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六一第三届普洱茶“藏之有道”交流论坛举行

六一第三届普洱茶“藏之有道”交流论坛举行

2019-11-0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中国普洱茶网讯:记者获悉,第三届普洱茶“藏之有道”交流论坛将于6月1日在广州举行。今年随着央视、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陆续报道,普洱茶再度成为了关注热点。面对市场新变化,不少人发出了疑问,普洱茶该如何收藏?本届“藏之有道”论坛将共同探讨当前普洱茶收藏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有望为茶友们“答疑解惑”。

  专注于普洱茶收藏的交流

  普洱茶被称之为“可以喝的古董”,而“盛世存茶,乱世存金”的说法,凸显了普洱茶的收藏价值。2012年5月,首届普洱茶“藏之有道”交流论坛在广州芳村成功举办,一时间各大媒体的目光都投向了普洱茶收藏领域。原广州市政协主席、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出席论坛并盛赞“藏之有道”:“主题选得好。”

  “藏之有道”定位清晰,专注于普洱茶收藏交流。“藏”是普洱茶鲜明的特性,搭建一个交流普洱茶收藏的平台正是论坛创办的初衷。按论坛的规划,既需要有收藏现状的探讨,又需要有前瞻性的视野。创办三年来,“藏之有道”的目标是打造一年一度的高水平普洱茶收藏交流论坛,持续办下去并希望做到“越陈越香”。

  “藏之有道”关注新热点

  本届“藏之有道”论坛将重点探讨在当前全新市场环境下的普洱茶收藏。近年来,普洱茶市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品理念更新、资本介入、品牌化进程加速、营销创新、互联网传播等因素给普洱茶行业带来了明显的影响。那么普洱茶收藏是否也对应发生变化?除此之外,原材料市场的剧烈变动也让一些茶人不知所措,而这些变化到底会给普洱茶收藏带来怎样的影响?本届论坛将特别细分出两个不同内容的高端互动环节,针对“新市场环境下的普洱茶收藏”、“原材料市场变化对普洱茶收藏的影响”等当今业内普遍关心的话题。

  “藏之有道”追求前瞻性

  作为一个专注于收藏的交流论坛,“藏之有道”的前瞻性备受关注。在2012年的首届论坛,与会者提到了普洱茶收藏潮正从珠三角加速向全国扩展,整个市场有望迎来快速增长;第二届“藏之有道”上,大会发布的普洱茶收藏趋势分析指出,品质与品牌是普洱茶收藏的关键,这一提法随后也得到了市场的印证。

  每一届“藏之有道”的趋势分析均为论坛的重头戏,本届论坛将发布《2014年普洱茶收藏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是长期市场观察的体现,有对原材料产地市场到主流茶叶市场的洞察,资深行家的专业解读,也结合了科学的数据采集与处理。

  高朋满座的“藏之有道”

  “藏之有道”论坛的嘉宾主要由相关领导、普洱茶专家、知名品牌代表、经销商、资深茶友、收藏爱好者、投资者等茶界人士所组成。

  去年举办的“藏之有道”高朋满座,出席的重要嘉宾包括了原广州市政协主席、广州茶文化促进会会长邬梦兆,原广州市政协副主席杨育铨,广东省茶业行业协会秘书长张黎明,华南农业大学茶学系主任曹潘荣教授,天津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任琮,东莞市茶叶行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飞,广州市艺术品行业商会会长、著名收藏鉴定家石金柱,广州益武国际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广韬,广东名嘴陈扬,全国金话筒主持陈晓琳,茶界资深研究人士翁传仪,资深人士张强,以及主办方合和昌茶业董事长钟广林。今年主办方将继续邀请一系列重量级的嘉宾到场,共同论道普洱收藏。

  第三届普洱茶“藏之有道”交流论坛将在广州琶洲中洲中心一楼大舞台举办,这也是“藏之有道”论坛连续第二年在广州(春季)国际茶博会会场举办,届时来自全国各地的茶友不仅能品尝到珍藏级的普洱茶,还能享受到一场关于普洱茶收藏交流的饕餮盛宴。

 

有用+10
分享

如何品尝普洱老茶?

  根据普洱茶“云南省地方标准”,判定普洱茶的基本品质,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普洱茶必须洁净,不含非茶类夹杂物;普洱茶不得着色,不含添加剂;普洱茶饼的外形要平滑、整齐、厚薄匀称等。

 

  看普洱茶首先看外观,不管是茶饼、沱茶、砖茶,或其它各种外型的茶,先看茶叶的条形,条形是否完整,叶老或嫩,老叶较大,嫩叶较细。若一块茶饼的外观看不出明显的条形(一片片茶叶形成的纹路),而显得碎与细,就是次级品制作的。

 

  第二要看茶叶显现出来的颜色,是深或浅,光泽度如何。正宗的是猪肝色,陈放五年以上的普洱茶就有这样的黑中泛红的颜色;第三看汤色。好的普洱茶,泡出的茶汤是透明的、发亮的,汤上面看起来有油珠形的膜。不好的,茶汤发黑、发乌;第四要闻气味。清香味出不出的来,有没有回甘。陈茶则要看有没有一种特有的陈味,是一种很甘爽的味道,而不是“臭仆味”。若可以试泡的话,看泡出来的叶底完不完整,是不是还维持柔软度。还有以茶饼而言也要注意是否内外品质如一,而不是那种好茶在外茶渣在内“盖面茶”。

