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六堡茶>六堡茶鉴别>两招专业的审评方法教你尝出六堡茶的好坏

两招专业的审评方法教你尝出六堡茶的好坏

2019-03-01 访问量: 39 茶礼仪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困惑:有时候喝六堡茶时不管怎么尝就是尝不出茶好在哪里,尤其是碰到一些口感相近、价格却有差异很大的茶,更是很难试出明显的区别来。

喝茶最关注的就是香气和滋味,今天小编跟大家分享两招专业的审评方法,帮助我们在日常品饮中更好地鉴别茶汤的香气和滋味。

两招专业的审评方法教你尝出六堡茶的好坏

嗅香气

嗅香气一般分为三步,分别是热嗅、温嗅和冷嗅。审评中倒出来的茶汤要一直盛放在有杯盖的杯子里,嗅香时一手托着杯底,一手把杯盖打开一点点去闻,鼻子靠近杯沿轻嗅或深嗅,持续2~3秒后,随即合上杯盖。日常喝茶,闻普通的茶杯就可以了。

两招专业的审评方法教你尝出六堡茶的好坏

1、热嗅。

主要是确定茶汤香气是否纯正、有无异杂味。做法是:茶汤一滤出便迅速观看汤色,然后马上趁热闻。这个时候,是最容易分辨出茶汤有没有陈味、霉味或异杂味,因为温度一旦下降,部分异杂味会开始散发,嗅觉对异味的敏感度会随之下降。嗅时速度要快,一嗅即过,不能长时间闻嗅,一来避免鼻子被烫伤,二来以免嗅觉麻木。

2、温嗅。

待杯中温度下降,手感略温热,便开始温嗅。此时的茶汤适宜入口,也最容易辨别香气的浓度、高低,所以,我们先细细地嗅然后品饮,体会香气的高低浓淡,同时感受茶汤带来的滋味口感。

3、凉嗅。

尝完茶汤后,嗅空杯,很多时候我们会忽略这个环节。如果此时杯中仍有余香,则为茶叶品质好的表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香气持久”。

尝滋味

尝滋味一般在看完汤色及温嗅后进行,茶汤温度在50℃左右比较适宜。如果温度太高,易使味觉受烫后麻木;而如果温度太低,味觉的灵敏度会变差。

我们日常喝茶时,自己把握一下温度就行,不必真的拿个温度计去测量, 50℃左右的茶汤大概就是比较温热又不烫嘴的阶段。

两招专业的审评方法教你尝出六堡茶的好坏

怎么品尝呢?

专业的方法是:用茶匙取适量(约5ml)的茶汤于口中,用舌头让茶汤在口腔中循环打转,使茶汤与舌头的前后左右各个部分充分接触,并感受刺激,全面地辨别茶汤的滋味。然后,吐出茶汤或咽下,体会口中留有的余味。

日常喝茶时,我们也可以用舌尖抵住上腭,嘴唇微微张开,从齿缝中吸气,使茶汤在口中回转翻滚,咽下后,香气会随着呼气蔓延至鼻腔,这时我们感受到的茶香会更明显。

最后,提醒一点,品尝不同茶汤的间隙,最好用白开水漱一下口。

虽然我们没有专业的审评器具和流程,但是这两招专业的方法还是值得借鉴的。要炼就一张刁钻的嘴,还得靠平日多闻多品,多尝试。

有用+10
分享

六堡茶越苦越有收藏价值吗?

相信不少茶友都有过这样的体验,得到一款年份较少的六堡茶,却试茶后发现该茶苦涩难耐,但却有茶艺师说这种新茶越苦越有收藏价值,茶苦说明茶里内含物质丰富,所以这一款茶后期转化会非常好。这六堡茶越苦越有收藏价值的说法到底有没有依据呢?

六堡茶越苦越有收藏价值吗?

