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泡法>秋天,六堡茶的五种喝法

秋天,六堡茶的五种喝法

2019-03-01 访问量: 41 茶礼仪网

秋天,六堡茶的五种喝法

一、煮茶

    寒夜客来茶当酒,喝茶是一种待客之道。有朋自远方来,君子之交淡如茶水。知交的好友当然喝茶是最好的。喝酒聊天和喝茶聊天是完全不同的两种氛围,喝茶当然是雅事,常常喝茶喝喝就来点琴棋书画,当然也宜在松风竹月下,清泉白石间。六堡茶温和醇厚,在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季节,煮一壶暖暖的六堡,围炉夜话,一样可以慨当以慷。在这月光下的秋天,煮一壶六堡,来一场神仙的对话。

二、闷泡

    早起一杯六堡茶,健康的喝法。早晨的第一杯水流经肠胃道,可以清洁消化道、活化肠胃道细胞,补充前一晚身体所流失的水分,并稀释渐趋浓稠的血液,让身体由内而外整个苏醒过来。慎选你的晨起第一杯水,不仅是养护胃气的重要关键,接下来的茶饮和早餐也才可以顺利消化吸收,然后,顺利排便、排水,让身体充满洁净的能量,进入良性的代谢循环。早晨喝一杯六堡茶,对肠胃有非常好的调理功效。众所周知,六堡茶有调理肠胃的功效,而且还可以隔夜喝。茶不能隔夜喝,那是绿茶类的茶,六堡茶可以隔夜喝,因为它有抗氧化和杀菌的功效,隔几天喝都不会变质的。很多养生专家建议早起要喝一杯水,这样方便排毒。但最好的方法是晚上在保温杯闷泡一杯六堡茶,早起就可以喝余温犹在甘甜又滑口的六堡茶了,稠滑润喉还有甜甜的枣香,喝完整个人都充满了精气神。

三、壶泡

    六堡茶有祛湿的功效。午后申时,申时茶是这样科普的:申时(15:00-17:00)是全天最佳喝水排毒时间。申时是膀胱经当值,膀胱经存储津液,输送阳气给肾脏之时,此时应完成良好的体内津液循环,因此用适当方法在申时补充水分,会让茶里的有机物质与周身肌体结合进行运化,而且申时茶不影响到晚上的休息。此时不喝茶简直就不是个茶人。而且下午也是身体比较疲劳的时候,这本来是英国的下午茶时间。这时候如果能喝上一顿茶那就是神仙过的日子啊!这是和六堡茶是最好的,秋燥是最容易滋生不良情绪的,祛湿的六堡是化解烦躁的良药。所以要耐心一道一道喝六堡,越陈越香的六堡每道茶的味道都不同,我们慢慢地品光阴的味道,平静地看着眼前繁华的尘埃。

四、杯泡

    平时泡茶如果觉得太过麻烦,或者是生不由己的匆忙的白领,喝茶仅仅是喜欢。那没办法就用杯泡也是极好。六堡茶不像绿茶那么娇气,用滚动的开水泡就很好喝,闷久也不会苦。放凉了也不涩,放久了一样可以喝而且还解渴。这种平民的饮料本来就是杯泡这种简单的喝法才适合。六堡茶的汤色很漂亮,那玻璃杯中透亮的红是办公桌上的风景。

五、煎大桶茶

    所谓煎茶,就是跟煎中药一样,凉水浸泡几分钟后开大火烧开煮转文火15分钟就可以喝了。人多的时候,当你的公司一下子涌进几十号人,如此只能用大桶煎茶伺候了。茶装入茶包袋丢下去煎,水开茶好,简单方便。这种喝法就是当年马来西亚矿工的喝法,这样的六堡茶驱散了矿井的潮湿,矿工们得以健康地养家糊口闯南洋。在秋天,办公室的燥吝之气也需要煎一桶六堡茶,空气中的茶香那是六堡山林的气息,健康的味道。

