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观点】未来一段时间普洱茶市场走势(上)

【观点】未来一段时间普洱茶市场走势(上)

2019-11-0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中国普洱茶网讯:中秋节期间,朋友与我微信闲聊的时候,建议我写一篇预测普洱茶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大致趋势。笔者提笔撰写此文之时,心下十分惶恐,因为判断市场走势,无论是期货市场、股票市场乃至整个国家宏观经济走势,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判断普洱茶市场走势,自然也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笔者一直认为中国普洱茶市场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态势息息相关,这种关联的体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前后。在这之后,基本上普洱茶市场整体运行基本与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状况是呈一种高度正相关态势。也就是说,要判断目前中国普洱茶市场未来一段时间的趋势,除了立足普洱茶市场本身外,还需要高度关注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一些相关数据,甚至包括中国对外投资、人民币跨境情况、中欧/中美/中日/中俄双边贸易情况等都需要涉及。以上种种,笔者日后会分别撰文阐述。

  所以,本文亦将立足于中国普洱茶市场本身,然后结合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宏观经济整体态势,来大胆的判断下2014年度第四季度开始到2015年度的中国普洱茶市场运行状况。

  2014年度中国普洱茶市场自春节后,开始陷入一种温吞水的状态。一开始市场普遍还是持乐观态度,觉得市场的萎靡不振是因为春节后大益有一段没有新品发布的“空窗期”所致。当时市场上弥漫的依旧是乐观情绪,茶山上传来的依旧是2014年春茶采收空前热烈,老班章、易武、南糯、冰岛、昔归等名山产区的古树茶、大树茶毛茶价格又突破历史新高等信息。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大益1401批次易武正山发布后,市场预期并不如之前所预料到的那么好。跟着大益2012-2013年的许多产品开始呈现降价趋势,下关、合和昌等品牌也出现了类似情况。但是,于2007年中国普洱茶市场崩盘相比,更多的人把2014年度中国普洱茶市场出现新茶跌价称之为市场调整。犹如股市一般,牛市过后总会经历一番调整。所以,大部分人也将2014年度称之为普洱茶市场调整年。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诸如大益英雄骏马、1401易武等新茶价格大幅下跌,包括前面两三年的大部分明星产品如金大益、龙印、早春乔木等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跌幅。同时,大益作为中国普洱茶界的龙头企业,其产生的牵连效应是巨大的,其他很多品牌的茶品也出现了下跌的态势。所以,2014年中国普洱茶市场已经不是简单的“调整”两字可以概括的,或许用深度调整来形容更为合适。如果从市场大势来看,其实与2007年相比,并没有乐观太多,只是如今市场容量远远大于2007年,所以市场上的茶商、茶企、投资者没有如2007年那么如末日般的感觉。所以,我个人认为2014年中国普洱茶市场实则是一种“温和崩盘”的态度。

  反观中国经济,在上届政府四万亿经济刺激政策过后,许多后遗症开始显现。从2013年开始,中国经济已经出现局部恶化。PMI、LPI指数的持续下降、信贷规模的持续紧张、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的起伏不定、浙江、山东、江苏、福建、广东这些沿海经济发达省份频传私企老板跑路、银行不良贷款/不良贷款率双升。这些无不体现出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恶化。而GDP增速、财政收入增速也大幅度放缓,使得中央政府不得不开始正视中国宏观经济运行的情况。

  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使得市场上再度出现“现金为王”的理念,很多人选择持有现金而不是其他。对于普洱茶商/投资者来说,情况也是如此。许多投资者在2014年4月份左右把自己手中大部分普洱茶出售换取现金,甚至部分品种的茶品因此亏本也在所不惜。

  到了2014年第三季度,也即是2014年8月中旬,人民银行公布了2014年7月份全国金融运行数据后,金融市场一片哗然。原因何在,因为在7月份,中国信贷及融资数据大幅下滑,新增人民币贷款3852亿元,远低于市场预期,更是创造了近五年新低,人民币存款亦是减少了1.98万亿。社会融资规模方面环比也达降86%。

  笔者曾在私下场合说过,今年中国GDP增长,若扣除掉政府投资,实际增速很有可能才达到4-5%,部分地区甚至有可能出现经济负增长态势。在这样一种宏观层面上,单纯的对中国普洱茶市场保持乐观态度似乎是不可行的。原因如下:

  1、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影响普洱茶市场信心

  2、宏观经济的持续恶化,使得许多茶商/投资者持币观望

  3、2012年度-2013年度中国普洱茶市场粗放式、野蛮式的增长使得原材料价格大涨

  4、普洱茶企需要一段时间消化因原材料价格大涨而带来的成本增加

  所以,基本上2014年度中国普洱茶市场已经是进入深度调整的模式,所以,笔者需要做的,是从中理出一些头绪,看看2015年有可能会发生什么?