我们首先了解一下茶叶的滋味物质有哪些:茶叶滋味物质是茶叶中由味觉所能感受到的茶味构成物的总称,一般由甜、酸、苦、涩、鲜等味素构成。

茶叶苦味物质主要有咖啡碱、茶叶碱、可可碱、花色素类、茶叶皂苷、苦味氨基酸及部分黄烷醇类;而茶叶涩味物质则主要是茶多酚类、醛、铁等物质。

茶汤的苦味和涩味相伴而生,在茶汤滋味结构上处于主导地位。茶汤中的生物碱和大量儿茶素类物质形成氢键缔合物,所以茶汤中生物碱和儿茶素类对味觉受体既有协同作用,也能互相制约,形成我们所能尝到茶汤滋味,这就是茶汤呈现的综合表现。

使用检测仪器检测茶汤可以检测到茶汤中单个内含物质的含量,但人在喝茶的时候,却只能感受到茶汤呈现的综合表现,如果我们在品茗时只感受到了苦这种滋味,那么说明在茶汤中苦味物质过多。

六堡茶越苦越有收藏价值吗?

那如果茶汤的滋味很苦,是否能说明茶叶内含物质就是丰富呢?而答案是不一定的。哪怕这种六堡茶冲出来的茶汤物质确实很丰富,也只说明了这个茶的内含成分并不平衡,茶汤中偏苦涩类的物质含量过多,无法确定这种茶叶在后期滋味是否能转化得很好。

相反如果一个茶内含物质丰富,而且当各个物质间搭配平衡时,它往往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苦涩味,因此茶汤物质是否平衡饱满,口感是否舒适才是我们衡量一个六堡茶是否值得收藏的标准。

六堡茶专家:谈谈存放六堡茶

六堡茶专家:谈谈存放六堡茶

文/彭庆中(三口居士)

有经验的茶友都知道,在一定的时间内,六堡茶越陈越佳,所以很多茶友都喜欢多买些存着,边喝边放,感受六堡茶随着岁月慢慢老去所带来的变化。六堡茶该如何存放呢?家庭中存放六堡茶须注意些什么呢?

从主要因素而言,影响茶叶存储、导致其发生变化、陈化的四大因素是温度、湿度、氧气、光线,再有就是陈放环境的干净、气味等。六堡茶的存储,需将这些因素加以分析,其中恰当的温度湿度等为利于陈化的因素,阳光直射、杂味串味等为劣变因素则须注意避免。

书上的方法并非都正确

一直以来,我们看到很多书上都有关于茶的存储的方法,比如常见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真空贮藏法”等。这些方法对不对呢?

客观地说,这些方法都正确,只不过不适合我们常常说到的六堡茶存储而已,或者可以说,对于六堡茶或者是普洱茶而言,这些做法是不正确的。

一直以来,平常看到的很多茶书都会说到茶的存储,而且这类茶的普及读物多半不会针对不同茶的分类而提出不同的存储方法,而单一地介绍一大堆“抽真空”、“密闭”、“低温”等措施,往往会误导很多新茶友。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的品种非常多。茶行业中就有“茶叶学到老,茶名记不了”的说法。确实,中国茶叶种类很多,权威分类中基本大类就有绿茶、红茶、黑茶、青茶、白茶、黄茶等,其在种植、加工、品饮、存储等都各有其特性,不可一概而论。

由于过去绿茶是主要消费的品种,所以,很多普及类茶叶书籍介绍的常识多是以绿茶为主。而书中的“石灰块保藏法”、“热水瓶保藏法”、“抽气贮藏法”多是指绿茶而言的,而“抽真空”、“冷藏”等做法,也常见于闽南乌龙茶如铁观音、本山等。因此,新茶友必须了解这点,存茶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否则容易踏入误区,“尽信书不如无书”了。