有用+10
分享

饮用六堡茶常见的四大误区

饮用六堡茶常见的四大误区

六堡茶作为中国黑茶的重要分支,改革开放之前,一直是作为出口茶远销南洋,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养生的注重,普洱茶的持续热销也带动了消费者对其他品类黑茶的关注,在沉寂多年之后,六堡茶因其特殊的口味和保健养生功效,也逐渐被更多的消费者发现和接受。但由于推广普及程度较低,虽然历史悠远,但很多茶客对六堡茶的认识基本是沿用绿茶、红茶或者乌龙茶的认知。饮用六堡茶也存在一些误区,下面小编就为大家说说饮用常见的四大误区。

误区一:六堡茶只能泡不能煮

六堡茶的种类繁多,不同类型有不同的泡饮方式,六堡茶是泡是煮要一分为二的看,一些特殊品种,如茶青含梗多的、六堡茶老茶婆、六堡茶果等,煮着喝更能体现其风味。如农家茶的茶梗,经数年的陈放后,汤色明黄透亮,清甜回甘;再如老茶婆,霜降后采摘,叶片粗大老硬,香气也较为平和,但滋味醇和甘甜,也都是煮饮更为多见。煮饮的茶器最好是选用陶制或瓷质的茶壶,铸铁壶不适合拿来煮茶,因为因煮茶过程中,铸铁壶的铁离子茶会发生反应,茶汤会变暗发黑,有损茶味。

误区二:六堡茶粗茶等级低,没有营养

春夏两季,茶叶采集下来。春天采摘的茶称为细茶,夏秋天采摘的茶统称为粗茶。粗茶(也称老茶)并不是指粗劣的茶,而是针对细茶而言的更为成熟茶叶,粗茶的内容比细茶更为丰富,粗茶里含有更多的微量元素、多糖。其实茶叶古籍在针对某种疾病做茶疗调理时,注明要用“粗茶”。年份不长的粗茶,口味的确会比细茶入口更涩,味道更寡淡,但有一定年份的粗茶,经过岁月的转变,涩味散去,醇味加重,喝起来,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的。

误区三:晚上喝六堡茶会影响睡眠

饮茶使人兴奋、提神醒脑是消费者的普遍认知,这种认知对于不发酵的绿茶而言,肯定是对的。因为普通茶叶中含咖啡碱,会使大脑中枢系统持续维持在兴奋状态。但由于六堡茶是高度发酵茶,在制作的过程中,渥堆发酵的工艺使咖啡碱逐渐衰减,而具有安神镇静作用的茶氨酸得以保存。所以饮用六堡茶非但不影响睡眠,反而能改善睡眠质量,经常饮用还可以减轻由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等症状。但凡事没有绝对,小编在这里提醒各位茶友,如果您饮用的是轻度发酵的农家茶新茶,就确实会影响到睡眠质量的。

误区四:陈味、霉味傻傻分不清楚

有人说喝六堡茶要的就是那股霉味,实际上,真正好的六堡茶根本就不应该有这样的味道,应是汤色浓红透亮,味道醇和的。”六堡茶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是经过时间陈化,陈香的品质会越来越凸显。因此,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做旧”的六堡茶,很多消费者被不良商家误导,将“霉味”当成“陈味”。六堡茶的陈味,是一种时间的沉淀下来自然纯净的陈香,一般有药香,蜜香、枣香、木香。都比较沉,不会有清香,也不带任何让人反感的杂味,高品质的六堡茶的陈香喝着是令人愉悦的,闻着是使人人心怡的。

六堡茶入门—全面了解六堡茶的产地明细

[概述]了解六堡茶的产地,有助于对六堡茶文化的领会。在平时的选茶过程中,也可作为一个参考的因素,是六堡茶入门的一个知识点。

六堡茶因产于广西梧州苍梧县六堡镇而得名,和中国的许多茶类一样,是一个地方性产品。据史料分析,六堡茶有着1500多年的产制历史,可谓历史悠久。从古到今,产地随着时代的变革,历经三个阶段。

一、古代六堡茶产地

关于六堡茶著名的描述:“茶产多贤乡六堡,味醇隔宿而不变,茶色香味俱佳”,出自于清同治年间的《苍梧县志》。此话不但说出了六堡茶的特点,也明确六堡茶的产地。以前的六堡,就是“多贤乡”。

古时的苍梧,下设十一个乡,其中多贤乡地处江北,其下还有头堡、二堡至六堡的六个行政管理单位,多贤乡亦故此得名为六堡乡。由于茶叶交易兴盛,以至于当时的苍梧县地图上,六堡镇所在的区域被标为“茶亭”。因此,六堡镇在清代已经是名闻遐迩的茶叶产销区域。

