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茶中珍品——普洱茶茶膏

茶中珍品——普洱茶茶膏

2019-11-1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茶中珍品——普洱茶茶膏!清朝皇室养生之所以重视普洱茶膏,我们可以从清代药学家赵学敏撰写的《本草纲目拾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卷六中《普洱茶》(205页)可窥见一斑,“普洱茶膏黑如漆,醒酒第一,绿色者更佳。消食化痰,清胃生津,功力尤大也”,“普洱茶膏能治百病,如肚胀受寒,用姜汤发散,出汗即愈;口破喉颡,受热疼痛,用五分噙口过夜即愈;受暑擦破皮血者,研敷立愈”。

“普洱茶膏”一词正式出现在官方文献,茶膏也正是由此定名。

乾隆年间普洱茶膏正式定名及工艺确立之始,就以特殊的身份位列茶中珍品。由于宫廷对普洱茶膏选料极精,要求极严,必然造成出品量极低,自始至终,没有在社会上流通。

1793年(乾隆五十八年),普洱茶膏却作为国家礼品第一次向到访的英国使团马嘎尔尼馈赠。普洱茶膏就此流入海外。以后,它又成为馈赠外国使节及要人的礼品之一。

从1793年开始,茶膏第一次作为“国礼”后,清政府对朝鲜王朝、越南王朝馈赠的礼品中都有茶膏出现。据相关文献统计,在这段时期作为“国礼”送出的茶膏达200匣。

有用+10
分享

普洱茶存放多少年更适合品饮?

普洱茶存放多少年更适合品饮?

普洱茶越陈越香,但并不是说无限期的存下去会越来越好喝,邓时海先生说,普洱茶的陈化年代寿命是六十年还是一百年,没有定论资料,但故宫的金瓜贡茶陈期已一两百年,现在品饮,“汤有色,但茶味陈化、淡薄”。

可见如果我们把存放时间拉长,普洱茶也并不是无限期的“越陈越香”。

那么陈期几年的普洱茶好喝呢?

这是一个主观问题,每个阶段的普洱茶,都有其独特的滋味特点和功效,今天和茶友分享各个陈期阶段的普洱茶的特点,茶友可根据茶的特点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自己喜欢并且适合自己身体的普洱茶。

以普洱生茶为例,生茶有四个品饮期:

第一个是刚做出来三个月时间,比如当年刚压制好放置两三个月的春茶,这个时候的新茶,水汽初褪,茶性重茶气强,锋利似棱角分明的少年,有种勇往直前的冲劲和犀利,滋味有青涩也有饱满,优缺点一目了然,香气高亢四溢,这个时候的茶,适合于浅尝辄止,品新茶更像“尝鲜”,更适合于收藏一些,待岁月打磨几年后再品。

第二个品饮期,一年以后,此时茶中水味褪尽,经过高温蒸压打乱的内质逐渐沉淀,口感趋于稳定,厚重感增强,缺陷慢慢隐去,寒性稍褪,此时品,可品出一款茶的真性情,饭后半小时饮,有降火助消化的功效。

第三个品饮期在七年后,经过七年陈期的生茶,陈味会慢慢出现,香气在岁月中转化出无限种可能,原本的花香转化为果蜜香,或者原本香气较弱,现在有了馥郁花香,都有可能,存茶的乐趣就在于它会不定时给你惊喜,七年以上的茶,茶性转温,养胃健胃功效明显。

第四个品饮期在二十年,这个阶段的茶,是真正的“可遇不可求”,二十年干仓的老茶,香气淳厚,可能有珍贵的药香、樟香、参香等等,滋味醇浓顺滑,尤其保健功效无可比拟,具有一定药用价值,对于降三高和养胃健胃等有较好功效,这样的老茶,能喝到就赶紧多喝点,这喝的都是岁月和时光啊,且喝且珍惜。

