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大型国企支持云南省精准扶贫助力勐腊普洱茶产业升级

大型国企支持云南省精准扶贫助力勐腊普洱茶产业升级

2019-11-16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10月18日,中船重工太证产业扶贫基金与山青花燃项目签约仪式在昆明举行,项目的成功签约将助力勐腊茶产业实现从原料输出模式升级成为有品牌价值的产业模式。

据悉,中船重工太证产业扶贫基金是中船重工联合太平洋证券设立的,旨在支持当地产业发展,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和内生动力,打造央企扶贫品牌,探索产业化、市场化、可持续的产业扶贫模式。该基金2018年已完成蜂蜜、橡胶木加工两个项目的投资,取得显著的成效。

山青花燃是一家专门从事普洱茶生产、加工及产品销售的企业。在中船重工太证产业扶贫基金及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山青花燃将扎根易武构建品牌基地,为普洱茶产业树立一个标杆性的现代企业。

中船重工基金管理负责人表示,普洱茶是勐腊县资源禀赋的特色产业,更是一张重量级的文化名片,由于缺乏基础工业化及规模化企业,目前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因此,产业基金希望通过扶持具有良好潜力的普洱茶企业,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从而提升产业基础水平,达到对整体产业链进行升级优化的目标。

云南省茶叶流通协会创会会长陈勋儒说,这次签约仪式,是大型国企支持云南省精准扶贫的具体行动。中船重工太证产业扶贫基金和山青花燃的合作,为云茶发展起到真正的带头作用。

有用+10
分享

喝普洱茶,带你感受茶汤“顺、柔、活、洁、亮”的韵味


  选购普洱茶时以“清纯正气”作评鉴标准:

 

  一是清:闻其味:味道要清,不能有杂味。

 

  二是纯:辨其色,关注茶菁和叶底的色泽。

 

  三是正:存其位,存放干仓,不可位于潮湿处。

 

  四是气:品其汤,口味醇和,不可五味杂陈。

 

  品饮普洱茶,茶人常会用“顺、柔、活、洁、亮”来评说。

 

  “顺、柔”是品普洱茶时,茶汤进入口腔稍停片刻,通过喉咙流向胃部很圆润,很亲切,很自然的感觉,对喉咙无刺激作用,却给品饮者的感触印象极强,这种感受是普洱茶品性的忠实反映,也是普洱茶平和宜人的真实表现。好的普洱茶入口后会给人以甘、醇、滑、厚、润的感觉。

 

  “活”是普洱茶优质原料、良好工艺、科学贮放综合水平的反映。好的普洱茶内涵特别丰富,茶汤入口即能感受活力十足的茶性,给人以活泼、愉快、力量的感受。没有活性的普洱茶,品饮中缺乏生命活力。品普洱茶的活性,最能获得普洱茶特有的历史内涵。

  “洁”是普洱茶的原则,普洱茶属于饮用食品,因而清洁卫生至关重要。普洱茶的洁可从香气、汤色、喉韵、滋味等多个方面来品味。香气以纯正、干净为佳,不论是哪种茶香,均以舒适淡雅为上。汤色以清澈透亮为佳。只有洁的普洱茶,品饮中才能体会到甘、滑之美,醇、厚之味,顺、柔之态,甜、活之质。

 

  “亮”是普洱茶之美的内在标志。好的普洱茶外形富于光泽,油润,给人以自然之美;而观其内质汤色,晶亮剔透,给人以美感和联想。这种亮是普洱茶自身拥有的内在品质,它不需要人为的作用,真正突出了普洱茶的自然之美。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前几天茶友“苗苗”(化名)给小懂发来了一组据说是“光绪年间”的熟普照片: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茶友的“光绪年间”熟普

茶的包装确实很有那时的style,很唬人啊~

小懂发在网上后,也引起了众多茶友的热议,而且也有茶友遇到这种情况。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问过茶友了,是“不可能,是做旧茶”,没有标点符号意思差太多……

看来普洱的历史确实值得好好研究下,今天小懂就和大家一起聊聊:熟普究竟是什么时候才有的~

商 周 时 期

关于云南茶叶最早的记载,是在《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巴蜀之师于战后作为子民向朝廷纳贡,“丹、漆、茶、蜜……皆纳贡之。”

可见,商周时期的茶叶是从边陲之地运输到朝廷,并且为了保持鲜叶不腐烂,采取的是晒干措施,这可以说是制茶技术的开始。

既然采用的是鲜叶直接晒干的制法,按现在“六大茶类”的划分,当时的云南茶既不是黑茶,也不是绿茶,反而更接近于白茶。三 国 时 期

至于两汉时期,三国魏吴普在《本草菜部》中记载:“苦菜一名荼,一名选,一名游冬,生益州川谷山陵道旁……”

