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2019-03-01 访问量: 42 茶礼仪网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 身处迷雾中该如何拨云见日?

前  言

六堡茶的语境中,存在着厂茶(熟茶)和农家茶(生茶)这两个词语,它们共同构成了六堡茶的两个支点,撑起了整个六堡茶市场。

西江堤下的鸳江丽港,茶叶一条街,梧州最大的六堡茶集散地,遍布着厂家的直营店、代理商和大大小小的经销商,销售着各式各样的六堡茶,你想要什么样的六堡茶,在这里都能找到。

“六堡茶之家”花了半年时间,怀着敬畏之心,带着固有的愿望:寻找和印证,走访近80%的大小企业和商铺,试图通过他们的描述和分析,还原一个相对真实的六堡茶市场。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 丽港茶叶一条街

历史上的六堡茶与今天的六堡茶不是一个概念,本文要说的六堡茶指的是六堡厂茶(熟茶),历史最多不过60年。厂茶诞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作为一种后发酵茶,随着时间的推移,香气、滋味都在发生微妙的变化,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形成独特的口感,让许多茶友无法抗拒。原料、工艺、仓储,形成六堡茶品质特征的三个关键环节,是一个复杂而又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充满着变数,有太多不可预知的变化在其中,正是这些“变”让六堡茶与众不同。

/ 01 /

关键词:工艺

1、“双蒸双压”和“冷水发酵”

以前的六堡茶,是没有渥堆工艺的,需要经过多年陈化才能达到比较好品饮状态。解放后,六堡茶进行了技术革新,先后研发出“双蒸双压”和“冷水发酵”工艺,大大加快六堡茶转化的速度,造就了现代普遍认可的浓红陈醇的特征,成为主流工艺,沿用至今。

在实际走访中,我们发现这两种发酵工艺是同时并存的。因双蒸双压发酵不充分,茶汤还有苦涩味,而且不适应大生产的需求,大茶企已经基本弃用,而一些小厂,仍坚持双蒸双压,并冠以“古法”工艺。一家主打古法工艺六堡茶的老板说,这种做法能更好的保持茶叶的完整性,内含物也能更好地保存下来。虽然不太清楚这种说法是否准确,但是在平日喝茶时只要稍加留意,确实是能品出这两种工艺的区别来。

2、渥堆工艺易学难精

发酵技术是一项不折不扣的技术活,但又不同于制造业之类的技术,有标准的规格和流程,要做得好必须天时、地利、人和,熟茶的渥堆发酵时间较长,一般在30-60天左右,每发酵一批茶,都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看茶做茶。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梧州茶厂的渥堆车间里,工人们对茶堆洒水以便发酵(麦朝枢/摄)

“常听人说熟茶发酵是‘三分靠人、七分靠天’,是这样的吗?”

“可以这么认为吧,因为在渥堆发酵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发酵的场所、空气的温湿度、潮水、翻堆等程序的时间都没有十分严格的标准可循,师傅的技术与经验的好坏,对于我们茶厂的茶叶品质来说影响还是很大的。”某茶厂负责人与我们如是说。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某企业的陈化车间

可见,熟茶的发酵虽说考验着各大厂家的技术,但却充满着经验色彩,怪不得六堡茶的滋味口感会出现百家百味,令人难以分辨的情况。

3、制茶师傅师出何处?

从我们的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六堡茶的渥堆工艺,几乎都是从梧州茶厂或者中茶公司流传出去的。

大部分的茶企在我们问到制茶师傅的情况时,都很坦白地告诉我们。

“我们的师傅是以前是在梧州茶厂工作的,现在已经退休,作为顾问经常给年轻师傅指导。”

“制茶师傅啊,原来一直在中茶公司工作,退休后聘为我们厂的顾问,平时不用来的,有什么问题找他问就行了。”

“厂里的师傅都是年轻师傅,不是什么大师,但是技术是跟茶厂师傅学的。”

“我们老板本来就是中茶公司的员工,后来自己出来单干。”

