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知多少】品质时代,茶叶电商艰难踱步

【普洱茶知多少】品质时代,茶叶电商艰难踱步

2019-1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如今,电子商务在中国非常火,但因茶叶的特殊性,导致电商和传统茶企的结合遇到很多关卡需要突破。比如,中国电商的主流消费群体集中于18-35岁之间的年轻人,这些人伴随着互联网成长,也伴随着各饮料品牌的长大,越来越少的年轻人会选择下午泡一杯清茶,而是选择咖啡、碳酸饮料等。更让人感觉尴尬的是,有些在35岁以上的茶客,却不愿或者不喜欢网购,这种错位式的状态,成为茶叶电商要面对的难题之一。

  首先,中国电商的核心品牌就是"价廉",尤其价格是致命点。不可避免地,在价位与品质优劣持平时,需要适当调整自己地消费层级。事实上,目前茶叶电商收到单次消费的茶叶价大约在75元左右,甚至更低,属于中低端产品。相比之下,线下门店的这一数字则高达300元左右,这种情况导致了传统茶商之于网络化兴趣的降低,有些商家也曾尝试推出过网上高端茶品,但响应者寥寥无几。在没有消费光顾的情况下,茶叶电商相对传统而言处于下风口。

  其次,传统的茶商存在思想上的盲点。他们老去传统行业找卖点,不敢紧跟互联网的趋势来发展。假如你在2006年之前你跟一个做了很多年的茶商说,"把你的茶叶放在网上卖,准赚钱"他们会觉得你在吹牛。因为传统的销售模式已经固化了他们的思维,不愿转型。当然了,把传统的做好,依然能赚钱,但问题是,这种传统式的玩法能做多大,能走多远?

  另外,中国茶叶市场仍然处于"有品种,无品牌"的状态之中。如今绝大多数的茶叶商城仅能提供文字和图片,在没有品牌影响力的支撑下,这些干瘪的文字和图片基本没有可能打动消费者,特别是对于一些高端消费者。因茶叶消费的特殊性,顾客一般习惯在线上初略的了解一下产品介绍,然后去线下实体店去看看成色,品一品茶香,再决定是否购买。这种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并不是如今才兴起的,在互联网崛起的时候就已经伴随。通常线上"价格更低廉",线下"体验更方便"。这种情况可能导致茶叶电商"死不了,起不来"。只能艰难的迈着小步子往前走。

  因此,茶叶电商应该处理好"价格更低廉",线下"体验更方便"这种不太合理的运作方式,要打造既能让消费者感受到茶品品质的真实;还能享受价格优惠下的欣慰。这种方式更倾向于联合,强调的是突破,而不是坚守。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学习方法:“从厚读到薄”

  确立各个时间段的标杆茶就是以各个历史时期的主流茶品为主线,确立其中仓储条件较好的某一款到几款茶品为“标杆”,遇有其他茶品则与之作比对,可以较准确地找出差距――这样的喝茶学习方法是比较快的提高方法。

 

  学生时代已经远去了,但那时常用的学习方法却还依稀记得。如果不健忘的话,一定还会有人记得著名数学大师华罗庚先生提倡的学习方法,即所谓的“读书要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的方法。

 

  读书如此,学茶也如此。刚开始时,大多数人见什么茶就喝什么茶、买什么茶。一两年下来,自己算算,见过喝过买过的茶不到一百也有几十种了,几年、十几年、二十几年、三五十年乃至八十年的茶都喝了,各种存贮状态的也喝了,但是到底普洱茶是个什么状态,如何鉴别优劣真伪,还是搞不清。真有点书越读越多的感觉。

 

  那天师哥来访,提到了在各个主要时段(比如10年、20年、30年、50年、80年等等)树立一个“标杆”的意思,真是一句话点醒梦中人。

 

  比如说吧,要了解二十年左右的茶的状况,首先要找到一个二十年的“标杆”(我就找到了一个--从香港白水清先生处得到的干仓1986年的8582)。当以后再碰到不管是什么包装的茶,只要别人跟我说是二十年或者稍长一些时候的,我就可以用8582与之PK。根据汤色、香气、口感,再结合干茶、叶底就很容易判别出对方那个茶是一样的干仓还是入过仓(哪怕是所谓技术仓)还是年份不足。从实用的角度来看,作为一个普洱茶的发烧友的话,我认为掌握三至四种“标杆”(比如20年陈期的8582、30多年陈期的七子黄印、50年陈期的甲级红印、80年陈期的一款号级茶)就基本够用了。

 

  这大概就是学茶中的“从厚读到薄”吧?