古字“荼”即是茶的意思,“益州”也就是如今的晋宁一带,从“菜部”二字可知,当时云南的茶叶是作为菜来食用滴~

直到现在,云南少数民族依旧保留用茶做菜的传统。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唐 宋 时 期

在唐宋时期,云南茶叶的变化并不大,依然是以“羹饮”为主,但据《续博物志》所记载的文字:“茶出银生诸山,采无时,杂椒姜烹而饮之。”说明当时的云南茶叶没有采制方法,饮用时都是加上香辣配料煮饮。

唐代发明蒸青制团茶、宋代创制龙凤团茶,这两种工艺都是蒸青制法,主要为了去除茶的苦涩,鲜叶加入洗茶、蒸后压榨的工艺。龙凤团茶就是在此基础上,用龙凤花纹装饰茶面。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龙凤团茶

蒸青制团茶就是云南团茶、紧茶、饼茶的始源,但是制法、饮法与现在的普洱团饼茶依旧不同。

宋末元初,有蒸青散茶的出现,叶茶概念开始,冲泡方式也由碾末改为全叶冲泡。可惜的是,元代没有云南茶叶的相关记录。明 清 时 期

依旧是在宋末元初,揉捻技术首度亮相,到了明初,散茶的兴盛,锅炒技术成熟,随之传入云南。

明万历年间《滇路》记载:“士庶所用,皆普茶也,蒸而团之。”这说明普茶当时已经是畅销品,被社会各阶层接纳。

蒸而团之,说明云南茶叶已经掌握了揉捻技术,不再像之前没有任何技术。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简单来说:明代以前,云南茶叶为散收,没有任何采造法,到了明年万历年后,云南茶叶有了加工技术。

并且也出现了我们现在所说的“黄片”,当时叫做“金玉天”;还有在揉捻中,因为果胶作用使茶叶凝结成块的“疙瘩茶”。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但“金玉天”和“疙瘩茶”在当时是被挑拣出来的,对于是否单独成茶供人们饮用,目前还没有记载。

最让小懂惊讶的是,这个时期出现了“外细内粗”的“改造茶”,也就是说拼配茶的概念出现了~用嫩芽盖面,以粗茶包心,这种制作工艺也流传至今。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截止到现在,历史上的普洱茶,

进入民国时期,普洱茶的加工方法已经发生巨大的改变。当时勐海的人民,将茶叶采下后,放入锅中炒至凋萎,取出后反复搓揉成茶,晒干或晾干即成茶,称为初制茶。

并然后按照当时绿茶方法制造普洱茶叶,其结果变为不规则发酵之暗褐色红茶,这时称为“散茶”,品质与晒青茶截然不同,算是普洱茶“发酵”制法的雏形。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现如今熟普叶底

并且有人意识到,普洱茶制好后,存放几年味道更浓更香,甚至有存放到十年以上,对于这种口味的茶海外需求很高,那时出口行销的大多是这种陈茶。

由此而知,在民国时期普洱茶的转化已经划分为存放转化和潮水转化。新 中 国 成 立 初 期

1951年《中国茶讯》中介绍了当时普洱茶的制法,分为初制和复制两部分。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初制成茶即是现在的云南晒青茶,简称“滇青”;复制包括毛茶精制和蒸揉两部分。

所以这种制法又完全恢复了明代时期至清代中期的普洱茶制法,而潮水和存放改变茶性的方法却在大陆历史资料里没了痕迹。1973年

1973年中国茶叶总公司云南茶叶分公司根据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在昆明茶厂试制,最后成功研究出加温渥堆技术,加速茶叶陈化,大大缩短发醇时间,真正意义上的普洱熟茶诞生了~

所以,直到1973年才有熟普的概念,以后再听到别人吹嘘熟普的年份,告诉ta可不要再拉上光绪了,他自己都没喝到……

一款“光绪年间”的熟普,带你了解下这些普洱茶的常识

普洱茶——普洱茶分级

普洱茶历史:【贡茶级】例如陈列在杭州茶叶博物馆的人头贡茶;【号字级】清朝中叶,私人茶庄兴起,直到1940年国营佛海茶厂建厂止;【印字级】1940—1972年,国营主力红印蓝印,绿印,能承号字级茶品遗风;【七子级】1973年后,主要茶品的包装纸都印有七子饼字样;【乔木级】1995年后,私人茶厂再度兴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