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我们做了一套六堡茶评价体系,也许能更客观地评价一款茶!

我们做了一套六堡茶评价体系,也许能更客观地评价一款茶!

2019-03-01 访问量: 40 茶礼仪网

前 言

茶友经常会问到一个问题:你们家的茶怎么来的?

我们的回答都是:经过比选,找出一些我们认为好的六堡茶,推荐给你们。

这里会引出另一个问题:好茶的标准到底是什么?

六堡茶的价格好说,无非是商家标价,用户认可就好,简单的数字游戏。

但是,一款六堡茶的最终价值是多少?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会问。

所以,我们尝试做了一个评价体系,试图找到一款六堡茶的内在价值。

1为什么要做这套评价体系?

之前我们也尝试过用传统的茶叶审评表对茶叶进行打分,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描述过于抽象,比如茶评术语的“醇和”、“醇正”和“醇厚”,普通消费者很难理解用这三个词描述的茶到底有什么区别。

二是评价指标偏绿茶,对外形、汤色、叶底的评分权重过高。比如一款条索粗松,叶底黑褐有碳化的远年六堡茶,传统审评体系是不会得高分的。

我们希望客观、全面、真实的评价一款六堡茶,而不是单纯从某一个点来肯定或否定一个茶,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于是就有了这套六堡茶评价体系。

于我们而言,其价值就是当我们在寻茶的时候,不会单凭片面的感觉去判断一款茶,“这款茶苦底,品质不好!”、“这款茶是老师傅做的,一定不会差”或是“这片土地的茶一定很好”。

我们做了一套六堡茶评价体系,也许能更客观地评价一款茶!

2我们是怎么评价一款六堡茶的?

首先要做减法,以下几种因素,我们是不纳入评价体系的:

口感风格

每款茶有不同的风格,每个人喝茶也有偏好,霸气凛冽风格的茶,多少会带苦涩;温润内敛风格的茶,茶味多少会淡些。

这些风格,是由不同原料、工艺和仓储共同决定的。

我们认为没有高下之分,只有适合与否。

原料等级

原料等级某种程度上说明了茶叶成本的高低,但对于六堡茶而言,不代表绝对品质的高低,适量茶梗参与发酵、陈化,对六堡茶风味的形成,作用很大。

金融属性

具备金融属性的茶,往往是需要“炒”的,我们会评价一款茶陈化潜力,但升值空间不在讨论范围,喝茶应该更纯粹些!

我们做了一套六堡茶评价体系,也许能更客观地评价一款茶!

3我们根据什么标准去评价一款茶?

首先是基础体验,就是茶叶最直观的品饮感觉。

1、滋味

茶的滋味,入口感受最明显的是苦、甜、涩。

:苦味是茶汤滋味的特点之一。茶汤入口微苦,瞬间化开,是正常的苦;反之,苦味停留在口腔,锁定不化,那这样的苦味就有问题了。

:有些茶的甜是甜度突出,一开始就甜,而有些茶是甜度延迟,到尾水后显回甜。

:涩味给人以麻嘴、紧舌之感。涩味分轻重,例如只在舌面两侧有感觉,表明涩味较轻;如果整个舌面都有麻木感,则表明涩味较重。

以上三种滋味,主要衡量的是茶味强弱、在口腔中的停留位置及停留时间的长短。

2、香气

市场上对六堡茶香气的认知,大体可分为花蜜香型、木质香型(樟香,木香,参香等)、果实香型(熟果香,槟榔香,枣香等)等等,但即使是行内人,每人的理解都不一样,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必要刻意分辨。

生茶香气上扬,多表现为花蜜香;熟茶、老茶香气下沉,以木质香型为主,这些是基本规律。

对香气的评价,主要是汤香、杯底香的程度强弱与持久度,带给品饮者的愉悦度。

好茶香气持续甚至是有变化的,而平庸或者年份不到的熟茶,香气就会一飘而散或若隐若现。

3、汤感

汤感指的是茶汤的质感,包括顺滑感、厚实感、细腻感、粘稠感等。

举个例子,喝冰糖雪梨汤的爽利感和喝芝麻糊的稠滑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感受,当然,对于茶而言,区别没有这么明显,需要茶友细品其中的区别。

我们做了一套六堡茶评价体系,也许能更客观地评价一款茶!

