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御宝轩】展出可以喝的古董——清宫旧藏普洱茶

【御宝轩】展出可以喝的古董——清宫旧藏普洱茶

2019-1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清宫茶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茶道亦如人道,焚香品茗,翻书抚琴,这样的画面犹如中国水墨一般的优雅,定格在文人的脑海里,所以爱茶、品茶、论茶俨然成为中国传统文人的共性。上自皇室贵族,下至贫民百姓,茶叶都承载了人们太多的情感和愿景,茶文化的淡定清幽、绵香含蓄折射出中国人独特的内涵和富含生命哲理的美好体验。

  普洱茶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孕育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作为清代重要的贡茶品种之一,普洱贡茶自清初开始进入宫廷,直至清末长达200余年。普洱茶不仅大量用于宫廷日常生活,同时还被用在祭祀、医药、赏赐及礼品等方面,特别是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臣,更使普洱贡茶声名远播。

 

  如今,普洱茶色清味醇、润肺清神,品质极佳,仍受人们的垂青。在普洱茶收藏最热的时候,清宫旧藏普洱茶被称为“可以喝的古董”,备受世人的瞩目。据了解,普洱茶在当时清宫非常珍贵,与鹿茸、人参一道被称为“宫中三宝”,民间流通极少。流传至今的更少之甚少,且大多存于故宫博物馆,市面上已极为罕见,弥足珍贵。

 

  近期,深圳御宝轩正在展出这样一件“可以喝的古董”——青花人物纹瓷罐广储司普洱茶。据专家介绍,此瓷罐普洱茶为宫廷旧藏,以前仅限宫廷御用。从包装外观可看出,罐口完全密封,并贴有“广储司茶库收存”条,纸条泛黄,久经岁月的痕迹。瓷罐侧身贴有“亿兆丰号”的封条,封条上还写有“满汉茶食嘉湖丝点”。专家告诉笔者,亿兆丰号是清朝的老茶号,此茶号不可小觑,这代表这尊茶叶出自该老茶号,同时“满汉茶食嘉湖丝点”也代表着它尊贵的身价,贴有此封条的茶叶当时只用于供奉官臣。虽然看不到存放在瓷罐里的茶叶,但只要晃动瓷罐,就能清楚听到里面茶叶“摩擦”的声音,似乎能感受到里面茶叶的“跃动”。

  中国是个以瓷为珍的国家,瓷器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度成为国家的象征。此件藏品正是以瓷罐包装,瓷罐的设计也非常独特,其釉面的外表恰恰代表皇宫专属的色彩,是典型官窑的作品。储藏瓷罐以青花人物为主题,构成了一幅壮观而又优美的山水人物画卷。青花发色莹润,釉色白中泛青。纹饰构图开阔疏朗,画面饱满,纹饰紧密,主次分明,胎质洁白细腻,画风苍劲,洒脱豪放。古典优雅的瓷罐包装又为普洱茶增色不少。

 

  青花人物纹瓷罐广储司普洱茶于数百年之后公开展出,茶叶保存完好,丝毫无损。虽然瓷罐口封存,茶香似乎能穿透瓷罐,扑鼻而来。此件清宫旧藏普洱茶,完全符合清代贡品特征。清宫御用普洱茶膏目前在故宫博物院也所藏不多,实物极少在民间出现。它不仅代表了清代製茶工艺的最高水平,也是目前市场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实物遗存,是极为难得的收藏珍品。

 

  据御宝轩詹经理介绍,“茶叶收藏有其特殊性,普洱茶存放时间越久,其发酵而产生更多对人体有益的物质,因此在茶中普洱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正因为这一点,其收藏价值日益突现,渐渐成为收藏家们的新宠。早在2004年的往届普洱茶拍卖中,3克重的茶膏最终以1.2万元的价格被藏家买走。自此以后,市场上流传的清宫普洱茶膏开始受到藏家们的关注和搜寻。此次深圳御宝轩花了不少功夫有幸征集到青花人物纹瓷罐广储司普洱茶,在藏界掀起了一股热潮。这罐清宫御用普洱茶膏所蕴含的潜在价值,在未来的前景远不止目前估价,普洱茶所表现出来强大的生命力值得我们期待。”

 

  此罐普洱茶流传至今已有几百年了。不过,针对此罐茶叶也有人提出质疑,“数百年老茶叶还能保存如此好?”对此,专家解释说,为了保存良好,人们也有做过专门研究,在民国后期,收藏家可能用了防腐涂料在清朝茶叶的外包装做了特殊处理,做到了“密不透风”,因此茶叶的质量仍然非常良好。此罐茶叶正在深圳御宝轩展出中,欢迎兴趣藏家前来品鉴。

有用+10
分享

勐宋古树茶是普洱茶苦茶中的代表

  云南古树茶之美在于多姿多彩,连绵起伏的群山,地区性的多样化气候,赋予古树茶不同风格的口感。在普洱茶群山当中,勐宋古树茶滋味浓烈厚实、久泡有余香,香型独特且韵味饱满,回甘持久,喉韵清爽,是普洱茶苦茶中的代表。


  普洱茶按口感有甜茶与苦茶之分,所谓苦茶并不是说茶有多苦,而是其对口腔的冲击力,生津回甘的速度。在苦与甜的强烈对比中,将喝茶人带进普洱茶最迷人的境界。勐宋就是一款极具代表性的勐宋古树茶。