锡罐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

从前,很多茶客认为,储装茶叶以锡器最好,至今仍有一些老茶客有这样的看法。还有书上说从古至今已被公认为保存茶叶的最佳器皿。现在,市场上好的锡罐还非常昂贵而畅销。

锡罐的兴起应该是在陶罐、瓷瓶、漆盒(漆器的茶器具由于其难以消除的油漆味道而没有太流行)之后。锡罐流行始于明清两代,一则金属制品罐口紧密,而锡又较软而密封功能不错,二来质地光泽明亮,表面很容易做上精美的浮雕,造型又可多变,一经出现,便迅速风行。清末之后,随着手工业、现代工业的逐步发展,饮茶之风兴起,居家必备各式锡罐。纯锡熔点低,不需高温便可熔解,锡版成型之后镌刻容易,加之能工巧匠各出奇技,雕刻繁复精美的花纹,而更为盛行。

在明清两代,粤东潮汕各地陆续发现锡锌等混生的矿脉,潮汕即成锡矿产区。后来,马来西亚也发现了锡矿,开始了开采。潮汕盛行喝茶,将饮茶之风带到马来西亚的也有潮汕、闽南及两广人,他们对茶也是情有独钟,一时间,生产加工锡器皿的锡罐的行业配套便因应市场需要迅速跟上,并向各地推广,清末至民国期间锡罐一时风行各地。

但是,人们很早就发现,锡罐并不是特别适宜用来贮藏东西。因锡极易氧化,虽然新品出来,令人眼前一亮,但时间长了,都会氧化发灰发暗。不过,即使现代工艺逐步解决了锡罐易于氧化变暗的问题,但由于其质地软、过于密闭等特点,锡罐还是不太适合存储六堡茶的。因为,六堡茶的陈化需要氧气、适合的温度湿度环境。

六堡茶的分类:散茶、篓茶!

大家好,我们是专业六堡茶网,与多家茶园合作。欢迎咨询茶知识!下面文章希望你喜欢。

六堡茶是一种非常著名的黑茶种类,从古至今都是茶叶界中备受关注的茶叶品种,独特的风格品质、养生保健功效,都是大家喜爱六堡茶叶的理由。很多茶叶都有分类,而六堡茶自然也是有分类的。六堡茶,分类为散茶、篓茶。

六堡茶的分类:散茶、篓茶!

一、六堡散茶

(1)产地:广西苍梧县六堡乡,故称为苍梧六堡

(2)历史:六堡茶生产已有200多年历史,从古至今就是著名的茶叶种类,而且在古代时候就已经是非常出名的。

(3)品质:条索长整紧结,汤色红浓,香气陈厚,滋味甘醇,正统应带松烟和槟榔味,叶底铜褐色。

(4)原料:采摘一芽二三叶或一芽三四叶。

(5)制作:经杀青、揉捻、沤堆、复揉、干燥五道工序而制成。

(6)功效:可直接饮用,民间常把已贮存数年的陈六堡茶,用于治疗痢疾、除瘴、解毒。

二、六堡篓茶

(1)产地:广西苍梧县六堡乡,故称为苍梧六堡。

(2)规格:六堡篓茶乃是用竹篓包装的六堡紧压茶叶,篓高57厘米,口径53厘米,每篓装37至55公斤。

(3)制作:将毛茶经过蒸揉,装篓,踏实,然后放置阴干处,晾贮几个月使茶紧结成块,通过后酦酵纔可形成六堡茶的独特醇、陈香味。

(4)特点:半年时间的陈放,汤色变得红艳,产生陈香味,使六堡茶具有“红、浓、醇、陈”的品质特点。

六堡茶散茶和六堡篓茶的区别?

其实,六堡散茶,也叫做六堡农家茶;而六堡篓茶,则叫做六堡厂制茶。

六堡散茶,是没有经过二次发酵的,自然陈化而成的;而厂制茶是经过二次发酵的,压制成型以后进入茶窖中180天,也就是半年的时间,至少需要陈化2年时间才可以出厂,陈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茶的发酵程度。

事实上,所谓的篓下是以前采用篓装的叫法,现在也有篓装,但包装形式上已经很多种多样,所以现在很少叫篓茶,而是直接叫做六堡茶。总得来说,六堡茶属于是轻发酵,浓厚庄重,滴滴有滋味,显槟榔味,是收藏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