翻开历史档案,这种说法也是有据可循的。

2003年以前,六堡茶虽然存在一定的市场需求,但一直被定位为价廉物美的茶品在销售,即便上世纪80年代风靡日本、东南亚地区,但生产熟茶的厂家仅有梧州茶厂和中茶公司这两家国营企业,主导着六堡茶熟茶市场。

2003年以后黑茶大热,市场上生产六堡茶的厂家开始逐渐多了起来,而懂得做六堡茶的都是这两家国营茶厂培养的,人数不多,在急剧放大的市场需求下,变得奇货可居,纷纷被请去主持发酵工作,并教出了许多徒子徒孙传播六堡茶发酵事业。

前文说过,六堡茶的发酵工艺是没有太多标准可循的,有着丰富经验的师傅带徒弟只能做到口口相传,是否可以学有所成,还得看徒弟的悟性。就好比厨师,同是一个师傅带出来的徒弟,为什么有些就能成为星级酒店的大厨,有些就只能到小饭馆里谋生活。

/ 02 /

关键词:原料

来自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广西农业厅、梧州市农业局的统计数据,在2015年,六堡茶的种植面积已达7.5万亩,产量1.05万吨,六堡茶生产基地、茶园也在逐年增多。但是我们奇怪地发现,当问及原料来自哪里,都是含糊其辞,一带而过,没人能说清楚具体来源,几乎就是不可说的秘密。

几经打听,我们找到了一位业内人士,他跟我们透露,六堡镇原有的茶园,在80-90年代,六堡茶最低迷的时期,被荒废砍伐得很严重,新的茶园也是在近几年才重新开始种植,要真正规模的产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导致了六堡茶群体种原料价格往往比其他的原料贵数倍。

目前加工六堡茶的原料来源除了少量六堡茶群体种外,大多利用云南大叶种、凌云白毛茶的原料,部分采用外来的黄茶原料茶,有些则来自越南茶。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六堡镇里的双贵茶园(梁直/摄)

/ 03 /

关键词:产品


都说六堡茶是可以喝的“古董”,但是作为一件商品,它的定价权还是掌握在每个茶厂手里。都说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在六堡茶市场里价格和品质是否能划上等号?下面要说的是我们看到的真实情况。

1、品质

整体水平参差不齐,制作一次熟茶往往涉及近十吨的茶菁,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很高,发酵的风险又大,并非小厂、小作坊可以随意操作,要想进入这个领域,很难。坊间有传闻,某家大厂采用一种更新的渥堆发酵技术,导致废了几十吨茶。

我们尝试了若干款同是三年陈的茶,口感、滋味、汤色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有做得好的,也有做得不好的。

2、年份

没有建立断代数据库,也没有权威的认证机构,陈化的年份全靠厂家说了算。消费者盲目追求陈茶、老茶,导致了一些商家为了卖个好价钱,虚报年份。根据我们走访的情况,十年的陈茶,有贵至上千元,也有低至两三百元的。

3、价格

价格虚高,开价上天,还价落地,标牌价和实际成交价格差异大,存在不少过度营销,过度包装的情况。一位茶企负责人直言不讳的告诉我们,茶叶卖的太便宜,消费者也不会买账,我的茶室装修这么豪华,也请了这么多茶艺师,成本都摆在这里,我不卖贵点,怎么收回成本?即使这样,每年我还是亏。

4、产品线,云里雾里

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不管大小厂,任一品牌的产品线,少则几十个产品,多则过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什么产品我都要有,产品描述也大都雷同,他人有槟榔香,我也有,他有金花我也有。如果说一个产品代表一个配方或者一个区域的原料,那么多配方是怎么来的?是真的经历了消费市场的考验还是有资深制茶经验的专家考究?我想,消费者不会因为高山、古树、金花都有而就认定这个品牌,更何况市场能记住一个品牌的也就那么几款产品。

