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黑茶>黑茶“四砖”之区别

黑茶“四砖”之区别

2020-01-15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茯砖、黑砖、花砖、青砖茶都属于安化黑茶紧压茶中的砖茶类,都经过后发酵过程,但它们又各有特点。
1原料不同
同档次的“四砖”,黑砖、花砖原料要求高于茯砖、青砖;而黑砖与花砖相比,花砖的原料品质稍优于黑砖;同档次的茯砖和青砖原料类似,茯砖要求“发花”所以压得稍松,青砖较紧。
黑砖茶:黑砖茶原料过去分“洒面茶”和“包心茶”两种。洒面茶为二级或三级黑毛茶,“包心”为三、四级黑毛茶和部分改制老青茶。1968年以后不再分洒面包心,改为混合压制。
花砖茶:花砖是由花卷(千两茶)改型而来。以三级黑毛茶为主要原料,拼入部分二级黑毛茶,不会拼配老青茶和质量较差的黑毛茶。
茯砖茶:茯砖分“特制茯砖”(简称特茯)和“普通茯砖”(简称普茯)两种,特制茯砖全部采用三级黑毛茶为原料,考虑到春、夏茶和地区品质差异拼配部分四级黑毛茶。普通茯砖原料以四级黑毛茶为主,拼配部分三级毛茶。
青砖茶:分洒面、二面和里茶三个部分。最外一层叫洒面,采用一级老青茶加工,质量最好;其次一层叫二面,采用二级老青茶加工,质量次之;中间的主体部分叫里茶,又称包心,质量稍差。面茶初制分杀青、初揉、初晒、复炒、复揉、渥堆、晒干等七道工序。里茶分杀青、揉捻、渥堆、晒干四道工序。
2加工方法不同
黑砖茶和花砖茶的压制工艺相同:先将毛茶进行筛分、除杂,进行原料拼配。再经过称茶、蒸茶、机压、冷却、退砖、验砖、烘干、包装等工序。其中进烘房烘干时间若10天左右,逐渐升温,出烘时温度可达摄氏70度。花砖茶四边压印斜条花纹。
茯砖茶:其压制程序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因为茯砖特有的“发花”工序要求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活动,压制时压机压力较小,为促使“发花”,烘干不要求快干,整个烘期比黑、花砖长一倍以上。在烘房发花期约为15天左右,干燥期5天左右。
茯砖茶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的条件下,“冠突散囊菌”得以快速生长,形成金黄色的孢子囊,俗称“金花”。传统茯茶选用的原材料为三级、四级黑毛茶,该原料叶薄,色重,有一定的含梗量,无机元素含量高,符合传统茯茶的特殊制作工序要求。现在生产采用科学而精密的机械化、流水线作业,彻底改善了产品质量,提高了产量。技术上突破了无茶梗不发花的传统,使得高档茯茶既保证了传统风味,更提高了其保健功效和产品品位。
安化茯砖茶制作技艺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青砖茶:毛茶入库时,仅为七、八成干,经过在仓库抽通风槽堆放,形成自然发酵,约3至6个月后,再行加工青砖茶。压制烘干过程与黑砖茶基本相似,但茶砖压制更紧。
3品质要求不同
黑砖茶要求砖面均匀,外形色泽黑褐,香气纯正,可稍有松烟香;滋味纯厚微涩,汤色红黄微暗,叶底暗褐。陈茶有樟香,滋味醇和。
花砖茶要求砖面一致,色泽黑褐,香气纯正,有松烟香;滋味浓厚纯和;汤色红黄,叶底暗褐尚匀。陈茶有樟香,滋味醇和。
特制茯砖要求外形黄褐色,砖稍松,打开砖里,“金花茂盛”,色金黄,颗粒大;香气纯正,有“菌花”香;滋味醇和,有“菌花”味;汤色红黄尚明;叶底黑褐尚匀。普通茯砖较特制茯砖要求稍低。茯砖陈茶要求菌花香浓郁。
青砖茶要求外形色泽青褐,香气纯正,滋味尚浓无青气,水色红黄,叶底暗黑。陈茶滋味甘甜。
有用+10
分享

中国茶马古道有几条?