其次是综合表现,就是茶叶整体的品饮感觉。

4、平衡感

平衡感应该是基于苦、涩、甜等几个基本口感之间比例正好的舒适感,没有任何一种元素表现过于突出,超过整体,从而带给人舒服的感觉。

如果一款茶入口,没有一点涩感,但是却苦得难以忍受,那么这茶肯定是“不平衡”的。那么是不是一款茶一定要苦、涩皆有,才是平衡呢?当然不是,倘若没有涩感,有轻微苦感但是口腔并不排斥,觉得相对适口,那么我想这也可以算是相对平衡的。

5、韵味/余味

一泡好茶,人们常常会说“韵沉喉底”,如果喝茶时觉得喉咙也甘甜、滑润、甚至气息十足,就可以说一款茶有韵味了

对于韵味的体验,茶友可以重点关注以下两点:

其一,韵味至少要落喉,不仅是口腔的余味,还包括喉咙甚至是身体愉悦的体验。

其二,韵味也不仅是“回甘”的体验, 带有槟榔香的茶,喉咙部位会感觉到清凉舒适,呼吸时还会觉得口腔至喉咙会有舒缓的开阔感,这种都属于韵味。

感觉到韵味后,我们还要进行量化。例如,这种清凉感持续多长时间,是几秒、十几秒还是几十秒?这样才能客观评价一个茶的韵味。

我们做了一套六堡茶评价体系,也许能更客观地评价一款茶!

6、层次感

层次感指的是茶汤在每一泡之间的变化,这一变化涉及到香气、滋味,汤感等

以绿茶为例,高香,但不耐泡,三泡过后尽显无力。而六堡茶是讲究后发酵的一种茶,在品饮时,能感受到茶汤在每一泡之间的变化,层次感的精髓则在于此。

比如很多六堡老茶,香气在冲泡的前、中、尾三个阶段,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香气。

如果一款茶,从头到尾,每一泡之间变化甚微,又或者其变化是杂乱无序的,则视为无层次感。

以上6项,就是我们评价一款六堡茶的基本标准,当然,如果一款茶出现不利于品饮体验的负面因素,我们在评测的时候,会进行扣分处理。

例如异杂味,酸、馊、焦、闷、霉等不良味道。需要说明的是,堆味及仓味可以通过醒茶、陈化等手段去除,在评分时,酌情扣分,但若出现霉味或馊味等,说明此茶出了问题,分值是全部扣完的。

另外还有洁净度、汤色是否通透等,都作为扣分项处理。

我们做了一套六堡茶评价体系,也许能更客观地评价一款茶!

结语

这套评价体系,非官方,也很主观,可能也不代表大众喜好。

这套评价体系,完全基于我们对行业的理解,对茶价值的取向,还有我们这几年的积累和沉淀。

这套评价体系,对我们意义重大,也是我们寻茶的价值判断标准。

限于篇幅,具体的评分细则就不放出来了,6项价值标准,大家能理解就好。

对于茶友来说,要喝明白一款茶,商家对你怎么说,你的朋友对你怎么说,其实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真实的体验,试试用以上6项价值标准来记录一下你感受,也许,你可以更客观的评价一款六堡茶。

