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普洱茶>2017年润元昌小青柑普洱茶熟茶评测报告

2017年润元昌小青柑普洱茶熟茶评测报告

2020-01-07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产品:润元昌小青柑

产地: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

出品商:勐海润元昌茶厂

制造商:江门市新会区柑润堂茶业有限公司

生产日期:2017年8月16日

配料:勐海普洱熟茶,新会柑

净含量:100克

品鉴者:谭海宏

品鉴地点:湖南

内外三层包装,生产厂家,日期,重量等均清晰,确是规范化生产。整个设计都比较年轻化,从用色和轻便易携带的设计来看,品牌已经充分意识到陈皮普洱的保健滋养功能,并把目光投向了比较年轻化的女性市场。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图片描述

打开内包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可见到小青柑上的糖霜,旁有些碎茶,乌褐有光泽,有熟普的陈香而无陈仓味。

图片描述

备好茶,准备器具:250CC紫泥掇球壶,玻璃公道杯,75CC闻香杯,70CC品茗杯,陶土煮水壶,纯净水,茶巾。

第一泡,100℃水,高冲,醒茶两次,复高冲水,闷两分钟出第一泡汤,汤色红亮,小青柑香味为主,熟普还未出味,水偏薄,但甘甜明显,应是外层正宗新会陈皮的甘甜。

第二泡,100℃水,高冲,静置一分半钟,出汤,偏酒红色,陈皮香中加入了熟普的香,水开始有醇滑感,甘甜,有些许柑皮酸,厚度仍欠。

图片描述

第三泡,100℃水,高冲,静置一分钟,出汤,汤色红亮,入口软甘中有少许陈皮酸,醇滑,厚度稍欠。

第四泡,100℃水,高冲,静置一分钟,出汤,汤色红亮,入口软甘,厚度稍欠。

图片描述

第五、六泡,100℃水,高冲,2分钟出汤,色深红,第五泡熟普的味道加重,汤质醇滑感增加,但还是小青柑主导味道。第六泡小青柑味渐弱,熟普味渐强,水醇滑,有质感,舌尖微甜。

图片描述

叶底柔软乌润无杂质,有少量梗。

图片描述

总结,此款小青柑选料用心,熟普和新会小青柑的结合恰到好处,第六泡小青柑的气味才减弱,而甘甜仍在。七泡后,茶味渐据主导地位,十几泡仍有余香,真正的一粒续航一整天!熟普性暖不伤胃,陈皮化痰下气,口感软甘滑顺,确是女性品饮的好选择。。

有用+10
分享

用普洱茶制作的三十八道菜(三十二):大叶茶花生排骨汤

  用料:大叶茶、小排骨、花生、食盐、猪油

  做法:

  1、大叶茶置于杯中冲入沸水开泡,泡1分钟后滤取茶汁备用;

  2、小排骨切成小段,用开水烫后洗净;

  3、花生用开水开泡去衣;(http://www.puercn.com)

  4把茶汤、花生、小排骨、装入锅中炖1个小时,上桌前再加盐油调味即可。

从4个方面来看你收藏的普洱茶到底好不好


  1、喝普洱的技巧

 

  品评普洱茶应注重三个问题:

 

  一、合理利用舌头;

 

  二、把握好茶汤的“评味温度”;

 

  三、评茶前不吃刺激性食物。

  人体的味觉器官——舌头,各部分的味蕾同对不同味感的感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舌尖主要品评茶叶的“甜味”;舌的两侧前端主要评定茶的醇和度;舌两侧的后端主要评判普洱茶是否“发酸”;舌心(中心部位)主要感受普洱茶的“涩味”;舌根则重点体会普洱茶的“苦味”。由于舌的不同部位对滋味的感觉不同,品评普洱茶时,茶汤入口后,应在舌头上循环滚动,充分感受各种滋味物质的状况,这样,才能正确的,较全面的辨别普洱茶的滋味。

 

  品评普洱茶一般以50℃左右较适合评味。茶汤太烫,味觉受高温刺激而麻木,影响正常评味;茶汤温度过低,一是低温滋味由可能的协调而到不协调,影响评定的准确性。

 

  品评普洱之前,最好不要服食具有强烈刺激味觉的食物,如辣椒、葱蒜、烟酒、糖果等,以保持味觉和嗅觉的灵敏度。

  2、怎样看叶底

 