  未完待续!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核心“越陈越香”

     一、时间:这是普洱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目前包括云南茶业界争论最多的一个问题。很多人认为,任何物质都是有生命周期的,不可能无限期发展。其焦点就在于品饮的最佳点位(时间),也就是说:普洱茶的“越陈”到底是多长时间,是十年、二十年、五十年,还是一百年,乃至更长,目前没有一个科学定论,因为它与原料的好坏、工艺的优劣及贮藏条件都有直接的关系。但也绝不象某些人认为的二、三十年。云南普洱建市从北京故宫迎接的“万寿龙团”就有一百年,从外观上观察,从色泽到表面裸露的条索没有出现霉变与碳化的迹象。因此,“越陈”这一时间概念不仅是普洱茶与绿茶等茶类的最大区别,同时它也是普洱茶核心价值之一,没有“越陈”就不是普洱茶了。反过来,“越陈”这一时间的延长,也为普洱茶内在物质的持续降解与转化提供了时间上的保障。

  二、物质的转化:(既如何理解“越香”)。以普洱茶芳香类物质为例(即表现出的香气),新加工出的普洱茶(生饼)其芳香类物质约有四、五十种,杂气很重。但对存放五十年的普洱茶进行检测,其芳香类物质却只有七至九种。这说明普洱茶的香气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在普洱茶的后发酵中,它的香气的演变有向单一化方向转化的趋势。这其中逐渐占主导地位的芳香类物质,是氧化沉香醇,它属于具有特殊香型的芳香类物质,也常常被称为香气典雅,有通关开窍之说。或许正是因为它的通关开窍,极易在人的大脑中枢神经中产生记忆。这就使得很多茶客在品饮普洱茶的过程中一旦暂停,哪怕是仅仅几天,再次品饮普洱时,会立刻有久别重逢之感。这种奇特的香型会使人记忆深刻,具有极强的排它性。这就是我们经常说的“陈香”----更准确地说应当是“沉香”。这类物质是普洱茶在漫长的时间中,由茶多酚、茶皂甙、咖啡碱等多种物质在酶的作用下缓慢络合与转化所得。是普洱茶真正意义的越陈越香。

  三、营养物质及药用价值:很多人一谈茶,就是茶多酚,什么抗氧化剂、去除人体的自由基等等。但茶多酚相对茶叶化学而言,是个大概念。毕竟茶多酚内含物质太多,至今还有大量物质未被发现与证实。茶多酚不是药,只有茶多酚在被适当的降解与转化后而产生新的衍生物,这类衍生物才可能产生药用机能。而这个过程恰巧属于生物科技的范畴。普洱茶的越陈越香,就是典型的生物过程与结果的一种表述。生物的降解与转化需要时间,是“越陈”的过程,而“越香”不仅仅代表某种特殊的香气,更多地赋予品质的概念。没有好的品质,也不可能出来好的香气。 

你不知道的普洱茶存储技能之茶叶保鲜法

小编为大家讲解你不知道的普洱茶存储技能之茶叶保鲜法。

你不知道的普洱茶存储技能之茶叶保鲜法

一、普通的瓶、罐等保管茶叶,用设有内外双层盖或以口小腹大的陶罐为好,可以减少容器内的空气接触,容器盖要与容器身结合严密,以防止湿气进入。

二、普洱茶叶的包装材料无异味,有良好的防潮性能,盛茶容器和使用方法上要尽可能密闭,减少与空气接触,要求存放在干燥、清洁、无异味的地方。

三、有条件,可将装入铁罐内的茶叶用抽气机抽去罐内空气,再焊好封口,如此可贮藏茶叶二三年,如条件不够,可用热水瓶胆贮藏,因为水瓶胆与外界空气隔绝,茶叶装入胆内,加塞盖严后,以白蜡封口,外包胶布,简单易行,易于家庭保管。

四、普通密封保鲜法,也是家庭保鲜。将买回的茶叶,立即分成若干小包,装于事先准备好的茶叶罐或筒里,较好一次要装满盖上盖,不用时不要打开,用完把盖盖严。有条件可在器皿筒内适当放些用布袋装好的生石灰,以起到吸潮和保鲜作用。

