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的另类喝法——普洱茶膏

茶的另类喝法——普洱茶膏

2019-11-1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茶的另类喝法——普洱茶膏!最近持续高温,静坐品一杯茶,不但可以消暑,也可清心。谈起茶,人们想到的是杯中起起伏伏的叶子,或如立顿茶包中所装的粉末状碎片,其实,它还可以有另一种形态——茶膏。

普洱茶膏始于唐宋,兴于清,曾是皇室贡品,几经沉浮,清亡后,御茶房解散,制作工艺失传。现在,经过茶人的努力,其制作工艺才得以成功复活。

现在市面上所看到的普洱茶膏,制作需要经186道工序历时72天,采用常温仿生浸提工艺,百克上好的普洱原茶,只能制成5克茶膏,制成的茶膏紧致似方墨。并且,由于小分子纳米截留技术的采用,可以去除农药残留和可能存在的重金属。

众所周知,普洱茶具有降脂、减肥、降压、抗动脉硬化、消炎杀菌、抗衰老等功效,那么,制成膏体后,保健功效是否仍能保持?有一句话说,浓缩的都是精华。清代赵学敏在《本草纲目拾遗》中就记载:“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据茶店工作人员介绍,普洱茶膏集萃普洱茶的养生成分,茶多酚、儿茶素、茶碱、茶褐素、糖化酶等都得以保留。至于茶膏的保存,它也和普洱茶一样,越陈越香。

一般普洱茶膏的冲泡方法是这样的,掰下一小块,加入凉水,大火煮开再转小火煮,倒出茶汁,再次加入凉水大火煮开转小火煮,倒出第二遍茶汁,两次茶汁混合,要喝的时候,倒一些出来加热饮用。如此,要喝到这杯茶,至少需要15分钟准备。这样的过程,固然可以颐养身心,感悟茶道,但并不是时时处处都有条件来一场。而茶膏的冲饮就简单多了,可以直接烹煮,也可以置于盖碗中冲泡。还有可随身携带的小包装茶膏晶体,置于水杯中沸水冲泡即可,不受器皿和场合的限制。

试想一下,在午后的办公室里,昏昏欲睡头脑不清之际,取一块普洱茶膏冲泡,袅袅茶香中,精神会不会为之一振,而且还可消解午餐的油腻,对白领丽人保持身材也大有好处。

在飞机上、火车上,在旅途偶尔闲暇下来的一刻,取一袋晶体茶膏,看着沸水卷起细若流沙的晶体,香气瞬间溢出,是不是可以在嘈杂处为自己营造出一个静心小空间,而且还可以安抚一下旅途中饱受折磨的肠胃。优雅不必复杂,简单未必粗糙,现在,可以开启快捷而不失丰富的茶生活了。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南仓北消费,观念大碰撞”大时代来临

普洱茶“南仓北消费,观念大碰撞”大时代来临

近两年,虽普洱茶投资市场萧条,但普洱茶江湖却掀起一股南北大交流的巨大热浪,南方普洱茶中坚人物不断北上,与北方茶商中首批思想较为开放者交流互动,用他们的亲身经历,多年积累的经营心得,坦诚的与北方茶商展开对话,传播南方观念,探讨普洱茶生意的核心价值,同时把对于北方市场只停留在传说的老茶、中期茶、神话茶源源不断的呈现于北方茶商的泡茶桌上,特别是推动了大量2004—08年的中期茶进入北方市场,其中的启发、其中的震撼、其中的思考,对于南北双方茶商来说意义深远。

