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普洱茶陈化转化规律及优质高效陈化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在粤启动

普洱茶陈化转化规律及优质高效陈化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在粤启动

2019-11-0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中国普洱茶网讯:11月22日,普洱茶陈化转化规律及优质高效陈化技术开发研究项目启动仪式在广东举行。

 

  陈化是普洱茶发展香气、巩固和完善品质的重要工序,温度、湿度、氧气等都是影响陈化的因素。研究普洱茶陈化规律,开发优质高效陈化技术,有利于分析普洱茶陈化过程中活性物质转化对口感的影响,给普洱茶行业提供一个参照标准,更好地指导普洱茶好爱者科学存茶。

 

  原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副院长、茶业收藏协会名誉会长陈栋,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陈文品,广州省茶业行业协会会长卢树勋,著名茶人郑少烘共同探讨了项目启动的必要性。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曹君喜、广东省收藏与品鉴协会秘书长徐志坚、广东省茶文化促进会会长蔡金华共同启动了项目。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陈化过程中“存茶群体”的贡献价值

  普洱茶的陈化过程主要是由“存茶群体”完成的。“存茶”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将商品扔进库房就完事大吉。它在这个过程中充分展示了“存茶群体”的智慧:

  (一)“存茶群体”是普洱茶制作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通过普洱茶陈化过程品质的变化,推断普洱茶前期制作是否存在问题是“存茶群体”首要的工作。按照现代质量控制流程的说法,是下一道工序检测上一道工序,是对前期质量的考核。因为不是所有的普洱茶经过陈化后,其品质都向好的方面转化。这个过程所出现的问题往往最容易暴露前期制作中存在的瑕疵或问题。因此,普洱茶陈化的过程与前期制作不是割裂的关系,是普洱茶制作工序的延续,也是品质的一种延续。由此,我们也可以这样认定,“存茶群体”也是普洱茶制作群体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也就是为什么“存茶群体”中的绝大部分人对云南的茶山、各地的原料,包括晒青、拼配及紧压成型等工艺都了如之掌的原因。

  (二)“存茶群体”的出现,填补了普洱茶专业化生产的一个空白

  如果仍然维系云南故有的“爷爷制茶、孙子卖茶”的习俗,其产量毕竟受到限制,很难形成产业化的规模,对普洱茶的扩张与推广造成极大的阻力。“存茶群体”的出现,使普洱茶走向了专业化分工之路,它不仅提升了普洱茶产业化规模,形成极强的扩张能力,更重要的是,对普洱茶品质的提升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毕竟,“大集体”的智慧远远胜于“小集体”的力量。(组织文章http://www.puercn.com)

  (三)优秀的普洱茶经销商、研究者、品鉴家几乎都出之于这个群体

  普洱茶陈化过程是普洱茶整体工序最后的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前期的工作再好,陈化过程出现偏差,也会造成普洱茶品质的下降。这就要求“存茶群体”必需具备相当的素质。实践证明,很多优秀的普洱茶经销商、研究者、品鉴家几乎都出之于这个群体。他们是离消费者最近的人,也是最清楚消费者需求的人,更是最有发言权的群体。“存茶群体”中涌现大量的普洱茶研究者和享誉海内外知名人土足以说明了这一点。他们一部分人生活在云南,但更多的人是生活在云南省外。这就使普洱茶出现了另一个“奇观”。自古至今,很多优秀的普洱茶研究者都出之云南省外,如清朝的阮福(《普洱茶记》的作者)、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的作者)是云南省外人,现代台湾的普洱茶研究大家,如邓识海、石昆慕,香港的白水清,广东的林荣坤等等,均出自云南省外,而且都是“存茶群体”中的佼佼者。

喝了十年普洱茶,真的不懂!

喝了十年普洱茶,真的不懂!

夜深人静,家人都睡了,独个喝茶看帖,深有感概!

回想这些年喝茶的点滴,百般滋味。借清心论坛胡言乱语,望多包涵。

记得刚接触普洱,还是背着书包上高中。一年春节到一茶叶店闲逛,喝了老板几杯普洱,缘来如此。

记得那个年代很少人喝普洱。大行其道的是铁观音、绿茶、红茶、单枞等。应为那时候很多人对普洱的概念是老人茶,老人才喝的。也很单纯地觉得普洱就是那种黑黑的,有种霉味的茶。那个年代,买几百块的铁观音送1饼7572,呵呵,经典吧。当时新的7542和7572就卖十来块,批发可能就是八块左右。

从十来块一饼的7572,到几十块一沱的92、93下关甲沱,到125一饼的92小方砖,两百多的02班章熟......