有用+10
分享

品饮六堡茶熟茶,这六点必须知道

导读:品饮六堡茶熟茶,我们把“干净”放在第一位。熟茶主要的品饮点有:厚、滑、润、甜、纯正、香气。

不管多好喝的,干净始终是最重要的,熟茶制作工艺中有“渥堆”工艺,渥堆时毛茶分堆洒水,还要反复翻身,这个过程很耗时耗力耗场地,对于很多初制所来说,没有非常好的条件来进行和晾干,这个过程中就容易混进一些杂物,比如尘土、编织袋丝、头发、树枝等等,相对而言,大厂的渥堆场地和过程中卫生条件比较好,而且熟茶的渥堆工艺直接决定口感,渥堆师傅的经验对茶影响极大。

品饮六堡茶熟茶,这六点必须知道

熟茶的品饮比生茶似乎更难以琢磨一点,尤其茶汤厚度、滑度不是那么容易感受到,首先说说厚度。

①.厚度

要了解茶汤厚度,最好是两款熟茶同时冲泡。熟茶时一般洗茶两道,从品饮的第一泡开始,到第四五泡时,茶汤含在口中,舌尖轻轻搅动,感受搅动的力量和茶汤撞击两颊的力度,可以感受到茶汤的厚度,即粘稠感,茶汤咽下时,喉咙有米汤滑过的稠厚感,此为茶汤厚度。

②.滑度

感受滑度时,要集中精力,注意力放在口腔两颊和喉咙,茶汤经过时,可以感受到茶汤流淌的流畅程度,比较粗糙的茶汤,滑过口腔时有细微的剐蹭感,这个对感官要求比较高,两种茶汤对比品饮容易感受到。

③.润

“润”在生茶里大概是附加要求,但在中却是必须的,好熟茶品饮之后给人的感觉就是温润如玉,浑身舒畅。

三四泡以后,喉咙没有刺刺的感觉,反而清爽滋润,喉咙到胃一段有温暖感,口腔不干燥,有清爽的温润感,即为“润”。

④.甜度

再说甜,熟茶的甜度非常明显,未饮之前闻茶汤就能闻到甜香味,而且熟茶几乎没有苦涩,甜味也就更加明显,茶汤入口和舌面接触就能感受到茶汤甜度,熟茶的甜是比较绵润持久的,茶汤顺着舌面流淌入喉,甜味会在口中持续停留片刻,咂咂嘴感觉更明显,熟茶的甜是比较细腻的,有种清泉流淌的小桥流水之感,宛转悠扬绵润舒适。

⑤.纯正

纯正对于来说非常重要,相对生茶,熟茶是比较单纯的,口感“香甜醇滑厚润”,香味和口感方面都很独特,差异性大,所以如果在某种滋味上不纯,就会显得非常明显,一个明显的缺点足够掩盖其它的优点。

“纯”最明显的一个地方是茶汤入口之后,有一种非常干净清澈的感觉,气息从呼吸间涌出的时候,纯澈清净,很舒服。

⑥.香气

熟茶的香气有很多种,新制的熟茶必然会有渥堆发酵留下来的堆味,两三年之内这种堆味才会慢慢褪去,展现茶的本味。

五年以上的熟茶存储得当一般会出现其它香气,例如:木香、枣香、陈香、药香等。

好的熟茶品饮起来身心俱爽,绵润可口,是极大的享受,说了好的,来说说不好的熟茶是什么样的。

不好的熟茶喝了之后可能有这些反应:叮嘴,口腔和舌面发麻,出现酸味、馊味,以及霉味或者其它让人反感的异味杂味,除了新制的熟茶在前几个月汤色略混,若是存储了一年以上的熟茶汤色还比较混,就不适宜饮用了。

好的陈年熟茶应该是这样的:润、甜、干净、纯正、陈香馥郁清爽,尤其陈香非常令人愉悦,茶汤咽下后呼出的气中带着一种老木头的清香澄澈。

品熟茶,首要是干净,其次是纯,品饮时心一定要静,每一个感受都要认真仔细的去深究它,记住不同年份的熟茶所带来的不一样的感觉,久而久之,就会对熟茶有了自己的认知和鉴别能力。