首先我们来看“南仓北消费”的概念,略作思考,不难分析出,这是普洱茶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一则是普洱茶越陈越香的特性;二则是位于沿海南方茶商的超前远见及信念坚定的仓储;三则北方茶商早几年前没有规模化储存茶的概念(此观点指的是普遍性,个别的另当别论);四则是经过多年耕营的北方市场创造了需求条件。以上四点,清晰的解释“南仓北消费”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现象。当然,这一现象是好现象,是铸就南北茶商双赢的好潮流,南方市场信念坚定的储存了足够的“炮弹”(中期茶、老茶、神话茶),北方市场多年的艰苦开拓造就了“大炮”(消费市场),“炮弹”与“大炮”的结合发射,必然轰出巨大的市场影响力。细思考,这不仅仅简单的是一种表象的生意来往,或是对于双方只局限于产生眼前的利润这么简单,这一现像将有助于北方消费市场的进一步有效扩大,同时对于南方茶商来说也更进一步证明了普洱茶生意核心模式的成功,注入更为强劲的信心。当然我们应该更看重的是即将对于南北双方市场的新定位产生的深远影响意义……

普洱茶“南仓北消费,观念大碰撞”大时代来临

接着我们来解析“观念大碰撞”产生的深远意义,对于北方来说经过这一轮的“南茶北消费”后,北方茶商是否会有几个思考:

一、普洱茶生意的核心是什么?

二、普洱茶生意当真只是部分北方茶商或土豪认为的小生意?

三、为什么几年前低价销到南方的货,现在要高价买回?

四、有年份的普洱茶与新普洱茶结合销售,怎会产生这样惊人的市场效应?

是的,不管回不回避,这几个基本问题,大部分北方茶商甚至x些游离于普洱茶边缘的北方土豪都会去思考,思考后,必然有启发与行动,几年后形成的结果就是上段所提到的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意义”之一:普洱茶在北方的市场氛围越来越浓,消费人群快速扩大,越来越多的有实力的商人加入到普洱茶行业,当地的收藏市场得到茶商的重视与引导,回流广东的茶品将逐年减少,市场压力得到有效分散,整个行业普洱茶增值模式进一步稳定与迅速扩大。

普洱茶“南仓北消费,观念大碰撞”大时代来临

对于南方茶商来说,经过“南茶北消费”后,相信会得到一些启发与思考:

一、南方市场真的已是很成熟了吗,比如普洱茶的核心市场广东地区,常驻人口七千万,流动人口三千万,而普洱茶消费者只占多少,例如领先品牌大益,其消费者预估数据大概在200—300万(网络数据,未经官方证实),就算我们满满预估这个品牌在广东地区已有100万消费者,与总人口相比未来可扩展的新型消费空间还是非常巨大的,当然,茶商是否会考虑,走出最核心的芳村、东莞后,有多少广东消费者在消费或是收藏普洱茶?

二、比起北方,广东地区对于培养新消费者有几个天然有利条件:1、拥有强势的普洱茶市场大氛围,2、茶商自身拥有适合培育新市场的老茶及中期茶,3、茶商的综合实力优于北方,更有力量推动当地新型消费市场的大幅增涨,4、沿海地区商人,最为容易接受新观念,根据时代的发展,能迅速转变观念,成为时代发展趋势的先驱者,故沿海茶商必然成为未来培养、扩大消费市场的中坚力量。总之,南北观念大碰撞后,产生的火花足以点燃未来普洱茶消费市场迅速扩大的导火索。

有人说,普洱茶市场已饱和;有人说,普洱茶市场未来不明朗;有人说,普洱茶市场仓储太多。但只用考虑一点,现在的普洱茶消费者有多少,2000万?3000万?不管现在多少,普洱茶的消费者正以滚雪球般的趋势迅速扩大,未来几年普洱茶消费者达到两至叁亿时,哪怕每个人每年只消费一公斤(事实上远远不止),每年也要消费掉叁拾万吨!故对于有远见的茶商看来,普洱茶行业不止是未来健康产业的代表,普洱茶行业更是朝阳行业,普洱茶的盛宴才刚刚开启,让我们拭目以待。

