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茶礼仪网专注茶道礼仪,弘扬茶道文化。传播茶叶知识、茶道、茶艺、品茶、泡法知识。
您所在的位置:茶叶网>白茶>白茶的审评

白茶的审评

2020-02-29 访问量: 11 茶礼仪网
白茶的审评

白茶采用“通用型感官方法”,其它花色品种的白茶评分,可参照“白毫银针”的方法进行评分,但给分档次应低于“甲级”分。
对不同品种的白茶,侧重以外形嫩度为主,芽心肥、多茸毫为上;色枯、瘦薄的为次。色泽,芽和叶背银白,叶面绿色的为上;暗黄为次;带猪肝色叶张的最差。其中春茶品质最好;夏茶最差;秋茶适中。
外形主要评嫩度、色泽、形状和净度,内质主要评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嫩度评白毫银针,看芽头的肥瘦,白牡丹等则看毫心肥瘦、毫心含量以及叶质厚薄,毫心肥壮含量多、叶质肥软者为佳;色泽评毫心银白光润,叶面灰绿,叶背银白,谓之银芽绿叶、白底绿面,此为上品。形状评芽叶连枝,叶尖上跷者为佳,叶片摊开、折绉、弯曲、卷缩者差;评净度要求不含老梗、黄片及其它夹杂物。内质评香气,以毫香清鲜、高长为佳;滋味鲜爽、醇厚回甜者为上,粗涩淡薄者为下;汤色杏黄、淡黄、清澈明亮为佳,红暗、浑浊者为差;叶底灰绿、肥嫩、匀整为好,暗杂、花红、黄张等均下。

有用+10
分享

龙湖鸡冠山有了首个白茶园

龙湖鸡冠山有了首个白茶园

龙湖鸡冠山有了首个白茶园


  很多人知道安吉有白茶,却不知道,瑞安也有白茶园。龙湖农民陈定安建起我市首个白茶园,欲通过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当地农民增收。

  近日,绕过弯弯的山路,记者来到了海拔近600米的高楼镇龙湖后坑村鸡冠山山顶,淡淡的茶香伴着泥土的味道扑鼻而来,满山满陇的茶树在阳光照射下,一片葱翠。近看白茶树,幼嫩芽叶色黄中带白,形状似凤羽,光亮油润。

  “这是我市唯一一家的白茶园,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所产出得白茶,会让全市人民所喜爱。”鸡冠山茶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陈定安骄傲地说。

  鸡冠山附近的村民提起白茶园无一不拍手叫好,它不仅代表着我市有了白茶,也给村民创造了财富,解决了闲余劳动力。

  一时兴起,开辟茶园

  茶园办公楼的木桌上,摆放着3盒自留的白茶干。陈安定为记者们泡了一小壶白茶,一芽一叶以竖立状漂浮在透明茶壶内,根根分明。“白茶不比其它茶叶,它晶莹剔透茶汤清澈无比。”陈安定说。

  记者端起茶杯,饮上一小口茶汤,淡雅的茶香沁人心脾,几秒钟后,甘甜的奶香味缓缓返来,舌口生津。二泡、三泡也是滋味如故,并未变淡多少。据介绍,这是白茶的特点之一,非常经泡,尽管是第三、第四泡,醇香依旧。茶园技术员梁上滚介绍说,白茶因此倍受人们喜爱。

  种植白茶的鸡冠山位于我市飞云江上游,依山傍水气候湿润,常年云雾缭绕,是开发种植白茶的好地。2007年记者初次到访时,这里还是一片人迹罕至的荒山,村民偶尔种的番薯和西瓜都会成为野猪的囊中物。出于无奈,多数村民只好外出务工或经商。

  为开辟一条增收的新路子,当年3月,后坑村村两委邀请专家进行技术指导,并筹措资金引进茶苗,组织村民开垦荒山建设茶园,而陈安定恰好赶上了荒山开垦的好时机。

  陈安定说,那时,一安吉的朋友闲聊中提起,不少安吉农民生活清贫,自打种了白茶,才步上了致富路,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朋友这番话久久停留在陈安定脑海中:“真的有这样的宝贝茶?”