 

  饮茶,因人品性与追求不同,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将茶当做饮料而大杯、大碗海饮解渴,此为“喝茶”;二是注重茶的色、香、味,讲究水质与茶具,饮用时细细品啜回味,此为“品茶”;三是在品茶时讲究环境、气氛、音乐、冲泡技巧、人际关系等,此为“茶艺”;四是茶事活动中融入哲理、伦理和道德,天人合一,修身养性,品味人生,参禅悟道,此为“茶道”。清·袁牧云:“品茶应含英明华,并徐徐体贴之”。即将茶汤含在口中,慢慢咀嚼,细细品味,在吞下时应注意感受茶汤过喉时是否爽滑。品茶,目品其形,鼻品其香,口品其味。品“普洱茶”,是一品其香味,即靠近杯沿用鼻由轻至深地嗅其香气;二是品其滋味,即将茶汤少量入口,用舌尖将茶汤边吮啜、边打转,以辩别滋味的浓淡、醇甜和苦涩。“普洱茶”入口,先微苦而后甜,稍后顿号感鲜爽,烦倦顿除。品饮“普洱茶”上品后,一是舌根回味甘甜,口内生津;二是齿颊回味苦醇,留香持久;三是喉底回味苦爽,感觉气脉畅流,心旷神怡。田芝蘅在《煮泉小品》中,也道出了品茶之要谛:“鉴赏茶叶,首重风韵”。

关于普洱茶的苦、涩、浓,三者不可混为一谈

  现在一些无良的商家,把普洱茶的苦、涩、霸气当成最好的普洱茶,疏不知普洱茶中的老班章就苦、涩、霸气。几乎都想向老班章靠去或者联系上,实际中各个地方的茶有各自的味道,在现在普洱茶工艺几乎同质化,也就意味着突出各个茶山的味道。

  普洱茶的“涩”:其实任何普洱生茶都是有涩味的,这是与生俱来的一种味道,无法抹去。涩味的浓淡每个地区山头的茶叶都不一样,不能做好坏评定的依据。不过,台地茶(近年人工大面积茶园种植,茶树年龄不长)涩味易久留口腔,难散去,大树乔木茶(一般来说树龄几十年以上,乔木类)虽有涩味,但易散开,瞬间转化为回甘。

  普洱茶的“浓”:茶味的浓是指茶一入口,便飞快占领口腔各个部位,使之全部充满此种茶的味道,再马上去喝其他的茶便索然无味了,如近些年被很多茶友所追捧的“老班章茶”,也有人把茶味浓叫霸气。

 

  普洱茶的“苦”:苦有两种,一种是季节性的苦,春茶为上,最为香,甜或回甘。夏茶最次,入口便苦,有甚者接近于中药的苦,因为夏季雨水充足,虽助长了茶条索的宽大,亦造成苦底,相反,接受阳光日晒充足的植物,味偏甜,水果蔬菜同理。

  二是地域种植的苦,茶叶的味道很大部分取决于土壤和天气,“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为枳”就是这个道理了,在众多普洱茶的产地来说,临沧、思茅(今普洱市)、文山州很多地方因气候和土壤不大适宜普洱茶的生长。种植出来的茶叶便是苦的难以入口。当然了,这种苦也被某些人说成是浓,实有误导之嫌。

 

  普洱茶的苦、涩、浓不是一回事的,普洱茶最苦的老曼峨,而且现在最流行的老班章、冰岛,过几年还在不在流行这是一个问题。所以不能混谈普洱茶不苦的不是好茶,不霸气的不是好茶。

如何分割普洱茶饼,如何撬开普洱茶

  普洱茶那种像个窝头似的茶饼应该怎么分割?这个问题相信很多刚喝普洱茶的朋友都可能不知道,今天小编就教你怎么撬开普洱茶饼!首先看看网友们是用什么办法撬开的。

  ——我也一样啊。刚买回来还真是不知道要怎么分开,最后还是茶轩的茶艺师告诉我的,用茶刀或小锥子从边缘开始一点点撬出来的,记得要一点点分,要是选择的大了,分不开,所以要一点点慢慢分,一般撬出来是片状或是直接散成一根根的。片状的要再进一步摆成指甲片儿大小,这样便于储藏。喝起也比较方便。

  ——你可以去茶叶市场买把茶刀,普洱茶锥,普通的就跟以前用来纳鞋底的锥子差不多,简单些用小的改锥也行,从茶饼边缘开始往中间撬,将茶饼尽可能起成小片状的就行

  ——用小刀侧过来,茶饼从中间那个凹洞往外沿方向,一层层平面的铲。。。。不知道我说清楚没有,应该是平面铲茶,茶弄下来是平的一片片的,好茶压的紧要注意手哦。不应该垂直弄的一块块的。

  ——好茶内料外料一样,用撬的一层层的喝,小心点慢慢撬不伤茶。如果是外料好内料差分着掰开一块一块的泡,可以口感稍好点!

  ——有专门普洱茶刀的啊!不过第一次撬要小心点,用阴力,力气太大的话很容易撬到手!

  以上就是网友们的自己方法,如果你还没学会,请看普洱茶刀、茶锥的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