/ 04 /

关键词:概念


随着黑茶在茶叶市场上持续高温,六堡茶也跟着持续积累了很多固定的参与群体,逐渐出现了一些槟榔香、金花、陈香等概念,商家籍此作为卖点,徒增了六堡茶的“神秘感”,对于今日越来越讲求公开化透明化的商品市场趋势来说,这些概念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1、槟榔香

六堡茶在清代嘉庆年间(公元1801年),曾以特殊的槟榔香被列为全国廿四名茶而声名大造,这是对六堡茶槟榔香最早的记载。事实上槟榔香只是六堡茶的比较有代表性的特点之一,并不是所有六堡茶都有。

而在六堡茶实际流通过程中,槟榔香已经被商家异化成没有槟榔香的六堡茶就不是正宗的六堡茶。我们尝试了不下十款声称有槟榔香的茶,有槟榔气而无槟榔味的,有松烟味的,有槟榔味但不持久的,还有木香的,甚至还有一些是越南茶的本味的。

到底什么才是槟榔香?在一家卖陈茶的店,我们品尝了一款三十年的老茶,真正的槟榔香是气、味皆有,入口略带刺激,口腔和喉咙有明显的清凉感,伴有轻微的松烟味,而且有明显的体感,余韵悠长。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槟榔香六堡茶茶汤

2、金花

六堡茶工艺,制作过程中会偶然有发花,但不强求,为了蹭安化黑茶金花的概念,市场上过度追求金花,引进湖南农业大学的人工发花技术,以便增加卖点,提高售价。

一位制茶师傅告诉我们,真正自然发出的金花,是尤为难得的,需要特定的温度、湿度和环境。而人工加入菌种,则是相对容易的事情。

3、陈味/香

很多厂家,声称两、三年的茶就有陈味,有把“醇”和“陈”混淆之嫌,更有甚者,湿仓加速茶叶的转化,把湿仓味、霉味当陈味。

一位老茶人告诉我们,真正的陈味,至少经过五年以上,仓储转化良好才会慢慢显现的。

/ 05 /

关键词:市场

1、市场梯队

纵观六堡茶大小50多家企业,大致可分为三个梯队。

第一梯队:大厂派

龙头企业,有自己的发展模式和市场策略。通过规模化产量,既有原料的议价权,也有品质相对标准化的产品。资金雄厚,作风虽古板,但也能与时俱进,实现网销,通过第三方公司运作网店,也收获了不少粉丝和受众群体。这类企业目前面对的挑战是企业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和终端消费者接触少,当终端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差异化要求更高时,这类企业面临的转型压力就很大。

第二梯队:小众品牌

产能和知名度虽比不上大厂派,但是各怀绝技,对营销推广有其独到之处,经过近几年的积累沉淀,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供销体系,可以说生意维持得十分不错。走访中,一家主打古法工艺的茶企特别引起我们注意:他们主打包装,产品也极具个性化,从鲜叶采摘到成品再到最后的包装,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完美,正是这种高标准为其赢得不少高收入用户。

第三梯队:微小企业

规模较小的企业,市场渠道建设比较薄弱,以批发+OEM为主,几乎不做任何品牌宣传。其盈利模式通常是通过批发市场的茶商包销或者中介批发,卖给全国各地的茶庄或者个人。接触下来,其中一家企业比较典型,他们的做法是每年只生产8-10次茶,每次大概10吨左右,茶一做出来就以低价卖给本地或者外省的经销商,能迅速回笼资金。

六堡茶市场调研——厂茶篇

丽港茶叶街遍布的大小商铺

2、行业的产业链

茶企、经销商/茶庄、消费者三者就构成了六堡茶全部的产业链,茶企负责生产茶叶,经销商或者茶庄负责销售,消费者购买茶叶,可以说这个产业链并不十分健全。

首先,上游生产端,茶

有用+10
分享

黑茶家族中唯一的侨销茶——六堡茶

黑茶家族中唯一的侨销茶——六堡茶

六堡茶原产地在广西梧州市苍梧县六堡镇。黑石村、不倚村、四柳村等是比较大的产茶村。六堡茶的茶树傍山而种,以灌木型为主。六堡茶属于小品类的茶,在两广地区尤其是广西比较受追捧,绝大多数人饮用这种茶。