  浸泡后的茶叶(叶底),能真实反映茶叶的真实品质。

 

  评定叶底一是靠嗅觉辨别香气,二是靠眼睛判别底的老嫩、匀整度、色泽和开展与否,同时还观察有无其它杂物掺入。

 

  其方法是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专用的叶底盘(也可以是杯盖等平面物体)里,倒的时候要注重把细碎的、粘在杯壁、杯底和杯盖的茶叶倒干净。注重拌匀、铺开、揿平,观察茶叶的老嫩程度、是否均匀整洁、色泽状况、揿按叶底感觉茶叶的软硬等。

  3、怎样看生茶汤色

 

  普洱生茶常见汤色有:

 

  绿艳:翠绿而微黄,清亮鲜艳,浅绿鲜亮的茶汤。春茶常见汤色。这类茶品,随着生茶不断陈化,茶汤绿艳消失,逐渐演变为杏黄明亮的汤色。

 

  黄绿:是绿中微黄的汤色,是中高档晒青毛茶的汤色。“黄绿”色的茶汤,多出现在春茶中,加工时揉捻,干燥及时才能有此汤色。

 

  绿黄:绿少黄多的汤色,类似“浅黄色”。清明至谷雨期间的晒青毛茶常显此汤色,常伴有“青草气”或“水闷味”。

 

  浅黄:汤色黄而浅,又称:“淡黄色”,是物质欠丰富的低档晒青毛茶的汤色。

 

  橙黄:茶汤黄中微带红色,似橙色或桔黄色。新茶有此汤色多为茶青鲜叶裂变、杀青温度偏低的表现,常伴有“红茶香”或“生涩气”。藏期在3-5年的老生茶即显此汤色,但亮度高。

 

  深黄:汤色暗黄,深而无光。新茶有此汤色多为几天的茶青合并加工或揉捻叶长时间得不到干燥所致。老生茶亦有此汤色,但老茶黄汤者,亮度一定很好。

 

  红汤:老茶显出红汤,必是晶莹剔透的,属不可多得的好茶。

  4、怎样看熟茶汤色

 

  普洱熟茶常见汤色有:

 

  红艳:汤红艳、欠亮。是熟茶发酵程度较轻的表现。观察叶底,多呈暗红透青绿,滋味往往较苦涩。

 

  红亮:茶叶汤色不甚浓,红而透明有光泽。称“红亮”,光泽微弱的,称红明。观察叶底,多呈暗红微黄,滋味较“酽”。

 

  红浓:汤色红而暗,略呈黑色,欠亮。观察叶底,多呈红褐柔软,滋味较醇和。

 

  红褐:汤色红浓,红中透紫黑,匀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多呈褐色欠柔软,滋味较醇和。

 

  褐色:茶汤黑中秀紫,红而亮,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暗褐而硬,滋味较醇和。

 

  黑褐:茶汤呈暗黑色,有鲜活感。观察叶底,色多呈黑褐质硬,滋味较醇和。

 

  黄白:茶汤微黄,几乎接近无色。观察叶底,色黑而硬脆似“碳条”,滋味平淡,是发酵过度,已经“烧心”的普洱茶。

怎样冲泡各种普洱茶?


  普洱是六大茶类中分类最多元的茶类,从发酵程度分为生茶、熟茶;从形制上分转、饼、沱、散茶等;从年份上又分新茶、老茶等。所以,冲泡普洱茶要根据不同的类型选择不同的冲泡方法,才能够让普洱茶发挥出最佳的品饮状态。经过几年的泡茶训练,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冲泡各种普洱茶的技巧,在此分享——

 

  新/老/生/熟

 

  首先,确定茶品为“新、老、生、熟”中的哪一类。

 

  1、新生茶

 

  茶性上较接近绿茶,冲泡中要避免出现“熟汤味”,因而水温要略低,出汤要快。关键在于把握好其原料特征,如茶树品种、茶区特点、树龄、生态等。原则上滋味浓强的水温略低,浸泡时间要短,滋味清淡的则相反。

 

  2、新熟茶

 