文/黄刚

哪里产的普洱最好?

哪里产的普洱最好?

以个人喝普洱茶举例说明:

第一阶段:别人告诉我哪里最好我就去喝哪里的,试着蹭茶。

第二阶段:上网各种查阅资料,博览以后,似乎江湖上流传着一个茶的价格的排名,比如老班章、冰岛、昔归、班盆、老曼峨、刮风寨……等等(此处排名不分先后)。然后去找寻真货来品尝。

第三阶段:开始关注各种普洱茶品牌,试着凭直观感受和分析,慢慢下单。在这个购买行为的过程里听到各种各样的说法、宣传、故事;偶尔得到一些所谓行内人的干货分享。

第四阶段:慢慢对自己下单买回家的茶进行对比试喝,从中筛选个人所好。很多茶慢慢喝出了疑虑,一些茶开始觉得自己“喝不懂”,“解锁不了”。在这个不断产生疑虑问题的过程中开始找寻所谓的专业书籍来看,关于审评的,关于普洱茶发展历史的,关于老字号的,关于各种名品普洱的,关于茶马古道的,关于茶道的等等。

第五阶段:各种找朋友,进圈子去学习、交流,开始混迹各种茶圈,线下的网上的,茶友自发的,商家组织的等等。开始有意识去接触一些中期茶、老茶。

第六阶段:盯住某几位比较中意的,混迹普洱茶圈的文化人,或者文化商人,开始渐渐了解一些所谓的细节、干货、套路、内情等。这个阶段开始,已经会逐渐的给身边的小白洗脑了哈哈。

第七阶段:开始试着追发烧小产地、寨子,开始蠢蠢欲动自己要上山去实地考察,参加茶山行等活动。

第八阶段:对普洱茶很多现象,很多说法有了“不过如此”的自信。也开始回归喝茶这件事,为什么喝茶,为什么存茶,喝茶快乐不?等曾经不是问题的问题开始有了新一轮的体会和认识。

第九阶段:喝和存那些自己喜欢的普洱茶。少即是多,开始做减法,某些部分非常理智,某些部分更加的极端,追求自己喜欢的普洱茶,有了新一轮的热情。

所以一入普坑深似海哈哈。以上各阶段会串场,此处只是依据大致的偏重来捋一下。

喝普洱茶的过程真是有非常多的内心戏。所以,“哪里产的普洱茶最好?”,真是一个没办法回答的问题。

普洱茶是如何来定义的?

普洱茶是如何来定义的?

普洱茶的定义:普洱茶是以云南省一定区域内的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包括自然发后发酵和人工后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 紧压茶。其中包括自然陈化的普洱生茶(如“大益”牌的7542)和人工发酵的普洱熟茶(如“大益” 牌的7572)。这里面包括了四个方面的条件,一是产地是云南;二是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 ;三是加工工艺是独特的后发酵工艺;四是理化指标必须符合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的《普洱茶 云南省地方标准》。

何谓生茶熟茶:普洱茶依制法可分为生茶、熟茶。生茶茶性刺激,多年存 放能使其自然发酵,茶性转为温和,口感极富变化,为收藏之首选;熟茶茶性温和,是为即饮而采用 的人工渥堆发酵,其滋味醇厚浓郁,存放后更是陈香飘逸。依外型则可分为:饼茶,沱茶,砖茶,散 茶及一些特种茶形,如金瓜贡茶等。

更多关于普洱茶知识资讯请访问普洱茶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