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乌龙茶>大红袍>精品大红袍是怎么做的

精品大红袍是怎么做的

2019-11-18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大红袍是“茶中之王”,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是“岩茶之王”,那么精品大红袍是怎么做的?

一、精品大红袍的制作分为三个工艺,一个是采摘工艺,一个是初制工艺,一个是精制工艺。

1、采摘工艺

大红袍的采摘与一般红绿茶不同,其鲜叶采摘标准为新梢芽叶生育交成熟(开面三四叶),无叶面水、无破损、新鲜、均匀一致。鲜叶不可过嫩,过嫩则成茶香气低、味苦涩;也不可过老,过老则滋味淡薄,香气粗劣。

而且应尽量避免在雨天采和带露水采;不同品种、不同岩别、山阳山阴及干湿不同的茶青,不得混淆。

2005年中开面采在5月16日,高山区5月18日后(2004年5月11日开采)。从采制时间上看,据林馥泉1941年当时记载九龙窠大红袍采制时间是5月17日,2005年的市茶叶研究所按小开面采摘的时间是5月11日,中开面为5月16日,高山茶区为5月18日。

2、初制工序

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结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工艺,是工序最多、技术要求最高、最复杂的茶类。

其制法极为精细,基本制作工艺包括:萎凋→摊晾→摇青→做青→杀青→揉捻→烘干→毛茶等工序。

3、精制工序

大红袍的精制主要流程包括:毛茶→初拣→分筛→复拣→风选→初焙→匀堆→拣杂装箱。

毛茶拼配和付制:拼配应根据拟生产的成品茶的要求,制订不同产地、不同季别、不同等级的毛茶配料比例的正常方案。拼配应遵循执行标准、稳定质量、兼顾全局、统筹安排、充分利用、提高效率的原则。

二、大红袍初制工艺详述

1、萎凋

萎凋是鲜叶丧失水分的过程。其标准为新梢顶端弯曲,第二叶明显下垂且叶面大部分失去光泽,失水率约为10%~15%。此过程对大红袍香型的形成和能否有醇厚的滋味关系极大。

其中日光萎凋是最好的萎凋方式。萎凋时,将鲜叶置于谷席、布垫等萎凋器上,摊叶厚度1~2kg/m2。阳光强烈时要二晒二凉,晒青程度以叶面光泽消失,青气不显,清香外溢,叶质柔软,手持茶梢基部,顶叶能自然下垂为度。

2、做青

做青是形成大红袍品质的重要阶段,是一个继续萎凋和发酵相结合的过程,其技术性极强,一方面促使多酚类化合物发生酶性氧化,另一方面又要限制其进行速度。做青时要以特有的手势摇青。

将水筛中的凉青叶不断滚动回旋和上下翻动,通过叶缘碰撞、摩擦、挤压而引起叶缘组织损伤,促进叶内含物质氧化与转化。摇后静置,使梗叶中水分重新均匀分布,然后再摇,摇后再静置,如此重复7~8次,逐步形成其特有的品质特征。

摇青次数和时间,视青叶的变化(香型与叶色)而定,俗称“看青做青”。在后半阶段,必要时辅以“做手”,弥补摇青不足。“做手”乃甩双手左右将叶互碰,反复数次,但不可使劲用力,动作力求自然。

一般摇青规律先轻后重,静置时间先短后长,多摇少做。优质原料,则只摇不做。

判断做青适度与否,通常于亮处透视第二片叶,以叶面呈亮黄色,叶缘呈焦枯色,近叶缘之叶内呈淡黄色,靠近主脉及叶柄处呈淡黄绿色,俗称“三节叶”为做青叶的理想状态。

前期较嫩原料,叶片由于失水不平衡而收缩面叶下凹的“汤匙形”,以手触之,柔软如棉;后期原料硬化则有刺手感。嗅之,青草气逐渐为花果香所替代,清香向熟香转化,即谓之兰花香,具有幽而清,浓而不浊、香甜扑鼻之感。

做青在岩茶制作中占有特殊地位,费时最长,一般需要8~12h。若操之过急,苦水未清,则会给茶汤滋味带来不良影响。

3、杀青

杀青是结束做青工序的标志,是固定毛茶品质和做青质量的主要因素。主要采取高温破坏茶青中的酶活性,防止做青叶的继续氧化,同时使做青叶失去部分水分呈热软态,为后道揉捻工序提供基础条件。