  正常情况下,新茶与老茶相比,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茶汤不够透亮,香气不够纯正,滋味不够醇厚,而且常带有一些令人不是很愉快的感觉,比如“堆味”和较重的苦涩味等,新熟茶的水浸出物溶解很快,所以要尽量做到扬长避短,通过高温洗茶以去杂味,略降温冲饮,冲泡节奏略快以避免苦涩味和“酱汤”状。完整地冲泡品饮新茶(从浓到淡到无味),可以确定茶的贮存价值。

  3、老生茶、老熟茶

 

  老茶一般要求高温醒茶、高温冲泡。相对来说,老生茶投茶量要低于老熟茶,而冲泡水温老熟茶要略高。对于许多老生茶,在泡与泡的间隔开盖,使叶底稍稍降温后再续泡,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不妨试试。

 

  历经多年时光的沉淀,有的老茶因贮存不当而有异味,我们可通过高温和多次洗茶来尽量排除,选用陶壶或紫砂壶冲泡对杂味也有很好的修正作用。

 

  条索的松紧重实程度

 

  一般而言,较紧结重实的茶投茶量较小,而冲泡水温略高,水温高可以充分醒茶。紧结茶一散开,溶解速度就会很快,所以投茶量相对要少。对于有些年头的紧结重实的茶要注意控制冲泡的节奏,通常是“前紧后松”,洗茶慢,出汤快,经过出汤较快的数泡之后,可以缓一缓节奏,让茶休息休息,你会惊喜发现,一杯好茶又在手中。

 

  粗老、细嫩程度

 

  较细嫩普洱(如宫廷普洱)不耐泡,多可用“留根冲泡法”,即每泡茶汤不出尽,以保持其滋味的稳定性;水温也要适当控制,避免“煮茶”,尤其要杜绝高温、多次、长时间洗茶而导致茶内有效成分的无谓流失,失去品味和饮用价值。粗老茶因内含物减少则要大大增加投茶量,延长冲泡时间,可采用高温冲泡,甚至煮饮。

  发酵的程度

 

  发酵过度的茶叶滋味淡,需用沸水冲泡,并延长浸泡时间,反之则出汤要快,否则就浓如酱汤难以入口。

 

  匀齐整碎度

 

  茶叶较碎,其浸出物溶解也快,出汤相对的就要快。

 

  储存情况

 

  好的原料、好的加工、好的储存,这样的茶品就是最好冲泡的,浓淡冲相宜,怎么泡都好喝。若储存中略有问题,如稍有杂味,则可适当增加洗茶次数。若是茶品因储存不当发生了变质,就算再贵的茶也都不具备品饮的价值了。

 

  投茶量

 

  这是个相对的问题,根据饮者的饮茶习惯、饮者人数、用具大小等相对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较熟茶少,新茶较老茶少,细嫩者较粗老者少。对于特别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继续冲泡就可以了。所以在决定投茶量时,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冲泡技巧

 

  之前已经对普洱茶的冲泡作了一个基本的介绍,这里再介绍一些常用的冲泡技巧,因为同一种普洱茶用不同技艺冲泡,感觉往往不同。当您苦闷于不能冲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时,不妨针对其优缺点,尝试变换冲泡的技艺,往往在琢磨的过程中就会有惊喜收获了。

 

  1、滗干泡法:也就是类似乌龙茶的泡法,每泡茶汤尽出,不留茶根。这样泡的特点是,可以很好地欣赏一道茶的水路变化,看是否耐泡,体验每一泡汤不同的汤色、香气、滋味等等的变化。

 

  2、留根泡法:即洗茶后自始至终将泡开的茶汤留一部分在茶壶里,不把茶汤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汤后再注水,直到茶叶变淡——此时,可长时间闷泡。留根闷泡法能调节从始至终的茶汤滋味,使其每一泡的变化不那么突兀。

 

  3、煮泡法:这种泡法适用于选料较粗老的茶品,例如,经过轻度潮水工艺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滚茶漂的动感画面,也可以欣赏茶汤的色彩如何一丝一缕沁润开来的过程,可以增加不少乐趣。若采用带有少数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风味了。

 

  4、特殊冲泡法:有些高香而质弱的茶品冲泡很特别,以高温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闷,结合“留根泡法”,后续冲泡则快进快出。

 

  5、修正法:稍有杂味而内质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两泡可以高温处理,后续冲泡则以大幅降温闷泡处理;质优而香气、汤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温略闷,冲饮时高温且节奏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