这些年,茶买了不少,喝了不少,认识的朋友也不少。也有幸喝过些经典的茶,好像八十年代的竹筒茶、八十年代末再生产的文革砖、88青饼、几款广云贡、八十年代中的下关沱、九十年代初的银毫沱、花园沱、吉幸沱......那时候这些好东西喝了不少,都是厂里面送的样板,让我们一帮茶友学习的教材,没卖的。

喝了十年普洱茶,真的不懂!

时到今天,这个晚上,喝着自己早年收下的几饼烂茶,每一口都是一个年月的片断,每一口都是美好的回忆。还记得那时候有个宏愿,就是把6大茶山的样品都收齐,能遇到的“好茶”都买一点留样。哈哈,什么6座山、金芽、野生、乔木、宫廷、生的熟的、干的湿的、砖的饼的沱的散的,加起来就十来二十种了。好了,能买都买了,没钱买也喝过了。好样的,气还没喘过来,钱包扁扁的,又来什么荷香、青樟香、野樟香、兰香、蜜香、木香......不够吗?还有紫芽、紫鹃......还不够?老树、栽培种几号......够了!轻发酵、重发酵、半生熟熟......真的够了?多给你看看几个山几个寨。消化不了了吧?还有纯料、拼配、销台、销法、老字号、东南亚的......崩溃了吧?茶力、茶气、水路、回甘、回甜、回涩......想学?想试?想拥有?乖乖把钱包里所有的都奉献吧。不过有一点可是真实的:别妄想弄懂!

喝了十年,今天问问自己:你懂普洱吗?

老老实实地告诉自己:我不懂!

我读园艺学,到今天我真的怀疑自己的毕业证是真的还是假的。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乔木什么叫灌木,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野生什么叫栽培,因为我分不清什么叫老树什么叫新苗。

喝一口茶,我告诉自己,不用想。因为我不是植物学家,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农艺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评茶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茶艺师,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地理学家,所以我不懂。因为我不是......

喝了十年普洱茶,真的不懂!

在喝一口茶,我告诉自己:我还是有味觉的。

又喝一口,我告诉自己:我的记忆还在,这是7542,这是甲沱,这是大勐海厂,这是大下关厂,这是大昆明厂。

迷糊之中,我告诉自己:我要相信传统,我要相信老厂,我要相信我是个普通人。

最后,我终于懂了:我要休息了,天亮了。

作者|红丝带师弟,本文是一篇旧文,原文于2009年发表在茶语清心论坛。图|南茗佳人2012年高山韵

石昆牧文集之——精致普洱——沱茶

精致普洱——沱茶

1986、1987、1993年三次获得世界食品金冠奨,让云南普洱茶扬名于国际的紧压茶为何?最早得以让欧盟及日韩等先进国家认同的养生普洱茶品为何?答案是——“沱茶”。早年,在香港、台湾普洱茶品饮风气还不是相当兴盛的年代,多数茶商所认为的最优质紧压茶品为何?还是“沱茶”。能让古今中外认同为优质茶品,定有其特殊缘由;笔者认为,从历史背景与制程探讨,应能得以窥知一二。

普洱茶从历史探源,至今近二千年渊远流传。从唐代至明清之前,普洱茶可说是少数民族与一般百姓的日常饮品,对于茶菁选用与制作工序并无刻意之处。直至普洱茶在清朝时上贡朝廷后,茶品就开始注重采摘季节、茶菁选择与制作工序等等;虽然贡品花色众多,到十九世纪初普洱茶贡品花色就有八种,即「八色茶」,除了茶膏以外,其余茶品花色的共通点,就是使用细嫩芽叶。喜爱芽毫,是中国人品茗的传统,也是让“沱茶”往后成为古今中外最受喜爱茶品的主要原因。