因此,古时的六堡茶产地,包括头堡至六堡,共六个堡寨。

放到今天,以行政区域划分,就是六堡镇的不倚村产区(古恭州茶区)、塘坪村产区(含黑石茶区)、公坪村产区、山坪村产区、四柳村产区(古罗荻村茶区),狮寨镇的大昌村产区、安乐村产区、永生村产区、思丰村产区,以及梨埠镇娄底村产区等。

六堡茶入门—全面了解六堡茶的产地明细

二、近代六堡茶产地

解放后,百废待兴,六堡茶担负着出口创汇的使命,显得尤为重要。广西政府进行摸底调查,将六堡茶产区分为三个区域:

六堡茶区:高涧、塘平、不倚、四柳、梧桐、理冲、六堡、贺县。年产50万斤以上,其中塘平和不倚产茶最多。

五堡茶区:安乐、万生、富丰、大碑、木皮、民生、合源、富宁、大正、狮寨等十个乡。年产37万斤以上。

长发茶区:合水、外深、武岭三个乡,年产1万多斤。

至此,苍梧五堡六堡两区的茶园以黄笋顶为中心,沿溪流展开,与北面的贺县茶区相连,形成一个六堡茶大茶区。

自从1954年开始,国家对茶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至60年代初期,六堡茶产地已经不局限于六堡镇,向桂林、横县、贺县(今贺州)、上林县、灵山等区域扩展。这些地方的毛茶收购回来后,统一集中在梧州茶厂、横县茶厂和桂林茶厂加工。

三、现代六堡茶产地

六堡茶有着千百年历史的沉淀,为了充分利用这一特色资源,促进梧州本地的经济发展,梧州市政府决定对六堡茶申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并于2011年,获得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批准,保护范围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

这意味着,只有在梧州市及管辖的藤县、岑溪、蒙山、苍梧生产的六堡茶,才能称之为六堡茶。因此,六堡茶称为地标产品后,诸如横县茶厂、桂林茶厂等,已经不能生产六堡茶。

现如今,也只有老一辈的茶人才知道这些产地的存在,他们在六堡茶的发展史中作出了辉煌的贡献。也许,市场上少见的桂青种原料六堡茶才能寻获以上产地的踪迹。

目前,六堡茶的产地只在梧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内。现代工艺六堡茶的生产基本集中在梧州市区,六堡镇有为数不多的几家;传统工艺六堡茶的产地则在六堡镇(六堡、哈口、大中、高枧、梧桐、大宁、四柳、理冲、不倚、塘坪、公平、山平瑶族村、蚕村、普旺、九城、首溪16个行政村和一个六堡社区)。

六堡茶产地的变化,并没有大起大落、曲折离奇的故事,在名气上,也没有普洱茶的山头来得响亮。对于六堡茶来说,产地固然重要,但工艺同样重要。产地代表的也许是名分,而茶叶的品质却与原料、工艺和仓储密切关联,缺一不可。

六堡茶自创茶艺解说词,11个步骤品出奇妙茶味!

六堡茶茶文化作为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广大的消费者所理解和接受,而六堡茶茶艺作为茶文化的特殊表现形式也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

六堡茶自创茶艺解说词

第一道焚香煮泉醒陈茶

檀香袅袅钟鼓鸣,燃点活火煮甘霖;

柔荑玉手扰清梦,醒却陈茶备烹茗。

古时有编钟,亦有六堡茶。六堡茶,越陈越好,这正如红酒。红酒开瓶后需抖气,六堡陈茶亦然,需醒茶,待其茶性从沉睡中醒来之后,放置一段时间,让其与空气充分接触,使其饮用效果更佳。

第二道龙母率子喜迎宾

龙母文化源梧州,今在岭南成奇葩;

请得龙母携五子,奉却佳茗酬大家。

龙母文化,发源于梧州,如今已经成为岭南文化的一支奇葩,龙母文化的核心,就是“和”,就是“修身养性”,与茶道精神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将其融入六堡茶文化之中,特设计了六堡茶茶艺表演茶具,用以奉茶,以酬今日到场的茶文化领域里的大家之士。