我所说的年份,是以昆明的纯干仓自然转化来衡量,不同的地区由于气候温湿度的不同,转化速度不一致,会有一定出入,但对于茶友来说,我个人还是建议保持纯干仓自然转化,这是最保险也是最好的存储方式。

学茶的人,茶的每个转化阶段都应该去尝试,感受其中的变化,自己存的茶,最好每隔一两年就品饮一次,观察茶的转化方向以及是否存储得当,并及时做出调整。

普洱茶存几年好喝,还要看个人喜欢哪个阶段的味道,有人喜欢新茶的锋利,有人喜欢陈茶的温润,没有绝对的答案,多喝,问问自己的嘴巴和心,到底喜欢什么样的普洱味道。但是对于茶来说,适不适合喝,存多少年好喝,都有两个前提条件:原料工艺好,存储环境得当,不满足这两个条件,存多久都不会好喝。

普洱茶原料(毛茶)的挑选方法

普洱茶原料(毛茶)的挑选方法


普洱茶原料的级别、好坏、工艺直接影响到普洱茶成品的口感、茶气。所以不论做茶人还是饮茶人虽各有各的爱好和追求,但好茶原料还是有共识的客观标准的:


普洱茶原料的挑选方法


如从茶叶外形看,整齐划一、色泽、大小、长短都一致的茶必然好。如果长短不一,形状各异可能是采制时粗制滥造或是掺进低劣的茶叶。犹其茶叶中夹有制茶后挑选不严造成有杂物,如茶果(小如绿豆)、枝梗、沙粒、石屑等必然不干净。


好普洱茶还具有一股清爽宜人的香气,或淡雅,或浓烈,闻之使人神闲意远。爱茶者认为茶香胜过花木之香。好茶的香气要求有丰富多彩的变化,有高雅脱俗的气质,有深厚实质的内涵,有和谐协调的层次。如果达到这些要求,那么无论属于何种类型的香气,都具有欣赏和回味的价值。


选购普洱茶原料,要一看二嗅三饮。看即观察茶叶的色泽,好的茶叶都带有油润的光泽,如果加工储存不当,茶色定然暗淡。嗅即注意茶香是否纯净,如果有霉湿之气,说明茶叶已经开始变质。饮即品赏,好茶是会给人适口悦愉之感的。需要指出,茶叶质量的高低,很难靠仪器,而是靠人的感觉器官来评审,因此要经过长期的实践和锻炼才能掌握。


次品劣变茶、真假茶的辨别


次品茶是指品质有缺陷,已失去该茶类应有的品质风味的茶。如有土味、酸味的茶。劣变茶是指茶叶的品质弊病严重,尝之使人恶心或对人体健康有害,已失去饮用价值的一茶叶,如霉变茶,已失去饮用价值的茶。


①次品茶的识别:


A.红梗红叶茶


红梗红叶茶是毛茶鲜叶采摘及加工不当而产生的品质弊病。干看外形带有暗红条,色泽稍花杂,开汤后香气滋味有发酵气味,汤色泛红,叶底部分茶条呈红梗(茎)红叶。


B.花青茶


花青茶是毛茶鲜叶加工不当而产生的品质弊病。干看外形色泽带青暗色,开汤后香气滋味有明显的青气味,汤色淡红带黄,叶底有青色斑块,红中夹青。


C.焦茶


焦茶是茶叶炒青时温度太高或时间太长而引起的品质弊病。干看外形有色泽发枯或过黄,开汤闻嗅有焦气味,喝之有焦燥感。


D.烟、异、酸、馊茶


这类有异气味的茶叶一般是由于加工工序不当或储藏保管不当而产生的,在辨别时应注意区分异气的类型。烟气味:犹如湿柴燃烧时产生的烟熏气味,干嗅时即有烟气,开汤后更明显,且品尝滋味时也有烟味。异气味:常见的有包装袋的油墨气味,木箱气味以及与其他有气味的物品混放后吸收的异气味。酸、馊气味:犹如夏天久放的稀饭所发出的气味,干嗅时不明显,热嗅时有酸馊气味。