其杀青标准:叶态干软,叶张边缘起白泡状,手揉紧后无水溢出且呈粘手感,青气去尽呈清香味即可。出青时需快速出尽,特别是最后出锅的尾量需快速,否则易过火变焦,使毛茶茶汤出现混浊和焦粒,即俗称“拉锅”。

杀青火候需要掌握前中期旺火高温,后期低火低温出锅。

4、揉捻

揉捻是形成武夷岩茶外形和影响茶叶制率的主要因素。揉捻时应做到:杀青叶需快速盛进揉捻机乘热揉捻,以便达到最佳效果;装茶量需达揉捻机盛茶桶高1/2以上至满桶;揉捻过程掌握先轻压1~2次,即采用轻-重-轻,以利桶内茶叶的自动翻拌和整形。

初揉后即可投入锅中复炒,使茶条回软利于复揉,又补充杀青之不足。并使已外滥的茶汁中之糖类、酶类等直接与高温锅接触,起轻度焦化而形成岩茶的韵昧,时间虽仅30s,却对品质起很大作用。

复揉除使条形紧结外,还能提高茶汤浓度。复揉手法与初揉相同,揉20余下即可进行“走水焙”。

5、走水焙

岩茶“走水焙”在一个密闭的焙间中用培笼进行。在各个不同温度(90~120℃)的焙窟上以“流水法”操作。使复揉叶经历高、低、高不同温度的烘焙,达六七成干下焙。整个过程10多分钟。速度快、工作紧张,故又称“抡水焙”。

6、簸扇、凉索与拣剐

走水焙下焙后,簸扇去片末,然后摊凉5-6h,以增进后熟作用,使滋味醇和、色泽沙黄而浦润。再经拣剔去除梗与茶朴,即可复培。

7、炖火与趁热装箱

拣剔后的茶条先以90~100℃的培温复焙1-2h,再改用70~90℃低温“文火慢炖”。这是武夷岩茶特有的过程、对增进汤色、耐泡、滋味醇和、香气熟化等有很好效果。最后趁热装箱,也是一种热处理过程,对品质也有一定良好影响。

以上就是对大红袍的制作工艺的介绍了,虽然让大家了解了大红袍中的制作工艺,但是理论不如实践,在实际的操作中要步步精细,还需要丰富的经验。

有用+10
分享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春夏秋冬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春夏秋冬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春夏秋冬

(注:润岩茶寿生态茶园)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作为草木之灵的润岩茶寿大红袍,与万物之灵的人类一样,经历着地球的春夏秋冬,佳茗似佳人,茶香识美女,有着她四季的姿容玉色。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春茶韵美:金枝玉叶,若少女之春,活力四射,朝气蓬勃,韵色夺目。春茶,顾名思义,是春天采的茶,指由越冬后茶树第一次萌发芽叶采制的茶叶。春茶又分为“明前茶”和“谷雨茶”,即清明节前茶、谷雨时茶。明前茶芽叶较清瘦,清明后半个月即谷雨,虽茶芽片稍丰,但都称春茶。春茶飘香了,在细雨斜风里伸出金枝,在疏柳淡烟中展露玉叶,鲜嫩的芽片迫不及待地欢迎采茶姑娘的到来,这也是茶农最忙的日子。润岩茶寿大红袍,以春茶为最佳,因为经一个冬天的蓄养与休整,茶树厚积薄发,叶肉肥厚,芳香物质和维生素含量高,滋味释爽,香气强烈,条索紧结重实。人们品春茶,有春和景明的审美感受,更有头春萌发茶芽带来的期待和愉悦。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春夏秋冬

(注:润岩茶寿大红袍“金丝凤姿”限量珍藏版)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夏茶羞色:满枝芳叶,似佳人青春。因鲜叶丰满,雅称“贵妃茶”,俗呼粗枝大叶。夏茶也叫夏暑茶,润岩茶寿大红袍的采茶期,一般都在每年农历的五六月间。从生长期来说,无论春茶、秋茶,都沒有夏茶的天时地利好。夏暑茶所处季节,雨水最充沛,阳光最充足。摘春茶后生长周期快,于是有人说它营养丰富,吃得有些枝粗叶大。然而,夏茶采制时正逄炎热季节,迅速生长的茶树新梢容易老化,所产茶叶的氨基酸、维生素含量明显减少,茶中的花青素、咖啡碱、茶多酚含量明显增加,滋味显得苦涩。过去不少贫苦人家,在茶山主人不愿做夏茶之时,去采苦茶,名曰“捡荒”,虽苦乃可用。青春短暂如夏茶,艰苦中有奋斗,苦涩中期望甘甜。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秋茶留香,玉枝香叶,如少妇之魅。每当寒菊带霜甘,正是秋茶枝细时。秋茶是八月至十月采摘的茶。润岩茶寿大红袍生态茶园—武夷山脉润岩峰的秋天,气候温和,常有台风雨的滋润,给了秋茶生机。芳香物质经积累,散发出更浓郁的香醇。其叶芽既不如春茶的梗嫩叶鲜,或夏茶的肥厚重实,而是疏枝薄叶,轻飘瘦小,亭亭玉立。干旱之年的秋茶,少水缺养,香淡味薄,称为“黄叶”。轻云高远,十月小阳春的建溪,枫红茶韵,兰馨茶色。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春夏秋冬