为什么泡六堡茶不可以乱翻叶底

冲泡六堡茶没有太多的规矩和要求,从一开始醒茶到以热水泡茶,只要耐心等候就能慢慢欣赏六堡茶的茶韵和甘醇可口的滋味,但很多茶友在冲泡六堡茶的时候喜欢经常翻动盖碗中的叶底,以为这样能让六堡茶更容易出味,实则不然,冲泡六堡茶的时候翻动叶底是会影响六堡茶汤。

为什么泡六堡茶不可以乱翻叶底

翻动过叶底会让冲泡出来的六堡茶汤色就会变得浑浊。对于一些对茶叶文化礼仪有讲究的人,如果你随意翻动他还要继续泡的茶,会被看作是对他的一种不尊重的行为。一般来说,在把茶水倒入杯中后,让叶底在盖碗中静静待着就好,不要随意夹起也不要随意翻动。

要是翻动了叶底该怎么修复?只要把翻动过叶底后的第一泡汤倒掉,重新再冲泡一泡既可弥补。由于翻动过叶底,一些其他不好的滋味也会出现在那泡茶汤中,所以才会有了茶汤浑浊的现象。

很多泡茶好喝的人都会注意这个小技巧,而且六堡茶的耐泡度也跟这个技巧有关系,一些对冲泡古树茶很有讲究的人,在注水的时候是绝对不会翻动茶底,更不会让你去随意翻动叶底。这种平静柔和的冲泡方法,会一定提高六堡茶叶底的耐泡度。

为什么泡六堡茶不可以乱翻叶底

有些人喜欢在冲泡过程中看叶底,叶底能告诉我们什么?首先我们要看的是茶汤中的夹杂物和茶汤过滤网里的残留物。一看这两个大概就知道这款茶叶的工艺如何了。在观察茶底以及揉捏已经冲泡到没有味道的叶底,看的是茶料季节、茶叶的整碎、工艺以及其他异物。近年来六堡茶的卫生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以前的一些老茶,卫生还是存在问题的,茶中会夹杂一些异物,洗茶醒茶以及应用滤网是很必要的。 

如何储存六堡茶

如何储存六堡茶


如何储存六堡茶

六堡茶存储过程中其品质仍然不断变化,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氧气、光线等因素直接影响六堡茶品质

谈谈存放六堡茶

文/彭庆中(三口居士)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六堡茶越陈越佳,所以很多茶友都喜欢多买些存着,边喝边放,感受六堡茶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所带来的变化。六堡茶该如何存放呢?家庭中存放六堡茶须注意些什么呢?
从主要因素而言,影响茶叶存储、导致其发生变化、陈化的四大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再有就是陈放环境的干净、气味等。六堡茶的存储,需将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当的温度湿度等为利于陈化的因素,阳光直射、杂味串味等为劣变因素则须注意避免。

书上的方法并非都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有关于茶的存储的方法,比如常见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真空贮藏法”等。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正确,只不过不适合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堡茶存储而已,或者可以说,对于六堡茶或者是普洱茶而言,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直以来,平常看到的很多茶书都会说到茶的存储,而且这类茶的普及读物多半不会针对不同茶的分类而提出不同的存储方法,而单一地介绍一大堆“抽真空”、“密闭”、“低温”等措施,往往会误导很多新茶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品种非常多。茶行业中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确实,中国茶叶种类很多,权威分类中基本大类就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等,其在种植、加工、品饮、存储等都各有其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过去绿茶是主要消费的品种,所以,很多普及类茶叶书籍介绍的常识多是以绿茶为主。而书中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气贮藏法”多是指绿茶而言的,而“抽真空”、“冷藏”等做法,也常见于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本山等。因此,新茶友必须了解这点,存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踏入误区,“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如何储存六堡茶