五、利用冷藏室或电冰箱贮藏,贮藏时注意将茶叶密封后再放入。

六、茶叶保鲜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干度控制在93-97%的新茶外套两层以上的薄膜,而后置于温度控制在0±5℃的冷库中保存。

普洱茶没这么“厉害”

民国普洱茶

公元1911年之后,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越发顺畅,这一时期的普洱茶产品,是普洱茶历史上的一段品质升级的好时期,同时也是普洱茶这个小众茶类的知名度上升期。民国期间,普洱茶产品百花齐放,虽然说形状没有多少变化,但普洱茶的表现已经出现了几乎能想到的所有变化。表层现象是普洱茶的价格档位和汤色品种。现在喝普洱茶的人大多迷信普洱茶的树龄,普洱茶的年份,普洱茶的产地和料子。而在当时,这都是不被人提倡的,为什么?因为那时炒作普洱茶没这么“厉害”,同时大家更喜欢直接粗暴的方式看一款普洱茶,随着赋予它相应的价格。那时候的普洱茶的几个种类:七子元茶-红汤,粗配茶-淡黄汤。

民国那时的普洱茶产品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普洱茶产品的包装。那时的普洱茶一般有三种:无包装,纸包装,竹箩笋壳包装。无包装的茶一般都是散茶散卖,类似于现今卖的散茶那种样子,买了随便拿个什么东西包着拿走。纸包装由于纸质太多就不一一说了,在当时有种叫油纸的纸,目前少见了。竹子材料做的普洱茶包装现在都常见,自然也不说了。

民国普洱茶工艺

民国阶段内的普洱茶,由于工艺多种多样,因此造成了当时百花齐放的普洱茶产品,或许当时那些产品并不能叫做普洱茶,我们姑且这样来看。

李拂一先生《教育与科学》杂志:“(普洱茶经晒干初制后)或零星担入市场售卖,或分别质量装入竹篮。入篮须得湿以少许水分,以防齑脆。竹篮四周,范以大竹箨(俗称饭笋叶),一人立篮外,逐次加茶,以拳或棒捣压使其尽之紧密,是为“筑茶”。然后分口堆存,任其发酵,任其蒸发自行干燥。所以遵绿茶方法制造之普洱茶叶,其结果反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矣。”(这里所说的红只是指叶底和汤色,与我们现在所说的红茶不同)这种包装在用细篾缠牢后,还要用铁棍或木、竹棍对穿,钻上气孔,每件一般直穿3~5孔,横穿2~4孔,以利潮水后的自然干燥。

这是目前能找到的民国时期的普洱茶制作工艺之一。但我们看上面那些茶,其实那时的普洱茶还有很多工艺,但是好像都遗失在那个动乱的年代了,但可喜的事,那些当年交易的茶品资料,给我留下了很多的线索。以当今制茶人员对于普洱茶的深入了解以及制茶工艺环境,那些相应汤色的产品绝对可以制作出来。但为什么没人这样做?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去理解,现在的市场能否还认民国时候的那种销售方式?或者换个角度来说,我们能否放弃现今对普洱茶那些间接的宣传介绍,直面简单的普洱茶汤色?

民国普洱茶状况

民国时期的普洱茶销售市场地域,已经达到了很多地区,但主销区还是沿海地带和边疆。就云南省内来说,当时主要是“绿茶”也就是汤不红的茶。由于当时普洱茶主要是指七子圆(元)茶,而在当时的人也很聪明,从料的等级和滋味来给茶定价。从芽茶滋味好于叶茶好于茶梗来看。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至于为什么?你可以自己去分别尝试下。但你喜欢茶梗多于芽茶我也没办法说什么。所以带“尖”的茶是很贵的。一般人在那个年代,很是喝不起普洱茶的,最简单的就是肚子里油水不够,喝普洱茶非常容易饿,不管是当时的黄汤还是红汤普洱茶。一般人也不爱茶叶中的“苦,涩,粗气,酸感”。大多喜欢的是香,甜,润。

而在沿海地带的广东,香港,台湾,马来西亚等地,由于湿气较重,那时的交通也不发达,从云南运到那些地区要几个月时间。这期间茶叶的环境变化挺大。茶叶的滋味变化也非常明显,但由于普洱茶相对廉价,滋味香气也差,不多数人是伴花茶一起饮用的。而某些商人为了在广东当地增加普洱茶产量,直接采购原料过去添加广东茶料制作更多的普洱茶。这种做法促进了新普洱茶工艺的产生的同时也破坏了云南这边的利益。同时,一些大茶商为了做常年的普洱茶生意,库存普洱茶不断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