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红茶>坦洋工夫>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

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

2019-12-02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为加强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的管理,该市出台了《坦洋工夫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管理办法》等文件,规定了获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权的生产企业的权利和义务,更好地确保了坦洋工夫的产品质量,并由茶业品牌建设与质量监督委员会负责打击市场上的造假行为。

本报讯(闽 宣 记者王灿群)近日,《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GB/T 24710-2009)国家标准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福建省福安市第一个制定国家标准的产品。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对提高坦洋工夫产品质量和规范产品市场有序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据悉,《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国家标准对坦洋工夫的感观指标、分类分级、理化指标、质量特色指标等内容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这对进一步提升坦洋工夫的市场竞争力,促进坦洋工夫茶产业的健康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福安市强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坦洋工夫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福建省著名商标和福建名茶等荣誉称号。“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被省人民政府列入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有用+10
分享

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竟然那么多

坦洋工夫红茶是一款发酵茶,属于红茶的一种,与绿茶相比茶性温和,色泽红润,香味醇厚,味道甘甜。坦洋工夫红茶不仅是福建省的三大工夫茶之首,还是中国的四大工夫茶之一。那么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有哪些呢?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

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很多,红茶中的咖啡硷藉由刺激大脑皮质来兴奋神经中枢,促成提神、思考力集中,进而使思维反应更显敏锐,记忆力增强;又能加速排泄乳酸(使肌肉感觉疲劳的物质)及其他体内老废物质,达到消除疲劳的效果。据实验证明,坦洋工夫红茶中的茶多硷能吸附重金属和生物硷,并沉淀分解,这对饮水和食品受到工业污染的现代人而言,不啻是一项福音。

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竟然那么多

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不仅仅于此,红茶经过发酵烘制而成的,茶多酚在氧化酶的作用下发生酶促氧化反应,含量减少,对胃部的刺激性就随之减少了。红茶的抗菌力强,用红茶漱口可防滤过性病毒引起的感冒,并预防蛀牙与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与高血压。

看了上面对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的介绍,是不是觉得很意外呢?没想到坦洋工夫红茶的功效那么多吧。“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岩下维舟不忍去,青溪流水暮潺潺”,佳茗配好诗,从古至今,中国人就喜欢饮茶赋诗。在这严寒的冬天,不如给自己来一杯暖暖的红茶吧。

福建“坦洋工夫”传统手工制作工艺演示

  

23日,“坦洋工夫”茶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宗雄在“坦洋工夫”发祥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坦洋工夫”传统手工制作工艺示范。演示厅里的几台红茶揉捻机、烘焙设备等传统制茶工具格外引人注目。一些“坦洋工夫”红茶厂商老板和媒体记者目睹和参与了传统制茶工具制作红茶的全过程。

  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须经过凉青、揉捻、发酵、烘焙、筛分、拣剔、覆火、匀堆等数道复杂工序,每道工序都应精工细作,需花费一定的技术和时间,故称为工夫红茶。现代“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在传承传统“坦洋工夫”红茶制作工艺的基础上,在设备和工艺上加以技术创新,生产出的红茶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李宗雄先生现为福安市东方红茶叶公司的技术总监,有着50多年制茶、审评经验。在演示厅里,他边演示边讲解。经过几道复杂的工序制作,金黄油润、充满独特香味的红茶制作完成了。

坦洋工夫茶繁荣的经济

了解坦洋工夫茶的繁荣经济,从这里开始。坦洋工夫的畅销带来了坦洋村的空前繁荣。当年社溪两岸新屋林立,三座拱桥临河崛起,两条平行的街道上有各类店铺一百四十多家。清同治五年(1866年)福建省在坦洋设立茶税局,福安茶类税课独辟一门。坦洋村也成为闽东最大的茶叶加工厂和销售市场。鼎盛时不足一公里长的坦洋街就开设有茶行(庄)36家,茶市之繁荣由此可以想见。清咸丰元年坦洋举人郭尚宾《桂香山记》云:“邑九都有桂香山,山下为坦洋。产茶美且多,有武夷之风,外邦称为‘小武夷’是也。”“在“坦洋工夫”香靡环字的日子里,从国外写来的信件,无须冠以省、府、县之名,而直书“中国坦洋”,即可准确无误地安抵收信人手中。从坦洋走出来的作家刘松年,在《从民居古宅看当年坦洋茶行街》一文中是这样描述当年坦洋茶村轶事的:街头第一家是元记茶行,行主吴赓俞。这家茶行由三座房屋组成,共有铺面三十六间,雇上百余人,拣茶工二百余人,年产精制坦洋工夫干茶约二千余件(合2000多担)年可获利润银元五万块。它以白云山下的岭下村为根据地,收购初制干茶。每年发放“茶银”时需要七十多人,挑着一百四十多桶(每桶装1000块)银元;一路长蛇阵,从坦洋挑到岭下村,发给当地农民。岭下村的庄稼大户们见了这么多白花花的银子,惊讶地说:“冬下我们挖的番薯还没这么多哩!”

当时外商做生意多采取放“贷款”的形式,每年旧历二月二茶商前往福州向各国商家领取“茶银”。茶银用桶装,每桶一千元;春初,从外国人手里运进一船的白银,春末秋后再给他们运去一船的茶叶。当时民谚说:“国家举,乌(茶)换白;国家败,白换乌(鸦片)”,指的就是用茶叶换白银、还是用白银换鸦片贸易一事。民谣云:“茶季到,千家闹,茶袋铺路当床倒”。茶季,坦洋村几乎成了茶叶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