一•历史与传承

唐朝樊绰的《蛮书》中提到,当时滇南地区的茶品为「散收,无采造法,已椒姜桂合烹而饮之」。这是叙述云南地区制茶与当时唐朝内地所谓「龙团凤饼」的繁复制程有许多差异,而非表示当地茶叶不经加工。具历史学家考就,唐朝时期,云南制茶虽然许多少数民族只是将茶叶直接日晒而成,但也有某些较先进的做法经过锅炒、手揉及日晒而成的散茶。到了明朝,云南大理感通茶“炒而复曝”,仍然一直沿革晒青茶的制程。而今,多数沱茶因应市场需求及拜现代科技文明之赐,产量大增;然,在量产后,为求质量的稳定,制程中许多任务工序已无法坚持传统,此乃传统普洱茶爱好者最大的隐忧。

关于沱茶名称的由来,确实的时间与历程,众说纷纭。现代形状的沱茶形成于清朝光绪二十八年(1902),至今已经一百多年的历史;另一考就,则认为成形于1916年。以下略述几种目前较为市场接受的说法:其一,是由思茅景谷地区所谓“姑娘茶”的小团茶所演变而来,后因畅销四川宜宾沱江一带,故称沱茶。其二,因“沱”与“团”谐音,故名。其三,由明朝“普洱团茶”与清朝的“女儿茶”演变而来。大而圆者称紧团茶,小而圆者称女儿茶。女儿茶为未婚女孩所采摘之雨前茶,即为四两重之小团茶(约150g,与后来发展出来的沱茶重量相似)。

三种沱茶名称由来,都指称与古代之团茶有关。于清朝之时,制茶没有依赖机械等现代科技,却能制作出十斤团茶,且不散不霉,由此可知古代制茶技术之精湛。虽此,团茶仍然很容易因为些许技术上的瑕疵,或是因为气候影响而霉变,所以在历史传承演变上,成为小巧精致化的沱茶,应是型态与规格上转变的关键。

云南沱茶因源于下关,故又称下关沱茶。近代所见到的沱茶,也多出于下关茶厂,为当然之沱茶市场主流,其规格重量以250g与100g为主。下关茶厂曾于1962年生产125g规格,1968年为配合茶厂定量供应的原因,沱茶重量从原来的125g改为100g。笔者近年在坊间亦发现下关茶厂与1994年定制一批盒装销售日本之甲级沱茶,其单品重量为125gx2。这也代表厂方近年亦有根据订单而改变规格之产品。

历史上所使用过的商标有许多种,1947~1951年新康藏茶厂时期商标为“复兴牌”,1951年中国茶叶总公司统一注册为“中茶牌”,为各国营厂之共同品牌。甲、乙级沱茶至今都有生产,而于1988年为了解决过多中档原料试制丙级沱茶,另外还有外销为主的普洱沱茶、微型沱茶等。1984~85年为解决省公司春芽茶库存积压四百余吨的问题,而加工压制“大理沱茶”交省公司销售。历史上也先后出现过“沧洱沱茶”、“大众沱茶”等等商标。“中茶牌”于1991年底停止使用,1992年3月起,开始使用“松鹤牌”注册商标,1993年生产内销的一级沱茶,1996年以下关茶厂厂徽图案取代原本加压于甲级沱茶凸面的“甲”字。

在1950年代开始,云南茶叶进出口公司就刻意将多数沱茶订单专由下关茶厂制作,而猛海茶厂历来以制云南七子茶饼为主,沱茶产量不高,然其茶菁选用与加工技术亦十分精良。因饼茶所使用的茶菁多为3~6级为主,所以猛海茶厂甲级沱茶的茶菁多为厂方三大生态基地茶园(南糯、布朗、巴达)之高档春尖芽茶,产量虽少、质量均高,不让下关沱茶专美于前。在台湾市场,猛海茶厂所生产的沱茶,在市场接受度方面,并不在下关沱茶之下。

近几年随着大陆经济改革开放,尤其在1999~2002年间,云南普洱茶在港、澳、台,甚至日本、韩国都掀起一阵风潮,云南出现许多私人精制茶厂,普洱茶品良莠不齐。此时期普洱市场乱象,与台湾普洱市场于2001年底崩盘不无相关,但却也是转折点的开始。私人茶厂没有悠久的制茶文化,硬设备较差、资金不足、货源供应与质量较不稳定,在各项资源与经验都不如国营厂的情形下,目前市场占有率也相对小了许多。但也因此私人茶厂相对没有传统之包袱,只要有心经营,便能制作出优质茶品。从未来自由市场经济面的角度来观察,私人茶厂的兴起,对整个普洱茶市场有着正面的激励与良性竞争的意义。[page_break]
 