(注:润岩茶寿大红袍生长在岩石之间,名副其实的“岩茶”)


       润岩茶寿大红袍之冬茶珍重,韵枝嫚叶,更是徐娘半老,风韵犹在。冬茶也叫冬片,是每年十一月至来年一月采的茶。虽是冬天,润岩茶寿大红袍生产基地因地处绿色腹地,气候仍湿润温和,且霜雪期短暂,不显得那么冰寒萧瑟。此时茶树经冬眠后,储藏了许多营养成分,利于叶片生长。同时冬季日照光线弱,茶树生长缓慢,茶叶的香素沉积凝成,虽产量不高,却别有一格茶风,独具特色韵味。饮茶人当有冬茶不老,人生不老的馥郁之香。

       润岩茶寿大红袍春夏秋冬茶,伴你走人间,欢迎到润岩茶寿生态茶园感受润岩茶寿大红袍一年四季的精彩纷呈!

武夷山大红袍茶叶有几种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而大红袍乃是武夷岩茶中之佼佼者,被称之为岩茶之王。武夷山大红袍茶叶可分为母树大红袍、正本大红袍、商品大红袍三个类型:

武夷山大红袍茶叶有几种

1、母树大红袍位于武夷山景区九龙窠内,共有6个品系(皆由种子发芽长成)6株茶树,不是同一个品种,叶型、发芽期等不一样。

2、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扦插繁育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

3、商品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某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每个品系也都是用无性繁殖培育移栽的,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市场上普遍都是这类大红袍茶叶。

并且,母树大红袍2006年以后已停采,市场并无售卖;正本大红袍供小于求,价格不菲;而商品大红袍,是用肉桂、水仙、奇种等拼配而成,吸取各个品种优点组合而成的“大杂烩”,也是市场常见的大红袍。

大红袍的保健功效

一、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茶多酚及其氧化产物具有吸收放射性物毒害的能力。据有关医疗部门临床试验证实,对肿瘤患者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引起的轻度放射病,用茶叶提取物进行治疗,有效率可达90%以上;对血细胞减少症,茶叶提取物治疗的有效率达81.7%;对因放射辐射而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治疗效果更好。

二、美容护肤:茶多酚是水溶性物质,用它洗睑能清除面部的油腻,收敛毛孔,具有消毒、灭菌、抗皮肤老化,减少日光中的紫外线辐射对皮肤的损伤等功效。

三、醒脑提神:茶叶中的咖啡碱能促使人体中枢神经兴奋,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过程,起到提神益思、清心的效果。

四、降脂助消化:茶的功效有“久食令人瘦”的记载。我国边疆少数民族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因为茶叶有助消化和降低脂肪的重要功效,用当今时尚语言说,就是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茶叶中的咖啡碱能提高胃液的分泌量,可以帮助消化,增强分解脂肪的能力。

五、护齿明目:茶叶中含氟量较高,而且茶叶是碱性饮料,可抑制人体钙质的减少,这对预防龋齿,护齿、坚齿,都是有益的。据有关资料显示,在小学生中进行“饭后茶疗漱口”试验,龋齿率可降低80%。另据有关医疗单位调查,在白内障患者中有饮茶习惯的占28.6%;无饮茶习惯的则占71.4%。这是因为,茶叶中的维生素C等成分,能降低眼睛晶体混浊度,经常饮茶,对减少眼疾、护眼明目均有积极的作用。

大红袍是一种非常珍贵又能称为稀有的茶叶,是属于半发酵茶。大红袍的茶性很温和,不伤胃的同时对肠胃还有保健作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喝茶养生哦。另外大红袍的好处也是非常多的,其中还有着减肥功效呢!但喝茶养生保健,还需要持续坚持。