  本就爱茶的他开始关注安吉白茶。“白茶浑身是宝,不仅味道极香,含有极高的营养价格,还能美容养颜,最重要的是,极具经济价值,市场售价每公斤1600元至2000元。”

  陈定安还惊喜地发现,我市的白茶种植尚属空白。一想法浮现在他脑海中:“鸡冠山正在开荒,我是否趁此机会引进白茶?”跃跃欲试的他专程到安吉考察,了解白茶种植的技术,同时还从杭州请来了土壤专家,对鸡冠山的土地进行测试。

  测试结果显示,鸡冠山土质极好,硒含量丰富,且常年云雾缭绕,是种植白茶的“宝地”。得知这一消息后,陈定安投入80多万开垦荒山,大胆引进了150万株安吉白茶苗。

  困难重重,逐一克服

  茶苗的逐渐成长,随之而来的重重困难让陈定安最初的兴奋感逐渐淡去。“荒山开辟,最大的问题就是水源,无水灌溉,白茶根本无法生存,特别是夏季,安吉白茶很难承受瑞安的三伏天,需要不断用水降温。”2008年初,陈定安投入20多万元,耗时一个多月,在茶园周边建立了一个小型供水库,将山间泉水统一集中到水库,再灌溉到茶园,终于让他的宝贝茶树们喝上了水。

  水源问题甫一解决,供电问题又日益凸显。白茶叶容易招螨虫虫害,螨虫虽小,却是茶树的大敌,它们会吸取白茶内的营养成分,直接降低茶叶的品质,破坏收成,让陈定安很烦心。他从安吉茶农那得知,祛除螨虫必须使用灭蚊灯,购买灭蚊灯是没问题,但山上没电,这灯怎么点得亮?

  鸡冠山本是荒山,没有任何电力线路到达,这可苦坏了陈定安。经过多番努力,2008年末,他才从山下的村庄内接了电线,因为用的是单相电,只能勉强支撑灭蚊灯的使用。从2008年至今,4年多过去了,茶园内使用的还是单向电。随着茶园办公楼的建设完毕,电力供给不足愈加严重。

  “前几年,我们是能熬就熬,但随着茶叶产量地不断增加,电力不足成了茶叶加工的大难题。”陈定安说,没有电力,就不能在山上制茶,只好将采摘的茶青运往20公里路外的小口村加工,这个过程费时耗力,大大增加了生产成本。

  陈定安目前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尽快解决山上的用电问题。

  首批白茶,走向市场

  “清明前后,茶园共采摘了3000多公斤茶青制成茶干,茶叶品质优,很快在松阳的茶叶市场销售一空。”说起今年的销售成绩,陈定安挺满意。

  从2007年的3月份栽种至今,已经过去了5个年头,陈定安算了笔账,开荒、厂房、设备、人工等等,大约已花去300多万元成本。而前几年几乎都在做“赔本生意”,今年才略有起色。

  因为根部细小,白茶生长力慢,一般要四五年才可开采,提前采摘会影响日后的收成,所以他们一直不敢轻易采摘。

  2011年,茶叶逐渐增多,陈定安小采了少部分,送给亲朋好友尝尝鲜。也就是从这时开始,陈定安拥有了第一批“回头客”,朋友们尝后赞不绝口,还有人说瑞安白茶的香味比安吉白茶更佳,纷纷上门预订今年的白茶。

  在这期间,陈定安也从一位爱茶之人变身专家,他多次独身到安吉学习,现在的他懂得如何对茶树裁剪、施肥,知道如何改善土质提高茶叶产量。

  朋友们的肯定和白茶的市场价值让陈定安对今后的发展信心十足。今年年初,白茶树也已经长到了半米高,呈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预计接下来的几年,产量会成倍增长。