二•茶菁使用特色

清人吴大勋的《滇南见闻录》提到:“夷人管业,采摘烘焙,制成团饼,贩卖客商”。此文献证明于十九世纪以前,普洱茶所有制程全部由茶农完成后,始交茶商贩卖。十九世纪初,茶商才开始收购青毛茶,设立作坊,把青毛茶筛分成细嫩的盖面茶和粗老的里茶(包心),也成为现今茶菁级数拼配技术的原始。1950年初期,沱茶为五个茶胚(里茶、二盖、三尖、四尖、撒尖)所拼配,后改为三个,后又简化为里茶与面茶二种,近年仍以三个等级茶菁拼配。现时市场对茶品优劣的评定,除了制程与香气口感外,茶品中是否夹杂碎末,茶菁是否完整也是一大关键。

1955年以前,沱茶所使用的原料都是顶级滇青毛茶,以各优质茶区之“春尖”拼配。1958年茶样价改革后,沱茶原料仍然取各优质茶区高档春茶1~2级为原料。近年,为求质量与数量之稳定,使用筛分与风选作业将不同质量(粗细长短轻重)之茶菁分离出来;较于传统使用人工挑选,效率高与卫生为其优点,但不完整的碎断茶菁的大量出现则成为常态。

相较于一般私人茶厂,国营厂较惯于使用不同季节、年份与茶区之茶菁来拼配。主要目的,不外乎稳定每年同唛号之茶品差异不大,且能够量产。私人茶厂则偏向于单一茶区茶菁。而目前较具规模的私人茶厂制作沱茶,多以完整的芽毫制作,不容易出现过多的枝梗碎末;反倒是有些国营厂因为大量生产,为迁就沱茶外观的一致性与质量的稳定性,所使用的茶菁则多经过切断与轧细作业,将粗的切细、长的切短,成为一定规格的茶条。

在茶菁条索方面,消费市场较偏好叶底的完整性,综观大多数坊间沱茶产品,目前以私人厂沱茶稍具优势。在美观、数量上,当然还是以国营厂为上选;而质量上来说,因使用的茶菁差异甚大,所以各有擅长。

与其它紧压茶相较,则沱茶茶菁的使用明显细嫩许多。主要原因,除了上述品茶文化与传承外,沱型角度弯曲明显,细嫩茶菁较美观且容易成型,若有粗老叶或枝梗,则容易松脱掉落且外观不讨喜。

 
三•制程

沱茶的制程,基本上与其它紧压茶并无不同。因茶菁重量不同,蒸压与成品干燥时间自有增减

(一)采摘

明、清以来,晒青毛茶分级与一般茶品相同,用二十四节气来区分。明前春尖茶(清明前加工)、春尖茶、春中茶、春尾茶、夏茶(农历五六月以后亦称二水茶)、谷花茶。1958年中国茶叶样价改革以后,废除按生产季节命名的常规,一律按质量分为五级十等。

云南地处大陆型亚热带高原气候,与江南地理环境气候差异甚大,在当地只区分为旱季、雨季。每年五月到十月为雨季,此时采茶制茶容易出现许多状况;十一月至来年四月为旱季,尤其农历三四月间日照较长、气候干燥,需要依赖长时间日晒的传统云南晒青茶,在此时节制作最为合适。

以最标准的制程,早上采摘鲜叶,中午前完成萎凋杀青,以及揉茶、解块,在太阳下山或起雾前完成毛茶干燥。以此制程,只需要一次日晒即可。但也确见过有少数民族青毛茶制程,下午才采摘鲜叶,萎凋杀青揉茶完成后,已经太阳下山了。所以将未晒干的“半成品”以编织袋收起来,隔天继续日晒。这样就出现一个干燥不足的问题,茶菁持续发酵,此种制程必然成为轻中度发酵茶品。所以采摘时间,的确影响整个毛茶质量。