锡罐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

从前,很多茶客认为,储装茶叶以锡器最好,至今仍有一些老茶客有这样的看法。还有书上说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保存茶叶的最佳器皿。现在,市场上好的锡罐还非常昂贵而畅销。
锡罐的兴起应该是在陶罐、瓷瓶、漆盒(漆器的茶器具由于其难以消除的油漆味道而没有太流行)之后。锡罐流行始于明清两代,一则金属制品罐口紧密,而锡又较软而密封功能不错,二来质地光泽明亮,表面很容易做上精美的浮雕,造型又可多变,一经出现,便迅速风行。清末之后,随着手工业、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饮茶之风兴起,居家必备各式锡罐。纯锡熔点低,不需高温便可熔解,锡版成型之后镌刻容易,加之能工巧匠各出奇技,雕刻繁复精美的花纹,而更为盛行。
在明清两代,粤东潮汕各地陆续发现锡锌等混生的矿脉,潮汕即成锡矿产区。后来,马来西亚也发现了锡矿,开始了开采。潮汕盛行喝茶,将饮茶之风带到马来西亚的也有潮汕、闽南及两广人,他们对茶也是情有独钟,一时间,生产加工锡器皿的锡罐的行业配套便因应市场需要迅速跟上,并向各地推广,清末至民国期间锡罐一时风行各地。
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锡罐并不是特别适宜用来贮藏东西。因锡极易氧化,虽然新品出来,令人眼前一亮,但时间长了,都会氧化发灰发暗。不过,即使现代工艺逐步解决了锡罐易于氧化变暗的问题,但由于其质地软、过于密闭等特点,锡罐还是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的。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氧气、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

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

 有一些茶友提出,用玻璃瓶或玻璃罐来存储六堡茶,其实这个做法欠妥。在茶的存储中,避光是一个很重要的要求。
 在茶叶中,光照会加速茶中芳香类物质的分解,促进脂类化合物的氧化。光使茶叶中的脂肪酸氧化生成了反-2-链烯醛和庚醛,使原有的香气变坏,形成强烈杂味(有人称之日晒味),有资料表明,贮藏在透光玻璃瓶比贮藏在木盒中的干茶变质更快。
 记得小时候,印象中我们梧州很多茶叶店在售卖茶叶的时候,大多曾采用过玻璃坛罐装着茶叶。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无奈的做法,毕竟商家要向顾客展示所售茶叶的色泽和形状。不过,据向一些年老的茶商了解,按他们的经验,这类“露光”展示存放的茶叶,必须尽快清货,快则半月,多则几月茶就会慢慢劣变、色泽变得暗哑,香气变弱甚至变异。
 梧州地处亚热带,四季分明,冬春空气湿度较大,夏秋高温干燥,是比较理想的存放气候。而在北方,在秋冬季节往往会过于干燥,春季也不如南方潮湿,没有南方地区典型的每年干湿冷热循环一次的气候变化,而这点对于六堡茶的陈放是很有利的。就如同过去曾经将搬进搬出防空洞作为六堡茶的工艺流程的效果一样。
 六堡茶对存放地点并不挑剔,不论是空间大或小,是阁楼还是专有茶仓库,只要不受阳光直射,不受雨淋。基本是适宜存放。
存放六堡茶器具的材质有瓷器、陶器、竹篾编织物、竹木器物等几大类。用瓷瓮放置六堡茶得留心,厂家茶特别是带略带酸气的新茶,偏于潮湿不宜放入这种容器,还是放入竹编箩筐或陶瓮较好。瓷瓮以存放陈茶为宜,特别是已经非常完美的老茶,用瓷质的容器放置,更为适宜。陶罐细分为上釉与不上釉两大类。上釉的陶瓮保湿度较佳,活性适中,同样适合放置陈茶。不上釉的陶瓮、竹编箩筐、竹木器物以及葫芦等,透气性好,有温湿度变化,利于茶的转化,一般的六堡茶都可以放置。
 竹木器物(或者是漆器)的话,就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了,因为新的竹木器具往往还有一些气味,漆器也是,衡量这些器物是否适合存茶,还是以其是否有异味为前提了。假如是经过长时间的晾放或采用工艺去除异味,这些竹筒、木盒、漆器之类存放茶叶,还是可以的。
 放入这些容器前,六堡茶可以先用纸包好。纸的选用,最好是透气的无异味的玉扣纸、砂纸、生宣(不宜用熟宣,熟宣多有矾的气味)、棉纸、毛纸等,不宜使用塑料袋。一般家庭中如果放不了这么多坛坛罐罐,也可将六堡茶用纸包好后,存放于干净无味的装食品用的纸箱中。