第三道千年古韵六堡茶

饱含沧桑成名茶,红浓陈醇味极佳;

三分到嘴烦疾除,七分落肚醉陶家。

六堡茶,有史可查已经有1800多年,于清嘉庆年间,入选中国名茶,然而,因各种原因,现在识之者不多,但真金不怕火炼,六堡茶,以其独特的红浓陈醇及槟榔香,渐渐又受到了世人的追捧。好的六堡茶,那浓郁的陈香、醇和的甘味,可能会令陶渊明不愿再“采菊东篱下”了,我们也希望在座的各位陶家喝了这六堡茶后,能爱上她,醉心于她。

第四道龙母沐淋喜开怀

龙母沐淋壶心暖,开怀喜纳黑茶枪;

轻摇再醒睡希夷,满室皆闻六堡香。

龙母沐淋就是用开水将壶里壶外烫洗一遍,其目的是消提高壶温。

把茶叶放入烫好的壶内称之为喜开怀。

轻摇再醒睡希夷,就是轻轻摇动茶壶,让茶均匀受热。

第五道龙兴雨施风拂面

龙兴悬壶高冲水,雨施香浮令人酥;

玉手轻扬风拂面,一瓯甘露袪尘俗。

龙兴悬壶高冲水,使茶叶随着水浪上下翻滚。

雨施香浮硕人酥,是指冲茶时茶香上浮,熏得冲茶的美女都醉了。

接着用壶盖轻轻刮去壶表面泛起的白色泡沫,称为风拂面。

第六道群龙戏水洗仙颜

玉手搅动头道汤,群龙戏水喜洋洋;

再注醍醐复烹茗,甘霖遍洒洗仙颜。

头一道茶汤一般不喝,可以拿来汤洗茶杯,称为群龙戏水。

再向母壶中注入开水后,在壶的表层再次浇淋一层白开水,称为洗仙颜。

第七道龙涎回壶降甘露

龙涎回壶注流霞,红雨随心翻作浪;

再请龙母降甘露,烹就佳茗赛维扬。

将母壶中泡好的茶注入子壶,称这为龙涎回壶。

母壶中的茶水倒干净后,趁着壶热再注入开水,称为降甘露。

第八道祥龙行雨喜点头

龙行天下现仙霞,香飘四座醉陶家;

甘霖普降瓜芦木,祥龙点头献叶嘉。

将子壶中的茶汤快速且均匀地注入杯中,就好像祥龙行雨,甘霖普降。

六堡茶,原产生于梧州市苍梧六堡,古名瓜芦木。

叶嘉,苏东坡对茶叶的美称。

此处的陶家,意指成功之士,缘自“陶朱公”。

当子壶中茶汤剩少许时,再用点斟手法,点斟一遍称为点头,表示欢迎嘉宾。

第九道喜龙献瑞奉佳茗

喜龙起兮香尘扬,遍巡四座献茶汤。

千般情意万分情,煮就甘侯请君尝。

着龙母服饰的礼仪小姐向嘉宾献茶。

甘侯,茶的别称,出自唐·孙樵的《与焦刑部书》。该书有一段记载:“晚甘侯十五人,遣侍齐阁。此徒皆请雷而圻,拜水而和,盖建阳丹山碧水之乡,月涧龙之品,慎勿贱用之。”

第十道群龙頜首闻古韵

群龙頜首闻古韵,陈香扑鼻意微醺;

红浓原是汤本色,若得明亮茶中君。

是指各位嘉宾端起茶杯低头闻六堡茶特有的陈香。

然后再观其汤色,红浓色是优质茶色,红得明亮更是上品。

第十一道三龙护鼎品瓜芦

三龙护鼎若琛瓯,未饮仙霞烦已除;

但求邀得茶中士,齐聚山城品瓜芦。

端杯有一定的讲究,拇指、食指护杯沿,中指托住杯底,称之为三龙护鼎(女士可使用兰花指)。

然后品茶,小口细啜。茶汤入口后不要马上咽下,而是吸气,使茶汤在口腔中翻滚流动,使茶汤与舌根、舌尖、舌面、舌侧的味蕾都充分接触,以便更精准地品出奇妙的茶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