早在唐代就有了六堡茶,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在清代到了巅峰期,嘉庆年间成为了二十四大名茶之一。1886年,六堡茶出口220多万担,相当于现在100多吨,在中国所有茶类出口量中最多。

那么,1500多年前就有了六堡茶,为何现在很多人还不熟悉呢?这里面原因比较复杂。首先,六堡茶原来主要肩负出口创汇的重任,出口东南亚、日本、甚至法国,国内知道的人较少;第二,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时,六堡镇村民比较穷,喝茶人少,为解决温饱问题,砍伐了很多六堡茶树,改种八角等经济作物,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生活水平提高才重新栽种,使得六堡茶一度大量减产,国内市场更是难觅踪影。

由于六堡镇位置偏僻、陆路运输不便利,运输走的是跟茶马古道齐名的茶船古道。六堡镇有个码头,水浅、河流窄,过往的都是小船。六堡茶从六堡镇运到梧州市,梧州靠近西江,然后经西江顺流运到广州的珠江,再从广州口岸销往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当时非常有名气。

马来西亚人很认同六堡茶。据说早期到马来西亚的华侨主要做矿工,他们整天泡在水里选矿,劳累一天后必须要喝上一大碗浓浓的六堡茶,否则就会腰酸腿疼,因此,矿主招工时会特别注明有六堡茶供应,如果不这样就招不到工人。现在,马来西亚许多人还保留着喝六堡茶的习俗,在那边也能发现不少存放多年的六堡茶。

六堡茶在日本也曾作为保健药品,以“健美瘦身茶”、“油解茶”名称在各地药店出售。1991年,日本黑茶协会会长堤定藏先生专程到梧州茶叶进出口公司考察,后经日本药业界检测证实:六堡茶含有丰富的各种营养素,有强力的降脂解腻、减肥健美功效。这一消息传开后,六堡茶曾一度风靡日本东京。

六堡茶的特点与茶效

六堡茶特点:红、浓、陈、醇

红:指汤色红亮;

浓:指汤色深红,也指陈味和醇味浓厚;

陈:指纯正的陈香或陈味;

醇:指滋味醇厚爽口;

六堡茶的茶效有:祛湿、调肠胃,降三高功效明显。湿气在中医里叫“六邪”之一,跟“风”结合叫“风湿”,跟“热”结合成为“湿热”,人体的湿气在中医里是最难以调理的症结,湿气过重会造成肠道黏连,容易便秘。湿气重的人煮着喝六堡茶很快就见效。

六堡茶跟安化黑茶和普洱茶的区别

六堡茶的原料来源于广西梧州市行政辖区内的大叶种、苍梧群体种,多采用灌木型中小叶种。普洱茶的原料来源于云南省的西双版纳、临沧、普洱等地区,以云南乔木大叶种为主。安化黑茶产自湖南安化县,是以产自雪峰山脉的云台大叶种茶和安化群体中小叶种制成。

其次,从工艺上看,六堡茶跟普洱茶的熟普比较接近,都有渥堆发酵,生普和安化黑茶都没有这一块工艺;再者,由于树种和工艺不一样,发酵温度、时间和发酵周期不同,造成三种黑茶的内含物肯定有区别;此外,六堡茶汤色比熟普透亮,普洱茶相对浑厚。六堡茶口感比生普和安化黑茶更温和。

六堡茶的制作工艺

采用苍梧县群体种、广西大叶种及其分离、选育出来的品种、品系,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四叶及同等嫩度对夹叶。六堡茶的加工工艺包括初制、精制两个过程。

初制加工工艺流程:鲜叶→杀青→初揉→堆闷→复揉→干燥→毛茶

精制加工技术要求:

(1)筛选:将毛茶通过筛分、风选、拣梗。

(2)拼配:按品质和等级要求进行分级拼配。

(3)渥堆:根据茶叶等级和气候条件,进行渥堆发酵,适时翻堆散热,待叶色变褐,发出醇香即可。

(4)汽蒸:渥堆适度茶叶经蒸汽蒸软,形成散茶。

(5)压制成型:趁热将散茶压成篓、砖、饼、沱等形状。

(6)陈化:将茶叶置于清洁、阴凉、通风、无异杂味的环境内,待茶叶温度降至室温,茶叶含水量降至18%以下,先移至清洁、相对湿度在75%至90%、温度在23℃至28℃、无异杂味的环境(洞穴)中陈化,然后移至清洁、阴凉、干爽、无异杂味的仓库中陈化。陈化时间不少于180天。

六堡茶的包装与保质期

六堡茶小竹篓包装是一大特色,因为后发酵茶不能用厚塑料袋、铝箔袋全封闭,一定要透气,有一定温度和湿度,利于陈化,封得很密六堡茶就很难转化。

只要存放条件得当,六堡茶可以保存很多年。整个黑茶类都是在一定时间内,越陈越香,但后期陈化对通风、温度、湿度要求比较高,在适合的温度、湿度情况下,内含物的转化会更充分。

陈化后,茶汤很厚、黏、滑,颜色很深,没有麻涩的感觉。与之相比,新茶汤色会偏浅,新茶的茶多酚含量高,口感会略带涩感。

六堡茶的收藏价值

2013年10月5日,中央电视台《一锤定音》栏目中,一个藏客拿着1970年代的大箩装六堡茶老茶拍卖,最后成交价10万元一公斤。

六堡茶存放时间越长口感越好,其次保健的功效也更好,再加之老茶属于稀缺资源,物以稀为贵,今年六堡茶的价格较上年也稍有涨价,价格涨幅在20%—35%,目前六堡茶正处在起步发展阶段,就这些层面上来讲,六堡茶的收藏价值空间是很大的。据了解,南宁一茶收藏者,在2005年时收藏的六堡茶,当时的市场价格是700—800元/斤,到了2009年,他收藏的这款茶的价格每斤已涨至3000元以上了。总之,不管是从个人饮用还是收藏角度来说,六堡茶都是不错的选择。

中茶六堡茶野韵金砖介绍及参考价格

六堡茶之家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中茶(中粮)六堡茶产品介绍及价格行情

中茶六堡茶野韵金砖介绍及参考价格

中茶六堡茶野韵金砖介绍:

【商品名称】中茶六堡茶野韵金砖

【生产厂家】梧州中茶茶业

【每砖净重】1000克

【陈化日期】2013年12月

【包装日期】2015年3月

【产品介绍】中茶六堡“野韵金砖”精选高山野放老茶树原料,茶砖平整厚重,松紧适度,汤色橙红透亮,滋味醇厚爽口,槟榔香浓郁持久。出于独特的选料与拼配, “野韵金砖”历经天然窖藏的“点化”,汤色如“浮光跃金”,饮后口舌生津,回甘悠长,齿颊留香,久聚不散,将野放茶树独有的野韵幽香演绎得淋漓尽致,茶香馥郁,尤其耐冲泡。

中茶六堡茶野韵金砖参考价格:415元

梧州中茶六堡茶(北京)新品推介会成功举办

“昔日名扬海外,今朝王者归来” 梧州中茶六堡茶(北京)新品推介会成功举办

2014年11月2日上午10点,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宾客盈门,一场以“昔日名扬海外,今朝王者归来”为名的梧州中茶六堡茶新品推介会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茶叶收藏及爱好者的目光,“中茶牌”六堡茶于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华丽亮相,四款六堡佳茗陆续登场。

“中国式美丽女人”——中茶●宝莉花茶

古人云:“仙山灵草湿行云,从来佳茗似佳人。”一支温婉尔雅的民族舞蹈《茉莉花》拉开了活动的序幕,四名“茉莉女子”手持油纸伞,演绎着茉莉花香灵韵与六堡茶香醇厚,佳人与佳明相得益彰。