正确把握通风和透气

 一般茶书上,说到茶叶存放,大多都会写着“放置在阴凉通风之处”,对于六堡茶而言,此说值得商榷。尤其是梧州的冬春季节空气湿度很大,这种做法就必须小心,因为茶叶,容易吸潮。春季,如果增加了通风相反会令茶品很容易受潮。
 六堡散茶可用纸包好或放入陶罐中,箩装茶、饼茶等可放入无味的纸箱中,并封好,做到“透气”就可(在春季“回南天”这点尤为重要,包装纸和纸箱有调节作用,可以挡住外界过多的湿气。)。可以封好度过春天雨季的茶品本身所含水分也不能太高,如果是新茶,本身含水很高,就在无雨的秋冬季就应该适当晾开透气,使其干燥。在春季湿度大的季节,不宜频频翻动纸箱,以免六堡茶受潮。
 不过,也无需过于担心,即使是天气潮湿,对于存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做到了上面几点,用包装纸和纸箱营造一个“湿度缓冲区”,就很足够了,建议不要使用除湿机或是空调的抽湿功能长时间“吸干”茶的水分,而以自然状况下的湿度存放为最佳。
 即使是空气湿度不大的季节,也应该慎重看待这个“通风”,按一些茶人的经验,存放六堡茶的地方,不需要空气流动过快,也就是说不需要太“通风”。一般而言,经过充分沤堆发酵,发酵比较完全的六堡茶,在经过一段时间的通风放置,去除堆味后,不宜存放在过于通风的环境中。甚至,如果是一定年份的发酵充分的六堡陈茶更要避免通风,基本保持透气即可,过于通风相反是对存茶不利的,这里须把握好这个“通风”的度。

农家茶、厂家茶宜分开放

 茶很容易吸味,有一定经验的茶友都知道这点,有的茶友更有一些教训。所以,我们存放茶叶的地方都必须远离污染和味源如化学品香精、香皂、檀香、香木、樟脑等气味浓厚的物品。而且一旦染上杂味,是很难去除了的。花茶的窨制也是利用了茶易于吸味的原理生产出来的。六堡茶中,六堡农家茶(即传统工艺的六堡茶)以有其独特的风味,受到很多茶友的喜爱。但很多茶友同时也觉得困惑,农家茶、厂家六堡茶这两种茶一起存放,可以吗?
  一般而言,很多农家茶品有其特有的松烟味、炭火味,与厂家六堡茶(后期渥堆发酵)气味有很明显不同,混放在一起,也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窜味”,是不适宜混放的。不过,由于茶友们手中的茶,往往都有各种独立的包装,不会真正“混”放,因此觉得“问题不大”,实在是没有分开存放的空间,这样的做法也未尝不可。不过,假如家里空间许可,还是分开存放为好。
说到这个包装,尤其需要注意异味,一些厂家商家往往会忽略了这点,在此提醒茶友们的注意。一款六堡茶拿回家中,请首先检查一下现有的包装是否有异味,特别是一些印刷的油墨味、锦盒包装味等等。如果发现有异味,请尽快地将茶取出,用干净砂纸简单包好,放置在通风处摊晾一段时间,或能补救。千万不能直接放置在有异味的包装内存放。
  最后,强调一点,存放六堡茶温度和湿度是关键,根据季节变化和存放地点因地制宜,务实、灵活,个中既有效果又有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