②劣变茶假茶的识别


劣变茶是指茶叶的品质弊病严重,尝之使人恶心或对人体健康有害,已失去饮用价值。


A.霉变茶


干看外形茶条稍松或带有灰白色霉点,严重时茶条相互间结成霉块,色泽枯暗或泛褐,干嗅时缺乏茶香或稍有霉气,开汤后热嗅有霉气,汤色浊,尝滋味时有霉味,严重时令人恶心,叶底深暗或暗褐。


B.假茶


凡是用从其他植物上采摘下来的鲜叶制成而冒充茶叶进行销售的,应作为假茶处理。在茶叶鉴定过程中如发现茶叶品质异常,应开汤仔细辨别,看其有无茶叶所特有的茶香和茶味;经过冲泡使叶片完全开展后,置放于白色漂盘中观察无茶叶的植物学特征。

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法

泡茶的盖碗和紫砂壶

在不同的情况下,该用不同的茶器,要视乎情况而定。

这两种的泡茶用具,各有特性,当了解到它们的特性后,在适当的场合,就该用适当的工具(熟茶及十年以上陈期青生茶一般使用紫砂壶冲泡,十年以下陈期青生茶一般可使用盖碗试茶)。

盖碗是瓷器,简而言之一泡茶的茶汤表现如何,在盖碗里泡出来的是原汁原味的。

紫砂壶是陶土,不少紫砂壶收藏者都明白,如果要泡一壶好茶,要了解普洱茶有生普、熟普和不同年份之分别,需要用不同的茶壶,否则茶味就会显得混杂。

由于紫砂茶壶有帮助茶味发挥的特性,如果不是在试茶,而是在品茗情况下,以发挥茶味到极至。

出茶,由于每一个人所能接受到的茶汤浓度都不同,有些人喜欢淡一点,有些人喜欢浓一点,所以基本上是没有一定的泡茶准则。

有些茶友的泡茶手法是喜欢少投一些茶叶5g配100 cc茶具,那就最为理想,但延长浸泡时间;有些茶友的泡茶手法却是喜欢多投一点茶叶10g配 200cc 茶具,那就最为理想,缩短浸泡时间。

还可选择,熟茶一般按8.5克/100ml水、生茶一般按8克/100ml水的比例出茶。紧压茶处理成指甲盖大小,越薄越好;散茶则顺其自然,尽量保持干茶外形,一概选择投下容器容积的 1/3 作为基准。

洗茶,熟茶一般要洗两遍,第一遍快冲快出,第二遍20至30秒出水(具体时间根据紧压程度定,压得紧则时间稍长,压得松则时间稍短。散茶可适当缩短时间,一般为5至10秒)。

十年以上陈期的熟茶若制作与存放正常则一般可洗茶一遍。

生茶,一般洗茶一遍,20至30秒出水。十年以上生茶在洗茶前可进行适度水烘,即将干茶置入紫砂壶中,壶外用开水冲淋,以提高壶温、驱散壶内干茶的杂味并实现快速醒茶。

冲泡,熟茶前六泡一般随冲随出,第六泡后开始可适当延长浸泡时间。尽量保持沸水冲泡。

如果是陈期在七八年以内的次新生茶则可在前五泡用随手泡,随手泡开盖降温。

定点,低点,缓吊水。慢速注水,快速出汤。出汤后盖碗开盖降温(沸点一般在95度至96度)烧沸后停顿五秒再行冲泡,第六泡后以沸水或者铁壶沸水直接冲泡。(冲泡陈年老茶在紫砂壶外烘水浇注效果显著)

注:前六泡冲泡时,每泡茶之间的间隔停顿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不超过2分钟),如有间隔停顿时间过长则可相应缩短后一泡的浸泡时间。

由于每个人的泡茶手法均不一样,因此,浸泡时间也没有硬性的规定,只是泡出适合自己浓度的茶汤即可,这是需要多一点的泡茶经验,不同年份的普洱茶,也需要不同的处理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