特别声明:转发本文仅作交流,此文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不代表。

一些需要了解的普洱茶的特色品饮文化

饮茶不仅使人们获得营养,而且又补充了人体水分,水分是人体的第一需要,水分占人体总重量的70%以上。

一些需要了解的普洱茶的特色品饮文化

普洱茶的品饮既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体现,又是一种高品位的艺术鉴赏。只有通过品饮才能体现普洱茶色、香、味、形、韵五要素的真正内涵。普洱茶像人一样,是有形,有神的灵性之物。其特色有七:

一是地理标志。普洱茶是云南独特的饮品,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云南茶叶丰富的内质,其他茶叶无可比拟。

二是丰富的口味。云南十里不同天的独特气候,成就了普洱茶“一山一味”,“十山十味”的特性。不同产区,形、色、香、质、味、韵绝无雷同。

三是绿色食品。云南地处西南边疆,高山大川,森林茂盛,植物众多,工业不发达,很多茶区没有工业企业,更无化工生产,从而保证了普洱茶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环保品质。

四是越陈越香。普洱茶随着岁月的延伸陈化,历史悠久,品饮文化独特,在历史的时光中造就了越陈越香的品质特点。

五是天人合一。岁月的推移,自然的陈放,风雨的侵蚀,时光的催化,使普洱茶的内涵与口感得到升华。如同人生经历沧桑岁月一样,形成了普洱茶天人合一的品性。

六是个性品饮。丰富的内质,鲜明的个性,众多的香型,多变的口感,使普洱茶更能满足现代人多层次、多品种的需求。

七是健康品饮。含量极高的多种茶元素、微量元素,和最好的水溶性,释出性,让普洱茶成为名副其实的健康饮品。

普洱茶的品饮,三韵,即陈韵、神韵、喉韵。三韵都具备,则为上品。

如何辨别普洱茶的好坏呢?

  问题:如何辨别普洱茶的好坏呢?

  1、从香气辨别


  普洱熟茶因为是经过渥堆,所以会产生一股熟味。一般只有十年陈期以内的干仓熟茶(依传统说法,未曾霉变过的茶品为干仓茶),可以从型茶表面闻出一股熟茶味。约在十年至二十年左右,那股表面熟茶味已经消失,则可从茶汤中感觉出熟味香。一九七三年间由紧茶的材料改做成的第一批熟砖茶,称之为「73厚砖茶」,至今已经二十多年了,无论从型茶或茶汤,都再也没有熟味感觉,却有一股「沉香」。沉香是由熟味,经过长期干仓陈化而转变过来最好的熟茶茶香。熟茶味、熟味和沉香是最直接而有效分辨生茶和熟茶的方法之一。

  2、从汤色辨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茶汤是栗红色,接近重火乌龙茶汤色,即使是陈年的生茶,比如已经有八、九十历史的龙马牌同庆老号普洱茶,它的茶汤颜色只略比五十年的红印普洱圆茶的茶汤深一些。而熟茶的茶汤颜色是暗栗色,甚至接近黑色。所以在现代的茶种分类中,将普洱茶列为黑茶类,是因普洱熟茶的汤色有关的。

  3、从叶底辨别

  干仓的普洱生茶叶底呈栗色至深栗色,和台湾的东方美人茶叶底颜色很相似。叶条质地饱满柔软,充满新鲜感。一泡同庆老普洱茶的叶底,可以显现出百年前那种新鲜活力。普洱熟茶的叶底多半呈现暗栗或黑色,叶条质地干瘦老硬。如果是发酵较重的,会有明显炭化,像被烈火烧烤过。有些较老的叶子,叶面破裂,叶脉一根根分离,有如将干叶子长期泡在水中那种碎烂的样子。但是,有些熟茶若渥堆时间不长,发酵程度不重,叶底也会非常接近生茶叶底。反之,也有些生茶在制作程序中,譬如茶菁揉捻后,无法立即干燥,延误了较长时间,叶底也会呈现深褐色,汤色也会比较浓而暗,跟只是轻度发酵汇堆过的熟茶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