在茶艺师的精心沏泡下,宝莉花茶展示出独特魅力,六堡茶红浓陈醇,低调中蕴含着奢华,恰似东方女性的纤柔之美;茉莉花高雅清幽,高贵中透露着若隐若现的灵韵,恰似东方女性的聪慧,演绎着“中国式美丽女人”。

中茶六堡第一饼——深山野韵

在柔美的古典音乐中,六位礼仪手捧着“深山野韵”茶饼亮相,圆润饱满的饼形,古韵质朴的包装,揭开饼纸,色泽油润,壮硕显毫的叶底清晰可见,聚焦着现场茶人们的目光。

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均伟向宾客们介绍:“深山野韵”饼采用了中茶梧州创新工艺—独特醇化技术,大大降低了茶叶原有的苦涩味,再经过天然木结构茶窖陈化若干时间,茶叶香气更浓郁,茶汤滋味更甘醇。同时,这也是中茶六堡第一款采用广西高海拔野生大树原料轻发酵精制的六堡茶饼,极具收藏价值。

中国外贸六堡经典复刻——山水盒六堡茶(2014纪念版)

当礼仪手持山水盒六堡茶(2014纪念版)亮相时,勾起了不少老茶人们的回忆,外盒经典的橄榄绿主色调,桂林山水中最有代表性的象鼻山和遇龙河风光,古色古香的六堡茶字样设计,烫金的经典壮锦花纹,这款茶盒几乎每个细节都突出了广西的特色。所以山水盒当年在马来西亚一出现,便深受华人的喜爱,最终成为六堡茶明星。在东南亚,早已将这款“山水盒”与广西六堡茶划上等号,往往一看到山水盒的包装便知道是来自中国广西的六堡茶。

茶艺师现场开盒,倒出适量干茶,细致匀整的条索,黑褐油润的色泽,带少许茎梗,这是传统六堡茶典型的外形特征。而且茶叶干爽身轻,资深人士一看就知道是有年头的老茶。活动特邀嘉宾、北京著名主持人韩硕称赞:“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独特的品牌魅力与精神的传承。”

轰动亚洲的“中国秘传黑茶”——黑盒六堡茶(无土版)

在品赏完三款佳茗后,一款曾于90年代风靡日本的经典老茶——黑盒六堡茶(无土版)将活动推向了高潮,因为黑盒包装“堡”字下方无“土”,所以被茶友称为“无土黑盒”。早期黑盒上一直用的是“黑茶六保茶”字样,后来才改为“黑茶六堡茶”。早期无土黑盒市场价不断攀升,目前已经身价不菲,广受六堡茶爱好者追捧。

茶艺师现场取茶,干茶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黑褐,清雅干爽的陈香十分怡人。醒茶之时,已闻陈香悠悠,出香之快实属难得。茶水交融之时,茶香缭绕如丝如缕,沁人心脾;汤色红浓如红酒般艳丽透亮,入口醇厚爽口,甜顺润喉,唇齿留香,弥久不散,动人心扉。国内收藏名家、太行茶仓董事长赵玉光点评:“这是一款值得收藏的经典老茶。”

梧州中茶六堡茶新品推介会如火如荼举办的同时,场外活动同样精彩,在“第十一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茶席大赛的现场,年轻茶人们正在用中茶●宝莉花茶与山水盒六堡茶(2014纪念版)作为主题,进行茶席的设计与布置。在北京市的各个城区,八个分会场同时以“中茶六堡”为主题开展联席茶会。

“昔日名扬海外,今朝王者归来”,作为中国六堡茶的传承者,六堡茶文化的发扬者,六堡茶产业的领军者,梧州中茶茶业有限公司六十年来始终如一在做六堡茶!以六十年的磨砺,铸造好品牌!引领六堡茶这一千年历史茗茶走向复兴,回归荣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