茶马古道,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其主要线路有3条,陕甘茶马古道、陕康藏茶马古道及滇藏茶马古道。

重走茶马古道,相信是不少旅行者的心愿清单之一。

茶马古道源于古代西南边疆和西北边疆的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

中国茶马古道有三条。

第一条,陕甘茶马古道:是中国内地黑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唐朝时发展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干线之一;

第二条,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主要是陕西人开辟;

第三条,滇藏茶马古道:陕甘茶马古道是陕西商人在西北进行茶马互市线路,从长安、汉中到甘肃、宁夏、新疆,到唐朝时,与丝绸之路相连,走向中亚、欧洲,成为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之一。

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 ,通行地区为陕、甘、川、藏,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

而此时所谓的茶马古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骆驼。

茶、马,指的是贩茶换马(这里的茶和马均是商品)。

由于明清时政府对贩茶实行政府管制,贩茶分区域,其中最繁华的茶马交易市场在康定,称为---蹚古道,因此陕康藏茶马古道是当时唯一可以在国内跨区贩茶的茶马古道。

滇藏茶马古道,由云南向北进入西藏,向南入不丹、尼泊尔、印度境内(此为滇越茶马古道),直到西亚、西非红海海岸。

推荐阅读文章:

1、从历史到现在,安化黑茶如何兴盛起来?

2、黑茶醒茶方法有哪些! 

3、黑茶晚上喝可以吗? 

4、黑毛茶杀青工序!

5、 黑茶的一些问题! 

黑茶日常饮用有什么认识误区

黑茶是一种成熟茶,俗称粗茶,营养元素含量比绿茶、红茶更高。由于黑茶知识的普及程度很低,虽然历史悠久,但大部分人对黑茶的认识基本是沿用绿茶、红茶的认知,但不同茶类不应该沿用统一标准。很多人对黑茶存在这样的误区:

黑茶日常饮用有什么认识误区

误区一:饮用黑茶影响睡眠

饮茶使人兴奋、提精神是众所周知的常识。因为普通茶叶中含有含量较高的影响睡眠的咖啡碱。但茯茶因制作工艺,咖啡碱在长时间的渥堆发酵过程中已经逐渐衰减,而具有镇静安神,保护脑神经细胞的茶氨酸保存下来了。所以饮用茯茶不影响睡眠,反而能改善睡眠质量,长期饮用甚至可以预防失眠、神经衰弱等。

误区二:黑茶隔夜不能喝

有的人认为隔夜茶有“毒气”,那是因为茶已发馊,但是茯茶中含有抗氧化的茶多酚等物质,茶汤的变质(被氧化过程)受到限制,具有自然保鲜的效果。且茯茶熬煮茶汁后,茶物质精华持续发酵的过程在汤汁中仍然继续。

所以安化黑茶隔夜不仅能喝,而且汤色更透红,茶味更纯和甘甜。

误区三:茶叶是泡着喝才好

英国科学家发现,用壶煮出的茶水更有利于健康。与简单的用沸水泡茶相比,煮茶的方法可以释放出更多的抗癌化学物质。

阿伯丁郡洛维特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茶叶在壶中煮沸5分钟,抗氧化剂的浓度达到最高峰。抗氧化剂能吸收与癌症和心脏病有关的有害自由基。发表在《欧洲肿瘤防治》杂志上的这项研究提出,每天饮用两杯华莱安化黑茶能将发展成皮肤癌的风险降低65%。去年发表的由伦敦王国学院的公共卫生营养学家实施的对饮茶益处的评论总结说,每天饮用3或4杯茶水能降低心脏病风险。这项研究还提出,饮茶还能增强骨骼,防止蛀牙。同一时期,哈佛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也总结出饮茶能降低四种主要健康问题的风险,它们分别是中风、心力衰竭、癌症和糖尿病。

误区四:粗茶没有营养

茶从茶树上采集下来分为两季。清明前后采摘的称为细茶,到夏秋季采摘的称为粗茶。只有“粗茶”包含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和多糖类才充实、饱满。就像日常生活中吃酸苹果(未成熟)和吃熟透的苹果一样,其中的成份已经过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茶叶知识科普:黑茶的制作工艺分享介绍

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主要产自于四川、云南、湖北、湖南等地,下面为大家介绍黑茶的制作工艺。

黑茶的制作工艺:

1、杀青

杀青分为手工杀青和机械杀青,黑茶的手工杀青历时为2分钟,一般采用高温快炒,待黑茶茶叶软绵且带粘性,颜色均匀一致,即为杀青适度;而机械杀青即调节锅温进行闷炒或抖炒,待杀青适度即可出机。

2、初揉

黑茶初揉中揉捻时间15分钟左右,揉捻机转速以40转/分左右为好,待黑茶嫩叶成条,粗老叶成皱叠时即可。

3、渥堆

渥堆形成黑茶色香味的关键性工序。黑茶渥堆应有适宜的条件,要在洁净的地面、表面阳光直射,室内温度在25℃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5%左右。

4、 复揉

将渥堆适度的黑茶茶坯解决后,上机复揉,压力较初揉稍小,时间一般6~8分钟。下机解块,及时干燥。

5、烘焙

烘焙是黑茶初制中最后一道工序。通过烘焙形成黑茶特有的品质即油黑色和松烟香味。

以上就是黑茶的5个制作工艺,一起来学习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