(二)萎凋

在多类茶品中,都有萎凋这道工序,目的在于使鲜叶中多余水分散失,避免因为过多水分而提高不必要的温度,或多或少也出现发酵与氧化作用。普洱茶,萎凋方式有轻微日晒与晾干二种;以茶园茶而言,因为茶区通常紧邻初制厂,若产量、设备与经验能够配合,茶园茶在萎凋工序上十分稳定,不容易出现萎凋不均或不当发酵的情形。然,野生茶的状况百出,通常主要因为茶区广阔,采摘后送到初制厂的距离相当遥远,有时隔天后才送达,如此就容易出现萎凋不均及制前发酵的状况。这就是野生茶的质量不容易掌控的原因之一。 [page_break]

(三)杀青

文献记载,除了直接日晒而成生散茶外,从唐朝开始,现今云南省南部当地居民就有以锅炒杀青,而后以日晒成散茶,这就是延革至今的晒青茶工艺。目前云南许多少数民族制茶,仍以锅炒杀青;尤其是相对于茶园茶、产量较少的野生茶都是以锅炒杀青。而拜现代科技之赐,在规模较大的初制厂或精制厂,目前都以滚筒式杀青,在温度方面已经很容易掌控。

在杀青工序上,与云南绿茶(滇绿)最大的不同在于杀青温度。锅炒杀青,一般温度都不会高于摄氏180度,每次投茶量约二公斤左右、为时约六分钟(依茶菁嫩度);而滚筒式则可以随意控制,甚至到达摄氏250度以上,投茶量与时间、温度也是依鲜叶状况而定。在笔者多次实际参访云南普洱茶制程后,以及参考多年的选购与储存茶叶的经验,杀青温度控制最好在摄氏180度左右。因为普洱茶为后发酵茶,过于高温将不利于酵素酶的作用,只剩下氧化。温度过高,将导致汤色较绿而水质口感变薄,但如果毛茶与成品干燥低温,茶品仍能保持一定质量。而在雨季制茶,是容易产生高温杀青的关键,因为鲜叶湿度高,势必以高温才能将茶叶内高含量的水分干燥。虽然,杀青温度过高会影响滇青茶质,但杀青温度不足,也会让茶菁发酵度过高,成为轻发酵茶。

(四)揉茶

传统少数民族揉茶方式是以人工团揉,现在各家初制厂与精制厂都以现代机械的揉茶机揉茶。目前茶园茶因为量产,多数以机器揉茶;而野生茶因为产量少,且多为家庭式农民自制,所以仍维持手工揉茶。二者的差异,在于机械揉茶条索紧结精致且工整;而手工揉茶通常条索较粗糙、细致度不够,也较不平均。

(五)毛茶干燥

日晒干燥,是晒青茶最主要的特色。其所产生的“太阳味”,是烘干毛茶所无可取代的特点。晒青茶在揉捻完之后,直接均摊在竹席或水泥晒场,以日晒干燥,晒干过程翻拌2~3次,日晒加热幅射,温度一般不可能超过摄氏40度。传统晒青有一特别注意的地方,通常在早上十点左右会完成采摘、杀青与揉捻,到十点左右开始进行日晒至下午四点左右结束,依晒茶量与气候而定。如果采摘制程时间不当,导致干燥不完全,将会使茶菁过度发酵,甚至可能发霉现象。

若以机械式干燥毛茶,其温度介于摄氏90~130度之间,如此也将水分含量降低至7%,抑制茶叶中酶的活性,虽藉以提升毛茶的香气,但也让普洱茶后发酵的意义阙如。以摄氏百度以上高温干燥之毛茶,如果就以散茶型态储存,在一二年内香气扬、汤清而薄,往后会劣变微酸、且无茶质可言。

(六)蒸压

经过筛分、风选茶菁分级(或人工挑选),再通过秤重后,进行蒸压工序。早期,茶菁经过蒸软后,置放于碗型木模中以人力压制成型。1954年开始利用杠杆原理,在板凳上设置沱茶木模具,以人体重量进行压制。1959年改良成铁木结构的“杠杆偏心转压茶机”,1973年试制成“立柱式压茶机”,1977年成功研制“第一代沱茶专用压茶机”,沱茶压制工序正式进入快速量产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