神级茶农青狮岩大红袍价格-红茶研究院丨鲜叶篇:色素

神级茶农 青狮岩大红袍价格-红茶研究院丨鲜叶篇:色素

青狮岩大红袍价格

红茶研究院丨鲜叶篇:色素

绿茶为什么呈现清汤花椒新品种大红袍绿叶?红茶为什么呈现红汤红叶?带着这些问题,本篇将带你探寻茶叶的颜色密码,在五彩斑斓的茶叶色素中寻找答案。







茶叶色素

色素是一类存在于茶树鲜叶和成品茶中的有色物质,是构成茶叶外形色泽、汤色及叶底色泽的成分,其含量及变化对茶叶品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茶叶色泽中,有的是鲜叶中已存在的,称为茶叶中天然色素;有的则是在加工过程中,一些物质经氧化缩合而形成的。

天然色素

鲜叶中含有各种色素,主要有叶绿素、叶黄素、胡萝卜素、花黄素(黄酮醇类)、花青素。

其中,叶绿素、叶黄素和胡萝卜素不溶于水,一般称脂溶性色素。主要对茶叶干茶色泽及叶底色泽起重要作用。

花黄素、花青素等易溶于水,称水溶性色素。主要决定着茶汤的汤色。

脂溶性色素

叶绿素

茶鲜叶中所含色素以叶绿素最多,占鲜叶干重的0.24%-0.85%。在正常情况下,叶绿素足以掩盖其他色素,使鲜叶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绿色。只有在花青素含量特别多的情况下,鲜叶才会呈现红紫色。例如紫鹃茶因其花青素含量高而具有紫茎、紫叶、紫芽的特征。

紫娟茶

茶树品种不同,施肥、遮荫等栽培管理技术不同,都使鲜叶叶绿素含量不同。叶绿素含量随着新梢伸育老化而逐渐增加,叶色也由嫩叶的黄绿向老叶的深绿转变。

鲜叶中叶绿素含量不同,对茶类的适制性亦不同。叶绿素含量高的深绿色鲜叶,制成的绿茶香气高而鲜爽,滋味醇厚,汤色、叶底翠绿明亮,品质好。

若采用深绿色鲜叶制成红茶,则干茶色泽乌暗,香味青涩,汤色泛青,叶底较暗,品质较差。浅绿色鲜叶制成的红茶,干茶色泽乌润,滋味鲜甜,香气纯正,汤色、叶底红亮。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胡萝卜素(呈浅黄或橙色)和叶黄素(呈黄色)属多烯色素,统称类胡萝卜素,鲜叶中含量不高。

水溶性色素

花黄素类主要指黄酮及武夷山什么时候去最好其衍生物。鲜叶中的黄酮色素及其苷主要有檞皮素、杨梅酮、黄芪中药美白茶苷。檞皮素在生理上具有降低血管通透性作用,是维生素P的组成成分。

黄酮醇类极易溶于水,呈现出黄绿色,是形成绿茶汤色的主要成分。

茶叶加工过程中形成的色素

在制茶过程中,因制茶技术条件不同,会形成多种色素物质,其对构成茶叶品质特点及不同茶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在红茶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多酚类化合物等多种物质氧化形成了茶黄素和茶红素等色素,使红茶具有了红汤红叶的品质特征。

茶黄素类(TFs)是红茶中的主要成分,对红茶的色香味及品质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红茶汤色“亮”的主要成分,是红茶滋味强度和鲜度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形成茶汤“金圈”的主要物质。与咖啡碱、茶红素等形成络合物,温度较低时显出乳凝现象,是茶汤“冷后浑”的重要因素之一。

茶红素(TRs)是一类复杂的红褐色的酚性化合物,是红茶氧化产物中最多的一类物质。该物为棕红色,溶于水,水溶液呈酸性,深红色,是构成红茶汤色的主体物质。对茶汤滋味与汤色浓度起重要作用。参与“冷后浑”的形成。

茶褐素类(TB)为一类水溶性非透析性高聚合的褐色物质,主要组分是多糖、蛋白质、核酸和多酚类物质,由茶黄素和茶红素进一步氧化聚合而成。是造成红茶茶汤发暗、无收敛性的重要因素。红茶加工中长时间过重的萎调,长时高温缺氧发酵,是茶褐素积累的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制茶学/安徽农学院主编.-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89.5(2007.3重印)

[2]制茶学/夏涛主编.-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4.12(2018.6重印)

[3]茶叶生物与化学/宛晓春主编.-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8(2016.12重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