  陈定安还先后引进了炒茶设备30多台,从采摘茶青到加工至成品一条龙生产,且注册了自己的品牌“龙湖一品”。

  寄望白茶,致富乡亲

  在茶园的办公楼,记者见到了采茶能手陈林娥,白茶摘采期间,她每天都有近170元的收入。

  陈林娥本是位家庭主妇,平日里都是在家煮饭带孩子。得知今年清明期间合作社需要采摘白茶,她立即就报名参加了。一个月下来,好几千元进了口袋。

  据了解,今年采茶期间,附近村庄的100多名农妇参与到采茶的队伍中,采摘最慢的一天也有80元收入。

  “这个茶园好啊,带动村民增收致富。”陈林娥开心地说。

  “最重要的是白茶能在瑞安打开市场,到时会带动更多农民致富。”陈定安说,今年的茶叶虽已售罄,但利润相对并不理想,问题主要在于它的销售渠道。

  据悉,目前瑞安白茶主要是在松阳茶叶市场批发,受其他茶种价格打压,利润空间,并不理想;而且在人家的地盘上,我市的茶农根本没有话语权。究其原因,主要是白茶在瑞安的知名度和接受度不高,没有形成稳定的消费群体和消费观,也没有形成品牌效应。

  “据我所知,我市喝白茶的市民不少,大家都是花高价从外地购买,一旦本地白茶打开知名度,现在的种植量根本不能满足本市市民的需求。”陈定安说。

  下一步,陈定安还打算继续搞好基础设施的扩建工程、开拓荒山以及建设符合标准化的生产车间,引进茶叶深加工的高新技术等。

  “和安吉一样,让白茶铺就山区致富路。”陈定安表示,目标虽然远大,但他会一直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白茶寿眉介绍

白茶寿眉介绍


贡眉


  贡眉,有时又被称为寿眉,是白茶中产量最高的一个品种,其产量约占到了白茶总产量的一半以上。它是以菜茶茶树的芽叶制成,这种用菜茶芽叶制成的毛茶称为“小白”,以区别于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茶树芽叶制成的“大白”毛茶。


以前,菜茶的茶芽曾经被用来制造白毫银针等品种,但后来则改用“大白”来制作白毫银针和白牡丹,而小白就用来制造贡眉了。


寿眉


  寿眉是用采自菜茶(福建茶区对一般灌木茶树之别称)品种的短小芽片和大白茶片叶制成的白茶。通常,“贡眉”是表示上品的,其质量优于寿眉,一般只称贡眉,而不再有寿眉。贡眉的产区主要位于福建省的建阳县,在建鸥、浦城等也有生产。


  制作贡眉的鲜叶的采摘标准为一芽二叶至一芽三叶,采摘时要求茶芽中含有嫩芽、壮芽。贡眉的制作工艺分为初制和精制,其制作方法与白牡丹茶的制作基本相同。


  优质的贡眉成品茶毫心明显,茸毫色白且多,干茶色泽翠绿,冲泡后汤色呈橙黄色或深黄色,叶底匀整、柔软、鲜亮,叶片迎光看去,可透视出主脉的红色,品饮时感觉滋味醇爽,香气鲜纯

 

云南景谷大白茶核心产区:秧塔村

云南景谷大白茶核心产区:秧塔村

    秧大白茶云南省普洱市景谷民乐镇秧塔村的特产。秧塔白茶具有140多年历史。因其外形美观,白毫显露,清香回味,汤色纯正而闻名。由于历史上种植甚少,产量不多,尤为珍贵,是云南八大名茶之一。清朝时被列为朝廷贵品,称为"白龙须贡茶",极受朝中君臣欢迎。

云南景谷大白茶核心产区:秧塔村

  秧塔大白茶产于中国云南省景谷县民乐镇大村秧塔,其特点是茶树品种优良,芽叶满披茸毛,成茶肥硕重实。白毫显露,条索银白,气味清香,茶汤清亮,滋味醇和回甜,耐泡饮,以产地特色命名。秧塔地处高山密林的云雾山中,气候温凉,种植历史已有160多年,清道光20年(1840),今老种树尚在。白茶与其他茶不同,外形特白,卖样好,于是当地土官责令精心采制成“白龙须贡茶”,向朝廷纳贡,成为稀有珍品。大白茶制作成白茶,更显其优势。

云南景谷大白茶核心产区:秧塔村



云南景谷大白茶核心产区:秧塔村