  勐宋古茶山的树龄超过300年的古茶树分布范围广、品种多,口感差异较大,其中最有名的便是那卡和坝勐。茶高香、口感靠前,刺激性较大,是勐宋古茶区中最具代表性的古树茶,有“茶中贵族”的美誉。

 

  在清代勐宋茶就闻名遐迩,每年都要上贡“车里宣慰府”,不仅是上贡给傣族土司的贡品,据历史记载缅甸国王也指定“竹筒古树茶”为贡茶,竹筒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茶叶的原汁原味,存放一段时间以后喝起来还有一丝毛竹的清香,由此可见当年名气之重。而,又有勐宋古茶特有的回甘。是一款不可多得的勐宋好茶。

  勐宋的特点是水柔香甜,世人皆知老班章回甘霸气,却鲜有人知勐宋回甘迅速。勐宋茶香气内敛且不张扬,持续时间久,被茶人称作“勐宋之韵”。所以勐宋的茶一直受到过去云南土司的喜爱。

为什么有的普洱茶苦而不化?

为什么有的普洱茶苦而不化?

茶通常都会有苦涩味,这里“不能化”的意思是指苦涩后不会甘甜,苦涩长时间停留在口腔。好的茶苦涩能化,并回甘回甜,越好的茶化的越快,回得越快,它那种“苦”是苦凉的、打开的。像老班章的古树茶,一喝下去很苦,苦到喉咙,但苦一瞬间消失,马上回甘回甜,而且甘甜长时间停留在口腔,令人感觉舒服、愉悦。

喝茶应该使人解渴、生津的,品茶应该使人舒服、愉悦。但这都需要茶喝下去后,停下来去感觉。有些茶会使人越喝越口干,又苦又涩,甚至有胸闷、心烦、不舒服的感觉。茶不化的苦涩到底是什么呢?是从哪里来的呢?这要从茶树的生态说起,根据我们这些年在茶山的考察,我们先甄别茶树的生态,有原生态的古茶园;有新开发的茶园;有台地茶园;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有没有的。

在茶园里,我们摘茶的鲜叶品尝,发现有施化肥,喷洒农药,打除草剂的,苦涩不能化,有胸闷、心烦的感觉;没有的,苦涩能化。再细品,发现前者的苦是死的苦、实的苦,后者是凉的苦、开的苦。两者的苦是不一样,前者不能化,令人不舒服;后者能化,令人舒服。

前者的苦是来自化肥、农药;后者的苦是来自茶的本身。喝这两种茶时,入口时两者区别不大,特别不是专业人士很难分得开,但停下来,留口的感觉很多人都能分辨出来。

当然,也不是所有苦涩不化的茶都是施肥打药过的茶,有些与茶树的品种有关,比如小勐宋的苦茶,比如南糯山有一种苦茶,苦到头皮发麻,还有很多野生茶,也是极苦难化,这点要注意区分。

云南普洱沱茶的历史

云南普洱沱茶的历史


关于沱茶名称的由来,传闻很多,有人说因其成品形状如团,团由沱转化而来,故得名“沱”,亦有人说过去云南沱茶主要销往四川沱江一带而得名“沱茶”。其外形与普通茶不同,颇具特色,从上面看类似圆面包,从底下看却又类似厚壁碗,中间下凹,每个净重约100克、250克等不等。通常在包装时,每五个用竹箬包成一包,以树皮绳或竹篾捆绑,结实牢靠,很有意思。据说,制作于此同样是为了方便古时长途运输及其长期存储。

沱茶是云南茶叶中的传统制品,历史悠久,古时便享有盛名,早在明代万历年间的《滇略》一书中就有记载:“士庶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据资料记载,形似倒置碗状的云南沱茶定型生产已有六十多年,其特异的形状和优良的品质早已为人们熟知,蜚声海内外。1986年,云南下关茶厂的100克普洱沱茶曾荣获法国巴黎金鸡奖。

历史上云南的沱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用晒青毛茶直接蒸压的生沱,具有色泽乌润、汤色清澈、馥郁清香、醇爽回甘的特点,主要销往国内各地。另一类是采用人工渥堆发酵后的普洱散茶做原料,制成的熟沱,其色泽褐红,汤色红亮,性温味甘,滋味醇厚,主要供应出口,远销至西欧、北美以及亚洲各地。两类沱茶的共同特点是:外形紧结端正,冲泡后色、香、味俱佳,且能持久,耐人寻味。   

沱茶以下关茶厂出品的最为有名。下关茶厂加工生产的沱茶,以思茅普洱茶区的大叶种晒青毛茶精制而成,原料精细,芽毫显露,外形圆整,褐润洁净,包装古朴精美,特色浓郁。上等的沱茶,均选用二三月份茶树上刚发出的嫩梢作为原料,芽叶细嫩、肥硕,茸毛披附,制成的成品似有银色白纱附面,十分美观。冲泡后,滋味浓酽、香醇,耐冲泡,愈久愈醇,乃茶中的佼佼者,如现在许多茶人争先收购的早期临沧茶厂生产的“银毫沱茶”和下关茶厂在改制前所加工的一系列沱茶等,都具有收藏和鉴赏的价值。   

其次,在普洱茶的几大形态中(砖、沱、饼、散),沱茶属其中最畅销海外市场者,历来都颇受国外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究其原因,除外形较另类外,主要还是与普洱茶的功效密不可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