润程度等等。可我好奇的是,为什么没有名山口感、品质之茶,却能卖出名山茶的价格呢?

 

  还是你要说稀缺?好吧。龙印的原料有哪一座名山的原料稀缺呢?你要说生产的少,满足不了全国人民的需求,这个借口还凑合。但,查一查大益全国的加盟店,再看看龙印的配货量,说稀缺,说比困鹿山稀缺,你能说得过去么?

 

  要做高端茶,是不是首先得有高端茶的样子;然后是得有高端茶的品质:即,口感;最后的最后,才是价格。不然,仅有个噱头:印级!然后开出这么个价格,你能说服谁?又能说服已经被说服了的人多长时间?

 

  且,现如今都2013了,很多事就算不说,那也仅仅只是不说而已,并不代表大家伙都不知道,比如龙印在一级代理那里的配货价。——价值决定价格,而不是噱头决定价格。

 

  还要举例吗?丹青?

  我只能说这是老瓶装新酒的典范,因为,就熟茶而言,发酵程度并算不得什么稀罕之物,不论半发酵还是轻发酵,亦或重度发酵。无非是:不同的发酵程度有不同的口感及后转化空间,仅此而已。

 

  丹青这样的价位,对应目前市场上,应该是什么原料、又是什么口感的茶呢?至少,应该很润的吧?至少,茶汤应该是粘粘的稠稠的吧?但选用什么原料就注定了会有什么口感。

 

  口感不是厂家说了算的,更不是广告,而是消费者。在口感有着提升之前,我认为,别动辄就拿着技艺扯、拿技艺说事,因为,它总有不灵光的时候。

 

  就丹青,其它的还是不说了吧。

 

  或者,你会说:亲民?龙印、丹青、易武等是大益的高端产品。亲民的有啊:您,试试普知味?

 

  我想,一个品牌,其“亲民”的产品若应该对消费者充满诚意的话,那,我只会说:很抱歉,你的诚意我感觉不到。你不妨,再换个人又试试。

 

  又或者,你会说:是炒家太过离谱了,所有的这些统统和大益无关。

 

  嗯?那我们不妨试想:市场上囤积、炒作7542,那厂家及一级代理就陆续、继续推出7542,市场会怎么样呢?市场上囤积、炒作龙印,那厂家及一级代理就陆续、继续推出龙印,市场会怎么样呢?市场上囤积、炒作丹青,那厂家及一级代理就陆续、继续推出丹青,市场会怎么样呢?

 

  别就会盯着几个炒手,总拿几个炒手说事;炒,总有来由,市场预判及应对措施,会不会比总是临时抱佛脚管用呢?仅就是一个供需的问题而已。话至此,大家都还想说点什么?而我们的大益,曾经的大益,又想说什么呢?

 

  最衷心的话是,大益站错队了。

 

  由市场现状、原料产地现状及消费人群就决定了,大益只能走亲民路线。从哪里来的,怎么起来的,还得回哪里去。高端茶并不适合大益,大益做的应该是保有量、做“全国人民的水饺”,而诸多的名山、高端茶原料注定是没有量的,与其那样去争去做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儿,不如踏踏实实把7542做好才是真的,因为如同我一般的千千万万的消费者并不需要诸如现在这般许多“貌合神离”的高端茶。有诚意,要让我们感觉到你的诚意,你就从7542开始,你就把7542做回过去的7542;把所有的7542做成一个味道,别总让一些莫名其妙的茶也穿上7542的外衣就成。这,没那么难吧?曾经的标杆,现在一筹莫展了,一家独大的时代终究过去了,找一找那个时间点,就在7542不留神从百尺竿头掉下来的时候,就在7542不留神褪去了市场标杆光环的时候,呼风唤雨的神品,就成为了过去式。

 

  写到这里的时候,有个经营大益的老友来电话了,说,小店又面临搬迁了,大益又出新玩法了,对经营门店的规模及装修规格又有了新的要求,恐难维系了。。。我便又想:品牌的面子是体现在经营门店的规模及装修规格上?我自然就会想,“那羊毛,只会出在羊身上”。如此这般,何不多一些换位思考,厂家多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考虑,多站在辛辛苦苦为大益打拼的无数经营者的角度上去考虑?让经销商更方便的去经营、把那些用于所谓面子上的无谓的花费真正让利于广大的消费者难道不是更好、更具诚意?——口口相传的口碑,才是品牌的面子所在。

 

  以前,我们看大益、喝大益,我有实实在在的想过为什么;以前,不经意间偶有为大益歌功,也并非为它代言,因为,站在近代每一个“普洱时间”的起点上来说,没有大益及所有大益人过去数十年的坚持与坚守,就不会有今天普洱江湖的繁荣,做为一个忠实的普洱喜好者来说,这是感恩、更是感念;现在,说大益,并非对大益有什么成见,我是一路喝着大益过来的,所有与茶相关认知的取得无不与大益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关联,数年中,每一次人生的起落荣辱都与茶紧密相关,我对大益绝无恶意。我认为,是时候也该反哺——那,这些话就是了。

图文/抿茶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